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历史上真实的潘美:杨业的死真怪潘仁美,

历史典故 2023-07-22 06:19:54

自从人类历史有了记述以来,就有这样一个奇怪的现象:除了由史官记述的官修正史以外,在广大的民间还存在着花样繁多的野史。

按理说正史的编撰资料详实,又有记述经验丰富的史官写成,理应可信度比较高;野史多由民间口耳相传,是远离庙堂的素人为满足自己八卦的需要杜撰而成,却有着高于正史的知名度,成为人们对于某个历史事件的根本看法。

这种现象不论中国还是外国,都相当的普遍。

特别是在中国这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野史传说不仅情节精彩,故事性超强,也带有普遍的阴谋论观点,读之让人仿佛经历过山车般酸爽,读罢有种恍然大悟之感。合上书本,可能还会在心里大骂史官迂腐,只为统治阶级服务等等。

想了解一段自己感兴趣的往事,首先会在心里有一个期望,这种期望往往处于人们心中简单的善恶、对错、忠奸的对比,加之以浩瀚入波涛般的形容词和情感宣泄,更能提起自己的兴趣和对往事真相的探索。同时随着现代媒体的兴起,影视剧题材也更倾向于选择野史为蓝本,这无非加深了野史的生存空间。

但是,如果细细推敲、反复阅读,很容易看出野史传说中对于事情形容的纰漏,被夸大和篡改的点都能被找出来,虽然这个过程容易让人沮丧,但是只有这样,得到了真相也比满足一些无谓的情绪更有意义。

说到野史传说对中国人历史观的影响,就不能不说一个更严重的事实,对于还未形成历史观的人来说,历史小说对于正确历史观的扭曲作用,超过任何野史传说,以四大名著为代表的一众历史小说,用几百年的时间影响了中国人的历史观。

当然,历史小说是中国文学艺术中的重要部分,有非常高超的文学价值,但是正事由于小说的故事性结合了正史中的许多人物和故事,又具有野史传说的故事性和最朴素的价值对立,让人们更接受他们是历史的真相。

可是历史的真相往往比较残酷和单调,善恶忠奸的对立也没有那么明显,故事组成不了事实,情绪终有消散的那一天。

《三国演义》中的例子实在太多了,历史君就在这里不做表述,今天要说的,是另一个在中国家喻户晓的名字——潘仁美。

我们都知道,潘仁美这个名字,出自《杨家将》,一个满门忠烈的民族英雄家庭最后被奸臣陷害,一家男人战死沙场,将军的夫人们舍身报国的故事。

这个故事里有着人们愿意看到的所以情绪:爱国情感、反抗侵略的精神、中国人最重视的忠孝礼义,巾帼英雄、才子佳人,以及皇帝昏庸、奸臣当道和凶残的少数民族,这些故事尽出自于明代这个小说繁盛的时代,直到现在一直拥有极高的关注度。

相信中国大多数人都通过各种渠道了解了杨家将的故事,为他们神勇杀敌所折服,随之而来的就是对以潘仁美为代表的“奸臣”的厌恶。

随着时间的推移,杨家将的故事取代了北宋那个真是的杨姓武将家族,“奸臣”潘仁美也取代了北宋名将“潘美”,成为了人们对于宋辽恩怨的代名词。

很遗憾,还真的不是这么回事儿。

潘美,北宋开国武将,历经三朝,没当过宰相,也不是奸臣,

潘美生于河北大名府,父辈就是后周的武将出身,父亲死后,潘美子承父业,成为周世宗身边的一名亲卫。

在从军之前,潘美是个风流倜傥的大名府公子,人长得帅,迷妹无数,但是心中有大巨大抱负,向建功立业,才来到当时任开封府尹的柴荣身边,从基层干起,一步一步的成为了独当一面的将军,专管西部边境军事。

更多>>(接下文评论)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9541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