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魏国是战国群雄中的佼佼者,魏国的版图为什么是支离破碎的

以史为鉴 2023-06-13 18:32:56

魏国是战国群雄中的佼佼者,魏国的版图为什么是支离破碎的

今天小编给大家准备了:魏国版图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魏国在战国七雄中的实力名列前茅,是战国群雄中的佼佼者,所以它的版图也是"支离破碎"的。版图是一个国家的疆域,是国家实力的象征,魏国的版图见证了魏国的兴衰。

前期的"支离破碎"是因为魏国国力雄厚,到处侵略扩张、攻城略地,哪里都是魏国的领土。后期的时候,魏国已经风光不再,日渐式微,总是被别人侵略,丧师失地,国土被它国肢解得支离破碎。

其实,尽管说得那么热闹,但魏国并没有蹦跶多久,从魏文侯在公元前403年被周威烈王册封为侯开始,到公元前225年为被秦国吃掉为止,共存在了179年。

公元前453年,发生了具有历史意义的三家分晋事件,赵襄子、魏桓子和韩康子联手灭掉了智氏,三家瓜分了晋国。这个事件发生后,赵国、韩国、魏国分别成立并开始走向强大,分别成为历史的主角。

公元前403年,魏与赵、韩一起得到了周天子的认可,正式获得诸侯的身份。

这时候的魏国,疆域"四分五裂",陕西省境内黄河沿岸有之,在韩城县大部偏南;山西境内有之,在山西西南、东南部分地区;河南北部有之,黄河北部和南岸沿岸地区;河北境内有之,在今天今大名、广平一带;山东境内也有,在山东省冠县一带。

随着魏国一步步强大,它的领土面积也渐渐扩大。

魏国最盛的时候,它的国土面积很大,包括现在山西南部、河南中北部、陕西东部、河北南部,可以说是横跨黄河,雄踞中原。叫人叹为观止。

具体来说,魏国西邻秦国,东面跟宋国在淮水、颍水跟齐国、宋国隔河相望。

它的西南边陲是韩国、东南边疆是楚国,北方邻居是赵国。

魏国刚成立的时候,都城在安邑,今山西运城一带,后来为了适应自己的国家战略,就做出英明决定,把国都迁移到河北,今天的河北魏县一带。

再后来,形势一片大好,魏国继续扩张,国力蒸蒸日上。魏国领导做出决定,再次迁都。把国都从河北魏县迁到大梁,今河南开封。

魏国战略位置重要,疆域虽不是太辽阔,但大部分是富饶之地。

魏文侯志向远大,雄心勃勃,思想观念比较超前,重用李俚进行变法,并启用翟璜、乐羊一批能臣良将,最早在魏国实行改革开放,推行新法、改除弊政,成为战国时期最早崛起的国家。魏武侯的时候,魏国又得到了著名军事家吴起,等于是如虎添翼。

这时的魏国,国力更加强大,继续开疆扩土,把楚国在中原的土地也收入囊中,疆域更加辽阔。

所以说,前期的魏国版图"支离破碎",是因为赵韩魏三家起先只是晋国上卿,并非国家性质,封地多有交叉,三国建立初期,你中有我我中有,到处开花。

公元前344年,魏惠王已经混到了事实上的诸侯一哥,带12个诸侯去朝见周天子,史称逢泽之会。逢泽之会具有象征意义,它标志魏国到了巅峰时期。

但凡事都是物极必反,月盈必亏。一个政权最强盛、最牛气的时候,也就离衰落不远,开始走下坡路了。

逢泽之会不久,不可一世的魏国入侵赵国,遇到了更强大的对手孙膑。从"围魏救赵",到桂陵之战,魏国一步步走向衰亡。

尤其是在马陵之战中,齐国的孙膑出奇兵用妙计把庞涓逼上绝路,俘虏了魏国主帅太子申,魏国十万大军几乎全军覆灭。

马陵之战彻底改变了魏国的命运,魏国的军事实力和国力被严重削弱,从头号强国的交椅跌落,立马沦为二流国家,魏国天下称雄的脚步戛然而止。而战国七雄也纷纷衰落,战国从此进入一个新阶段,出现了齐国和秦国争霸的局面。

当时的魏国东边被齐国胖揍,西边被秦国痛打,南边跟楚国交战也没有占到一点便宜。国土面积也逐渐缩水,仅仅是秦国就拿走了魏国700多里长的土地。

这时候的魏国一蹶不振,国土也彻底呈现"支离破碎"的状态,再也没有恢复元气,直到后来为秦国所灭。

魏国跟中国历史上所有的王朝一样,经历了一个由盛而衰的过程,而它的国运始终跟自己的领土息息相关。魏国和中国历代王朝的兴亡,有很多相似的地方,生动地说明一个道理:当一个政权顺应时代潮流的时候,国家就兴旺发达,疆土也相对辽阔。当它失去民心,逆流而动的时候,就会丧师失地,国破家亡。

战国首霸的魏国,是如何一步步走向衰弱的?

春秋末年,赵、韩、魏三家分晋,拉开了战国时代的序幕。至此以后,周天子彻底成为了傀儡,取而代之的是七个最强大的诸侯国,史称“战国七雄”。

随着战争规模的不断扩大和战争次数的不断增多,哪怕是国力强大如战国七雄也渐渐吃不消了。为了改变这样的局面,各国之间都在寻求一种新的治国模式以图强兵富国。

好在,诸侯们终于找到了这种方式,那就是变法。而魏国就是最早施行变法的国家。因此,魏国也很快的强大起来,并成为了战国初期的首位霸主。

按理来说,魏国作为第一个变法的国家,应该是得到好处最多的国家。哪怕是其他国家也纷纷变法强国了,魏国凭借着快人一步的时间优势也足够立足于这个乱世之中了。

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率先变法的优势确实让魏国在前期出尽了风头,但是这种风头很快就随着魏文侯的去世而消失。一直到战国中后期,魏国已经沦落为一个十分弱小的国家。套用苏洵在《六国论》中的一句话来形容战国中后期的魏国,那就是“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足可见魏国衰弱的有多么厉害。

下面我就为大家分析一下魏国是如何一步一步走向衰弱的。

战国的首位霸主——魏国

战国,一个战字就已经很好的诠释了这个时代的主题,那就是战争。说到战争,那就绕不开两个因素:一个是粮食,一个是士兵。而这两个就是魏国强大的资本。

先来说说粮食

魏国的李悝变法中,有一项重要的举措,就是平籴法。所谓的平籴法,就是通过国家的力量,来维持魏国国内粮价的稳定。粮价的稳定,既阻止了不法商人通过低进高出的方式损害统治者的权益,更提高了农民们的利益,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这样一来,魏国的粮食储藏量就越来越多,抗灾害能力也越来越高。这在当时,是一个十分明显的优势。

再来说说士兵

魏国的魏武卒,在战国初期,那可是强大的代名词。在春秋时期,各国之间的作战模式还是以车战为主,也就是以车兵为主力兵种。虽说步兵也有,但一般只作为辅助。所谓的“车乘之国”中的车乘,指的就是车兵。然而到了战国时期,随着用兵的越来越诡,车兵机动性不足的缺点就暴露了出来。为了应对这个缺点,魏国果断训练了精锐步兵,魏武卒。

不仅如此,魏国凭借着其位处中原,科技发达的优势,依靠着先进的冶铁水准,炼制出了一大批铁制兵器。这在当时,几乎难以想象,因为当时的主力兵器依旧以青铜器为主。

制度的优越性和兵种的优越性,使得魏国在战国初期几乎无人能敌。可惜好景不长,魏国在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中接连失利。在这两场战争中,魏国的魏武卒几乎被消耗殆尽,而魏国也在这两次战役后彻底衰弱,再也没能恢复往日的荣光。

魏国衰弱的原因

上面提到,魏国之所以衰弱,是因为那两场战役。然而胜负乃兵家常事,没有一个国家能够永远的胜利,就连战国中后期一家独大的秦国也不敢保证自己一定能过获胜。因此,那两场战役顶多是加速了魏国的衰弱,而不是魏国衰弱的真正原因。魏国真正的衰弱原因,有三个:

一、人才流失严重

战国时期,涌现出了一大批治国的能臣,有一些名字更是如雷贯耳,比如商鞅,范雎和吴起。可是你是否知道,这三个人本来都是魏国的人,只是因为受不到魏王的重用,才逃出魏国,去往他国。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商鞅。商鞅本来在魏国国相公叔痤手下做中庶子。公孙痤死前,曾经向魏王举荐商鞅这个人才,谁曾想魏王却认为:“公叔病甚,悲乎,欲令寡人以国听公孙鞅也,岂不悖哉!”大概意思就是说公孙痤居然让我把朝政交给商鞅,岂不是老糊涂了吗?

这样的例子在魏国还有很多,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而战国时期两国之间的竞争,本质上就是人才之间的竞争。在这一时期,大量的布衣将相出现,谁能够更好的挖掘这些平民之才,谁就掌握了主动权。而魏国在这一方面,显然做得很差。

总而言之,自魏文侯死后,魏国的君王就再也没有出现一个能够知人善用的君王。而魏国的人才得不到重用,自然就会去能够得到重用的国家,此消彼长之下,魏国的衰弱也在情理之中了。

二、变法的优势逐渐丧失

关于魏国,有一句话说得相当贴切,那就是“成也变法,败也变法”。魏国是第一个施行变法的国家,魏国也因此取得了巨大的优势。不过,魏国的成功给了其他国家一个模版。毕竟,创新很难,模仿却很简单。这也是为何商鞅变法和吴起变法中有李悝变法影子的原因。

一方面,变法带来的巨大成功,使得魏文侯之后的魏国君王失去了进取心。而此时,其他国家正在积极地开展变法,以图超越魏国。

另一方面,魏国的变法作为一个创新者,在其制度上必然存在着一些不足。比如李悝变法中只强调了农业的重要性,却没有用来抑制商业的制度。而商业的暴利远非务农可比,也就是说李悝变法中的内容虽然鼓励百姓务农,但是实际效果却不会很好。反观商鞅变法中的内容,既出台了鼓励农耕的制度,也出台了抑制商业的制度。这样的制度使得秦国的粮食产量取得了一个质的突破。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就不一一赘述。

总而言之,魏国作为变法的先驱者,本来就占据着很大的优势。魏文侯后代的君王本来就应该利用这个优势来弥补变法中的不足,这才能让魏国在制度上始终处于领先地位。只是很可惜,这些君王并没有这样做。

三、兵种的优势逐渐丧失

魏国的魏武卒,无论是在装备上,还是兵种上,都有着十分明显的优势。但是魏武卒却有着两个十分明显的缺点:

魏武卒对士兵的身体素质要求很高,这就意味着士兵的选拔十分不易。据《荀子议兵篇》记载:“魏之武卒以度取之,衣三属之甲,操十二石之弩,负矢五十,置戈其上,冠胄带剑,赢三日之粮,日中而趋百里。中试则复其户,利其田魏武卒宅。”这里的大概意思就是魏武卒的身体素质要比常人强大很多。这也可以理解,毕竟魏武卒的奖励如此丰厚,考核自然也极为严格。

魏武卒的装备冶炼十分不易。和士兵一样,魏武卒的兵器同样是十分稀少的存在。虽说春秋时期冶铁技术就已经存在,但是存在和普及是两码事。至少,在战国初期,冶铁技术还没有那么普及。哪怕是魏国的科技十分发达,想要源源不断地提高魏武卒的铁制兵器也够呛。而在马陵之战中,魏国魏武卒损失殆尽的同时,连带着将这些铁制兵器也丢了。可以想像,魏国的损失有多么惨重。

步兵的优势已经不再明显。魏国的魏武卒之所以强大,除了魏武卒本身强大以外,没还有就是兵种的优势。毕竟,比起车兵,步兵的机动性可高多了。然而随着战争的推进,车兵的劣势逐渐暴露,各国诸侯都纷纷将步兵作为主力兵种。不仅如此,有的国家甚至出现了骑兵。比如赵国的“胡服骑射”改革。

魏武卒失去了灵魂。魏武卒的最初训练者是吴起。正是吴起提出了精兵策略,才有了这魏武卒。至于吴起的用兵之道,更是十分强大。阴晋之战,吴起以数万魏武卒打败了秦国的五十万大军,足以证明吴起的强大。而之后,吴起离开魏国前往了楚国,魏武卒就再也不复往日的辉煌了。

结束语

魏国的衰败,正应了那句话——不进则退。魏国一开始凭借着变法的优势和兵种的优势,确实强大一时。然而在这之后,魏国就一直在原地踏步,甚至倒退。反观他国,一直在追赶着魏国,魏国的衰败也在情理之中了。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952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