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章怀太子李贤简介李贤是怎么死的,

话历史 2023-07-22 05:09:52

章怀太子李贤,是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的第二个儿子,诞生于公元655年祭拜太宗昭陵途中。李贤在早期并不引人注目,后来长兄李弘突然去世,李贤继任太子之位,才开始慢慢走到人前。

李贤小的时候聪慧懂事,读书特别厉害,许多书籍只看了一遍就能明白其中意思。唐高宗曾经就此事,专门向司空李继称赞。

唐高宗说:“这个孩子小小年纪就读了《尚书》、《礼记》、《论语》,背诵诗词歌赋十多篇,皆能领会其中意思。有一天我让他读《论语》,他反复念着‘贤贤皆色’这句。我问他为何反复诵读,他说自己内心特别喜爱这句话,我才知道这孩子十足早慧,聪明至此。”

上元二年,李弘去世之后,李贤继任太子之位。此后唐高宗出巡,亦或者是没有精力处理朝政之时,都是李贤留守监国。

他处理政务明确公允,得到很多大臣的称赞。唐高宗因为李贤的出色表现,多次称赞他。也许最开始李贤不像哥哥李弘一样,成为父亲最青睐的继承人。但是随着时间发展,李贤的表现也让唐高宗放心。

如果事情就这样发展下去,李贤应该能顺利继位,成为大唐之主。但可惜的是,他和皇位中间还隔了一个人。那就是他的母亲——武则天。

武则天和唐高宗有一个非常信赖恩宠的相士,名唤明崇俨。明崇俨曾对武则天说:“太子不堪承继,英王貌类太宗,相王相最贵。”

听了这句话别说李贤,要我是太子都想杀了明崇俨。不过因为明崇俨是帝后宠信之人的关系,心里再恨,李贤对明崇俨也无可奈何。

后来明崇俨被强盗杀死,武则天大怒,下令严查。大理寺查了很久,始终都没有找到罪魁祸首。武则天想起李贤和明崇俨的恩怨,就将责任安在了李贤身上。

虽然是亲子,但显然像武则天这种野心与权力超越亲情之人,根本不会在乎。后来武则天派人揭发太子,在马房里搜出几百具盔甲,给李贤安了个谋逆的罪名就废除了他的太子之位,幽禁在长安之中。

而东宫的一干属臣,自然也没有好下场。被斩首的斩首,被流放的流放。

虽然李贤只是被幽禁在长安,看似保住了性命。但别太天真,还有后招呢!要我是李贤,宁愿生在一个平凡家庭,也绝对不想要一个武则天这样的母亲。

永淳二年,已经幽禁多年的李贤被放了出来。但这并不是好事,而是代表着另一种折磨的开始。李贤被判流放边远苦寒的巴州,据说走的时候,妻子儿女个个衣衫褴褛,还没有大户人家的奴仆穿的好。如此足见李贤一家人日子过的是多么的凄惨。

寒冬腊月,这些衣物根本不足以御寒。别的人因为摄于武后的威风,都不敢去给李贤求情。最后还是他的弟弟,皇太子李显请求,唐高宗才赐给他们一些寒冬衣服。

唐高宗去世之后,太子李显继位。但是当皇帝还不到一个月,就被武则天废除皇位,改立年幼的儿子李旦为皇子,武则天借此彻底掌控大权。

如此之后,武则天还不放心被流放巴地的李贤。命左金吾卫大将军丘神绩前往巴州校检庶人李贤的住宅,而丘神绩到巴州之后,将李贤囚禁别地,逼令自杀。

就这样,章怀太子李贤,结束了自己悲哀的一生。

史书上的章怀太子李贤是什么样的?

章怀太子李贤(652年—684年),字明允,唐高宗第六子,武则天次子。李贤容止端重。甫数岁,读书一览辄不忘。上元二年,立为皇太子。尝诏集诸儒张大安等注《后汉书》。武后以明崇俨为盗所杀,疑出太子之谋,诬构而废之。后得政,遂遇害。子三人:李光顺、李守礼、李守义。李光顺为乐安王,徙义丰,被杀;李守义为犍为王,徙封桂阳,死在那里。只有李守礼活到了玄宗年间。

被武则天杀死的那个太子叫什么名字啊?

章怀太子李贤,是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的第二个儿子。生于永徽五年(654年)十二月,文明元年(684年)三月在巴州被迫自杀,享年32岁。由于他的死因十分神秘,引起了古往今来不少人的猜测与争论。x0dx0ax0dx0a史载李贤是在上元二年(675年)六月被立为太子的。尽管当时朝廷内外对李贤评价颇高,但武则天却对他不太满意。她屡次下书训诫儿子,并让人撰写了《少阳政范》和《孝子传》二书供李贤研习忠孝之道。仪凤四年(679年)五月一天夜里,深得唐高宗、武则天宠信的正谏大夫明崇俨被杀,有传说是太子派人干的。不久,武则天就以太子好色、与奴仆赵道生“押呢”等为由,下诏立案拘捕太子,搜查东宫。结果在马坊里搜出甲胄数百具,赵道生也在刑讯之下供认受太子指使暗杀了明崇俨。次年八月,李贤被定作谋反罪,废为庶人,囚于别所。同党非流即斩。开耀元年(681年)十一月,又将他迁往距京城2300里之遥的巴州(今四川巴中)。两年以后,李贤终于被武则天派遣的酷吏左金吾将军丘神勣逼令自杀。 x0dx0ax0dx0a武则天为什么要一再逼迫以至于杀害自己的亲生儿子呢?一说以为是母子争权。众所周知,武则天是一个权力欲极强的人。早在高宗朝后期,她就取得了与高宗—— “二圣临朝”的权利,把高宗当做傀儡而独揽朝政。然而,自从李贤继立为太子之后,多次受命监国,深受高宗与朝臣的赞赏。仅仅一二年的功夫,当朝宰相除了刘仁轨与武则天关系密切之外,其余的人几乎都倾向于听命太子。武则天对此当然不会无动于衷,听之任之。更令她恼火的是,李贤居然召集了一批学者注释《后汉书》,大有与后党北门学士们分庭抗礼之势。及至明崇俨被杀,李贤又喜形于色。武则天一气之下,立即找借口废太子为庶人,并放逐到边远地区。但碍于高宗的庇护,不敢进一步加害。高宗死后仅三个月,便立即除掉了这个仇恨已久的政敌。此说得到了众多史料的佐证,似较合理可信。 x0dx0ax0dx0a另一说为身世说。认为李贤本是武则天姐姐韩国夫人所生,在母以子贵的古代,武则天自然要千方百计地除掉他,另立自己的亲子为太子。据记载,韩国夫人早年守寡,永徽中武则天再次进宫为昭仪后她便以大姨身份出入官禁,颇得高宗的宠爱。联系起李贤生于岁末去昭陵进谒的途中,有人推测武则天的这个孩子可能早产夭亡,而此时韩国夫人恰巧也为高宗生了一个男孩,于是抱来顶替妹妹死去的孩子。此时的武则天尚在全力对付高宗的元配王皇后及萧淑妃,多一个儿子对她是有益无害,自然不会违背高宗的旨意。一个月以后,高宗就匆忙地同时将李贤和已经三岁的哥哥李弘册立为王。这样急于确立李贤的地位,似乎证实了以上的猜测。李贤继立为太子之后,武则天与他的矛盾便开始激化。当时宫中也纷纷传说太子是韩国夫人所生,甚至传到了李贤的耳朵里,可见李贤非武则天亲生一说还是有一定根据的。x0dx0ax0dx0a第三说为谋反说。本来李贤就是因为在宫中抄出数百套甲胄而被定为谋反罪的。在流放期间,他真的萌发了造反的念头,后因事泄反遭杀身之祸也不是不可能的。李贤作为太子时曾多次受命监国执政,在朝臣甚至百姓中一直有很大的影响。他死后仅半年,徐敬业等人在扬州举兵反叛,就曾找了一个面貌类似李贤的人四出招摇,以示自己是奉李贤之命起兵的,号召天下迅速响应。可见只要李贤仍然活着,随时都有可能自觉或不自觉地充当朝野反武势力的领袖,而卷入到谋反之类的事件中去。x0dx0ax0dx0a此外,遭谗说也是一种较为可信的说法。早在李贤仍是太子的时候,以能通鬼神而深受高宗、武则天宠信的明崇俨就散布过太子不能继承皇位,应该另选英王或相王取而代之等言论。1972年考古工作者从李贤墓中发掘出了《章怀太子李贤墓志铭》,文中多次以晋献公听骊姬之言杀申生、汉武帝听江充之言杀刘据、晋惠帝听贾后之言废愍怀太子司马遹之类的典故来暗喻李贤之死。看来李贤遭谗而死,不是妄言。以上四说孰是孰非今天已经难以作出准确的判断,诸说都有各自的道理,很可能李贤之死是其中多个原因综合作用的结果。x0dx0ax0dx0a60年代初,郭沫若又提出了一个全新的说法,认为李贤实为宰相裴炎陷害致死。他推测武则天在废掉唐中宗后有意起用李贤,立即派丘神勣去巴州,看看李贤是否已经悔过自新。裴炎出于篡夺朝廷大权的阴谋,设计暗害了李贤。所以李贤之死既不是出于武则天的指使,也与丘神勣无关。郭沫若认为丘神勣此后不久被贬官是误以为丘逼死了李贤,后来发现他被冤枉了,就召回他官复原职。此说基于大量的推测,缺乏直接证据的支持。有人注意到李贤死后不久的扬州反武兵变中,裴炎的外甥薛仲璋起了很大的作用。如果薛真是受裴的指使,那么为什么他们一方面要奉一个假李贤为号令搞兵变,一方面又派人杀了真李贤。须知当时远徙巴州的李贤,即使回到京城也很难立即对裴炎构成太大的威胁。因此裴炎如果真想暗害什么人的话,武则天或李显一定会首当其冲,而不会是李贤。总之,裴炎暗害李贤说只是出于推测,聊备一说,很难信以为真。x0dx0ax0dx0a李贤死后被追封为雍王,就地葬于巴州,至今仍在当地留有遗迹。神龙二年(706年),中宗李显将其灵柩迁回长安、陪葬乾陵,景云二年(711年)又追赠他为章怀太子。1971年至1972年,考古工作者对章怀太子墓进行了系统的发掘,发现了一批三彩殉葬品和许多精美的壁画。今天,人们驱车前往位于陕西省乾县乾陵乡东金村南约300米的章怀太子墓,沿着那阴森森的墓道走进墓穴,欣赏着那些精美、罕见的唐代壁画,吟诵着他那脸炙人口的《黄台瓜辞》:“种瓜黄台下,瓜熟子离离。一摘使瓜好,再摘使瓜稀,三摘犹为可,四摘报蔓归。”一个整天忧心忡忡仍不免死于母亲之手的悲剧王子的形象,恍然若现。

章怀太子李贤真是被武则天逼死的吗?

太子李贤是被武则天逼死的。李治晚年。体弱多病,逐渐减少的精力不能让他继续处理政事,所以武则天获得了与李治一同上朝的机会,并称二圣。但是武则天还不能高枕无忧,太子李贤从小聪明伶俐,李治对他寄予厚望,在他被立为太子之后,也让他一同处理政事,也好分掉武则天的权力。也就是说,武则天前有李治后有李贤,如果她想要保住自己的权力,就要除掉李贤。

李贤在朝堂上发挥的作用显然让武则天忌惮,作为名正言顺的太子,他得到了更多人的支持。太子的势力一天天壮大,并且能和武则天分庭抗礼,再加上他和武则天政见不同,双方势力你争我斗,一时间无法分出胜负。679年,深受武则天宠幸的大臣明崇俨被杀,查到太子的东宫时,搜出来很多兵器,这件事触到了武则天敏感的神经,她不认为太子要对付他的父皇,那么只有她了。

有人认为,李贤并不是武则天的亲生儿子,武则天的姐姐以前也侍奉过李治,所以李贤很可能是李治和韩国夫人的儿子。李贤并不是出生于皇宫,而是出生于去昭陵的路上,没有皇家玉牒的见证。之后年仅1个月的李贤就被册封为王,似乎是李治急于承认这个儿子的身份似的。很可能是李贤非武则天亲生子的身份传到了李贤耳朵里,所以李贤开始谋划除掉武则天。

李贤死后,徐敬业反叛,叛乱过程中,死去半年的李贤居然死而复生,毫无疑问,只要李贤还活着,他就会被迫走上一条反抗母亲的道路。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9511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