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以往关于这个话题的,各种巅峰时代唐王朝的大事件大成就,今天不妨讲讲另一类的“冷门”小事,每一桩简单故事背后,对于大唐王朝的骄傲,都会油然而生。
一:可汗跳支舞
首先是桩《资治通鉴》里讲的事儿:贞观七年十二月,唐太宗李世民拉上欢度晚年的老爹李渊,在当年汉朝的未央宫饮宴,被抓到长安的突厥可汗颉利也在下面陪喝。大概是喝高了的李渊老爹,想起自己当年给突厥称臣的苦日子,甩手招呼颉利可汗给自己跳支舞。当年威震漠北的颉利可汗呢?二话没说就开跳,直跳得现场欢声笑语,忆苦思甜到其乐融融。曾经视中原政权如“乖儿子”的突厥可汗,大唐开国后,就是被揍的这么乖。
二:倭奴跪泥地
公元663年八月,唐朝舰队和日本舰队在今天韩国扶安白江口打了一仗。战斗本身没什么稀奇,一贯唐朝的海上吊打套路,大船撞拍竿砸火箭烧,把五万多日军全烧到海里去。但壮观的却是打完后:几万日本俘虏齐刷刷跪在水边的泥地里,一个全副武装的唐军士兵,就看押千百个日本俘虏。白江边的泥地里,一眼望去全是撅屁股求饶的日本人。
二战时期,英国人常津津乐道“抓了二里地意大利俘虏”,大唐抓日本人这一幕,壮观程度丝毫不差。
三:不进波斯湾
既然说到了海战,就得说说唐朝的船。唐朝是中国古代造船业的井喷时代,开到海外去的唐朝大船,更是常叫外国人开眼。阿拉伯人苏莱曼的《游记》里,就绘声绘色写了唐朝的大船,在南亚甚至东南亚的航线上,唐朝大船的载货量,通常都是其他国家船舶的数倍。绝对的土豪级别。
而且更雷的是,以苏莱曼的记载,当时波斯湾的港口比较简陋,港口的水也太浅,以至于唐朝的船由于太大,根本没法开进来。只能换小船进港。水太浅,容不下唐朝来的“大龙”。
四:死就死昭陵
其实,比起被唐朝打得翩翩起舞的东突厥来,当时西方人眼里更恐怖的,却还是西突厥。西突厥盘踞中亚大地,势力延伸到东罗马地区,中亚诸国纷纷臣服。西突厥可汗在东罗马史料里还有“北方之王”的名号。公元657年,大唐王朝亮剑西突厥。勇将苏定方的一万铁军狂飙突进,在额尔齐斯河血战西突厥十万精锐,杀得西突厥阿史那贺鲁可汗嗷嗷西逃。逃还没逃赢,被大唐在乌兹别克斯坦抓个正着,四十万人畜全成了俘虏。
但同为俘虏,比起“打仗不如跳舞”的东突厥颉利可汗,这位西突厥阿史那贺鲁可汗却更轴,押到长安后就冲唐高宗嚷嚷:要杀你就杀,但一定要在埋葬唐太宗的昭陵里杀,我死也要死在唐太宗身边。唐高宗一阵哭笑不得:算了赦了你了。阿史那贺鲁病故后,唐高宗把他埋在东突厥颉利可汗墓碑旁边,两个突厥可汗做个伴,挺好。
东西突厥两大威震欧亚的可汗,就这么全被大唐埋了。
更多>>(接下文评论)
武则天作为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是很具有争议性的。有人说她是一个玩弄权术的高手,没错,她从一个后宫的才人一步一步爬到皇位,中间连自己的孩子都能舍弃。也有人说她是个非常英明的皇帝,没错,她做到了?贞观遗风?,让大唐屹立在世界之巅。武周时期唐朝有多么强大呢?
公元639年,西突厥联合吐蕃、后突厥、室韦四国联合犯境,其总兵力至少是20万以上。这让当时的朝堂之上不少人开始恐慌,有人提出议和,也有人提出迁都。要知道,一个西突厥就轻松把东罗马帝国给灭了。武则天望着朝堂之上争吵的大臣们,她没有选择像慈禧太后那般逃跑,她力排众议,选择向四国同时开战,按照她的意思来说,?进一步海阔天空,退一步得寸进尺,你要战我便战?。
此战持续了一年多的时间,此战涉及到了东亚、中亚、西亚、北亚等地区,故又称为亚洲大战。结果自然是大唐帝国大获全胜,四国阵亡人数多达7万人以上。这场胜利,让大唐的国际影响力大幅提高,声望也得到大幅上涨!也让世界上其他国家注意到大唐帝国的强大。于是各国君主在波斯帝国的号召下,请求为大唐铸造象征着世界之巅的天枢。
武则天亲自为天枢题字:?大周万国颂德天枢?其寓意就是?天下中枢?,这是统领万国、世界中心的象征!天枢是世界三大纪功碑之首,完虐罗马图拉真纪功碑和印度阿育王石柱。这标志着武周时期的唐朝,国际地位达到了巅峰!在武周时期,朝贡国的数量多达200余,比唐玄宗的开元盛世多3倍,比大明永乐多了4倍,真正做到了万国来朝!
一个女人做到了让世界匍匐在她脚下的梦想!有人说武则天狠毒,有人说武则天专断,也有人说武则天英明。所以她在墓前留下无字碑,让后世评价她,仅这一点,就足以甩开大多数皇帝。
唐朝最强大的阶段无非就两个阶段,一个是唐太宗李世民所主导的贞观之治,另一个就是唐玄宗李隆基所主导的开元盛世。
这一时期的唐朝就是世界的第一中心,这一时期的长安就是世界的第一大都市。至于唐朝的军队力量有多强大,最能体现唐朝国力的就是当时的少数民族态度,当时到少数民族一反常态,因为历史上的少数民族多数对于汉族来说都是侵略的,他们一旦强大就会过来侵略汉族,一般来说少数民族很少能有和汉族融合的时候,只有当汉族力量特别强大的时候,少数民族才从勇猛善战、骁勇善战变成了能歌善舞。
而那个时候的少数民族,比如突厥,比如蒙古,都是由骁勇善战变成了能歌善舞,唐朝前期对外扩张的将领特别多,从开国时期的尉迟恭,到后期的王宗汜,都属于不可多得的将才。
而李世民本人也就是一位能征善战的将领,大唐的江山都是他一手打下来的,前期跟着父亲李渊四处征战的时候,基本上都是他在主导作战,他在指挥战役,所以毛泽东才有那一句诗词。昔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也就是说,毛主席这样一位伟人,对于中国古代封建王朝的历代皇帝来说,只欣赏这4位汉族皇帝,而其他三位皇帝基本上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军事指挥能力,但是要说这4位皇帝,真正有指挥能力的还是李世民,毕竟唐朝的大半个江山都是他打下的,他的父亲李渊作为一个皇帝,竟然允许他的儿子李世民自己额外在建立一套政府领导机构,这就是对他战功的一种肯定与说明。
鼎盛时期的唐朝到底有多繁华,在历史上很少有朝代能够在军事、文化、工业甚至民族问题同时达到鼎盛,但是唐朝却做到了。大唐疆域全盛时期就达到1240万平方公里,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国家。
唐朝在经济、政治、文化、外交方面具有很高的成就,周边的属国新罗、高句丽、百济、渤海国、日本等国的政治体制和社会文化都受到了唐朝的影响。
在军事上,唐人尚武,边疆战争频繁,从突厥到薛延陀,从吐谷到高昌,从高句丽到白济,从吐蕃到南诏等三十余国被唐代全部驱逐扫灭,历经几十场战争中依然还能保持着长盛不衰的局面,首先实行府兵制,减轻了朝廷的负担,当时的唐朝实行农耕民族,等到粮食需要种植的时候,所有的兵便都去从农,这时候便是为了以后的军草粮食做准备,等到粮食丰收后,便集中兵力练兵,这样的统筹方法却是良策,在这样的良性循环下,让唐朝的兵库和粮草成为一个自动循环的系统,自给自足,所以唐朝在历经几十年的征战依然太平盛世。
在经济上,因隋代末年战乱关系产生大量无主地,使得均田制持续推行,对稳定农业有很大的帮助,安史之乱后,唐玄宗在发展经济上,培养民力,发展生产,开辟财源,对于战乱造成的伤害积极恢复,使人民的生活逐步安定,改革赋税,平衡社会负担,缓和阶级矛盾。恢复和改革漕运,使运输通畅。整顿盐铁政务,实行盐铁专卖。推行常平法,调节物价,解决财政困难。实行稳定货币政策,创立两税法,顺应了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
在农业方面,水利事业发达,耕作技术和栽培方法进步,以及新植物品种的出现,那时茶饮之分在全国盛行,江南成为种植水稻和茶叶的重要产地。在手工方面,丝织业和陶瓷业发达。在商业方面,商业一片繁荣,大都市有长安、洛阳、扬州等,长安既是当时各民族交往的中心,又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司马光在《资治通鉴》写了这么一句话:自开远门西尽唐境,凡万二千里。所谓开远门,唐朝长安城西门之一。唐朝的GDP占剧了世界总值的55%以上,相比当时的世界第二强国拜占庭帝国GDP7%到9%多得多。
在政治上,唐朝结束了家国一体和贵族门阀的国家体制,开启了皇帝官僚政治体制。唐代中国封建统治进入繁荣时期 思想开放 太宗任人唯贤 科举制度虽然在隋朝形成但在唐朝得到了发展,唐朝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盛世,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等各项制度都得到完善,相应的政治思想进入综合,深化阶段,走向成熟,首先体现在儒学复兴,经王通和贞观统治集团的努力,儒学由衰落走向复兴,重获主导地位.其次便是吸取隋国的教训,避免过分压榨农民,实行轻徭薄赋的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同时也注意任用贤才和虚心纳谏,善听正确意见。
唐朝还实行三省六部制,三相分权,三省长官共为宰相,宰相集体在设于门下省的政事堂议事;三省职权合并在一起才构成完整的宰相权力。但是这还不够,又设立了六部使他们成为政务执行的主体,还是用来分散权利。所以称为“三省六部制”。有利于解决皇权与相权之间的矛盾,使封建官僚机构形成完整严密的体系,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强了中央的统治力量
在文化上,唐承隋代,加强文化管理和文化建设,确立了科举制度,扩大了统治的社会基础,促进了官僚体制的进一步成熟。并且确立以儒学为正宗、三教并用、多教共存的政策,正是因为这一政策,有力的促进了儒、释、道三家的相互吸收和融合,各种学术和外来宗教在唐朝都得到了自己发展,使得唐朝是我国历史上文化空前繁荣的朝代,人才辈出,特别是诗歌创作,更是达到后人不可企及的境界,唐朝文化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高峰。
在唐朝前期,社会经济属于上升阶段,文化先进,是历史上中国向周边国家文化与技术大输出时期,而唐朝的民风也是我国封建史上最开放的朝代,唐朝海纳百川,容纳中外,平民可以畅所欲言。唐朝文化不仅在邻近国家传播,而且经由丝绸之路对中亚、南亚、阿拉伯地区、甚至非洲都有极大影响,例如:新罗人将白居易捧为“偶像”,并设有专门模仿其诗歌的“效乐天体”。
在外交上,唐朝实行较开放的对外政策,积极同各国交往,尤其与亚洲近邻交往频繁,唐朝的对外政策对各国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推动了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同时也促进了自身经济文化的发展。唐玄宗统治时期,高僧鉴真东渡日本,传播唐朝文化,日本也多次派遣唐使来长安,学习唐朝文化。文化交流的自由和繁荣是建立在政治和经济基础上的,唐朝的繁荣与开放,吸引了一大批商人和外国学者学习。
胡风文化在唐朝自成一派,不仅没有被排挤,还将这种新奇的文化当做潮流时尚。唐朝人胸襟开阔,对于新的产品大胆尝试,当时的胡人酒肆可以说是长安城最热闹的地方,唐朝指数噢哟能如此宽容的接受外来文化,首先要归因于统治阶层的民族特征,唐代的皇族与开国功臣基本上都是当年魏晋南北朝中国西北一带军功豪门群体,中国西北部向来就是少数民族的大聚居、大融合之地,表面上是汉族,但也有成分较大的少数民族基因。其次就是因为对自我文化的高度自信,外来文化并未彻底改变当时的文化格局,而是从细节补充中国文化的不足和不完美。
正是因为这些政策让唐朝成为世界上最强盛的帝国,涉及远洋海外,不仅对邻国有着极大的影响力,与亚欧国家均有往来,政治经济文化都是世界第一。现在唐朝已经过去一千多年,但是在国外,有中国人聚居的地方被叫做“唐人街”,由此可见外国人对强大唐朝的推崇。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9510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崔郊是谁,崔郊和于頔是什么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