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阳公主是唐太宗李世民的第十七女。她十五岁的时候,李世民挑选了宰相房玄龄的次子房遗爱作她的驸马,可是却一点也不合高阳公主的胃口。 高阳公主在一次出猎途中,遇见了文雅俊秀的会昌寺和尚辩机。辩机十五岁出家为僧,高阳公主与辩机私通的这年,辩机只有二十六岁。
辩机是西天取经的唐三藏的徒弟,有一天正在茅屋中读经,高阳公主走了进来,两人相爱了。不久公主替他生了两个儿子,但是公主的父亲,李世民知道了,就下令将他腰斩。他伏在铡刀下,发现刀刃上有一只蚂蚁,他怜爱的将蚂蚁捻起,放到一边,然后死去。
唐三藏从天竺取经回来后口述游历种种,由辩机纂写,而后有的《大唐西域记》也就是《西游记》的前身,这么天赋秉异德高望重的一位佛门的沙门,遇到高阳公主究竟是劫是缘?高阳毁了辩机的一生,以至于唐书里没有留些自己任何功德事迹,不负如来不负卿,最后却是负了自己。
纪录片《玄奘之路》第十一集,有提到他的弟子辩机和高阳公主私通。
辩机谜案考:
《新唐书》和《资治通鉴》中,高阳公主和《大唐西域记》执笔人高僧辨机的风月案,成为其遭受世人诟病的最大罪名:起因是与房遗直争嗣,直接导致高阳公主在太宗面前失宠。在这个时候御史又发现高阳公主和高僧辨机私情得到物证宝枕。唐太宗才知道高阳公主与和尚淫乱,于是震怒下旨赐死辩机,杀奴婢十余。在《资治通鉴》中故事更加完善丰满,赐死又改为腰斩。从宋朝仁宗以后,高阳公主和辨机的不伦之恋成为铁板钉钉的正史,也是高阳公主化为淫荡史料形象的开始。
整个史料描述详细,似乎证据确凿。然而后代研究者发现,此史料前后矛盾,迷雾重重。首先较早成书的《旧唐书》根本没有提及此事,宋太宗朝李昉撰写的《太平御览》中亦未高阳公主和辨机事,不知《新唐书》看到何种史料将此事编入史书。因为《新唐书》成书于宋仁宗时期,又因所增列传多取材于本人的章奏或后人的追述,碑志石刻和各种杂史、笔记、小说都被采辑编入,故而这段史料来源较为可疑。
其次,《新唐书》中记载的高阳公主在太宗面前因为此事失宠,与《旧唐书》中记载矛盾较大。《旧唐书》记载在房玄龄病重的时候,尚通过高阳公主对太宗上表,可见至少在唐太宗驾崩前,对高阳公主尚正常,公主没有任何失宠的迹象。当时房玄龄一直在宫中治病,如果高阳公主已经因此事失宠,那么太宗是不太可能这样语重心长和她心平气和的对话而被起居郎记载。此事在永徽三年立的房玄龄墓碑上作为荣耀雕刻示人,可见至少在房玄龄死后近四年内高阳公主“丑行”暴露可能性较小,否则高阳公主断难顺利晋封长公主并刻上碑文。
再次,高阳公主和辨机事发地点与唐代高僧管理制度不符。辨机的草庐在高阳公主封地,因公主打猎与之相遇,两者遂发生苟且之事。而事实上隋唐时僧侣管理十分严格,进出寺庙都有登记,无缘无故离寺不归不被允许,因此辨机的行为在当时实为违法,不可能多日不归而不被发现惩戒;何况辨机后来被选为玄奘的译经大德,实为当时佛教界翘楚,更不可能无视严厉的寺庙管理制度随便出入而无人关注不加追责。
最后,许敬宗为《瑜伽师地论》所作后序,乃唐太宗过目钦定,其文字肯定要考虑到太宗当时和之后的想法。如果辩机真与高阳公主有染,许敬宗必会知道,更不会在此文里详细提到辩机。而在《大唐内典录》和《续高僧传·玄奘传》中提及另一名大德道宣追怀往事,对辩机耿耿思念之情难以抑制。必须要说的是,“律宗”着重研习及传持戒律,道宣是“律宗”的创始人,却对辨机多有怀念,实在是与辨机“破戒”的形象形成巨大反差,让人不得不怀疑辩机之死是否另有缘由。
事实上,高阳公主和辨机两者之间的年龄差距可能在十岁以上。加之房家关系错综复杂,高阳公主如果确有数年此等行径,那么作为婆婆的卢氏,作为姑嫂的韩王妃,作为弟弟的房遗则等都不会对其放任自流,任何一人都可以直接将实情上报太宗知晓。
相比较这种让后人津津乐道的风月案,终唐一朝,真正具有足够杀伤力的罪名其实是史书里并未大肆描写的短短一句话:高阳公主让掖庭令陈玄运在禁宫之内伺候她向鬼神祈福问祥,并且推演星宿的排位。而此种行巫蛊、窥天象的举动,在千年前的社会,不啻于谋大逆的同义词,而这恐怕才是日后高阳公主被赐死的真正死因之一。然而尽管后来研究者对此事提出种种考证质疑,仍需进一步的证据才能重新定位《新唐书》里高阳公主的形象。
大唐是我国史上最开放的王朝,而大唐的王室的女人也多以开放淫乱闻名,其中高阳公主就是其中赫赫有名的一个。
高阳公主是唐太宗的十七女,生母不详,出生约于武德末或贞观初,或许是出生在大唐繁荣之时,高阳自出生始就受到太宗的无限关爱,太宗如同一个最平凡的父亲对女儿一样,对高阳无微不至,庝爱有加。在太宗的关怀下,高阳无忧无虑地成长成为大唐最瞩目的公主。转眼,高阳公主到了待嫁的年纪,和所有父母一样,太宗希望女儿能找到合适的如意郎君,后半生幸福安康,左思来,又想去,太宗选中自己倚仗的重臣房玄龄的二儿子房遗爱,把高阳嫁给他。
可是这桩婚事并没有如太宗所愿给高阳带来幸福,高阳在新婚之夜就对眼前的驸马失望透顶,她以公主的身份拒绝与房遗爱靠近,把房遗爱当做仆人,颐指气使,对公公房玄龄也态度不敬。而房玄龄却一如既往地恭顺公主。在一次打猎中,高阳在休息时看见一个茅草屋,进门前去,前来迎接的居然是一个相貌清秀的和尚,他就是辩机。一番倾谈之下,高阳公主对这位风神俊朗、谈吐风雅的高僧大为倾倒。于是,高阳公主没有商量,就命随从仆妇搬来了自己的枕头和被褥,当场就铺在了辩机的僧舍里。
面对如此强势的皇帝女儿,辩机内心发生过激烈的交战:自己是戒律谨严的僧人,对面却是正当妙龄的美丽公主,而且还自荐枕席,送货上门,何去何从?辩机哪里扛得住这种诱惑,有了爱就瞎了眼,一场艳遇被定格在了史书之中。有了辩机的高阳变得满足而幸福,完完全全是一个沉浸在恋爱中的女子,对待识相的房遗爱也好了不少,为他到宫中求官,还把美貌的宫女赏赐给他,事情本来一切顺利,可是因为一场小小的偷盗案却而东窗事发。
一次负责治安的官员抓住了一个小偷,从小偷的住处搜到了一只镶满珠宝的玉枕。这样的玉枕只有皇室才有,事关重大,一番审讯下,小偷承认这玉枕是从辩机和尚那偷来的,高阳辩机东窗事发,太宗勃然大怒,当即下令腰斩辩机,禁止高阳进宫,辩机血染刑场,高阳几乎生不如死。辩机死后,高阳过上了行尸走肉,放纵自我的生活,在高宗年间,因参与谋反而被绞死。
辩机,生年不详,十五岁出家,师从大总持寺著名的萨婆多部学者道岳。并驻长安西北的金城坊会昌寺。帮助玄奘翻译经文,撰成《大唐西域记》一书。与唐太宗之爱女高阳公主私通,后来高阳公主相赠之金宝神枕失窃,御史庭审之时发案上奏,发现高阳公主与辩机的私情,唐太宗怒而刑以腰斩。
据他在《大唐西域记》卷末的《记赞》中叙述,他少怀高蹈之节,容貌俊秀英飒,气宇不凡,十五岁时剃发出家,隶名坐落在长安城西南隅永阳坊的大总持寺,为著名法师道岳的弟子。后来道岳法师被任为普光寺寺主,辩机则改住位于长安城西北金城坊的会昌寺。十余年中潜心钻研佛学理论,至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玄奘法师回国在长安弘福寺首开译场之时,便以谙解大小乘经论、为时辈所推的资格,被选入玄奘译场,成为九名缀文大德之一。是时辩机的年龄约当26岁。
玄奘法师最早的一批译经助手中,辩机以其高才博识、译业丰富,又帮助玄奘撰成《大唐西域记》一书而名噪一时。此后却因与唐太宗之女高阳公主私通,事发死于非命,而被讥为淫僧、恶僧,名列正史,千百年来受到正统封建士大夫的口诛笔伐。但也有一些学者十分赞赏辩机的才华,对他因一女子之累而早死十分惋惜。所以在佛教史上,以及在中国古代史上,辩机是一位功罪难评,聚讼纷纭的人物。
《大唐情史》聂远饰演的辩机和尚
4人中辩机最年轻,风韵高朗,文采斐然,尤为俊朗。他在玄奘译场中担任缀文译出的经典计有《显扬圣教论颂》1卷,《六门陀罗尼经》1卷,《佛地经》1卷,《天请问经》1卷;又参加译出《瑜伽师地论》要典,在100卷经文中由他受旨证文者30卷,足见他才能兼人,深受玄奘器重。
《大唐西域记》一书,是玄奘奉唐太宗的诏命撰著的重要著作。此书记述玄奘游历西域和印度途中所经国家和城邑的见闻,范围广泛,材料丰富,除大量关于佛教圣迹和神话传说的记载外,还有许多关于各地政治、历史、地理、物产、民族、风尚的资料。当时唐太宗怀着开拓疆域的大志,急切需要了解西域及其以远各地的上述情况,所以初与玄奘见面,便郑重地嘱他将亲睹亲闻,修成一传,以示未闻。玄奘见太宗如此重视,不敢怠慢,特选自己最所倚重的辩机作撰写此书的助手,将自己游历时记下的资料,交给辩机排比整理,成此巨著。此书问世后,影响极大,致使一些同类著作相形见绌。如隋代吏部侍郎裴矩所撰《西域图记》、唐初出使西域的王玄策所撰《中天竺国行记》,唐高宗时史官奉诏撰成的《西域图志》,今皆不传,唯独《大唐西域记》流传下来,备受中外学者的珍重。这固然由其书内容丰富所决定,也与它的文采优美有关。
高阳公主和辨机关系到底是怎样的?《新唐书》为我们描述了整个事件的前因后果,主负所爱而骄。房遗直以嫡当拜银青光禄大夫,让弟遗爱,帝不许。玄龄卒,主导遗爱异赀,既而反谮之,遗直自言,帝痛让主,乃免。自是稍疏外,主怏怏。会御史劾盗,得浮屠辩机金宝神枕,自言主所赐。初,浮屠庐主之封地,会主与遗爱猎,见而悦之,具帐其庐,与之乱,更以二女子从遗爱,私饷亿计。至是,浮屠殊死,杀奴婢十余。从史料看我们大致梳理一个过程,起因是房遗爱和房遗直争嗣,直接导致高阳公主在太宗面前失宠。在这个时候御史发现了高阳公主和高僧辨机私情得到物证宝枕。唐太宗才知道高阳公主与和尚 *** ,于是震怒下旨赐死辩机,杀奴婢十余。等到了《资治通鉴》记载太宗怒,腰斩辩机,杀奴婢十馀人;主益怨望,太宗崩,无戚容。上即位,主又令遗爱与遗直更相讼,遗爱坐出为房州刺史,遗直为隰州刺史。又,浮屠智勖等数人私侍主,主使掖庭令陈玄运伺宫省祥。高阳公主的罪名除了 *** 还有擅行巫蛊之术窥伺天象等。
第一,高阳公主和辨机相遇相恋地点与唐代高僧管理制度不符。比如高阳公主和辨机在浮屠庐主之封地相遇。主与遗爱猎,见而悦之,具帐其庐,与之乱。研究者认为唐代高僧管理还是比较严格的,进出寺庙都有登记,无缘无故离寺不归还能不被立刻发现不符合常理。即使辨机是玄奘的高徒是大德也不可能无视寺庙管理制度随便出入而无人关注。
第二,高阳公主的年龄和辨机相遇时差异较大,高阳公主十几岁而辨机很可能已经三十几岁了。加之房家关系错综复杂,高阳公主的恶行如果肆无忌惮,那么作为姐妹的韩王妃,作为婆婆的卢氏,作为弟弟的房遗则等都不会放任自流,任何一人都可以直接将实情上报太宗知晓。(论文《辩机死因初探》)
第三,《新唐书》中记载的高阳公主在太宗面前因为此事失宠与《旧唐书》中记载矛盾较大。《旧唐书》记载在房玄龄病重的时候太宗见表,谓玄龄子妇高阳公主曰:此人危啡绱耍尚能忧我国家。当时已经贞观二十二年五六月,而太宗在贞观二十三年五月驾崩。可见至少在唐太宗驾崩前,唐太宗和高阳公主还是很好的,公主没有任何失宠的迹象。当时房玄龄后期一直是在宫中治病,因此作为儿媳妇的高阳公主跟随进宫从而见到唐太宗的机会较大,如果高阳公主已经因此事失宠,那么太宗是不太可能这样语重心长和她心平气和的对话而被起居郎记载。此事在永徽三年立的房玄龄墓碑上作为荣耀雕刻示人,可见至少在房玄龄死后近四年内高阳公主丑行暴露可能性较小,否则高阳公主如何顺利晋封长公主并刻上碑文呢。
高阳公主就不得不接受这样的命运。她是老爹唐太宗的第十七女,天生活泼,毫无保留地绽放着自己的热烈性格,在众女儿中最得唐太宗宠爱。高阳就像鲜花一般骄傲。但是,高阳公主还是被许配给丞相房玄龄之次子房遗爱。嫁人嫁的不是人,嫁的是家世,房玄龄是凌烟阁上的大功臣,唐太宗把高阳公主嫁给他的儿子是出于对高阳的抬爱。——可惜,房遗爱和他以学识、识才知名的父亲太不相同,不学无术,只有一身蛮力。气愤之余,高阳公主从结婚那天起就不接纳丈夫。但是,多情人总是会遇上烦恼的。她在领地打猎时遇到了辩机和尚。这是他们的初恋。那时,公主十六岁,辩机二十一岁。年轻人犯错误,连上帝都可以原谅他们罢。
可笑的是,驸马房遗爱居然像尽忠的良犬,在外面给他们看门。投桃报李,公主特别送给房遗爱两名年轻、美丽的侍女。
史上,太后、皇后与和尚宣淫的很不少,例如武则天、胡太后等都是。可看官都知道,那些和尚不过是女王们的性奴,人品卑劣,有污清门。可辩机不是。辩机是玄奘的高足,是长安城最负盛名的学问僧,翻译了《大唐西域记》。从事译著的缀文大德九人中,二十六岁的他最年轻,译的经也最多。作为一个大德,他的名字已和玄奘一起流芳万载。当然,才华并不能证明一个人的人品,但一定可以增加一个人的价值和份量。这足以说明年轻的高阳绝非贪图情欲,而是真心爱慕。
就这样过了八九年了。在自我情感中四处逃避的辩机被选去译经,已经很久很久很久没有再见到高阳了。但是,他藏匿着高阳赠送的玉枕,被小偷偷了出来,他与高阳的私情也就大白于天下。唐太宗大怒,立刻下诏,将辩机处以腰斩的极刑。高贵的辩机,就在市井小儿幸灾乐祸的围观中,迎接了最污浊和最惨烈的生命终结方式。
死亡在这边,爱情在那边。已经悲恸至疯的高阳,活着,是出于惯性。辩机之后,高阳公主的少女抒情时代结束了。不承认爱情。放弃灵魂。忘记追求。耽迷肉欲。相信权势。以及,好死不如赖活。正像经历了苏丽珍之后的周慕云,在《2046》里已经流不出眼泪,也不再被眼泪打动。
半年后,最疼爱她的父亲去世了,她一滴眼泪都没有掉,一点都不难过.哥哥李治当上了皇帝,高阳更自由了。她开始公开纳其他和尚为面首,秽乱春宫,甚至纵容和信任他们,打算宫廷政变。房氏兄弟出卖了高阳公主,她终致毁灭。
“辩机是我的骄傲,房遗爱才是我的耻辱。”高阳公主这么说过。那时,辩机已死,她已经不再骄傲了。
唐贞观末年,在长安街上抓住一名小偷。这件事虽微不足道,但所缴获的赃物却非同一般,那是一个镶金饰银、艳丽夺目的女用豪华玉枕,绝非一般人所用之物。经过严厉的审问,小偷招供,玉枕乃从弘福寺内一个沙门的房间里偷出来的,这个沙门就是辩机和尚。
关于辩机的经历、俗名、出生地、家世、父母等,无人知晓。只是在《大唐西域记》的卷末语中,有辩机稍作自我介绍的谦词,说他继承远祖隐逸之士的血统,自小怀着高操的志节,专心学问。15岁时,出世为僧,在大总持寺作为道岳法师的弟子。贞观十九年正月,唐玄奘得到御准,在弘禅寺院译经。从事译著的缀文大德九人中,最有名的就是长安会昌寺的沙门辩机。辩机当时只有26岁,已经以渊博的学识、优雅流利的文采而知名了。因此获选为唯一撰写《大唐西域记》的高僧。偷盗案发时,辩机正在弘福寺从事他的译经工作。
如果小偷盗去的是香炉或文具,就不会有人怀疑,但豪华艳丽的女玉枕头却和高僧没有一点关系。御史台立刻召辩机询问。起初,辩机态度强硬,坚不吐实,但在巧妙而又严格的审问下,终于无法隐瞒,坦白说出这是高阳公主亲自赏给他的东西。事情既然关系到唐太宗的爱女高阳公主,问题就不简单了。官方经过调查,很快就知道了,高阳公主下嫁房玄龄之子房遗爱后不久,即和辩机发生了密切关系,而且已经持续八九年之久了。
婚后不久的某一天,公主和丈夫到长安郊外的公主领地打猎。当时的辩机,住在一处无名的草庵里,正在用功读书。公主累了,想休息休息,房遗爱和侍从就带着公主到草庵这里来,贵人突然造访,辩机放下一切,急急出来招呼。公主见到这位年轻的僧人,立刻两颊绯红。虽然,辩机穿着粗布衣裳,仍然可以看出他的英俊和饱有学识。敏感地察觉出公主感情变化的辩机,也突然陷入一般男女的烦恼之中,在荒野破旧的草庵里勤奋向学,突然出现了丽如牡丹的年轻贵夫人,用热情的眼光凝视他,这对辩机来说,正如女菩萨显现,来拯救他年轻人的烦恼。当时他只有二十一二岁左右,公主大约是十五六岁。
随从和宦官、宫女们,把携带的帐床等用具,抬进草庵。公主将辩机召进去,两人立刻就任欲火烧身了。这时房遗爱象对女主人尽忠的良犬,怕这件事泄露,以其他随从妨碍"公主休息"为名,全部斥退。自己担任护卫。此后,在房遗爱的护卫下,公主和辩机继续幽会。公主为了报答房遗爱的合作,特别送他两名年轻、美丽的侍女。他们之间生活得很好,两人还彼此互相同情。
公主陶醉在女人的幸福里,她美丽的容貌不需胭脂就散发出玖瑰色的红晕,眼睛闪烁着艳丽的光泽。虽然,这是有夫之妇与犯女戒的憎人所做出的不可宽恕的偷情,但对高阳公主来说,是有生以来第一次恋爱,是使身心都变得生动、兴奋的青春之恋。正因是不可告人的恋情,情火也更为炽烈。继续幽会之后,辩机便感到烦恼多于欢乐,万一事情被揭穿,怕影响学术抱负,使他非常苦恼。但是,一旦与公主相会,美丽的女菩萨的热情,便使他身心皆醉,为此,他宁愿受地狱之苦刑。事后,心理矛盾,又使他痛苦不堪。
被选为无上光荣的译经者,对辩机而言,是心中矛盾的一大救星。他要借这个机会摆脱烦恼,专心致力于这项伟大的工作。在译经的工作中,他比年长于自己的大师们,负责更多的部分,更特别被选为《大唐西域记》的撰写人。就算辩机英才卓绝,如果精神仍为偷情分散,是没有办法完成这项伟大的工作的。高阳公主虽然满怀热情,但为了情人的光荣使命,也只好退让了。公主把玉枕交给辩机,泪水盈盈地看着自己所爱的男人说:“真的,这只是暂时的忍耐,如果从此不能相见,我实在无法忍受,在我们相见之前,就把这个枕头当作是我,每天晚上抱着它吧!”没料想,玉枕却成了奸情的证据。御史公的奏文送到唐太宗的手里,太宗怒发冲冠,咬牙切齿,立刻下诏,将辩机处以腰斩的极刑。腰斩,就是把赤裸的罪人放在大木板上,从腰间斩成两段,这恐怕是世界上最凄惨的极刑了。
刑场设在长安西市场的十字路口,那里有一棵古老的柳树。围观的群众听说这一次能看到难得一见的腰斩极刑,个个兴奋异常。而且,罪人又是平时高傲神气的佛憎,30岁左右就被视为高憎俊才,居然和天子的千金又是有丈夫的女人偷情破戒的和尚。这就更撩拨起他们如过年过节般的兴奋。当时的佛教以大乘为主,且仅属于知识阶层,是贵族文化的一部分。对一般民众来说,过分高雅、难解。为求生意兴隆,全家平安或治愈疾病,一般市井小民们都依靠道教或道佛混淆如巫术一般的稀奇古怪的东西。民众对于身份高的人有悲惨的结局,时常报以掌声,以发泄平时的怨气。辩机处刑时,汹涌而来的群众不断吼叫、揶揄、嘲笑,担任刑场警卫的士卒,几乎喊破了喉咙,忙着整顿秩序。而最令人感动的是此时的辩机,在腰斩的刀上看见有一只蚂蚁竟然无比怜爱将蚂蚁拿下来,以一种无比悲壮的方式死去.深受玄奘、道宣等其他大乘佛教界高僧期许的才俊,年轻而有学问的僧人辩机,在群众的怒骂和嘲笑里,受尽难以名状的地狱之苦,在惨叫声中断气。
辩机处死后,高阳公主的奴婢数十人被处斩刑,表面上对公主和房遗爱没有处罚,却无限期地禁止公主入宫。公主几乎快发疯了。她把自己关在卧室里,不许任何人进去,拒绝吃东西,揪发捶胸,咬破衣服,如疯狂的女鬼,日夜嚎哭。公主所以没有随辩机之后自杀,也没有真正发疯,为的是心中充满对父皇的憎恨,有一天,一定要向父皇报复。这种如鬼般惨厉的决心,才使公主活了下去。不久之后,公主停止了蛰居生活,为了复仇而活着。她的相貌已没有了往日的影子,丰满的脸颊已消瘦,原来洋溢着幸福光泽的瞳孔,如今充满了阴冷凶暴的光芒,时而象鬼火一般闪过,以前的高阳公主已经随着辩机消逝了。
因为高阳公主是因为和房遗爱等人勾结,准备造反而被赐死的,并且赐他自尽的正是她的弟弟唐高宗李治。再加上虽然史书上面经常都说高阳公主备受唐太宗的喜爱,但其实并没有直接的证据表明这件事。所以说根本没有高阳公主和辩机私下私通,事情爆发然后与唐高宗疏远了这件事。而是一直都不怎么受宠爱。
为什么说高阳公主其实不怎么受宠爱呢,因为从他驸马的官职没有变化来说就可以看出,因为一般如若公主受到宠爱,那他的驸马一定都会得到优待,但是观看史书房遗爱的官职并没有因为娶了高阳公主而得到什么实质性的提升。但反而看杜如晦之子杜荷也因为娶了公主,结果得了个正二品的郡公。而房遗爱之所以能娶到高阳公主,并不仅仅是唐太宗的挑选,更是他的父亲房玄龄在病危的时候亲自恳求的。
其次,很多人说高阳公主,因为和辩机有私情所以说被唐太宗疏远,但其实历史上的唐太宗并不是因为自己的子女做了什么举动不当的事情就会心生厌恶的人。因为当初李承乾想要谋反,这可是大罪,而唐太宗也没有伤害李承乾的性命,反而想方设法保住他的儿子。而高阳公主却因为通奸一世,直接遭到冷落,命令她从此不许进宫。就表明他们俩父女之间其实感情并没有多深。
那身为高阳公主的弟弟李治和高阳公主的感情自然也不会深厚,所以说在高阳公主准备谋反的时候,李治首先想到的并不是保全他的姐姐,而是直接从最功利的方向来考虑怎么样用,他姐姐反叛这一事,给那些蠢蠢欲动想要谋反的宗室大臣一个警告。那么就是赐高阳公主自尽。
所以说很多人说高阳公主的死,表面上是因为她和辩机通奸,但其实真正原因是,她是最手无缚鸡之力最没有靠山的一位公主,在遇到事情的时候只能被拖出来当挡箭牌。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9506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唐德宗李适劝臣子受贿
下一篇: 唐代政治家苏味道为官之道-模棱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