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虎牢关大捷后​王世充​的地盘全部丢失

人生百味 2023-07-22 04:43:49

虎牢关大捷后,围攻洛阳的所有唐军将士都十分兴奋,一个个犹如过年一般。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洛阳城上的王世充,此时的他满脸愁云,扶着城垛勉强站起来,看着唐军阵前那十多辆囚车,里面依次囚禁着窦建德、王琬、长孙安世、郭士衡和一些窦军将领。

王世充看着囚笼中的窦建德,心里在滴血,因为没了窦建德,洛阳也失去了唯一的希望。

这时,李世民让士兵从囚车里放出一个人来,他就是长孙安世,让他入城告知王世充一切。

了解窦建德失败的前前后后后,王世充悔恨交加。不过,现在说什么也已经迟了,世上从来就没有后悔药买。

但王世充不甘心失败,打开城门投降并不是他唯一的机会,因为他还预备;后路—襄阳。原来在邓州和襄阳,还有他的侄子王弘烈在镇守,到了襄阳还可以进入江汉广袤的平原。

于是,王世充立即召集文臣武将开会,并在会上提议全军突围,向襄阳撤退。

王世充的一厢情愿,换来所有文臣武将的冷屁股,因为他们都不愿意再跟着王世充折腾了。

走投无路的王世充,只好流着泪,带着太子王玄应、郑国的文武百官和城内剩下的两千多士兵开城投降。

看着诚惶诚恐的王世充,李世民问:“卿常以童子见处,今见童子,何恭之甚邪?”(“你不是总喊我小鬼吗,现在见到我这个小鬼,你怎么如此毕恭毕敬呢?”)

王世充一听,吓得连忙跪下磕头谢罪。

此时的李世民,心情比三年多前攻入京城长安还兴奋,立即部署一系列善后工作,而不是松松散散地入城。

首先,李世民派一支小部队立即进入洛阳城,把守洛阳各个街道和商店超市,保证老百姓和商人的财产不受抢掠。

一天后,李世民率领部分文臣武将进入洛阳城后,让记室房玄龄先入中书、门下省,收集整理隋朝遗留下来的图籍典制和诏书文书。

让人惋惜的是,这些重要的历史文献典籍等都被王世充一把火烧了。同时,李世民命窦轨封存洛阳城内大小仓库金库,没收金钱布帛,将它们赏赐给有功将士。

此外,李世民还召开批判批斗大会。那些被百姓们深恶痛绝的大地主,随即被斩首。先后有段达、王隆、崔洪丹、薛德音、杨汪、孟孝义、单雄信、杨公卿、郭什柱、郭士衡、董睿、张童儿、王德仁、朱粲、郭善才等。

不过,也有一些人尽管是“两王”的人,但并不是那种为非作歹之徒,如韦节、杨续、长孙安世等十数人,李世民将他们押送上京,让李渊最终裁定。

最后,李世民下令打开洛阳城内所有牢狱,释放全部囚犯。这些牢狱曾经因为王世充“连坐”的法律关押了数万人。对于那些被折磨致死的人,李世民为他们举行了隆重的大型追悼会。

十多天后,王世充的弟弟王世辩投降唐朝,徐、宋等三十八州尽归大唐之地。

尽管王世充被杀,但直到两个月后,襄州的王弘烈、王泰、左仆射豆卢行褒、右仆射苏世长投降唐朝,王世充的最后一块地襄州划入大唐版图。

至此,原世充的地区全部平定。

李世民被王世充打得很惨——唐太宗和大哥的真实故事17

作者:李永航 159 1804 7744

第一节 打了半年还没有靠近洛阳

我们上一回讲到:此前总是“庸碌”的大哥打胜仗,弟弟的粉丝们很着急。现在终于轮到,“神武”的弟弟来打胜仗了。但是,打的情况绝对让你没想到。

战役16)武德三年公元620年七月——武德四年621年五月,唐灭王世充和窦建德。

通常 历史 宣传,把这场战役作为,世民辉煌军功的代表作。但事实正相反,这场战役突出体现了,他的军事低能,都是史书明文记录的,那么多的 历史 学家,怎么就看不见呢?只是因为人力和物力的绝对优势,加上大哥的救援,他才死里逃生,然后他又背信弃义,攻击并谋杀了王世充、窦建德。他在这场战役中的作用,是败。

王世充是十分虚弱的。为了便于观看,在此简写。

王世充击败李密后,逼迫隋朝的皇泰主让位给他,建立郑国,然后又杀了皇泰主。他很不得人心,部下大量离他而去。王世充用“严刑峻制”来控制部下,但是“杀人相继,其逃亡益甚”。而且王世充缺粮,连官员都饿死,“其尚书郎卢君业、郭子高等皆死于沟壑。”他的一些地方官,没有交战,就自动投降唐朝了。例如《资治通鉴?唐纪四》:“(公元620年七月,战役一开始)世充洧州长史繁水张公谨,与刺史崔枢,以州城来降。”

这个张公谨,后来成为世民杀兄的一个帮凶。(作者李永航)

可是,面对这么虚弱的王世充,世民的战况如何呢?

“(公元621年正月)世民使宇文士及奏请进围东都……辛丑,世民移军青城宫,壁垒未立,王世充帅众二万自方诸门出,凭故马坊垣堑,临谷水以拒唐兵。诸将皆惧(然后世民鼓舞士气)。”

世民是在620年七月出兵的。也就是说,打了半年,世民还没有到达洛阳,现在才派宇文士及,去向唐高祖申请,进攻和包围洛阳。

嘶——这什么概念?

然后世民逼近洛阳,在青城宫和谷水之间,与王世充作战。

公元619年,王世充的局势还比较好的时候,曾经攻打唐朝。他的部下龙骧大将军秦叔宝、程知节(程咬金)、骠骑武安李君羡、征南将军田留安,因为厌恶他,就逃往唐军。

现在局势这么糟糕,你肯定会以为,王世充是惊弓之鸟,根本不敢带兵出城迎战,恐怕一出城,部下就崩溃了。但事实正相反,王世充一点都不怕,出城迎战,郑军也没有崩溃,反而是唐军“诸将皆惧”。这说明了什么?

第二节 秦王险些战死

《资治通鉴》接着描写作战细节:“世民欲知世充陈厚薄,与精骑数十冲之,直出其背,众皆披靡,杀伤甚众。既而限以长堤,与诸骑相失,将军丘行恭独从世民,世充数骑追及之,世民马中流矢而毙。行恭回骑射追者,发无不中,追者不敢前。乃下马以授世民,行恭于马前步执长刀,距跃大呼,斩数人,突陈而出,得入大军。”

他可不是普通人,是秦王,带领几万到十几万大军作战,怎么可能只带领数十人,亲自去冲击王世充的军阵?仅仅数十人,就能够冲透王世充的军阵,既然实力相差这么巨大,又为何打了半年,还没靠近洛阳?

冲的结果是,世民和大军离散了,马也被射死,身边只剩下一个人,叫做丘行恭。丘行恭把自己的战马让给他,步行杀出重围。世民非常感激丘行恭,在自己的陵墓上刻了作战情形,所以确定,这个战斗记录是真实的。(作者李永航)

这情形发生还不只一次,尉迟恭也有类似的救驾战斗。所以世民后来也很感激尉迟恭。这又说明了什么?

我以前一直以为,是因为攻城几个月不克,所以唐军将士思归。但《资治通鉴》接着说:

旬馀不克……唐将士皆疲弊思归,总管刘弘基等请班师……(世民)乃下令军中曰:“洛阳未破,师必不还,敢言班师者斩!”众乃不敢复言。上闻之,亦密敕世民使还。

旬馀,就是十几天。仅仅是攻城十几天,唐军将士就疲敝了,连猛将刘弘基都受不了了,请求撤军。不应该呀!如果是顾虑,强行攻城伤亡大,那你可以围城啊。反正王世充缺粮,很快见效。没必要撤军呀!

李渊听说了前线的战况,也要求世民撤军。洛阳离长安不远,李渊肯定是通透了解前线的情况,绝不是盲目下决定的。孩子做事受挫,爸爸通常是鼓励孩子:坚强勇敢,继续做,不要灰心,我支持你。只有当爸爸看孩子确实不行了,再搞下去很有害,才会召回。

这又说明了什么?

二月,窦建德来救援王世充。世民带一半兵力去对抗窦建德,让弟弟继续围洛阳。“(四月十五日)壬寅,王世充骑将杨公卿、单雄信引兵出战,齐王元吉击之,不利,行军总管卢君谔战死。”围城三个月后,郑军仍然有强大的战斗力,能出城打败唐军。

四年前,唐军攻打霍邑时,就是卢君谔,带领部下斩杀宋老生的,挽救了唐军。可见是一名勇将。那时他是军头,现在升为行军总管,指挥军队至少一两万,居然都战死了。这又说明了什么?

第三节 你是猪么?

“王世充徐州行台杞王世辩以徐、宋等三十八州,诣河南道安抚大使任襄请降;世充故地悉平。” 王世充投降后,他的弟弟王世辩,驻守徐州,带着三十八州;以及河南道的官员任襄,一起投降了。但是你看地图,王世充的地盘不是很大,包括河南省的一部分,和安徽、江苏、山东的一小部分。这又说明了什么?

这些说明:世民仗着人力和物力的绝对优势,得意洋洋地攻打王世充,打了半年,却被王世充打得很惨,还离洛阳很远。所以王世充及其部下,从崩溃的边缘,反而树立了信心,更加团结,不怕唐军。反而是唐军惧怕了。

无奈之下,他向爸爸“奏请进围东都”,实际是讨要援兵。援兵到来后,唐军继续进攻,但面对出城作战的郑军,仍然是心有余悸。谷水一战,世民根本不是“与精骑数十冲之”,是他指挥能力太差,部队散乱,他和数十人被单独隔开,最后打得身边只剩下一个人,险些丧命,如同当年对宋金刚。

此后,王世充主动退回洛阳,凭坚城消耗唐军。(作者李永航)

唐军不是因为长期攻城不克,而疲弊思归,是因为此前的长期野战不利,而疲弊思归。

后来,从一月到四月的围城是假的,根本就没有围城,只能说是对垒。世民共打了10个月,十分疲惫,但占领的地盘很少。王世充的大部分地盘,是在王世充投降后,才跟着投降的。所以,洛阳的郑军可以自由进出城,一直得到外面的补充,实力保持强大,可以出城重创唐军。世民占领的少量地盘,还主要是自己投降的,他靠战斗攻下的地盘几乎没有。

嗬哧,这打的什么仗啊!三年前,哥哥东讨洛阳,是多么轻松。

我忍不住想问他:“你是猪么?你是猪么?你是猪么?”

第四节 秦王的摇身一变

世民打到三月,还没有攻克洛阳,十分艰难,是强弩之末。旷日持久的作战,让东突厥、稽胡和窦建德、萧铣看到,有机可乘,所以又来围攻唐朝,唐朝又危险了。

《资治通鉴》接着说,萧瑀、屈突通、封德彝皆曰:“吾兵疲老,世充凭守坚城,未易猝拔,建德席胜而来,锋锐气盛;吾腹背受敌,非完策也,不若退保新安,以承其弊。”

官员们劝告世民,我军已经很疲劳了,腹背受敌,还是退吧!

可是,世民不退,实在是没有脸退兵。紧接着,神奇出现了。“世民将骁勇三千五百人东趣武牢……。窦建德迫于武牢不得进,留屯累月,战数不利,将士思归。”

此前那么无能,现在却摇身一变,三千五百人,就在虎牢关,挡住十余万敌军一个月,打得敌人想撤退,你信吗?(作者李永航)

双方决战当天是五月己未(初二),世民用千余匹马来诱敌。夏军果然上当,而且是全军出动,十余万人来抢这千余匹马,如同傻瓜。

(世民)谓诸将曰:“贼起山东,未尝见大敌,今度险而嚣,是无纪律……”。世民先派宇文士及,带领三百骑兵去试探。这么一点兵力,居然就引发夏军的骚乱。然后世民亲自出击,轻松击溃夏军,俘虏窦建德。

总之,窦建德很庸碌,夏军是没有见过大敌的、没有纪律的乌合之众。

是真的吗?

太假了。

窦建德是高明的军事家和政治家,是河北的一只猛虎。他是一只怎么样的猛虎呢?《旧唐书?窦建德传》有详细记录。且听下回分解。

王世充是怎么死的?王世充生平事迹简介介绍

王世充(?-621年),字行满,原来是姓支的西域胡人,也是隋朝末年起兵群雄之一。曾参与平定杨玄感之乱以及河南山东一带民变有功,为日后占据河南称帝奠定基础。此后王世充大破李密,招降瓦岗众将。公元619年,王世充自立称帝,国号郑。公元621年(武德四年)七月九日,李世民凯旋回到长安,将王世充、窦建德献于李渊,后独孤修德未报杀父之仇将王世充杀死。

王世充是怎么死的 七月,李世民凯旋回到长安,将王世充、窦建德献于李渊,窦建德被处斩,王世充则因主动投降,而且李世民曾答应饶他全家性命,因而逃过一劫,李渊对他的处分是贬为庶民,全家发配四川。由于押解人员还没有准备好,王世充一家暂时被关押在长安附近的雍州,某日,忽然来了几个唐官称李渊有旨,要王世充接旨,王急忙出应,不料那几人立刻乱刀齐下,王世充的人生就此落幕。后来查明,那几人中带头的是唐定州刺史独孤修德,他的父亲独孤机是王世充的部下,在武德二年正月企图降唐,被王世充所杀,独孤修德杀王世充是为父报仇。

王世充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王世充,字行满,本来姓支,是西域的胡人。寄居在新丰。他祖父支颓耨年纪轻轻就死了。

他父亲支收跟随他的改嫁到霸城王家的母亲生活,因而就改为姓王,官职升到汴州长史。王世充广泛阅读了各类书籍,尤其爱好兵法以及卜卦算命、推算天文历法方面的学问。

隋文帝开皇中叶,按战功被授予仪同三司的官职,接着提升为兵部员外郎。他善于向朝廷陈事进言,通晓各种律令条文,因而利用法律条文徇私作弊,随心所欲。有的时候有人批驳他,他就巧言诡辩文过饰非,言辞激烈,人们虽然明知他不正确又没有谁能使他认错。

隋炀帝大业年间,提拔为江都丞,兼任江都宫监。当时炀帝多次巡视江都,王世充善于观察炀帝的脸色,奉承谄媚顺从他的心意,每次上朝谈论政事,炀帝总是说好。于是制作玉石雕刻和风景彩画,诈称远方的珍贵工艺品,献给炀帝讨好,因此炀帝更加宠信他。王世充知道隋朝的政局将会混乱,就暗地结交英雄豪杰,广泛收买人心,那些犯罪坐牢的人,都用曲解法律的办法予以释放,从而显示私人的恩惠。

镇压起义

公元613年(隋大业九年)六月,杨玄感乘炀帝亲征高句丽,国内空虚之机,突然叛乱,进攻东都洛阳,当时,各地有不少人打着响应杨玄感的旗号起兵,在江都附近就有余杭的刘元进、昆山的朱燮、常熟的管崇三支起义军。后来这三支队伍更联合起来,共推刘元进为主,占据吴郡,称天子,立百官。

炀帝派了大将吐万绪、鱼俱罗镇压,这二人都是身经百战的老将,镇压到这年年底,隋兵基本取得了胜利,击毙了管崇,并把刘元进和朱燮围困在建安。由于连续作战,将士劳累,这两员将领请求暂时休兵一段时间,不知是谁向隋炀帝进谗言,说该二人故意不进攻,有不臣之心。炀帝大怒,即刻将吐、鱼二人撤职法办。随后,隋炀帝任命王世充指挥进攻刘元进,并在淮南征募了数万新兵,交王世充指挥。这批淮南兵后来成为王世充的子弟兵,是他起家的资本。王世充以生力军进攻刘元进、朱燮,连战皆捷,刘、朱先后战死,但仍有不少余部散在各处为盗。王世充找了个黄道吉日,集合有关人员,到通玄寺的佛像前焚香立誓,约定降者不杀。刘元进的余部听说后,纷纷投降,不到一个月,王世充就平定了吴郡。不料王世充背信弃义,大局已定后,王世充把所有投降的共三万余人全部坑杀。

公元614年(大业十年),齐郡的义军统帅孟让从山东长白山出发侵犯各个州郡,到盱眙,发展到十多万人马。王世充率领部队抵御,以都梁山为据点,设置五道营栅,敌我相对而不交战,还扬言撤退,部队表现出疲惫不堪毫无战斗力的样子。孟让耻笑地说:?王世充是个只懂法令条文的小官,哪能带兵打仗?我要活捉他,一直打到江都去。?这时当地百姓都住进了部队营垒,遍地没有东西可抢,叛军慢慢地没有吃的,又为营栅挡住道路而伤脑筋,不能向南方进军,就分兵包围王世充的五处营栅。王世充每天出兵打一下,表面装作失利,跑回营栅。像这样搞了好几天,孟让更加小看他,就慢慢分派人马到南边去搜抢财物,留下的兵力只够围住营栅。王世充知道敌人放松了警惕,就在军营中填平了灶坑,拆下了帷帐,摆设起方阵,四面朝外,拔掉栅栏出击,奋力作战,大败敌军,孟让带着几十个人悄悄逃走了,杀死了一万多人,俘虏了十多万人。炀帝认为王世充有将帅的才干谋略,又派他率领部队讨伐各个小股叛军,所到之处全部荡平。

会战李密

公元615年(大业十一年),突厥在雁门围困了炀帝。王世充带领江都的全部人马准备到雁门赴救国难,在队伍里蓬头垢面,痛哭得失去常态,日夜不脱盔甲,躺在草上睡觉。炀帝听到这些,认为他忠诚,更信任他。

公元616年(大业十二年),升任江都通守。当时厌次人格谦当了多年盗匪,带着十多万人在豆子<卤亢>一带活动,被太仆卿杨义臣杀掉,王世充统率部队攻打格谦的残存队伍,打败了他们。又出兵到南阳攻打卢明月,俘虏了好几万人。班师回到江都,炀帝非常高兴,亲自举杯赏赐他。

公元617年(大业十三年)七月,瓦岗军李密、翟让猛攻东都洛阳,多次击败守军,洛阳求救的文书雪片般飞到江都。炀帝不得已,调全国各地精兵救援洛阳,在各路援军中就有江都通守王世充率领的江淮劲卒二万人。由于这次军事行动的总指挥薛世雄在进军途中于河间七里井意外地被河北起义军窦建德歼灭,炀帝任命王世充继任援洛大军的总指挥。

九月,王世充等各路援军齐集洛阳,使隋在洛阳的兵力达到十余万。王世充出兵向李密挑战,双方在洛口对阵,两军前后交战一百多次,还不分胜负。炀帝又派人到部队任命王世充为将军,催促打败李密。王世充带领部队渡过洛水跟李密作战,吃了败仗,被淹死了一万多人,就率领余部返回河阳。碰上天气寒冷大雪纷飞,沿途冻死了好几万人,等到抵达河阳,只剩一千来人。王世充自我囚禁起来请罪,越王杨侗派遣使者释放了他,召回洛阳,驻扎在含嘉仓城,收集逃散的士卒,又有了一万多人。

专擅朝政

公元618年(大业十四年)三月,宇文化及在江都叛乱,隋炀帝被弑。五月,炀帝驾崩的消息传到洛阳,越王侗于是作为皇位继承人被拥立为皇帝,年号皇泰,在后来的历史中被称为皇泰主。王世充被皇泰主封为郑国公,与段达、元文都等其他六人共同辅政,时人称为?七贵?。皇泰主登基时,洛阳已被李密重重包围,有效统治范围只有洛阳一城。六月,宇文化及的叛军到达洛阳郊外,意图攻克洛阳作为根据地。

元文都对卢楚等人说:?如今宇文化及杀君叛逆,仇未报,耻未雪,我虽然复仇心切,但力不从心。从国家大局考虑,不如用高官笼络李密,拿国库的资财暂时利诱他,让李密去攻打宇文化及,使得两伙叛军自相残杀,宇文化及被打败后,李密的兵马必然也疲惫不堪了。再说李密的士卒得到了朝廷的奖赏,担任着朝廷官职,朝廷多跟他们建立感情,容易运用离间之计,我们的军队养精蓄锐来钻他们疲惫困乏的空子,那么李密也是可以对付的。?卢楚等人认为应当如此。当天就派使者授予李密太尉、尚书令的官职,命令他讨伐宇文化及。

李密于是向朝廷称臣,接受朝廷命令,带兵到黎阳抵御宇文化及,凡是打了胜仗就派遣使者向朝廷报捷,人们都很高兴。王世充单单对他手下的各将领说:?元文都那帮人,写写画画,文官而已,我看事态的趋势,一定会被李密抓起来。再说我的部队多次跟李密作战,杀死他的父兄子弟,前前后后已经很多,一旦成为他的下属,我们这些人就没有生路了!?说这番话是为了激怒他的将士们。元文都知道后非常恐惧,跟卢楚等人商议,趁王世充上朝的时候,布下伏兵杀掉他,已经约定时间了。纳言段达平庸怯懦,害怕这事办不成功,就派他的女婿张志把卢楚等人的计谋告诉了王世充。

当天夜晚王世充带领人马包围宫城,将军费曜、田闍等人在东太阳门外迎战,费曜战败,王世充夺取城门冲了进去,将军皇甫无逸只身逃脱,抓住卢楚杀了。这时皇宫大门紧闭,王世充派人敲着宫门对皇泰主说:?元文都他们要挟持陛下投降李密,段达得知后告诉了我,我不敢背叛朝廷,是来讨伐背叛朝廷的人。?开始,元文都听到发生变故,来到乾阳殿伺候皇泰主,指挥部队保卫,命令将士们凭借城池抵御兵变。段达诈称皇泰主的命令捉住元文都押送给王世充,一到就乱棍打死。段达又诈称皇泰主的命令,打开宫门迎接王世充,王世充派人换下了宫中的全部警卫人员,然后拜见皇泰主谢罪,说:?元文都等人犯下说不完的罪行,阴谋制造内乱,情况紧急才采取这种办法,我是不敢背叛国家的。?皇泰主跟他盟誓。当天,升任尚书左仆射,总管监督朝廷内外各项军务。王世充离开含嘉城,搬进尚书省官署居住,独揽朝政大权。任命他的哥哥王世恽为内史令,住进皇宫,侄子后辈都握有兵权,镇守各地城镇。

没过多久,李密打败宇文化及班师回朝,他的精兵骏马多半战死,剩下的疲劳困乏。王世充想乘机攻打他,又怕人心不齐,就借助鬼神征兆,说是梦见了周公。于是在洛水岸边修建了周公祠,叫巫师宣扬周公命令尚书左仆射赶快讨伐李密,会立大功,不然兵士们就会全部死于瘟疫。王世充的兵士多半是楚地人,习俗上相信欺骗迷惑人心的怪诞言词,大家都请求作战。王世充挑选精锐骁勇的人马,有两万多名将士,两千多匹战马,在洛水南边扎营。李密在偃师的北山头驻扎。当时李密刚刚打败宇文化及,有渺视王世充的情绪,不筑壁垒工事。王世充在夜间派遣三百多名骑兵秘密进入北山,埋伏在山谷中,命令全体将士马要喂饱,人要吃好,黎明时分进逼李密。李密出兵应战,队形还没摆好就打起来了。王世充埋伏的骑兵发起冲锋,居高临下,冲向李密的营地,放火焚烧他的军营,李密的队伍逃散了,他的将领张童仁、陈智略投降了,乘胜追击打下了偃师,李密逃跑退守洛口。

李密逃走后,其在各地的守将纷纷向王世充投降,王全部占领了李密原来的地盘,势力范围从洛阳一城猛然扩展到整个河南。王世充同时还得到了李密部下的秦叔宝、程知节(就是程咬金)、罗士信、裴仁基、单雄信等名臣大将,手下因而人才济济。

篡位自立

王世充击败李密后,皇泰主封王世充为太尉,开太尉府,朝中事务无论大小都决于太尉府,王世充在官署门外张贴了三份布告:一份招聘文才学问足以帮助处理政务的文职人员,一份招聘武艺超群敢于冲锋陷阵的武职人员,一份招聘善于审理冤案、疑案的司法人员。从此呈递书函当面介绍以推荐或自荐的,每天都有几百人,王世充一概亲自考核,殷勤慰问款待。他爱搞小恩小惠,从上至下直到部队的普通士卒,都用夸饰动听的言词进行引诱。当时的有识之士见他口是心非,断定他怀有二心。王世充有一次在皇泰主跟前吃他赏赐的食物,回家大吐一场,怀疑是食物中毒造成的,从此以后不再朝见皇泰主,跟他不打照面了。他派遣云定兴、段达向皇泰主禀奏,要求赐给衣服、朱户、纳陛、车马、乐器、虎贲、斧钺、弓矢、秬鬯等九种器物,发出了夺取政权的信号。

公元619年(唐武德二年)三月,皇泰主被迫封王世充为相国,统管百官,封为郑王,如数赐给九种器物。有一个法号叫桓法嗣的道士,自称善于解释占卜图书,于是呈上《孔子闭房记》,图画为一个男人手持竹竿赶羊,解释说:?隋朝,皇帝姓杨。干一嘛,合起来是个?王?字。王在羊后,预示相国取代隋朝当皇帝。?接着拿出《庄子人间世》《德充符》两篇呈递给王世充,解释说:?上篇谈?世?,下篇谈?充?,这就是相国的名嘛,预示您应当恩德遍布人间,顺应符命当天子。?王世充十分高兴地说:?这是上天的旨意呀。?拜了两拜接过图谶,立即任命桓法嗣为谏议大夫。王世充又捕捉各种鸟雀,把写好所谓符命的帛系在它们的颈子上,一只一只地放飞。打下这种鸟雀前来进献的人,也授予官职头衔。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9499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