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历史上真实的空海空海为何来唐,

华里士 2023-07-22 04:40:03

由陈凯歌导演的电影《妖猫传》,改编自日本作家梦枕貘的魔幻系列小说《沙门空海之大唐鬼宴》。整个故事以大唐起居郎白乐天(白居易)和日本僧人空海为主角,展现出诡谲繁荣的大唐之景。

这故事不仅算是中日交融,用的是中日演员,同时也是中日公司合拍的。出演的日本演员中,人气小僧染谷将太尤为引人注目。

染谷将太饰演空海,与黄轩饰演的白乐天,一起追寻杨贵妃死亡真相,探明妖猫身份。

故事一出场,空海是一位受邀到大唐驱邪的日本高僧。但随着故事的发展,观众才知道空海其实只是一位小僧人,是顶替了师傅前来的。

他的师傅潜心佛法,对大唐真经十分向往,但始终不能求得真经。他临死之前,将这份遗愿传给了空海,于是空海来到了大唐。

在日本历史上,的确有一位叫空海的法师,也曾来大唐,这就是《妖猫传》空海的历史原型。当然因为电影创作的关系,电影人物与历史人物还是存在差别。

空海原名叫佐伯真鱼,为香川县人。早先真鱼是一位学习经学的书生,15岁的时候学习《论语》、《孝经》等,18岁的时候进入大学明经科,学习《诗经》、《左传》等。

从书生到僧人,这个转变倒不是因为真鱼想要超脱俗世,完全是受到佛法吸引。

可能是遍览群书的时候,他偶然接触到《虚空藏求闻持法》著作,因此受佛法吸引,开始信佛成为居士。

所谓居士,就是在家学习佛法,追寻道的出家人的泛称。当然后来也可作文人雅称,好比大诗人李白就自号青莲居士。

公元795年,真鱼终于下定决心出家,在奈良东大寺受具足戒,此后法名空海。

在《妖猫传》电影中,空海是位跟随师傅学习的僧人。等到师傅去世之后,为了师傅的遗愿,而历经千难万险来到大唐,期间差点丧命。

真实的历史中,空海早在入唐之前就已经有了高深的佛法修养。甚至于自己撰写了《三教指归》等著作。

大唐盛世,那个时候的日本没有哪个人不向往。空海为了追求更高深的佛法,也在贞元二十年,跟随第十八次遣唐使来到长安,以学问僧的身份。

从日本坐船到大唐,期间历经千难万险,大概与电影中也差不多。到了长安,则不像电影中那样,跟随白乐天四处探案。

空海为了佛法而来,自然在大唐的活动也是围绕此展开。他在唐期间遍访名僧,曾与牟尼室利交流《华严经》,又学习交流梵语,第二年在青龙寺东塔院从惠果受献藏界和金刚界曼荼罗法。

除求得真经之外,他受献法阿阇黎的灌顶,成为密宗嫡传,获得可以向后代传法的身份。

空海在唐朝待了两年,后携带大量佛典归国。

归日后空海初住京都高雄山寺﹐从事传法灌顶,后开创金刚峰寺,并获日本政府承认,成正统道场。

历史上真实的僧人空海 白乐天最宠爱的女人是谁?

正在热映的电影《妖猫传》是根据日本作家梦枕貘的《沙门空海之大唐鬼宴》小说改编的奇幻电影。虽然是奇幻二字,但是故事中的人物都是有历史原型的。白乐天、杨贵妃自不用多说,空海这个日本和尚也是确有其人。

空海原名佐伯真鱼,是赞岐国人。当时他不是和尚,而是一位学生,学习儒家思想。真鱼十五岁的时候,开始学习《论语》、《孝经》等,十八岁的时候考入大学,学习明经科,学习《书经》、《诗经》、《左传》等著作。

在学习期间,偶然间读到《虚空藏求闻持法》,此后开始信佛,成为一名居士。公元195年的时候,在奈良东大寺受具足戒,此后以法名空海行于世。

空海对佛学十分痴迷,也因为他有佛性,所以在佛学上有所成就,撰写有《聋瞽指归》、《三教指归》等著作。

沉迷佛教思想的他,为了能更透彻的探寻佛教密宗教义,在唐德宗贞元二十年的时候,跟随第十七次遣唐使来到大唐。

空海在长安期间,最开始住在西明寺,此后开始到各地寻访高僧交流佛法。他从醴泉寺般若与牟尼室利交流《华严经》等又随昙贞交流悉昙梵语。第二年在青龙寺东塔院从惠果受献藏界和金刚界曼荼罗法并受献法阿黎的灌顶自号“遍照金刚”。

通过自己的努力,空海获得了密教正宗嫡传名位和向后代传法的身份。在大唐期间,空海有没有和白乐天交流这倒难说,但是空话在诗文方面都有所得,也不是不可能。

公元806年,空海带着经文和法物回到日本。回国之后,创真言宗,被惠果阿梨授为八代祖。

白乐天是《妖猫传》的主角,为诗狂,甘愿当记录皇帝起居的小官,后来还爱上了诗中的人物。白乐天实际上就是大文学家白居易,乐天是白居易的字。

蓄妓玩乐,是在盛世大唐十分普遍的现象。许多文人墨客都以此为乐,而人生坎坷的白居易,更是将妓乐诗酒当作解压方式。白居易一生有很多女人,光是他诗中有姓名的就有十多个。

在众多女子之中,白居易最宠爱的女人应当是“素口蛮腰”两位名妓。唐孟《本事诗·事感》中记载:“白尚书姬人樊素善歌,妓人小蛮善舞,尝为诗曰:樱桃樊素口,杨柳小蛮腰”。

据说白居易的六十多岁的时候,得了风疾,半身麻痹。当时白居易有心想要将自己的好马给卖了,放樊素出去嫁人。却不料那匹马反身嘶鸣,不愿离去。樊素见此也伤感落泪说:“马都不愿意离去,我侍奉您十年,没有丝毫过失。尽管如今我面貌丑陋,也没有到衰老之时,尚能为您歌一曲。”

不过到白居易七十岁的时候,樊素和小蛮还是走了。两人离去之后,白居易还经常思念二人,有诗写道:“两枝杨柳小楼中,娜多年伴醉翁,明日放归归去后,世间应不要春风。五年三月今朝尽,客散筵空掩独扉;病与乐天相共住,春同樊素一时归。” ?

唐代的空海大师日本人说现在还活着,到底是怎么回事?

日本平安时代前期名僧,日本佛教真言宗(又称东密)开山祖师,空海15岁学《论语》等汉文书籍,18岁入大学。后来思想逐渐倾向于佛教,24岁著《三教指归》,叙述他的宗教体验和一心向佛的思想。这部书是他出家的宣言。他接触密宗后,开始念诵《大日经》。日本当时还没有系统的密宗教义,为了解决种种疑难问题,他于804年作为留学僧来中国(唐朝),到长安(今西安)就学于青龙寺的惠果,成为正统密宗第八祖。

26岁的空海与最澄法师一起渡海,历经各种险境,才从福州登陆。(妖猫传的扮演者染谷将太现在差不多25岁,陈导很会选人呀)其后又经过近五个月才到达长安,入住西明寺。西明寺是唐代最先收藏佛教经典地方,同时也是最为理想的钻研佛学之地。之后他到长安青龙寺拜惠果为师。惠果阿?梨(743年-805年),俗姓马,京兆昭应县(今陕西临潼县治)人,唐密高僧,真言宗第七祖,住在长安青龙寺东塔院,并设灌顶道场,时称密宗大师。受唐德宗、唐顺宗之崇敬,为三朝国师。当时中国的佛教界非常具有国际视野和平等待人的精神,任人唯贤,举人以才,空海的才能和悟性得到了惠果老师的高度评价。密宗视宇宙中一切皆为大日如来所显现,表现其智德方面者称为金刚界;表现其理性(本来存在这永恒悟性)方面者称为胎藏界,而密教以灌顶为阿?黎(上师)向弟子印可传授时的一种仪式。空海入门后的6月就得到胎藏界灌顶,7月得金刚界灌顶,8月得密教最高位阿?黎(高僧之位)灌顶。当时惠果门下弟子千余人,得到传法灌顶的弟子仅仅6人,而且都经过10年以上的苦修,而空海只用三个月一举登峰,并被立为大日如来以来真言宗第八祖。

是年年末,惠果圆寂,翌年正月,举行法事。惠果为声震长安僧俗两界名僧,当时长安文人书家云集,众人却单单推举空海撰写碑文,著名的“大唐神都青龙寺故三朝国师灌顶阿?梨惠果和尚之碑”碑文墨迹,竟然出自自日本和尚空海之手。此碑文在中国早已失传,而当年空海自抄一份携回日本,编入《遍照发挥性灵集》中。

公元806年从长安来到天台山国清寺继续学法。是年他携带密宗经典和儒、道、医、卜书籍等回日本,在高雄山寺开创具有自己特点的日本真言宗,后来在高野山建佛寺。823年得钦赐京都的东寺作为镇护国家的真言道场。他开办综艺种智院(今种智院大学),进行日本最初的平民教育。他长于诗文、汉文学,著有《文镜秘府论》等书。他学中国王羲之的书法,成为日本书道“大师流”的开创人,与嵯峨天皇、橘逸势并称为日本的“三笔”,即三大书法家。835年去世,谥弘法大师。我们欣赏一下大师的书法

这里提一下染谷将太的表演还是可以的,剧中他一直是保持微笑的。但为何始终带着迷之微笑?这是陈导的要求,他说:佛祖拈花一笑,作为一个佛教徒永远要以微笑迎人,尤其是空海,在历史上他的笑很有名。在片中,一个被青龙寺拒绝的佛门弟子,仍能微笑,我觉得他非常淡定。染谷将太演得非常好,土匪好演,和尚难演,因为你不容易找着他的动作。我老说染谷将太,你是一个年轻人,可是身体里住着一个老灵魂,他有那种比较淡定的劲儿。

那么空海回日本后发生了什么,其实空海对日本除了密教以外,还有一个重要的贡献就是茶文化。他将从天台山带来的茶籽分种日本各地,扩大了茶叶在日本的种植区域。空海不仅把茶树引种过去,把茶道思想和仪轨传播出去,还有个重要贡献是把制茶法也带入日本,这可以说是日本茶道本土化的重要一步。日本这一时期的茶文化,是以空海等人为主体,以弘仁年间(公元810-824)为中心而展开的,这一段时间构成了日本古代茶文化的黄金时代,学术界称之为“弘仁茶风”。因嵯峨天皇爱好文学,特别崇尚唐朝的文化。所以在其影响下,弘仁年间成为唐文化盛行的时代,茶文化更是其中高雅的文化。嵯峨天皇经常与空海在一起饮茶,他们之间留下了许多茶诗,如《与海公饮茶送归山》。总之,奈良、平安时期,日本接受、输入中国的茶文化,开始了本国茶文化的发展。

那么话说回来,空海要是活着,就已经一千两百多岁了,如果去日本真言宗最古老的道场高野山金刚峰寺,更会让人觉得他真的是活着呢!十分不可思议。这里要提一个概念入定和圆寂。圆寂就是死去了,而入定即入禅定,《大智度论》亦云入定者,水火不能害,亦不命终。在瑜伽和右脑冥想中,入定亦为进入波状态(或曰变性意识)的称呼。佛经上最早记载的入定未死是迦叶尊者。

“昔日释迦牟尼佛于灵山会上,拈花示众,众皆默然,唯迦叶尊者深解佛意,破颜微笑。世尊曰,吾有正法眼藏,涅妙心付嘱于汝。复告迦叶,吾将金镂僧伽黎衣传付于汝,转授补处弥勒出世。迦叶尊者头礼佛足,恭顺佛意。至世尊圆寂,迦叶尊者于王舍城集结正法三藏。后将正法三藏付嘱阿难,独往鸡足山,持世尊所付黎衣,于华首门入定。待至尊弥勒佛下生此间时,亦将登临鸡足山,至迦叶尊者入定处,弹指间,山峰自开,时迦叶授衣致辞,礼敬毕后,身升虚空,示诸神变,化火焚身,遂入寂灭。”所以说入定可以保持肉体不死是一种传说,只有证悟了一定果位的菩萨罗汉入定后才可能保持肉身的不腐。我们(欲界众生)的身心要靠四食(段食、识食、触食、思食)维持,如无四食,身心是不能持久的,如入定时间过长,因无四食滋养身心,虽在定中能仗定力维持,但一出定便会身心坏灭。定中四食如何?大乘认为仅无段食(饮食),但有其余三食维持生命;小乘观点与此略有差异,认为有漏定者无段食,无漏定者无真实四食,但有相似三食,灭尽定者四食皆无。

那么日本和歌山县的高野山金刚峰寺和京都的东寺是日本真言宗两个根本道场,高野山的人们和僧侣大多数相信,空海至今仍在高野山奥院的灵庙里打坐、入定。入定,即进入一种无思无想的禅定状态,有时得道者的示寂,也称为入定,但是这里的人们显然觉得空海现在是处于前一种状态。在寺庙里,掌管后勤的人被称为“维那”,一直到现在,每天都有维那给空海送两顿饭。

据说空海在察觉自己将要入定前就告诉弟子,他要在835年(日本承和二年)3月21日(阴历)入定,并真的在那一天入定了,于是弟子们为他建立了奥院。1100多年来,人们认为他一直在那里打坐入定,给他送饭也持续了1100多年。据说送的是素食料理,没有鱼肉,但是豆腐、青菜、酱汤等种类齐全。他们认为:835年3月21日是他的入定日而不是他死去的日子。

除了送饭以外,每年在他入定的那一天,还给他送去衣服。至于那里面是只有木像,还是真有肉身佛在打坐入定,维那绝对不对外人泄露,就是对弟子和后代也三缄其口。如果到高野山金刚峰寺奥院去观光,不仅禁止摄影,还贴着写有“禁止私语”的纸,像是怕打搅空海冥想。

最初有关空海是在打坐、入定的说法出自空海入定后100年,平安中期的东寺僧人仁海(951-1046)的所著《金刚峰寺建立缘起》一书,书中说空海入定49天以后,容颜仍然没有什么变化,胡子和头发都在继续长,而据日本平安时代末期成书的《今昔物语集》记载,由于东寺和金刚峰寺曾发生过本末之争,金刚峰寺失败,一度由东寺的负者人(当时称为“长者”)观贤兼管,并因遭雷击发生火灾等,曾一度荒废。贤兼那时进过奥院里的空海灵庙。看见空海正坐在木制的厨子里,厨子的外边还有石屋,乱发如云,有一尺多长。他用剃刀给空海剃发,又整理了一下空海的衣服和念珠,然后又把厨子和石屋贴上封印。

人们还传说:空海虽然已经入定,但是仍然到各地行脚,每年阴历3月21日,在高野山的宝龟院都会举行为空海换衣服的仪式,那时人们会在空海换下来的衣服上看到旅途的征尘。

《空海的风采》是谁的作品?讲述了什么故事?

《空海的风采》是日本作家司马辽太郎一部长篇小说,写于1975年。

公元804年,日本和尚空海怀着深造密宗的满腔热忱,随第16批遣唐使,在葛野麻吕率领下,冲破东海的惊涛骇浪,来到中国福州。当地刺史阎济美不时宴请葛野,因他看过空海代拟的呈文,深爱其才,每次都指定空海赴宴。席间赋诗酬唱,空海又表露出他的诗才,阎济美对他更加推崇,甚至想把空海留在自己身边,只是由于空海苦苦哀诉他来唐进修佛教的迫切心情,才作罢。

10月末,空海到达长安。他先从醴泉寺般若三藏学梵文,成为日本历史上第一个掌握梵文的人;其后又拜青龙寺惠果为师学密宗。惠果同空海第一次见面时,喜出望外,当场表示要把全部密宗传授给空海,并为空海作了密宗中最高级的阿阇梨佛法灌顶,赐以遍照金刚的法号,空海成为真言密宗第8代座主。惠果门徒虽逾1000,独对空海特别重视,空海成为惠果的正式继承人,不仅是日本,而且也是中国和印度的不空密宗的嫡系。惠果还特地为空海组织人缮写新译出的佛教经典,请宫廷画师李真为空海摹绘密宗历代教祖佛像,动员宫廷技师杨忠信等铸造金属法器等。

4月后,惠果与世长辞。死前他曾对空海表示,有了像他这样的弟子,死可瞑目,并劝空海早日学成归国,为国家服务,广传佛缘,普度众生。惠果的墓志铭是由空海撰写的。

按规定,空海的留学期限是20年,但他留唐两年后,就上书皇上请求批准回国。消息传来,中国朋友纷纷赋诗惜别,或赠送法帖和真迹等。空海在唐不到3年,以诗会友竟广泛到如此程度,这在长达200年之久的遣唐使的历史上还是空前的。空海的本意很可能是不愿回国的;无论就才华还是性格而论,如果继续留在长安,他的才学肯定会得到充分的发挥。在他启程回国那天,长安名流成群结队为空海送行,他忍着别离的辛酸,强作镇静,赋诗告别,经越州由明州搭船回国。在越州停留的5个月中,他在当地节度使的热情支援下,请人抄写并访求了大量文学、天文、医学和美术等方面的著作。

但是,国内的形势对他并不妙。和他同批来唐的最澄早于去年回国,在日本首先传布密宗的荣誉已为最澄捷足先登了,而且,最澄是官派请益僧,条件远比空海优越。空海回国后不久,爆发了“乐子之乱”。原来,当时已经逊位的平城天皇,在他还是太子时就同比他大9岁的下臣藤原绳主的老婆乐子通奸,即位后把乐子丈夫远调筑紫,接乐子入宫予以霸占。乐子一族野心勃勃,乐子也想作皇后。平城因严重的神经衰弱,做了3年天皇,就把皇位让给平素与他感情不和的弟弟峻峨天皇。嵯峨即位后,废平城所立观察使,平城大为恼火,俨然以太上皇自居,下诏嵯峨收回成命,并令其迁都奈良,同时派乐子胞兄藤原仲成去奈良大兴土木,建筑宫殿。嵯峨一方面表面上装作奉命唯谨的样子,派3名营造使去奈良协助藤原,另一方面则暗中派重兵严守东国3处关卡,使用调虎离山计,把平城身边的高级官员召往京城,用箭射死,并下诏废乐子的正三位。这实际上是公开宣战了。平城还在梦中,前簇后拥带着乐子向东国进发,队伍行至郊外,漫山遍野尽是官军,平城的人马乱作一团,作鸟兽散,乐子也服毒自杀。

正当“乐子之乱”的时候,空海上书嵯峨,表示愿为嵯峨胜利祈祷,3年不出山门。嵯峨大喜,任命空海为奈良东大寺别当。嵯峨工于诗文和书法,当他听说空海在中国素享盛名,唐朝皇帝曾授予他“五笔和尚”称号,特地派人向空海索取手书,对空海的飞白赞颂备至,从此备加爱笃。颜真卿的书法也是空海第一个介绍到日本来的,嵯峨、空海和曾经留后的橘逸势,世称“三笔”。

由于空海回国,最澄对于密宗的一知半解大白于天下。空海在高野山建立金刚峰寺,开创了真言宗。空海对日本的文化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写了日本思想史上最初的著作《十住心论》;他创建了密宗教团;在他指导下绘制了密宗绘画,在雕刻、建筑等方面也有所创新;他还写了《文镜秘府论》,对唐诗的平仄、对仗等进行了精细的研究。此外,他还参与了赞岐地方满浓池和大和地方益日池的水利工程,世间还流传着“伊路波”和五十音图也是由他创造的说法。但是,他在日本是孤独的,他具有中国式的教养,在日本苦无知音。他可能表示过要在长安度晚年。

公元835年,空海患痛症死去。噩耗传到长安,青龙寺一片静谧,好像穿起孝服为他吊唁一般。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9498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