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清朝的官员长什么样子清朝这些名臣跟想象截然相反!

以史为鉴 2023-06-13 18:06:34

清朝的官员长什么样子清朝这些名臣跟想象截然相反!

今天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清朝的官员长什么样子?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一蓑一笠一扁舟,一丈丝纶一寸钩。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独钓一江秋。

这是清代县太爷办案的经典场景,官员、师爷、衙役等高高在上,囚犯没有一点尊严,他们跪在地上,揣度着自己的命运,紧张而又害怕,甚至不敢抬起头。

抬棺出征的左宗棠,位列晚清四大名臣,双目炯炯有神。现在我们可以看到左宗棠的几张照片,所以这幅画是特别有价值。左宗棠的官场生活,可以称之为清廉,虽然位列清朝庙堂高位,但是他的家庭生活很辛苦,家里在经济状况在他走的时候,他死后一年的工资,薪金发到手之前,他很多时候都已经捐赠给穷人。

清末粤桂总督叶赫那拉·瑞麟,不说相貌精干,仅是从眼神看起来,亦显得非常有精神。在晚清官宦海肚大腰圆的诸多蛀虫之中,瑞麟仿佛是一道清流的存在。

这是一位官员的全家福,家中纳妾的来的太太,是没有资格坐下来拍照的。照片中的官员眼神犀利,没有愤怒却显得不怒自威,仅凭这一点就有种大清朝官威,也给旁人带来一种深深的压迫感..

户部尚书、总理衙门大臣董恂,董大人不知道自己死后,光绪给的是“性行纯良,才能称职”这种不偏不倚的评语。仅看起大腹便便的做派,足以见这位清廷显贵的生活,不过是一种自我陶醉。对于这样的寄生虫来说,他丝毫不关心大清是否要灭亡。

一个侍女站在一对官员夫妇旁边的照片。在清朝所谓的一夫一妻,只是在名义上的正房称之为妻,其余均是可以纳入家门的妾,对妾的数量没有要求。 当然,能有妾的人都是清朝的达官显贵。

张之洞是晚清洋务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张之洞也是中兴四大名臣中唯一没有上过战场带兵打过仗的,但是张之洞的履历却足够丰富,仅是湖广总督就曾兜兜转转过两次,因为能花钱办实业以及领衔废除科举制度,张之洞有俩称号:一个是钱屠,一个是士屠,而且他还有一个特殊的习惯,晚上工作,白天睡觉。

这是真正的和珅的画像,仪表堂堂与贪污受贿的形象差距是非常大的。我们都知道和珅是最大的腐败犯?其实不然,在清王朝的诸多权臣之中,和珅的能力是毋庸置疑的。而本人担任的职务更是轮值三部之尚书。他的才华要从语言讲起,不仅精通汉、满、蒙、藏四种语言,还能够熟练的掌握英语,把英语讲得十分流利,还擅长管理,这也是他的过人之处,所以乾隆才会很看重他。把许多重要的职位交给和珅去做,有清一朝,军机大臣、大学士、户、兵、吏三部的尚书,这些都是和珅曾经工作过的职位。而且在庙堂之上都属于要职,这也是皇上对于和珅的才能的肯定,就连四库全书都有沾光。

这是一个清朝官员和他的妻妾们,这样的场面在晚清时期很常见,对于这些官员来说,追求奢华和享受似乎是最重要的在,至于江山社稷,那是爱新觉罗家的事情。

清朝官员共分几品?分别是树什么职位?

  首先,清朝官制同以往各朝代一样,分为文官和武官,又分为京内官、京外官(地方官)。

  一、品级(级别)

  1、正一品
  1)文京内官:太师、太傅、太保、殿阁大学士(相当于政治局CW)
  文京外官:无
  2)武京内官:领侍卫内大臣、掌銮仪卫事大臣。
  武京外官:无

  2、从一品
  1)文京内官: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少师、少傅、少保、各部院尚书(部长)、都察院左右都御使(最高检查院长)、协办大学士(政治局W员)。
  文京外官:加衔总督

  2)武京内官:九门提督(卫戍司令)、内大臣。
  武京外官:将军、都统、提督。

  **** 以下以a表示文京内官,b表示文京外官,c表示武京内官,d表示武京外官****

  3、正二品
  a: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内务府总管、銮仪使、大理院正卿。
  b:各省总督、漕运总督、河运总督。
  c:八旗护军统领、(左、右)翼前锋统领。
  d:副都统、总兵。

  4、从二品
  a:内阁学士、散秩大臣、翰林院掌院学士、各部院左右侍郎。
  b:巡抚、布政使司布政使。
  c:无
  d:副将。

  5、正三品
  a:都察院左右副都御使、通政使、大理寺卿、詹事府詹事、上驷院卿、大理院少卿、太常寺卿。
  b:顺天府尹、奉天府尹、按察使、步军翼尉、各省提学使。
  c:一等侍卫、火器营翼长、健锐营翼长、前锋参领、护军参领、骁骑参领、武备院卿、参领。
  d:城守尉、参将、指挥使。

  6、从三品
  a:太仆寺卿、光禄寺卿。
  b:都转盐运使司盐运使、参政道。
  c:包衣护军参领、包衣骁骑参领、王府一等侍卫。
  d:游击、下五旗参领、协领、指挥同知、宣慰使、土游击。

  7、正四品
  a:通政使司副使、鸿胪寺卿、大理寺少卿、太常寺少卿、太仆寺少卿、詹事府少詹事、都察院六科给事中。 b:顺天府丞、奉天府丞、各省守巡道员、盐法道、副使道。
  d:防守尉、佐领、都司、指挥佥事、宣慰使司同知、土都司、兵备道、代本。

  8、从四品
  a:内阁侍读学士、翰林院侍读学士、翰林院侍讲学士、光禄寺少卿、国子监祭酒。
  b:知府、土知府、都转盐运使司运同、参议道。
  c:城门领、包衣护军副参领、包衣骁骑副参领、包衣佐领、四品典仪。
  d:宣抚使、宣慰使司副使。

  9、正五品
  a:各部院郎中、太医院院使、左右庶子、佥事道、钦天监监正。
  b:直隶州知州、同知、土同知、顺天府治中、奉天府治中、监掣同知。
  c:步军副尉、步军校。
  d:关口守御、防御、守备、宣抚使司同知、千户、宣慰使司佥事。

  10、从五品
  a:鸿胪寺少卿、各部院部外郎、翰林院侍讲、翰林院侍读、詹事府洗马。
  b:各州知州、都转盐运使司副使、土知州。
  c:委署护军参领、委署骁骑参领、下五旗包衣参领。
  d:副千户、宣抚使司副使、招讨使、安抚使、长官司长官使、河营协办守备、守御所千总。

  11、正六品
  a:太医院左右院判、内阁侍读、左右中允、主事、都察院都事。
  b:京府通判、土通判、京县知县、通判。
  c:蓝翎侍卫、整仪尉、亲军校、护军校、前锋校、鸟枪步军校、骁骑校、委署步军校。
  d:千总、宣抚使司佥事、安抚使司同知、招讨使司副使、长官司副长官、百户、土千总、门千总、营千总。

  12、从六品
  a:左右赞善、翰林院修撰。
  b:土州同、州同、运判、理同。
  c:内务府兰翎长、六品典仪。
  d:盛京游牧副尉。

  13、正七品
  a:内阁典籍、主簿、评事、通政使、太常寺典簿司知事、太常寺博士、御医。
  b:知县、京县县丞、顺天府满州教授、训导、土知县、县视学。
  c:城门吏、太仆寺马厂协领。
  d:把总、土把总、安抚使司副使。

  14、从七品
  a:五官灵台郎、光禄寺典簿、布政使司都事、翰林院检讨、国子监博士。
  b:土州判、州判。
  c:七品典仪。
  d:卫千总、安抚使司佥事。

  ******为节约篇幅,七品以下简略,见谅!******

  二、清朝补服图案

  1、封爵位
  亲王补服图案:身前身后五爪正龙各一团,两肩五爪行龙各一团
  郡王补服图案:身前身后两肩五爪行龙各一团
  贝勒补服图案:身前身后四爪正蟒各一团
  贝子补服图案:身前身后四爪行蟒各一团
  镇国公、辅国公补服图案:身前身后四爪正蟒各一方
  公爵、侯爵、伯爵补服图案:身前身后绣九蟒
  子爵补服图案:身前身后绣麒麟
  男爵补服图案:身前身后绣狮

  2、文官
  一品 绣鹤
  二品 绣锦鸡
  三品 绣孔雀
  四品 绣雁
  五品 绣鹇
  六品 绣鹭鸶
  七品 绣鸡敕
  八品 绣鹌鹑
  九品 绣练雀

  3、武官
  一品、镇国将军:绣麒麟
  二品、辅国将军:绣狮
  三品、奉国将军、一等侍卫:绣豹
  四品、奉恩将军、二等侍卫:绣虎
  五品、三等侍卫:绣熊
  六品、蓝翎侍卫:绣彪
  七品 绣犀
  八品 绣犀
  九品 绣海马

  三、顶戴(顶珠和花翎)
  文武官员的朝冠式样大致相同,品级的区别,一是在于冬朝冠上所用毛皮的质料不同,而更主要的区别是在冠顶镂花金座上的顶珠,以及顶珠下的翎枝不同。这就是清代官员显示身份地位的"顶戴花翎"。顶珠的质料、颜色依官员品级而不同。一品用红宝石,二品用珊瑚,三品用蓝宝石,四品用青金石,五品用水晶石,六品用砗磲〔chēqú车渠,一种南海产的大贝,古称七宝之一〕,七品用素金,八品镂花阴纹,金顶无饰,九品镂花阳纹,金顶。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更定官员冠顶制度,以颜色相同的玻璃代替了宝石。至乾隆以后,这些冠顶的顶珠,基本上都用透明或不透明的玻璃,称作亮顶、涅顶的来代替了。如,称一品为亮红顶,二品为涅红顶,三品为亮蓝顶,四品为涅蓝顶,五品为亮白顶,六品为涅白顶。至于七品的素金顶,也被黄铜所顶替。顶珠之下,有一枝两寸长短的翎管,用玉、翠或珐琅、花瓷制成,用以安插翎枝。翎有蓝翎、花翎之别。蓝翎是鹖羽制成,蓝色,羽长而无眼,较花翎等级为低。花翎是带有"目晕"的孔雀翎。"目晕"俗称为"眼",在翎的尾端,有单眼、双眼、三眼之分,以翎眼多者为贵。顺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曾对花翎作出规定,即亲王、郡王、贝勒以及宗室等一律不许戴花翎,贝子以下可以戴。以后制定:贝子戴三眼花翎;国公、和硕额驸戴双眼花翎;内大臣,一、二、三、四等侍卫、前锋、护军各统领等均戴一眼花翎。

  文中所列正一品文官衔,在清朝中期以后已经成为一种荣誉称谓,比如以XX殿大学士衔X部尚书,或者衔XX总督,如果衔军机大臣,就是名副其实的宰相了。从一品所列的文官衔里,尚书以前的官衔也为荣誉官衔,不为实缺,很少单独出现,单独出现的情况一般都是在开缺的情况下。另外总督和各部尚书多为正一品(各部尚书和总督经常有很多荣誉头衔),各省巡抚为正二品,布政使为正三品,文中缺少一个很重要的省级实缺--臬司,正三品衔。另外各部左侍郎为正二品,右侍郎可能为从二品。

  翰林都是帮皇帝讲史解经,编书撰册的活(比较象书记处和中宣部的一些职能哈),
  最多出出科举考题什么的,较少干政,算是文人闲职。
  基本都是做进内阁的跳板用。

  掌院给从二也是因为最低由各部左右侍郎兼,至少同级。
  只不过印象中阁殿大学士兼的多,所以大家都感觉应该更高

  雍正年后设的军机处,使三殿三阁成虚衔,之前明清的首辅大学士权力不低于宰相。
  至于衔总督,我觉得不亚于宰相了,做为战时地方最高指挥官连除了几个省级干部布政司藩司以及你补的那个臬司(省高院院长)其他谁都可以临时换,权限比宰相还大了。

  有了军机处这里面官位就都乱了,随便搞个什么军机处行走就直接参与国政了。
  品衔都不管了……

  军机处的四位军机大臣是名副其实的内阁,不过根据清朝惯例,只有有大学士衔的能被称为“相国”,不过大学士(自军机处成立后)是个虚衔,但是有实权的军机大臣如无殿格大学士衔,又无法被成为“相国”,至于总督,确实是个很大官职,相当于书记省长一肩挑,但是对于下辖两个省以上的总督,不乏督抚不和的例子。这种情况下,总督总是很受气,不成文的规定,作为巡抚的顶头上司,总督一般来说不会直接参巡抚,遇到强硬的部下,就有好戏可看了总督算是战时才设的长官,一般都会给啥尚方宝剑什么的(电视里看到的),只要后台硬爱砍哪个砍那个。

  军机首辅一般都是有大学士衔的,不过下面的三个就不一定了,其实看看大学士的位置就知道了,一共三个大学士的称谓,每个各有满汉各一,也就是说,一共有三个满大学士,三个汉大学士,清中后期,汉人一般不再担任军机大臣,也就是说内阁的四个军机大臣均为满人,大学士只有三个,必定有人不是大学士,比如荣禄内阁的刚毅。另外,大学士几乎是终身制的,就是在不犯大错的情况下,一般都是死了,才能腾出一个大学士的位置来(如道光朝的穆章阿,咸丰登基后清肃穆党,穆章阿便开缺了,但是大学士的头衔一直保留),这种情况导致了做宰相(军机大臣)易,被人称宰相(有大学士衔)难的情况.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946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