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古代各个朝代的公主谁更尊贵,小编认为是汉朝的公主。因为汉朝的公主婚嫁有严格的规定,对方的身份必须是列侯,顶顶的尊贵。
其实这也有点惨,要是哪个公主爱上了普通人咋办,嫁不能嫁,干着急,哈哈!要是皇帝爸爸肯封那普通人一个侯爵的名号,那还好,要是皇帝爸爸看不上那人,那公主就惨了,相爱不能相守,可怜啊!
西汉汉武帝时期,有个不是列侯的丞相公子就是因为这条规定,招惹了公主后,下场那叫一个惨哟!
西汉的牢房里有个犯人,是那丞相公子的爹爹,当朝丞相公孙贺亲自抓回来的“重犯”朱安世。这个犯人听说,丞相之所以这么急着要把自己抓住,是因为丞相要救他的宝贝儿子公孙敬声,就是先前提到的那个丞相公子。就威胁丞相,你想用我换你儿子的命,我偏偏不让你如意!
这个公孙敬声身份可不简单,他的母亲是当朝皇后卫子夫的长姐卫君孺,他的父亲又是汉武帝幼时的伙伴,关系极好。丞相一家和皇帝的关系,那都是铁铁的好。
如果卫子夫没有老去,没有变丑,没有比她更美的人,说不定这场灾祸也就没有了。此时已经是汉武帝晚年时期,卫青已死,卫子夫年老色衰不再受宠,只是徒留一个皇后的位置而已,被卫青镇压了这么多年的反太子派就冒了出来。
犯人朱安世是汉武帝一直都想要抓住的人,这次丞相立功赎罪,公孙敬声本该被放了的。可是那朱安世状告丞相公子公孙敬声,告他和阳石公主有染,还说他用巫蛊诅咒汉武帝。
汉武帝本就对卫氏一族渐渐疏远起来了,这一状简直就是直戳汉武帝的小心脏啊,因为他那时身体不好,十分怀疑是有人在害他,他才一直好不了。
这个公孙敬声也是倒霉,原本他只是因为挪用军款被抓的,现在倒好,先前的罪名坐实了不说,还多加了三条要命的死罪,哪一个都能让他死上个千百遍的。
他可能也是懵的,我啥时候和阳石公主有染了,先不说我进宫的次数有限,我每天也很忙的好吧。丞相爸爸救我!
可是,丞相公孙贺现在也是自身难保。汉武帝竟然相信了那朱安世的话,怀疑到了他的头上,就连那位阳石公主也没有逃过,被抓了起来。
由于朱安世的上书,便牵连到一位丞相、长平侯卫伉、诸邑公主、阳石公主、丞相之子公孙敬声以及公孙贺全族之人。
两位公主被腰斩,公孙父子受尽折磨后死在狱中,长平侯卫伉被处死。
公孙敬声倒霉啊,杀了这些人,汉武帝还在继续查,最后卫子夫和太子都自杀了,他才得到结果,那就是巫蛊一案就是子虚乌有,是江充用来谋害太子的阴谋,他帮着江充,害死了无数的百姓,害死了自己的亲人,害死了忠臣。
原来,汉武帝十分喜欢公孙敬声这个孩子,若说公孙敬声担任侍中,是因为他父母和汉武帝的关系,那么太初二年,公孙敬声从侍中直升太仆,就表示汉武帝是真的很喜欢他,打算重重栽培他。
在牢狱中,公孙父子受尽了折磨,却从没说过一句不利于卫太子的话,江充见目的没有达到,只能用另一种方式陷害卫太子,最终将卫太子和汉武帝逼到了对立面。
话说有一晴空白日,汉武帝打瞌睡,梦见数千个木人手持木杖要攻击自己。噩梦惊魂,从此,汉武帝开始觉得身体不适,精神恍惚,记忆力也减退了。此时汉武帝已成惊弓之鸟。
再者,“巫蛊”已牵涉卫皇后家族。
除公孙家族外,此次“巫蛊”还重创皇后卫子夫家族,包括两个公主和一个长平侯,宣告卫皇后和太子的失势。
同时,“巫蛊”易于栽赃。
汉武帝虽无愧一代明君,却也没少干糊涂事。当时,法定的就有不少“莫须有”之罪,如:“腹诽”,你嘴上不说,我认定你肚子里有意见,凭这一点,就可杀你的头。“巫蛊”也一样。说你在地底下埋了诅咒的木偶人,随时可拿一堆蛊娃娃向皇帝揭发。至于是挖出来的,还是早就准备好揣在衣袋里的,谁知道?
江充屡次挥舞法律大棒,严办皇亲国戚,献媚于汉武帝。眼看武帝日薄西山,时日无多;江充难免七上八下:一朝太子登基,自己岂不是“案板上的肥肉”,任人宰割?一不做,二不休。江充决定,给垂垂老矣的汉武帝再下一剂猛药:陷太子刘据于“巫蛊”,让汉武帝骨肉相残;一旦把太子拉下马,自己便可高枕无忧。
由于汉武帝愈加迷信鬼神之道、礼遇方术之士,京城聚集的方术及神巫之人也越来越多。他们以邪道惑众,无所不用其极。也有一些女巫与宫中人士过往甚密,声称:在居处埋置小木人,定时祭祀,可以消灾免祸。于是不少宫女信以为真,如法炮制。由于彼此之间的猜忌怨恨,互相检举揭发对方诅咒皇上。汉武帝大怒,大肆诛杀后宫之人并株连到朝中人士,死者达数百人。
这一次虽然死伤者众,但是和卫家没有任何瓜葛。皇后不在其列,太子也不涉嫌。江充目的没有达到,就心怀叵测地对汉武帝说:陛下过去多好的身子骨,现在落下了病根,肯定还有人暗埋小木人诅咒。要想枯木回春,只有挖尽小木人,杀光诅咒者。
汉武帝听后,立即派江充治理巫蛊之狱。江充雷厉风行,带上一个胡地巫师,在长安城内四处抓人,施以种种酷刑。
巫蛊之狱从京师波及各地,又荼毒了数万生灵。
◇巫蛊:中国古代法律指祈求鬼神加害于人或以邪术使人迷惑昏狂的犯罪行为。历代对巫蛊行为均以严刑惩治。汉律规定巫蛊者处死。
◇汉武帝时因巫蛊屡兴大狱,史称“巫蛊之祸”。在《汉武大帝》中,“巫蛊”首先出现在皇后阿娇动用巫蛊谋害怀有身孕的汉武帝宠妃卫子夫,后来计划败露,皇后阿娇因此被废。巫蛊之乱是《汉武大帝》全剧在结尾处剧情发展的高潮,汉武帝晚年因为轻信谗言,杀了被怀疑以巫蛊作乱的太子。
◇汉朝人很相信巫术,汉武帝期间发生多次巫蛊事件,对当时的政治、社会都产生了巨大影响。所谓“巫蛊”就是利用人们的迷信,将象征真人的木制偶人埋到地下,通过巫师祈求神鬼,帮助施行巫蛊者加害所要憎恶诅咒的人。汉朝皇宫内最忌讳巫蛊,武帝一朝因为巫蛊事件而多次构成大狱,许多人受牵连而死。在汉武帝一朝发生过三起最严重和影响最广泛的巫蛊事件,这三起巫蛊事件都多多少少和汉武帝的皇后卫子夫有关系。第一次巫蛊事件发生后,陈皇后由巫盅被废,卫子夫得以坐上皇后之位;第二次巫蛊事件中,卫后失去了好几位亲人;第三次巫蛊事件发生,令卫氏家族灭亡,卫后自杀而死。可以说,卫后一生成也巫盅,败也巫盅。
◇第一次巫蛊事件这次事件的主角是汉武帝的第一位皇后、卫子夫的情敌——陈皇后。陈皇后因为自己得不到汉武帝的宠幸,又恼怒后宫美人的得宠,于是想利用巫术来让汉武帝回心转意。陈皇后在宫中让一个名叫楚服的女巫利用巫术来实现自己的企图,希望重新获得武帝的宠爱。此事为汉武帝所知后,元光五年(前130年)汉武帝派有名的酷吏张汤审理陈皇后巫蛊狱。张汤向来酷烈,他穷治此案,牵连被诛的有三百多人。案发后,汉武帝使有司赐陈皇后书,书中说皇后为巫术迷惑,不配再当皇后,应该废去。所以在此案发生后,陈皇后被废。不久,新受宠的卫子夫被立皇后。
◇第二次巫蛊事件事情发生在汉武帝征和元年(前92年),是从卫后的姐夫丞相公孙贺家开始的,卫后的女儿、外甥都被牵连其中。卫后的姐姐卫君孺是公孙贺的夫人,因此公孙贺作为外戚深受武帝器重,此时正担任丞相之职。当初汉武帝任命公孙贺做丞相,公孙贺因为在自己前面担任丞相的几个人李蔡、严青翟、赵周三人都犯法而死不得善终,于是担心害怕重蹈覆辙,跪求武帝收回成命。在武帝极力要求下,才勉强答允。公孙贺之子公孙敬声,当时官任太仆,自恃为皇后外甥非常骄横。最后公孙敬声因为擅用北军钱一千九百万,为人所控告,被捕狱中。公孙贺溺爱儿子,就想方设法救儿子出牢狱。当时正巧有一位阳陵侠客朱安世犯案而未被官府抓获,于是公孙贺上书武帝,愿缉捕朱安世为子赎罪,武帝也应允了。公孙贺果然把朱安世抓住了,朱安世被抓后得知丞相公孙贺为了替子赎罪而逮捕自己,就说:“丞相想要害我,恐怕自己也要灭门了!”于是在狱中上书,告发公孙贺子公孙敬声,与武帝女儿阳石公主私通,并且使巫师诅咒武帝,在武帝去甘泉宫的驰道旁边,埋木偶,实行巫蛊。武帝得书大怒,立命拿下公孙贺,公孙贺父子同死于狱中,并且族诛。同时,此事牵连甚广,武帝的女儿阳石公主、诸邑公主及长平侯卫伉皆被杀。
◇阳石公主、诸邑公主都是卫后的女儿,长平侯卫伉是卫后弟弟卫青的长子,也是卫后的亲外甥。公孙贺等人与卫后及太子是至亲关系,他们死后,卫后和太子的地位更是处于风雨飘摇的境地,所以史家评述说:“巫蛊之祸起自朱安世,成于江充,遂及公主、皇后、太子,皆败。”
◇第三次巫蛊事件发生于征和二年(前91年)六至八月之间,又被称为巫蛊之祸,这次巫蛊事件震惊全国,影响巨大,其主角是当时的皇后卫后和太子刘据二人。武帝晚年对卫后、太子宠衰,而且夫妻、父子之间很少见面,武帝又非常信任一个名叫江充的酷吏。如果说卫子夫改变命运,登上皇后至尊之位,武帝姐姐平阳公主是她的福星,那么令卫氏家族从兴盛到灭亡的江充就是卫子夫及卫氏家族的灾星了。
◇江充,本名齐,字次倩,赵国邯郸人。江充有妹妹擅长鼓琴歌舞,嫁给赵国太子丹。江充本人也受到赵王彭祖的宠幸,为赵王的门客。后来他得罪了赵太子,赵王派人杀了江充全家,只有江充一人逃入长安,向武帝控告赵太子丹与其姊妹相奸,淫乱不法,于是赵太子丹被废。此后,汉武帝在犬台宫召见了江充,江充长得很魁梧,穿着新奇的服装,武帝见了很惊奇,对左右的侍从说:“燕、赵固多奇士。”又以政事问江充,他回答得体,武帝非常高兴。汉武帝后来曾派江充出使匈奴,回来后被任命为直指绣衣使者,职责是负责督责长安附近三辅盗贼,“禁察逾侈”。当时长安贵族多奢靡,江充进行了严格惩治,武帝以江充为忠臣。有一次江充随从武帝去甘泉宫,太子家派出的人乘车马行驶在驰道中,违反了汉代的法律规定,被江充令人没收了。太子听说后,派人向江充致歉说:“非爱车马,诚不欲令上闻之,以教敕亡素者。惟江君宽之!”恳请江充法外施恩,但是江充并不接受太子的致歉,而把这件事告诉了武帝,武帝高兴地说:“人臣当如是矣。”赞赏江充的做法,更加信任江充了,江充之名“威震京师”。
◇太子刘据为人忠厚,平时遇有大狱,往往代为平反,颇得民心。而江充等武帝时代的酷吏,处事方式与太子不同,对太子早就心怀不轨。而且自江充公然没收太子家车马事件发生后,太子与江充就有明显的嫌隙了。江充害怕武帝年老死去,太子继位,会对自己不利,于是想先下手为强,除掉太子,免贻后患。武帝当时在甘泉宫患病,江充就向武帝说,武帝的疾病是因为巫蛊的原因。武帝就派江充审理,又派按道侯韩说、御史章赣、宦官苏文等协助江充。江充先惩治后宫嫔妃,然后开始对皇后和太子下手。江充在太子宫中掘地三尺,太子、卫后的宫殿被挖的连放张床的地方都没有,最后江充不知怎的就掘得了桐木人,就要向汉武帝禀报情况。当时汉武帝在甘泉宫避暑,宫中只有卫后、太子在。太子知道是江充陷害自己,就召见自己的老师石德,石德以秦始皇太子扶苏被奸人所害的事情来劝谏太子,让太子出兵先杀死江充,再向武帝解释。但是太子一开始不同意,太子说:“吾人子,安得擅诛!不如归谢,幸得无罪。”太子想去甘泉宫向武帝解释,但是江充逼太子太急甚,太子没办法,就假传武帝的命令,发兵抓了江充,亲手杀了江充。宦官苏文逃到甘泉宫,向武帝报告说太子造反,武帝一开始不相信,派人去召太子。但是派出的使者不敢去,就回报武帝说,太子真的造反了。武帝大怒,派丞相刘屈发兵对抗太子,太子兵败,逃出长安,自杀身死。后来田千秋上书武帝诉说太子冤枉,武帝才醒悟,遂拜田千秋为大鸿胪,并诏令族灭江充家,杀掉苏文。在太子死难的地方湖县筑思子宫,表示哀悼。
◇太子战败,从长安城逃走后,武帝派遣宗正刘长、执金吾刘敢奉命去收取卫后玺绶,要废掉卫后,卫后自杀。宦官苏文、姚定汉将卫后遗体放置于小棺,葬于长安城南桐柏。
◇此次巫蛊之祸,卫氏家族灭亡,只有一个出生才一个月的小婴儿成了漏网之鱼,他就是太子刘据的孙子刘病已。刘据尝纳史女为良娣,良娣是东宫姬妾的名号,位居妃之下。史良娣生子名进,号史皇孙。史皇孙纳王夫人,生子病已,号皇曾孙。太子刘据起兵败死,史良娣、史皇孙、王夫人都遇害身死,惟独这个襁褓中的婴儿刘病已为廷尉监丙吉所救,才躲过大劫。刘病已长大以后,机缘巧合下幸运地继位为皇帝,即汉宣帝。汉宣帝登基以后,才改葬其曾祖母卫后,追谥卫后为“思后”,并置园邑三百家,命令长丞周卫守墓。卫后冤屈的灵魂大概至此才得以安息。
汉武帝并没有诛杀卫青整个家族,只是因为巫蛊之案而诛杀了卫青长子卫伉,卫青的另外两个儿子卫不疑和卫登并没有被处死。只得一提的是卫伉是因为朱世安诬陷公孙敬声与汉武帝女儿阳石公主私通,且在驰道上埋藏人偶诅咒皇帝;阳石公主是卫伉的妻子,因此案牵连而导致卫伉被处死,与卫伉共同赴死的还有公孙贺父子、阳石公主、诸邑公主。汉武帝连亲生女儿都舍得杀,自然不再意多杀一个功臣后裔。
卫青是汉武帝皇后卫子夫的弟弟,是一位不出世的军事天才,曾多次率汉军击败强大的匈奴军队,为大汉立下汗马功劳。卫青与霍去病被并称为大汉帝国的帝国双璧,此二人战功赫赫,威名播于匈奴,大汉子民将两人视为保护神。卫青出击匈奴曾七战七胜,收复河朔、河套地区,击破单于,为北部疆域的开拓做出重大贡献。卫青善于以战养战,用兵敢于深入 ,为将号令严明,对将士爱护有恩,对同僚大度有礼,位极人臣而不立私威。汉武帝因卫青的不世之功,册封卫青为长平侯大将军,对卫青信任有佳,宠爱有佳。
卫青小时候是长公主平阳的家奴,从小就对平阳公主爱慕有佳,平阳公主将卫子夫送给汉武帝后,卫青也因此受到汉武帝的赏识。平阳公主的第一任丈夫是开国功臣曹参曾孙平阳侯曹寿,第二任丈夫则是汝阴侯夏侯颇,后来嫁给大将军卫青。卫青既是汉武帝的小舅子,又是汉武帝的姐夫,还是汉武帝的大将军,这三重关系让卫青十分受宠,声威显赫。遗憾的是平阳公主嫁给卫青时已经年老色衰,夫妻相处十年也没有生育子女,死后与卫青合葬,并陪葬于茂陵。
汉武帝晚年猜忌之心十分重,加上国内经济形势不好,匈奴并没有被彻底击败,这使得他多疑好杀。太子刘据是皇后卫子夫所生,太子有一定的势力,虽然威胁不到汉武帝,但是汉武帝十分担心太子弑父篡位,太子的主要势力就是皇后与大将军卫青家族。卫青、霍去病都已经死了,因此打压太子党的对象只能伸向皇后卫子夫与卫青长子卫伉身上;而卫伉被人诬告,在驰道上埋藏人偶诅咒皇帝,因此卫伉被诛杀。后来汉武帝昏聩好杀,逼死了皇后卫子夫,太子刘据起兵造反被杀,汉武帝成了杀妻诛子的皇帝。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9447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