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涌出过很多方士,他们的成分很复杂,有当官的,有读书的,有商人也有隐士,还有江湖骗子等等,良莠不齐,有过袁天罡、李淳风之辈,也有侯生、卢生(骗了秦始皇的两个方士)那样的。据说东汉官员谢夷吾曾准确的说出了自己的死期,精通占卜之术。
谢夷吾年轻的时候学过风角、占候,后来担任郡府小吏,又被太守第五伦提拔为督邮。因乌程县长被查出很多贪污的罪证,第五伦就派谢夷吾去捉拿乌程县长。第五伦十分器重谢夷吾,他以为这一次谢夷吾能把事情办得漂漂亮亮的,哪知道谢夷吾到了乌程县长处,也不进去抓人,而是看了一眼大门,趴在地上狠狠哭了一场就回来了。
谢夷吾的举动惊动了世人,不管是看热闹的百姓还是当事人乌程县长都不知道他要干嘛。第五伦很生气,他质问谢夷吾为什么不把乌程县长抓回来定罪,谢夷吾就说:“我算出那乌程县长就快要死了,最早三十天,最晚不超过六十天!我见他都是要死的人了,又怎么忍心把他抓回来受刑呢?左右不过再等几十天而已!”
第五伦相信了谢夷吾的话,放过了乌程县长,结果一个多月后,他就收到了那乌程县长的印绶,使者称乌程县长是突然暴毙的。
谢夷吾生平简介
《太平御览》引《会稽典录》记载了谢夷吾自己预测了自己会在哪一天去世,结果他就是死在推测的那天,精准无比。临终前谢夷吾还给儿子留下了遗言,他说:“汉末会天下大乱,必有发掘露骸之祸。你一定要记住,只给我悬棺下葬即可,墓不起坟,千万不要厚葬我!”东汉末年分三国,各地盗匪四起,盗墓贼更是猖獗无比,曹操为筹集军资运费,还专门组织了一个官方盗墓团队“摸金校尉”,这就是谢夷吾算出来的“发掘露骸之祸”。
谢夷吾这样出色,汉章帝非常器重他,他常常在臣子们面前夸奖谢夷吾,说如果朝廷官员都是谢夷吾这样优秀的,那他就不用操这么多心了,并把谢夷吾列为朝廷百官学习的楷模、榜样。后来,汉章帝还特地派遣时任荆州刺史的谢夷吾出任钜鹿太守。
太守职位低于刺史,大家可能会奇怪,器重他怎么贬他呢?原来啊,钜鹿是一个大郡,一直是朝廷的治理难题,汉章帝这是信任谢夷吾,才把这个重任交给他的。谢夷吾临行前,章帝还专门召见了他,赐给他车马剑带,说了一大堆鼓励谢夷吾的话,让谢夷吾千万不要让他失望。
到了钜鹿,谢夷吾果然治理出一番成色来,章帝也非常欣慰,可是谢夷吾栽也栽在这个地方。
汉章帝对谢夷吾的宠信大大超越了朝中的某些臣子,出于对谢夷吾的嫉妒,他们就处处打击谢夷吾。谢夷吾好节俭之风,只因他“行春乘柴车,从两吏”,便被那些人抓住了小辫子。谢夷吾的不讲排场得罪了权贵,冀州刺史上书汉章帝称谢夷吾有“仪序失中,有损国典”之罪,汉章帝不得不对此作出表态,将谢夷吾贬为了下邳令。
谢夷吾只有一子,名谢瑀,也在汉章帝时期担任朝廷官职,任御史中丞大夫。
如期的解释[as scheduled;by the scheduled time;on schedule]
按照事先约定的 时间 会议将如期召开 详细解释 按照约定的期限;至期。 《 孙子 ·用间》 :“因是而知之,故生间可使如期。” 张预 注:“故生间可往复如期也。” 《后汉书·方术传上·谢夷吾》 :“豫克死日,如期果卒。” 茅盾《 锻炼 》 三:“ 周工程师 ,拆卸工作能够如期完成么?”
词语分解
如的解释如 ú 依照顺从:如愿。 如意 。 如法炮制 。 像,相似,同什么一样:如此。如是。如同。如故。 如初 。游人如织。 比得上,及:百闻不如一见。自叹弗如。 到,往:如厕。 假若,假设:如果。 如若 。假如。 奈,怎么 期的解释期 ī 规定的时间,或一段时间:定期。限期。期限。学期。 量词, 用于 刊物或其他分期的事物:第五期。 盼望 , 希望 : 期望 。期冀。 期盼 。 期待 。 限度:“征敛无期求索无度”。 必, 决定 :“期死,非勇也”。
谢姓主要有两个来源:任姓和姜姓。传说中任姓谢氏至少已有3500年的历史了,在“夏商周”三代之际几乎湮灭。姜姓谢氏已有2800年的历史了,发源于河南省南阳市宛城区金华东西谢营村,尊奉炎帝(姜姓)第六十三世申伯(西周末年)为得姓始祖。
谢姓最早活跃于河南南部。楚人灭申并迁谢姓族人于淮河上游,从此,谢姓族人开始了南迁的历程,春秋时期,谢姓已经迁到山东、湖北、湖南等地。战国时,扩展到四川和贵州并汇容到当地的少数民族。汉晋时谢姓已播迁到陕西、云南、贵州、江西、浙江等地。
三国至南北朝时,谢姓家族成了天下最著名的家族之一。唐朝时,谢姓始入福建。到明朝开始进入广东,并且发展到台湾,成为东南地区的名氏大姓。
扩展资料:
谢姓,发源于河南,申被楚灭后,楚把谢姓人一部迁到淮河上、中游一带,后又把其中部分再迁到今湖北武当山东南的荆山,楚国亡后,谢姓一部南迁潇水流域,一部入重庆涪陵。
汉魏时期,原潇水谢姓的谢夷吾发迹于会稽山阴(今浙江省绍兴)一带,后裔谢嫁女于孙权,使自己的家族变为皇亲国戚;而中原的谢缵与其子孙均显贵于曹魏。
两晋南北朝时期,以陈郡阳夏(今河南省太康)谢衡为代表的谢姓人(谢缵后裔)从北方渡江南下,东山会稽派始祖谢衡迁会稽始宁,其子谢鲲迁豫章(今江西省南昌),谢鲲弟谢褒,因担任会稽郯县令而迁居郯县(今浙江省嵊县)。
这支谢姓显贵于东晋南朝,侨居于江浙三吴,以谢安、谢石、谢玄、谢琰为代表,并且使得原分为南北的谢姓获得了新的交流,同时阳夏还有一支谢姓迁康乐(今江西省万载县东),又有谢姓北上西迁至陕西冯翊郡,南迁居四川成都、彭水、云南永昌一带。
隋唐五代时期的谢姓在以前的基础上又有了较大发展,其中谢夷吾和谢缵的后代都在东南沿海地区或中原一带进一步繁衍播迁,唐僖宗时,谢衡后人中还有一支迁江西宁都。宋时,有会稽山阴谢夷吾之后迁居福建长乐,以及嵊县、上虞等地。
至元明清时,南方各省的谢姓人,发展势头远远超过北方,并诞生了许多知名人物和著名家庭,江西宁都的谢新(谢衡后裔)随文天祥收复梅州后,任梅州令,谢新之子谢天佑,定居梅州福乡,成为谢姓在闽、粤之地的开基始祖。
谢姓入台,始于明末,同时也有谢姓人迁吕宋(菲律宾)等东南亚各地,清同治年间,有广东南海丹山的谢姓迁美国旧金山……,至此,谢姓人广布全国各地。
-谢姓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9442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