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孔子家族:世界传承时间最长的家族

人生百味 2023-07-20 23:28:42

孔子家族:要问世界上传承时间最长的家族是哪个家族,那必然要算上孔子家族了。这个传承,主要是讲的有族谱记载。孔子家族的族谱记载了上千年的家族史和上百代的族人,这是世界任何一个其他家族所望尘莫及的!孔子家族当之无愧为世界第一家族!

伟大的祖先缔造伟大的家族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人(今山东曲阜),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夏邑),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曾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儒家经典《论语》。孔子的思想成为后世2000多年来中国政府和中国民众的行事准则!因而他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其儒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孔子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孔子这么有名,那么他的家族传承了多长时间呢?他的家族又传承了多少代呢?

孔子的家族一直传承到了今天。2006年元旦,孔子第80代嫡长孙孔佑仁在台湾出生。所以,所以,如果从孔子的诞生开始算,传承了2568年,共传承80代。

但是,孔子家族应该从孔子的第六世祖孔父嘉开始算。这是因为,正是在孔父嘉时孔子家族才用“孔”这个氏名。孔父嘉(?—公元前710年),春秋时宋国(今河南商丘)政治家,曾任宋国大司马。史书没有记载他的生年,但记载了他在公元前770年被同僚太宰华父督杀死。所以他的生年一定在公元前770年前。

如果这么推算,孔子家族传承至今至少2787年,传承了86代!

孔子以及其家族在后世享受什么待遇?

孔子背后是帝王尊为“万世师表”,他的家族也随着他身后地位的升起而不断上升!孔子去世三百年后,汉高祖刘邦路过山东,以牛羊太牢的最高级别进行祭奠孔子。这是国家元首表现出的对孔子的第一次礼遇。之后汉武帝时,武帝听从董仲舒的建议,“废黜百家,独尊儒术”,自此,孔子的思想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唐玄宗第一次封孔子为王,为“文宣王”;西夏仁宗时孔子一度被尊为皇帝,成为“文宣帝”;到元代元成宗又改封孔子为王,称为“大成至圣文宣王”;清代最终将其定为“大成至圣先师”。

在西汉平帝时,汉朝为了张扬礼教,封孔子后裔为褒侯,孔子的后裔第一次得到封侯;到宋仁宗时,宋仁宗提“侯”为“公”,封孔子后代为衍圣公,之后其后代一直沿袭这个封号直到清末。自此,开启了孔子嫡长后裔历经四个朝代,长达874年,传承31代的衍圣公岁月!

你知道么,孔安国。孔融、孔颖达、孔尚任、孔繁森、孔庆东、孔祥熙、孔令辉——这些名人全是孔子家族的!

西汉著名经学家孔安国是孔子第11代孙,历任都尉、谏议大夫、临淮太守等职。晚年,著有《古文尚书传》、《论语训解》、《古文孝经传》、《孔子家语》等书,成为古文尚书学派的开创者。《史记》作者司马迁曾请教经学于他,后世尊其为先儒;

东汉末年的孔融是孔子第20代孙,为建安七子之首;

唐朝孔颖达是孔子第32代孙,经学家。最重要的著作为《五经正义》,是集魏晋南北朝以来经学大成的著作;

清代孔尚任是孔子第64代孙,知名戏曲《桃花扇》作者,与《长生殿》作者洪升齐名;

当代好书记孔繁森是孔子第74代孙,曾任西藏阿里地委书记;

当代“大醉侠”孔庆东是孔子第73代孙,现任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中华民国时期孔祥熙是孔子第75代孙,曾任中华民国行政院长,兼财政部长;

当代著名运动员孔令辉是孔子第76代孙,著名乒乓球运动员。

如此看来,孔子家族金额为群贤毕至,群星璀璨呀!

一部中华史,半部书孔子!

家族越千年,光辉照万世!

中国除了孔家还有哪个家族,两千年来长盛不衰?

古代中国王朝更迭,有两大家族却始终兴盛不衰,不管是谁当了皇帝,都不会影响他们的地位,时至今日,其家族子孙已经多达百余万人。

第一个就是孔氏家族。孔子家族是孔子后裔的总称,其创始之人自然就是大圣人孔子,春秋末年孔子怀揣儒家学说,渴望一展宏图用儒家学说来兴国安邦,于是四处奔走。但是当时孔子四处碰壁,观点得不到重用。

到了刘邦称帝之后,儒家学说开始受到重视。刘邦还给孔子的后裔封了褒成侯。到了汉武帝刘彻时,废除百家独尊儒术,从此孔子的地位稳定了下来,到了宋朝孔子后人被封为衍圣公。

从此孔家一代代传承,无论朝代更迭谁当皇帝,孔子的后人都是这个爵位,历代皇帝都会赏赐孔家土地,孔家的家庙住宅规模几乎媲美皇宫。

还有就是张天师家族。除了孔家之外,还有张天师家族,其创始人是张道陵,他还是西汉谋士张良的第8世孙,这在《汉天师世家》中有详细记载。

张道陵出生在公元34年。张道陵从小聪明异常,关于他的记载大多夹杂着神话色彩,他所创立的正一道由子孙世袭罔替,其主要思想是老子的道教思想,还有一些炼丹符咒之类的。

张天师家在元朝时得到了皇帝的认可,从此一直传承到1969年,最后一代天师张恩溥羽化,至今家族传至65代,至于现存的天师府,其规模也是非常庞大的。

孔子家族多少代?孔子的后代有多少人

孔子家族多少代,孔子现在的后代有多少
孔子现在的后代有多少现在的掌门人是:孔德成(1920—)是孔子的第77代嫡传孙。
孔子第80代嫡长孙2006年元旦在台湾出生,“大成至圣先师奉祀官”、前“考试院长”孔德成经过一个半月的考虑,为曾孙命名为孔佑仁。
10代人跨越266年
据媒体19日报道,由于“奉祀官”为世袭,孔家将于最近向“内政部”报告孔子第80代孙孔佑仁已诞生。
他在台大医院出生时重3400克,十分健康,孔家已于几天前向户籍地台北县新店户政事务所报了户口。
帝制时期,孔子家族嫡长孙(第46代)自宋仁宗至和二年(1055年)起世袭爵位“衍圣公”。
第50代孔拯于金熙宗时(1142年)袭封“衍圣公”、60代是明成祖左右的孔承庆(早死未袭爵,追封)、70代是清雍正帝时的孔广(1731年),每十代相隔约300年。
孔佑仁的出生,距70代孔广袭爵有266年。
孔子家族现在第几代了?孔垂长,1974年出生在台湾,孔子第79代嫡孙,末代衍圣公、台湾前“考试院长”孔德成之长孙。2009年9月28日在台湾举行的“中枢祭孔大典”仪式上,接替孔德成担任“大成至圣先师奉祀官”。
记得采纳啊孔子家族现还有多少人?据新华社电经过10年续修,新版《孔子世家谱》昨天在孔子的出生地山东曲阜孔庙举行颁谱仪式,标志着这部传承2500多年家谱第五次大修最终完成。这部耗资千万元续修而成的新版《孔子世家谱》再次打破由其自己保持的世界最长家谱纪录,将续修前家谱记录在案的孔子后裔代数向后延续1代至83代,并将在册后裔人数从56万增加到约200万人。
孔子家谱辈分排序 家谱一、孔子家谱孔孟后人现在取名,正式订出行辈是在明朝:明初朱元璋赐孔氏八个辈字:公、彦、承、弘、闻、贞、尚、胤,供起名用。后因洪武元年五十六代孔希学及洪武十七年五十七代孔讷先后袭封衍圣公。这样就把“希”和“言”旁加上去为十个字,即:希、言、公、彦、承,弘、闻、贞、尚、胤(后清代为避帝讳,将弘改为宏,胤改为衍)。明崇祯年间,这十个字已不够用,由六十五代衍圣公孔胤植(孔衍植)奏准。后续十字即:“兴毓传继广,昭宪庆繁祥”;到清乾隆九年(1744年),由礼部调查整理,报皇帝钦定,再添十字:“令德维垂佑,钦绍念显扬”,民国八年由七十六代衍圣公孔令贻又立二十个字咨请当时的北洋政府核准公布。亦即第八十六代至一百零五代。即“建道敦安定,懋修肈彝常,裕文焕景瑞,永锡世绪昌”。到现在为止已知最小辈是“钦”字辈。因此,不少孔孟后人从名字上就能看出来辈分大小。在此之前,孔子家谱非常繁芜[3],这个取字方法比先前大大简化,又经皇帝提倡,使得中国其它大家族谱系的也开始效仿这种方法。由于孔氏谱系的完善,有时孔姓人也会遇到了一些小小的不便之处。如若按孔氏家规规定,同姓同宗晚辈见到长辈一定要按辈份称呼,往往出现年龄相仿者辈分相差数辈甚至十数辈的情形。另衍圣公府里面不用孔姓为佣人,主要原因就是衍圣公很可能比多数同宗人辈份要低,导致主仆关系和辈分关系发生尴尬。一些孔姓贫穷人家可能会先改名姓再进府为仆。孟、曾、颜三族亦用孔姓行辈排序,唯开始时期和严格程度各有差异。-第74代衍圣公孔繁嘉、孔繁豪(南宗)-第75代衍圣公孔祥壮、孔祥娜(南宗)-第76代衍圣公孔令贻(字谷孙),1877年(光绪三年)5岁时承袭衍圣公-第77代衍圣公孔德成(1920年—2008年)-第78代大成至圣先师奉祀官孔维益-第79代大成至圣先师奉祀官孔垂长-第80代大成至圣先师奉祀官孔佑仁80代之后的辈分字:钦、绍、念、显、扬、建、道、敦、安、定、懋、修、肈、彝、常、裕、文、焕、景、瑞、永、锡、世、绪、昌。
孔子后人的辈份是怎么排的?孔子后人的辈份依次是:
希、言、公、彦、承,弘、闻、贞、尚、胤(后清代为避帝讳,将弘改为宏,胤改为衍)兴、毓、传、继、广,昭、宪、庆、繁、祥、令、德、维、垂、佑,钦、绍、念、显、扬、建、道、敦、安、定,懋、修、肈、彝、常,裕、文、焕、景、瑞,永、锡、世、绪、昌”。
扩展资料孔孟后人现在取名,正式订出行辈是在明朝:明初朱元璋赐孔氏八个辈字:公、彦、承、弘、闻、贞、尚、胤,供起名用。后因洪武元年五十六代孔希学及洪武十七年五十七代孔讷先后袭封衍圣公。这样就把“希”和“言”旁加上去为十个字,即:希、言、公、彦、承,弘、闻、贞、尚、胤(后清代为避帝讳,将弘改为宏,胤改为衍)。
明崇祯年间,这十个字已不够用,由六十五代衍圣公孔胤植(孔衍植)奏准。后续十字即:“兴毓传继广,昭宪庆繁祥”.
到清乾隆九年(1744年),由礼部调查整理,报皇帝钦定,再添十字:“令德维垂佑,钦绍念显扬”,民国八年由七十六代衍圣公孔令贻又立二十个字咨请当时的北洋政府核准公布。亦即第八十六代至一百零五代。
即“建道敦安定,懋修肈彝常,裕文焕景瑞,永锡世绪昌”。到现在为止已知最小辈是“钦”字辈。因此,不少孔孟后人从名字上就能看出来辈分大小。
80代之后的辈分字:钦、绍、念、显、扬、建、道、敦、安、定、懋、修、肈、彝、常、裕、文、焕、景、瑞、永、锡、世、绪、昌。
-孔子家族
为什么孔子家族被称为“天下第一家”?孔夫子是公元前6世纪到公元前5世纪最伟大的哲学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孔夫子的庙宇、墓地和府邸位于山东省的曲阜。孔庙是公元前478年为纪念孔夫子而兴建的,千百年来屡毁屡建,到今天已经发展成超过100座殿堂的建筑群。孔林里不仅容纳了孔夫子的坟墓,而且他的后裔中,有超过10万人也葬在这里。当初小小的孔宅如今已经扩建成一个庞大显赫的府邸,整个宅院包括了152座殿堂。曲阜的古建筑群之所以具有独特的艺术和历史特色,应归功于2000多年来中国历代帝王对孔夫子的大力推崇。
孔子,是我国古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死后的第二年,人们将其住宅改为祭祀他的孔庙,后代帝王对他的思想观点大为推崇,不断对其加封?熏不断扩大祭祀他的孔庙,逐渐形成今天的规模。现存的孔庙面积约有327亩,建筑物466间,前后共有9进院落。藏有历朝皇帝赐书的奎文阁在第4进院落中,第7进院落的“杏坛”为传说中孔子为弟子讲学的地方。整个孔庙建筑布局严整,气势宏大,具有平稳、对称、方正、敦厚的艺术风格,标志着中国古代对孔儒思想的尊崇,是儒学文化在建筑中的体现。孔庙主殿是大成殿,高约32米,宽54米,进深34米,廊下还有28根云龙雕柱。孔庙中还有大量的碑刻和画像砖,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是不可多得的研究中国古代书法和绘画艺术的资料。孔林又称至胜林,面积约3000多亩,位于曲阜城北1公里处的汜河南岸,是孔子及其后裔的墓地。孔子的坟墓封土高达6米。林内古木参天,碑碣林立,内有坟冢十余万座。墓碑前的各种形象石刻,都是根据其生前的爵位而雕成的。整个孔林延用时间长达2500年,是世界上延续年代最久远,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家族墓地,也是遍布世界各国2000多座孔庙的始祖。孔府位于孔庙东侧,是孔子嫡长孙居住的府第。孔府始建于宋朝,历经扩建形成今日规模,面积约有200多亩,房间480多间。官衙和住宅修建在一起,是典型的封建贵族地主庄园。孔府后有一座花园,清幽典雅,布局别具匠心,是园林建筑的佳作,也是园宅结合的典范。孔府内藏有大量珍贵的历史档案,以及历代服饰、用具等历史价值很高的文物。历代帝王多对孔子嫡系后裔封官进爵,以示恩泽,一直延续至孔子的第七十七代,历时880多年,使孔子家族成为中国最大的贵族世家,有“天下第一家”之圣称。
孔子家族孔子(前551年9月28日--前479年4月11日)名丘,字仲尼,英文:Confucius。俄语:Конфуций.兄弟排行第二,所以也有人称之为孔老二,春秋后期鲁国人,汉族。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夏历八月二十七日)生于鲁国陬邑昌平乡(今山东省曲阜市东南的鲁源村);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农历二月十一日)逝世,享年72岁,葬于曲阜城北泗水之上,即今日孔林所在地。
他的祖先是宋国贵族,大约在孔子前几世就没落了。孔子年轻时做过几任小官,但他一生大部分时间都是从事教育,相传所收弟子多达三千人,贤人72,教出不少有知识有才能的学生。孔子为春秋末期思想家、教育家,儒学学派的创始人,任鲁国司寇;后携弟子周游列国;最终返鲁,专心执教。在世时已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千古圣人”,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并且被后世尊为至圣(圣人之中的圣人)、万世师表。因父母曾为生子而祷于尼丘山,故名丘,曾修《诗》、《书》,定《礼》、《乐》,序《周易》,作《春秋》。孔子的思想及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孔子的六代祖叫孔父嘉,是宋国的一位大夫,做过大司马,在宫廷内乱中被杀,其子木金父为避灭顶之灾逃到鲁国的陬邑,从此孔氏在陬邑定居,变成了鲁国人。孔子的父亲叫叔梁纥(叔梁为字,纥为名),母亲叫颜征在。叔梁纥是当时鲁国有名的武士,建立过两次战功,曾任陬邑大夫。叔梁纥先娶妻施氏,生9女,无子。又娶妾,生一子,取名伯尼,又称孟皮。孟皮脚有毛病,叔梁纥很不满意,于是又娶颜征在。当时叔梁纥已66岁,颜征在还不到20岁。据《史记》记载,孔子并非婚生子。他母亲生他时只有18岁,而父亲已经70岁了。孔父在孔子三岁时去世,从此他跟随妈妈过上了贫穷的生活。孔子曾作过各种各样的工作:牧牛羊、记账的以及图书管理员。22岁时,孔子的母亲去世,他服了三年丧。孔子53岁时晋升为大司寇,在鲁国服侍两年后孔子辞去职务,因为他对诸侯的政治极为不满。据《论语》记载,鲁国当时在孔子的管理下非常繁荣。但这是不太可能的,因为孔子没有在鲁国或别的国家担任过重大职务。传说鲁国的邻国齐国担心鲁国太过强大会威胁到齐国,于是为了破坏鲁国的改革,送了上百匹好马和八十位美丽的舞女给鲁国诸侯。鲁国诸侯遂沉溺于安逸享乐之中,对政务不闻不问,甚至有一次连续三天没有上朝。孔子极为不满,踏上了长途之旅(周游列国),拜访中国中北部的一些小国,包括卫、宋、陈、蔡。他宣扬了自己的那些政治信仰,但并没有哪国去实施。孔子68岁回到家乡教书,收了不少弟子。晚年的他和弟子一起编纂了传承先哲智慧的结晶——《五经》。由于不能承受失去儿子和自己的心血的双重悲痛,孔子于72岁(或73岁)与世长辞。孔子家族的家谱历史孔孟后人自明朝初起开始使用由中央政府颁布的字取名,并区分家族内部辈份。
明建文二年,惠帝赐孔氏八字行辈:“公、彦、承、弘、闻、贞、尚、胤”,以供取名。由于56代及57代衍圣公孔希学及孔讷先后于明洪武时袭封,所以“希”“言”亦用他行辈,排在“公”前。明崇祯元年,原行辈已经不够用,经65代衍圣公孔胤植奏准续十字,取名行辈:“兴毓传继广,昭宪庆繁祥”,而据《阙里志》载,此十字行辈亦连同十个表字辈:“起钟振体京,显法泽羽瑞”。而“弘”字避清高宗讳改为“宏”;“胤”字避清世宗讳改为“衍”,又有改为“荫”、“允”、“坛”,但较少见。清同治二年,75代衍圣公孔祥珂袭封时因原有行辈经已用尽,故奏准新立行辈为:“令德维垂佑,钦绍念显扬”。民国八年,76代衍圣公孔令贻又曾拟二十行辈,但未及上呈而逝世。民国九年十月由其遗孀陶夫人召集合族,议定先公所拟二十行辈,咨请北洋政府内政部核准公布。新拟行辈为:“建道敦安定,懋修肈懿长,裕文焕景瑞,永锡世绪昌”。有文献将“懿”字改成“彝”,“长”字改成“常”,“绪”字改成“续”。另外,民国四年,袁世凯称帝,赐孔、孟、颜、曾四裔十字行辈:“鼎新开国运,克复振家声”,但此不为四裔后代所承认。孔子后裔自56代起至于105代行辈如下:“希言公彦承,宏闻贞尚衍,兴毓传继广,昭宪庆繁祥,令德维垂佑,钦绍念显扬,建道敦安定,懋修肈懿长,裕文焕景瑞,永锡世绪昌”。自此,用于孔子家族的辈份排定的字数共计50个。不少孔孟后人从名字上就能看出来辈分大小。在此之前,孔子家谱非常繁芜,这个取字方法比先前大大简化,又经皇帝提倡,使得其他大家族谱系的也开始效仿这种方法。《孔子世家谱》续修工作协会会长、孔子第77代孙孔德墉曾对外介绍说,受国际儒学联合会的委托,1998年孔子的后人在香港注册了《孔子世家谱》续修工作协会,开始收集族人资料,进行《孔子世家谱》的第五次修订,协会已在世界各地建立了450多个续修机构,至今已收到世界各地120多万份孔子后裔的资料,证实孔子后裔繁衍到83代,辈分最小的是“念”字辈的一名十多岁的小女孩,在中国辽宁省。由于孔氏谱系的完善,有时孔姓人也会遇到了一些小小的不便之处。如若按孔氏家规规定,同姓同宗晚辈见到长辈一定要按辈份称呼,往往出现年龄相仿者辈分相差数辈甚至十数辈的情形。另衍圣公府里面不用孔姓为佣人,主要原因就是衍圣公很可能比多数同宗人辈份要低,导致主仆关系和辈分关系发生尴尬。一些孔姓贫穷人家可能会先改名姓再进府为仆。孟、曾、闵、冉(伯牛)、冉(仲弓)、端木、仲、言、卜、颛孙、有、东野等孔子弟子或其他先贤之后亦用孔姓行辈排序,唯开始时期和严格程度各有差异。唯有颜氏,因与孔子有亲缘(孔子母亲颜征在),另用字派。有多少(23)孔子(76)

中国唯一能和孔家叫板的世袭家族,延续了2000多年,这是为何?

中国历史上的世家大族可以说实力十分强大,就连皇帝也得忌惮三分。比较出名的就有曹魏时期的颍川荀氏,还有唐朝时期的关陇贵族。

01

在历史上这些世家大族长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权力巅峰时期,甚至可以与皇权相提并论。比如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就有王与马共天下,王谢并立的情况。随着唐末战款经过黄巢等起义军领袖的残酷屠杀镇压,世家已经逐渐淡出历史舞台。可即使如此,在中国仍旧有着绵延2000多年的强大家族,圣人孔子家族就是其中一例。

孔子作为我国古代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他的影响力自然不用多加赘述。不仅如此,随着汉朝奉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历朝历代皇帝都十分推崇孔子。因此,他的地位逐渐被抬高,统治者们在各地新建孔庙,就连皇帝都亲自出席祭孔大礼。,就这样子凭父贵连孔子的后代也备受皇室尊重。自从宋仁宗给了孔子后人衍圣公的爵位后,一直传承到近代民国才消失。

02

虽然说像孔子家族这样绵延2000多年的大家族并不多见,但在中国历史上并不是没有这样的家族。其中,江西龙虎山上的天师世家就是一个敢跟山东孔家拍板的。作为一个大家族它的传承并不比孔子世家差多少,同样是世袭了2000多年。而天师教直到今天还被人们所供奉!

传说这天师世家是由道教创始人张道陵所创建。据说此人乃西汉开国功臣张良的后裔,曾经得到过太上老君的亲传而弃官为道,在巴蜀一代专职降妖伏魔,因此而声名远扬。最后张道陵选在江西龙虎山上设教传道,这也就是道教正一派的来历。他们这一派有三师,分别是张道陵,还有他的儿子张恒和他的孙子张鲁。

03

正一教自从创建以来,一直奉行的都是非张姓宗亲不传的法则。掌教之人则被称为天师,不过话说了回来,这个名号其实一直都是民间所流传的,其官方地位一直到元世祖忽必烈的时候才被承认。自此以后天一教的发展更为迅速,历代天师地位无比尊崇。

可惜的是天师传承到了民国时期,却突然发生了变故。那就是六十三代老天师张恩薄驾鹤西去之后天师之位一直迟迟没定论。先后有张元先,张道真,张美良数人称自己才是根正苗红的64代传人。其实,不管谁是传人,正一教的香火是断不掉了!

一代圣贤的孔子,到底有没有后代?

孔子有后代。

孔鲤(前532年—前483年),子姓,孔氏,名鲤,字伯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孔子唯一的儿子。因其诞时鲁昭公赐孔子一尾鲤鱼而得名。

孔鲤先孔子而亡,孔鲤之妻于夫死后改嫁。孔鲤一生虽无建树,但他尊礼守纪,胸襟豁达,留下了“孔鲤过庭”的典故,“伯鱼”一词也被后世用作对别人儿子的美称。

孔鲤育有一子孔伋。所有正统孔家后代都是孔鲤之子孔伋的后裔。

扩展资料:

孔鲤名称来源

周景王十三年,即鲁昭公九年(公元前533年),孔子十九岁,娶宋人亓官氏之女为妻。一年后,亓官氏为孔子生下一子。孔子当时是管理仓库的委吏,得到鲁昭公赏识。鲁昭公派人送来一条大鲤鱼,表示祝贺。孔子以国君亲自赐物为莫大的荣幸,因此给自己的儿子取名为鲤,字伯鱼。

孔鲤去世

孔鲤比孔子先故,一生无建树,终年50岁 。孔子在他六十九岁的时候失去了自己的独子,悲痛可想而知。但他遵循丧葬礼仪,他儿子死时“有棺无椁”。

孔子一向主张复古尊礼,尽管他痛失爱子,但是对儿子依然“有棺无椁”,这是圣人的忘情、执着之处。到了第二年,孔子的得意弟子颜回也死了。因为他家里很穷,安葬的时候只有棺,同在孔子门下求学的颜回的父亲颜路于心不忍,就劝孔圣人变卖他的马车给弟子买椁。

孔子断然答道:“(虽然颜渊和鲤)一个有才一个无才,但各自都是自己的儿子。孔鲤死的时候,也是有棺无椁。我没有卖掉自己的车子步行而给他买椁。自己曾经担任过大夫的官,有不可步行的礼的规定。”

因为孔鲤是至圣之子,述圣之父,故被宋徽宗封为“泗水侯”,孔氏子孙尊为“二世祖”。

-孔子

-孔鲤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9379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