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天启六年,即1626年5月30日上午九点,位于今北京西城区的明朝王恭厂火药库,突然发生惊天爆炸,轰鸣的爆炸声和飓风般的爆炸气浪席卷京城,这场令北京城陷入血雨腥风的恐怖爆炸,是为“天启大爆炸”。其惨烈的伤亡与爆炸期间的种种奇特现象,更叫后世诸多学者瞠目结舌。甚至有人将其列为“世界未解之谜”。更有人脑洞大开,猜测明朝是不是研发了核武器。种种离奇说法,传得神乎其神。
但如果仔细考据历史史料,却要一声嗟叹:所谓爆炸中的各类“超自然景象”,好些都是人为夸张了。
比如爆炸中一则叫后人瞠目的景象:爆炸中的死者和生还者,竟然都是赤身裸体?以《天变邸抄》里的原话说“所伤男妇俱赤体,寸丝不挂,不知何故”。后来的《国榷》和《帝都景物略》里也都照收。但这《天变邸抄》的记载是否靠谱?其实这《天变邸抄》,是当时明代民间报房办的邸报,虽说绘声绘色记录了大爆炸时的“第一现场”,但某内容却基本属于街头小报等级。
特别是这“赤身裸体”一幕,在明朝宫廷太监刘若愚的《酌中志》里,也有清楚的现场描述。比起《天变邸抄》这类小报的天马行空风格来,《酌中志》显然要严谨得多。这是大太监刘若愚沦为崇祯阶下囚后,受命写的自供材料,涵盖天启年间大事小情。出于活命需要,自然一字一句都不敢乱写。对“赤身裸体”景象更有描述:凡死者肢体多不全,不论男女,尽皆裸体,未死者亦多震褫其衣帽焉。
以《酌中志》的描述,现场死者确实裸体,而且肢体不全,死里逃生者,好多人也都被震掉了衣帽。参考许多爆炸案,爆炸中受害者被巨大气浪绞碎衣服,其实是常见现象。《天变邸抄》里的说法,只是人为加上了神秘色彩。
比这更惊人的,还有《天变邸抄》里的另一句名言:不焚寸木,无焚烧之迹。也就是说,这么大场爆炸事件,竟然连半点起火痕迹都没有,那怎么引爆的炸药?一些后人也就脑洞大开,发出了“明朝在研究试验超级武器”的猜测。
其实,同样是记载爆炸实况的《酌中志》里,对这“没有焚烧痕迹”,也有清楚描述:凡坍平房屋,炉中之火皆灭。惟卖酒张四家两三间之木箔焚然,其余了无焚毁。也就是说,是倒塌的房屋里的炉火都被压灭,很少有房屋焚毁,哪里是“不焚寸木”?
更打脸这玄乎说法的,还有当时明朝御史王业浩的事后奏折:“尘土火木四面飞集,房屋梁椽瓦窗壁如落叶纷飘……火焰烟云烛天,四边颓垣裂屋之声不绝。”都烧成这样了,还叫“无焚烧之迹”?《天变邸抄》的夸张能力,不负小报风采。
以这个意义说,“天启大爆炸”中,这两桩叫后世无数科学家都连呼奇特的现象,对照明代的第一手资料,却可以说出入严重。
最为出入严重的,是“天启大爆炸”时的伤亡情况。在《明季北略》学者计六奇的笔下,这事也更震撼:周围十三里地都炸成了粉,两万多人遇难,石驸马大街上五千斤重的石狮子,都被巨大气浪刮到天上,朝着顺承门外飞去。这堪比大片的场面,也叫好些军事迷们称奇:该是多么烈性的现代炸药,才能炸出这效果?
可问题是,当“天启爆炸案”发生时,记录了这震撼场面的计六奇也只有四岁,且远在千里之外的无锡家乡。他又是怎样捕捉到这第一现场的呢?
而在真正亲历这爆炸事件的刘若愚笔下,这恐怖爆炸效果,又是完全不一样。计六奇笔下能刮起五千斤石狮子的爆炸气浪,刘若愚笔下却是“将大树二十余株尽拔出土,根或向上,而梢或向下”,也就是刮翻了二十多株大树。传说中“十三里地房屋炸成粉”的恐怖景象,真实场面却是“自宣武门迤西,刑部街迤南,将近厂房屋,猝然倾倒,土木在上,而瓦在下”。也就是只有王恭厂周围的地段,遭到了炸翻灾难。
更多>>(接下文评论)
明朝天启大爆炸原因如下
1、地震说
这很好反驳。这次大爆炸中有“灰气涌起,屋宇动荡”的现象,还将人体碎片吹上天空。这说明当时上升气流强大,非一般大风。但是资料显示,地震和大风没有必然的联系。比如,唐山大地震幸存者事后叙述:大地震动好似刮风,但树梢和菜叶都不动。
此外明史中也没有当天地震的记载,假如当天京城确有地震,钦天监及内外观象台一定要报告的,否则会承担隐漏之罪;而当时北京的几座观象台的设备、人员水平,在全国都是高超的,不会对地震观测不出来。但是他们都没有提出发生地震的报告,官方文书也无京师地震之记载。
2、陨石说
有专家认为,根据该事件的记载: “飓风一道,内有火光”,“西安门一带皆霏落铁渣,如麸如米者,移时方止”,认为此次灾难可能系陨星坠落造成的。
但是此观点很难站住脚,因为灾难发生后,在现场并没有发现任何陨石;而且陨石坠地怎么会将几吨重的大石狮子完整的抛到数里之外呢;再者对于陨石坠落这样一件明显的事,当时的人们怎会不记载呢。所以,此观点很难解释得通。
3、火药焚爆说
此观点是最为常用的说法。因为大爆炸中心的王恭厂是明代政府专门制造、贮存火药和兵器的地方,所以很多人相信此事件是王恭厂黑火药引爆所致。听起来好像很有道理,但也是有很多证据不能用此说得通,理由如下:
(1)这次大爆炸的当量,换算成黑火药,至少至少需要几百万斤。但据史料记载,王恭厂总人数七八十人,属于兵工厂,不单纯制造火药。在科技不发达的明代,几十人手工作坊怎么制造出这么巨量的火药呢。
(2)就算他们趸了几百万斤黑炸药。从明史记载,当时火药是坛装的,按50斤药装一坛占地1平方米计算,平放百万斤至少要占地两万平方米,合30亩地以上。这个面积比王恭厂总面积要大得多得多!而且王恭厂还得储存和制造别的武器,怎么可能趸了这么多火药呢!
(3)据明代沈国元《两朝丛信录》所载,当时在王恭厂工作的工人吴二幸存了下来,并且并没怎么受伤。假如王恭厂有百万斤的黑火药爆炸,当时会产生巨大的冲击波和数千度的超高温,在爆炸中心的吴二绝无可能存活。
(4)最为明显和说不通的,假如是火药爆炸,爆炸中心怎么会出现记载中的“不焚寸木,无焚烧之迹”!
(5)北京市社科院历史所研究员于德源在《明熹宗天启六年地震新考》一文阐述了他的看法:“如果王恭厂火药爆炸真正能够引起百里之外的密云、平谷、遵化等地同震,那么北京城应当早已不存在了,决不会仅仅夷平其西南一隅的建筑”。
天启大爆炸其成因至今仍然困扰着历史学家和科学家,与3600多年前发生在古印度的“死丘事件”、1908年 6月30日发生在俄罗斯西伯利亚的“通古斯大爆炸”并称为世界三大自然之谜。
据《天变邸抄》记载,大爆炸猛发之时,天启帝正在乾清宫用早膳,突然大殿震动,皇帝扔下饭碗,起身直奔交泰殿。速度之快,惊慌的内侍们一时未来得及跟上,只有一个贴身侍卫扶着他。但行到建极殿时,行至建极殿旁,有木槛、鸳瓦自空中坠下,天启帝的贴身侍卫脑顶被砸裂,一命呜呼。天启帝喘息未定一人跑入交泰殿,躲到大殿的一张桌子下。同时,乾清宫大殿严重损坏,一派狼藉,御座御案都翻倒在地。侍奉皇帝进早膳的太监皆殉难,无人存活。不满周岁的皇太子朱慈炅在宫中被砸死。
关于天启大爆炸的传言有很多,但是目前几个比较靠谱的有三个。第一个是,因为储存不当,火药爆炸了;第二个是陨石坠落导致爆炸;第三个是因为刮大风。
上面的三种猜测,分析的都非常的有道理,即使是有理有据也不能完全解释当时的诡异现象。天启六年发生了天启大爆炸,是明朝时候,发生在首都北京的一场大爆炸,这次的大爆炸威力实在是大,惊动了皇帝下令彻查此事。
天启大爆炸发生在王恭厂火药库附近,爆炸的时间是1626年5月30日上午9点。这次的大爆炸威力巨大,伤及百姓无数。但是这次大爆炸的原因居然不明确,因为它发生的一些诡异现象和它带来的后果实在是让人觉得毛骨悚然。
爆炸之前的天气还不错,万里无云。突然出现了巨大声音,天空中就出现了一个大火球,它划过天空然后坠落。坠落的瞬间昏天黑地,天崩地陷。一瞬间,人类显得是那么的渺小无助,人像雨点一样从天空落下,衣服已经从身上剥离下来了,死掉的人都是赤裸的。为皇帝准备的大象也受了惊吓,跑出来踩死了很多人。
据说皇帝当时正在用早餐,听到这一声巨响之后,他就跑到交泰殿想看看发生了什么事情,突然从房顶上掉下来了一根木头,皇帝旁边的太监替他挡了一下,这个太监当场就死亡了。皇帝赶快躲到了桌子底下,侍奉皇帝的太监们都无人存活了。当时的王恭厂大概存了1000吨的火药,被炸死的人都是赤裸着身体也是前所未见的,也没有任何的征兆就爆炸了。原因实在是令人唏嘘。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9345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下一篇: 徐达和常遇春谁更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