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徽明的书法远宗二王,近师孟,甚有古谈平和之趣,在平整与跌荡中倾向于平整,在激烈融和中趋向融和,赵孟以丰腴胜文徽明以骨力胜,同此平整,两人的取法不同,赵的丰腴在一定程度上可使其上攀晋人韵致,而文的骨力却使他在圆熟方面史胜一筹,因而也更带宋人风采。《行草诗册》为其89岁时作,可谓人书俱老。洋洋千字,无一弱笔。点画钩磔,一丝不敬而又浑穆飞动。用笔清动闲雅,点画粗细对比和谐自然,粗处丰腴滋润,细处刚健振奋,细如发丝,亦皆笔意精到。笔力遒劲、姿体清新,神韵隽越,可谓文徵明的晚年佳作。
苏轼《前后赤壁赋》、颜真卿《祭侄文稿》。
《前后赤壁赋》行书,全帖共书81行,其中《赤壁赋》46行,《后赤壁赋》32行,署款3行。《前后赤壁赋》纵27.2厘米,横11.1厘米。其字点画精到,结体周密,行笔劲健酣畅,为中华十大传世名帖之一。
艺术鉴赏:
《赤壁赋》为明代书法家文徵明以行草写就。所书《赤壁赋》为宋代豪放派词人苏轼的代表作。此作法度森严,功力深厚,为其晚年作品,文徵明书写此作时已80有余。
古今书《赤壁赋》者无数,原文撰写者苏轼写《赤壁赋》以行楷入书,刚柔相济,富于变化,端庄秀美,清新悦目。祝允明曾以多种书体写之,其中草书《赤壁赋》笔法纵横,气势强劲,变化多趣。
《赤壁赋》虽为文徵明晚年所书,而绝无衰飒之状。气势潇洒流落,翰逸神飞,可谓已至“人书俱老”的境地。比之所见其他各种印本的《赤壁赋》,此书颇具精深之处。
文徵明的行书大致可分两大类风格:一是以王羲之《圣教序》笔意为主所写的行书小品;一是以黄山谷笔意书写的大行楷。
文徵明也能像祝允明那样,以苏、黄、米等人的笔意书写自己的诗文。当然他并未停留在这个阶段,而是入后知出,对古法进行了扬弃,最后求得适合己性的自家笔法。
文徵明的隶书作品不多,但他颇为自得。主要学钟繇、梁鹄等。他有时以隶书作跋,如《跋范庵石湖诗卷》、《跋康里子山书李白诗》等;也常作四体千字文;有时以大字隶书作引首。
他的大字隶书与小字隶书大异其趣。此外,他曾集汉隶书写《汉隶韵要》,可见他于隶书用功之勤,推广此体也不遗余力。文徵明的隶书虽不是他最擅长的书体,却也是明代隶书风格的典型,恐怕与此举不无关系。
由此可知文徵征明不但诗文书画皆绝,而且于书法一门亦篆隶正行草皆擅,比他的前辈师友吴、王、李、沈、祝等更多能于篆隶两体。因此,他能继祝允明之后主盟吴门书派。
文徵明的行书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9321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明官方曾发行世界面积最大纸币大明宝钞
下一篇: 夺门之变后明英宗错杀于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