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9年高昌国王鞠文泰投靠西突厥,仗着路途遥远(今新疆吐鲁番,按现在距离也在2300多公里)料定唐军不会来攻。大唐名将侯君集率20万唐军穿越死亡之海罗布泊,长达7个月急行军以途中死亡5000余人代价,突然出现在高昌城下,高昌国1天被攻破,国王当场吐血而亡,高昌从此纳入大唐版图。
(侯君集画像)
侯君集历史评价:
魏元忠:“李靖破突厥,侯君集灭高昌,苏定方开西域,李勣平辽东,虽奉国威灵,亦其才力所致。”
刘昫:“侯君集摧凶克敌,效用居多;恃宠矜功,粗率无检,弃前功而罹后患,贪愚之将明矣。张亮听公颖之妖言,恃弓长之邪谶,义儿斯畜,恶迹遂彰,虽道裕云反状未形,而诡诈之性,于斯验矣。万彻筹深行阵,勇冠戎夷,不能保其首领,以至诛戮。夫二三子,非慎始而保终也。”赞曰:“君子立功,守以谦冲。小人得位,足为身害。侯、张凶险,望窥圣代。雄若韩、彭,难逃菹醢。”
宋祁:“侯君集位将相私谒太子,张亮养子五百人,薛万彻与狂竖谋,皆死有余责,又何咎哉?”
苏洵:“汉之卫、霍、赵充国,唐之李靖、李绩,贤将也。汉之韩信、黥布、彭越,唐之薛万彻、侯君集、盛彦师,才将也。贤将既不多有,得才者而任之可也。”
众所周知,李世民的卓越文治武功一直被后人所津津乐道,此外他在善待为他打天下的功臣方面也是被后人所称赞的。李世民在位之时曾命人在描绘陪他南征北战的二十四位功臣的画像悬挂在凌霄阁中,这二十四位功臣中唯独只有侯君集是被李世民处死的。侯君集作为陪伴李世民打天下的功臣,他最终因为起兵谋反而得到被处死的下场。
首先,侯君集是大唐的开国功臣之一。侯君集出身于官宦世家,早年加入秦王府,跟随秦王李世民四处征战,立下赫赫军功,从而受到李世民的赏识,被封为车骑将军。后来侯君集也积极参与了玄武门事变,并且在李世民即位之后,被封为潞国公,官拜左卫将军,而后迁至右卫将军不久,又被封为兵部尚书,从而侯君集便在李靖身边学习兵法,积极参与讨伐吐谷浑,立下赫赫功勋,因此被封为陈国公,官拜吏部尚书,负责为朝廷选拔人才。然后,侯君集奉命去征讨高昌新王有功,被李世民列入凌烟阁功臣之列。
然后,侯君集因为起兵谋反而被李世民下令处死。侯君集被列入凌霄阁功臣之列是因为侯君集是开国功臣,并且后面在讨伐吐谷浑和高昌立下赫赫功勋,李世民是非常看重他的,但侯君集却恃功而骄,在功灭高昌之后,侯君集看到高昌国满城的财富后中饱私囊,将一部分金银珠宝占为己有,当时李世民知道后便将侯君集逮捕了,但是念在他的功勋而放他一马。逃过一劫的侯君集并没有收敛,和魏王勾搭在一起准备起兵谋反来逼宫,后来谋反失败后,朝廷百官都认为侯君集必须处死,因此唐太宗只能将他处死。
最后,侯君集作为开国功臣,李世民本来认为他功劳显赫而可免死刑,但没想到众怒难犯,因此最后只能落到上刑场的下场。
侯君集(?-643年),豳州三水(今陕西旬邑土桥镇侯家村)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唐朝名将。官至兵部尚书。封陈国公。早期不学无术,而以勇武自称。后入秦王府随李世民征战,立下战功,逐渐被李世民赏识,后与尉迟恭力劝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事变。唐统一后,侯君集官位越来越高,开始学习,参与选拔人才等。曾随李靖学习兵法,却诬告李靖有造反之心。贞观年间,随李靖讨平突厥,后又领大军灭高昌国。功勋卓著,开始居功自傲,因讨灭高昌时私取宝物而被下狱,得释后开始心生怨恨,先后劝大将张亮、太子李承乾谋反。贞观十七年,侯君集因太子李承乾谋反事受到牵连被处死。家人被迁至岭南。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9296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唐太宗第八子李贞起兵反武则天兵败自杀
下一篇: 战神王忠嗣被李林甫迫害致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