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641年3月2日(唐贞观十五年正月十五日)唐太宗派礼部尚书江夏王李道宗护送文成公主,经过青海入吐蕃与松赞干布完婚。松赞干布亲迎到青海,并在逻些(今拉萨),特地修筑了宫城,作为寝宫居住。完婚的那天,松赞干布特地换了唐服,设了仿唐仪仗,按唐人的礼仪,祭天地,夫妻双拜,然后进入洞房。
坐落在西藏首府拉萨市区西北的玛布日山(红山)上,是一座规模宏大的宫堡式建筑群。它最初是松赞干布为迎娶尺尊公主和文成公主而兴建的,整座宫殿具有鲜明的藏式风格,依山而建,气势雄伟。宫中还收藏了无数的珍宝,堪称是一座艺术的殿堂。
文成公主从大唐带去了大批生产工具、医疗器械以及史、诗文、历算、医药和工艺等书籍。唐高宗初年,她又从内地引进蚕种,并求得酿酒、纸、墨工匠入藏传授技艺,还教导藏族妇女丝织刺绣等。
在嫁文成公主之前,唐太宗李世民就已经把弘化公主嫁给吐谷浑王,将衡阳公主嫁给突厥处罗可汗之子。对当时那些游牧民族的首领,能得到一个让他们倾慕的文明社会的公主,那相当于底层粗人娶贵族小姐,心理意义远远超过婚姻本身。当时的藏王松赞干布知道了吐谷浑王娶了唐朝公主,也向唐朝提出了同样的要求。
不知是因为松赞干布态度倨傲,还是因为那时唐太宗对西藏没给予充分重视,反正一开始唐太宗没同意。松赞干布大怒,带领大军先讨伐吐谷浑,继而攻入唐境,并致书唐太宗:“若不许嫁公主,当亲提五万兵,夺尔唐国,杀尔,夺取公主”。
唐贞观八年(634年),松赞干布遣使出使唐朝,唐太宗遣行人冯德遐出使吐蕃。松赞干布得知突厥和吐谷浑都迎娶了唐朝公主为妃,便再次派人到唐朝,提出要娶一位唐朝公主,遭到唐太宗的拒绝。由于当时吐谷浑王诺曷钵入唐朝见,吐蕃特使回来后便告诉松赞干布,声称唐朝拒绝这个婚约是由于吐谷浑王从中作梗。638年,松赞干布遂借口吐谷浑从中作梗,出兵击败吐谷浑、党项、白兰羌,直逼唐朝的松州(今四川松潘),扬言若不和亲,便率兵大举入侵唐朝。牛进达率领唐军先锋部队击败了吐蕃军,松赞干布大惧,在侯君集率领的唐军主力到达前,松赞干布退出吐谷浑、党项、白兰羌,遣使谢罪,再次请婚,“遣其相禄东赞致礼,献金五千两,自余宝玩数百事”。唐贞观十四年(640年),松赞干布派遣禄东赞以厚礼黄金五千两及宝物珍玩数百件,到长安向唐太宗请婚,娶了文成公主(宗室女,不是皇帝的亲生女儿)。传说布达拉宫即为松赞干布为迎娶文成公主所建。贞观十五年(641年),江夏郡王、礼部尚书李道宗护送文成公主入吐蕃,以释迦牟尼像、珍宝、经书、经典360卷等作为嫁妆。松赞干布从逻些(今西藏拉萨)赶到柏海(柏海在乌海西南,乌海在青海西南2000多里)迎接。唐封他为驸马都尉、西海郡王。文成公主带至西藏的佛像,松赞干布建造了寺庙,来供奉它。
几件流传迄今的故事有:文成公主不喜欢吐蕃人“赭面”(以红颜料涂面),松赞干布立刻废除这项习俗。而受到公主影响,松赞干布“渐慕华风”,遣贵族子弟赴长安学习诗书。
永隆元年(680年),文成公主在逻些城病逝,吐蕃举行隆重的葬礼,唐遣使臣赴吐蕃祭奠。
中宗神龙三年(707年)三月二日,吐蕃赞普祖母没禄氏遣使悉薰然来献方物,并为孙请婚(赞普赤德祖赞生于圣历元年(698年),时年尚幼,祖母摄其政)。四月十四日,诏以嗣雍王守礼女为金城公主,出降吐蕃赞普赤德祖赞。《金城公主出降吐蕃制》云:“金城公主,朕之小女,长自宫闱”,可见金城实为中宗抚养于宫中。景龙四年(710年)正月二十七日,诏左骄卫大将军杨矩持节送金城公主入吐蕃。金城公主沿七十年前文成公主的旧道入藏。吐蕃为迎公主,凿石开路,金城公主至逻些(拉萨)后,又为公主别筑一城以居之,称“可敦”(赞普正妻)。金城公主入藏后数十年间,唐蕃两国虽偶有小衅,而使节往来不绝,仍以和好为主。开元二十八年(740年)十一月,公主薨逝,吐蕃遣使告哀,二十九年(741年)春至长安。时唐蕃战事方歇,吐蕃使并请和,玄宗不许,“数月后,始为公主举哀于光顺门外,辍朝三日”。
唐朝文成公主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的故事,流传1000多年了。汉藏联姻促进了民族团结,特别是对藏族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当时汉族的纺织、建筑、造纸、酿酒、制陶等先进生产技术,以及儒家书籍、历法、医药等都陆续传入了藏族地区。同时,汉族也吸收了不少藏族的文化。
唐朝的贞观之治,使国家经济繁荣,文化发达,周围少数民族非常向往,纷纷派使者前来修好,称臣纳贡。许多少数民族首领都来求亲,以能够与唐朝宗室联姻为荣。唐太宗为了确保边疆太平,各族人民和睦相处,也制定并推行和亲政策。比如,唐太宗把妹妹衡阳公主嫁给突厥处罗可汗的儿子阿史那社尔,把弘化公主嫁给吐谷浑可汗诺曷钵,从而建立了唐朝和突厥、吐谷浑之间的友好关系。当时西南地区的青藏高原上,崛起了一个强盛的吐蕃(bō)政权。它的赞普(吐蕃王的称号)松赞干布,于634年派使者到长安,希望跟唐朝建立友好关系。
松赞干布从小就精通骑马、射箭、击剑等各种武艺,而且很有文化素养,会写诗歌,吐蕃人十分爱戴他。在他父亲去世不久,吐蕃贵族发动叛乱,企图夺取政权。年轻的松赞干布镇静地面对复杂的形势,凭着超凡的智慧和勇敢,很快就平定了叛乱。
松赞干布派使者到长安,一方面是想学习唐朝的先进文化,另一方面则是向唐皇室求亲。但唐太宗没有马上答应。吐蕃使者担心回去后会被松赞干布怪罪,便撒了个谎,于是闹出了吐蕃和唐朝的矛盾,双方打了几仗,又坐下来和平谈判。
公元640年,松赞干布派出了一支上百人的队伍,由聪明能干的大论(宰相)禄东赞带队,准备了许多金银珍宝,再次到长安求亲。
禄东赞在唐太宗接见时,转达了松赞干布想和唐朝友好的心愿,巧妙地提出了年轻的国王希望娶一位大唐公主的要求。
唐太宗对禄东赞的言谈举止很赞赏,并从他那里对松赞干布有了更多的了解。唐太宗在皇族的姑娘中,挑选了一位文化素养较高、美丽而又温柔的,封为文成公主,许嫁给松赞干布。
禄东赞能完成求亲的使命,确实很不容易,至今民间还流传着五难求婚使的动人故事。当禄东赞胜利解答了一道道难题,最后,唐太宗要他从二千五百名美丽的姑娘中,找出文成公主来。禄东赞以他敏锐的眼光,一眼就认出了仪态大方的文成公主。
公元641年,唐太宗派礼部尚书、江夏王李道宗护送文成公主去吐蕃。随同文成公主一起入藏的,还有许多侍女和工匠厨役。在文成公主丰盛的嫁妆里,不仅有金银珠宝、绫罗绸缎,还有吐蕃所缺少的粮食、蔬菜、水果种子和药材、蚕种等,以及许多儒家经典和农业、医药、天文、历法、科技等方面的图书。
吐蕃人民得知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的消息后,一路上都有人备了礼物和交通工具来接送。松赞干布按照唐朝礼制,从吐蕃都城逻些(今 *** *** )赶到柏海(今青海鄂陵湖),亲自迎接文成公主,并在那里隆重地举行了婚礼。他与李道宗相见,是以儿子女婿这种晚辈的身份,以表示敬意。
随后,松赞干布带着文成公主回逻些。这年藏历4月15日,逻些百姓像过盛大节日似的,载歌载舞,迎接文成公主进城。
松赞干布非常宠爱文成公主,还按照唐朝的建筑模式,在逻些专为文成公主造了一座宫殿。至今在 *** 的大昭寺及布达拉宫中,都供奉着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的塑像。
松赞干布于公元650年去世后,文成公主继续为汉藏两族人民的文化交流和友好联系作着不懈努力。当时去印度学佛的唐朝僧人,大多取道吐蕃,有些高僧还受到文成公主的热情接待。文成公主在吐蕃生活了近四十年,为发展藏族经济作出了贡献。她让随从人员向当地百姓传授耕种方法,还亲自指导青稞等谷物的试种。她要求唐朝选派优秀工匠入藏,帮助吐蕃人民建设。自从文成公主入藏后,唐朝和吐蕃文化交流大大加强,她也成为民族情谊的象征,因而直到现在还被当地人民所深深怀念。
文成公主入藏后,增进了汉藏两族的手足情谊,促进了中原和 *** 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科学、技术、宗教的交流。她带去的谷物种子,在 *** 高原上广为种植;带去的工匠帮助藏族人民制造农具、纺织机、碾米机,兴办制陶、酿酒、造纸、制墨等手工业;带去的宫娥教会藏族人民纺纱织布。文成公主还鼓励和帮助大臣吞米桑布札创造了藏文。后来,她又把许多汉族书籍译成了藏文,促进了汉藏的文化交流。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9284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骆宾王《讨武氏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