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唐代《灵飞经》四十三行本

华里士 2023-07-20 19:26:17

《灵飞经》是唐代著名小楷之一,笔势圆劲,字体精妙。无名款,元代桷、明代董其昌皆以为唐代钟绍京所书。

钟绍京,字可大,唐虔州兴国清德乡(今江西省兴国县)人,生于公元659年,殁于公元746年,系三国魏国太傅、著名书法家钟繇的第17代世孙,又是江南第一个宰相。

03上展下收—(2)撇捺在上|《灵飞经中的简体字》结构解读

上展下收: 上展下收的另一个常见的变现形式为上面部首的撇捺结构。撇捺结构,一般以竖中线为轴,左右对称。此外,祭的部首和登的上面部首略有不同。

撇捺结构的字,首先注意撇捺的发力点,然后注意撇捺的底端平齐:

①撇笔发力: 撇笔,特别是长撇,起笔顿笔,中间以走向为主,达到末端弧度最大时,略发力,甩出笔尖;

②捺笔发力: 捺笔在毛笔中,有个一波三折的说法,起笔虚笔,进入一个弧度,顺势向下,到“起刀处”顿笔,横向切笔;

③底部平齐: 在楷书中,原则上,撇捺的底部平齐(令),在行书中,捺的底部略高于撇笔(金),《灵飞经》中很多字是行楷之间。

首先:遇到上方有撇捺结构的,要写得开阔,不要拘谨,时间长了就有了大局观;

其次:注意四个要点

①撇: 撇笔基本可以参考毛笔的发力方法,分成两个发力点,开始会有些不顺,慢慢会找到控制的感觉,很多小学生,撇笔喜欢一次发力的挥洒感,这是不会控制的表现;

②捺笔: 硬笔苛求一波三折,难度有些大,可以先从两次发力过渡,起笔顿笔,右下行笔,到“起刀处”顿笔,然后横向甩出。

③底部水平: 注意右面的捺笔,宁高勿低,笔速略快时,往高起笔,拉个保险,心平气和时,尽量两笔底部写平,以求工整。

④反捺: 古人对反捺,好像没有太多的规律,一般行书(或者行楷)右面多数用反捺,楷书右面多数用正捺,无论是正捺还是反捺,底端平齐或者宁高勿低是相同的。

通过常识的培养,会读帖、看帖,也了解了一些基本技法,但如果要真正掌握这些技法,更上层楼,还是要对着字帖练习,这里及以后引用书法术语—— 临帖 。

临帖的目的: 临帖唯一的目标,就是“写得准”,必须达到和字帖“酷似”、“逼真”。只有这样练习,才能不断的提高持笔控制的精细度,这里借用数据管理的一个概念,颗粒度。在练习写的“逼真”的过程,就是练习眼力和手指控制力想着颗粒度无限小的方向发展,颗粒度越小,对细节的把控越敏锐,这也是真正练习书法的意义。

为了及时发现书写和字帖的差异,让每个人都拥有一双 “书法之眼” ,配合《灵飞经中的简体字》开发了微信小程序“开心练字”,

只有持笔的精细度真正的提高,才能真正的提高眼力和手力。所谓心不厌精手不厌熟,讲的就是临帖。

《灵飞经中的简体字》将灵飞经四十三行墨迹中的简体字全部抽取出来,一共183个,按着结构相近原则进行归纳和整理,一本字帖,一共41页。每页8个字,每个字练习16个,有5个是描红。不需要过多的练习,一本字帖,可以掌握汉字的常用结构要领,大部分的常用部首,和近乎全部的常用笔画。

除此之外,为了实现“写得准”,字帖还配套了小程序“开心练字”,小程序可以对照

从今天开始,会按着目录结构,陆续推出每个章节的内容讲解。《灵飞经中的简体》既经典又实用。

① 第一本带程序反馈的字帖(配套微信小程序);

② 第一本有结构逻辑导引的字帖(结构脉络思维导图);

③ 第一本用经典小楷当成硬笔练字的字帖;

④ 第一本用细密的网格线去勾勒结构的字帖;

灵飞经全文内容?

灵飞经内容白话文翻译如下:

以正月(一月)二月,木日(甲乙日是木日,天干地支属木的日期),日出时,沐浴斋戒,面向东方向,舌顶上颚轻叩牙九次,平坐(这里的平坐是跪坐,日本的跪坐承于大唐,灵飞经是唐代的作品,跪坐可以参考日本。)。

开始冥想存思要存思的神仙名号,穿的什么衣服什么样式,形态动作。从青要玉女十二人中,下降到你修行的地方,存思通灵青精玉符是什么样子。想象把符给你了,你随即服下。随后念修炼的咒语(内心默念)同时想象咒语产生威能的画面。

完毕后,咽气九下,就修炼完成。

《灵飞经》:

灵飞经是道教经名,主要阐述存思之法。今道藏有《上清琼宫灵飞六甲左右上符》,一卷。《灵飞经》是唐代著名小楷之一,无名款。元袁桷,明董其昌皆以为唐钟绍京书,但启功先生认为只是无名经生所书。钟绍京,字可大,虔州赣人。官至中书令,越国公。《灵飞经》笔势圆劲,字体精妙。后人初习小楷多以此为范本。

以上内容参考:-灵飞经

小楷《灵飞经》中的这个字怎么读?

这个字是“亡”的异体字。原文中有以下部分含有这个字:“行此道,忌淹污、经死亡之家,不得与人同床寝,衣服不借人,禁食五辛及一切肉。又对近妇人尤禁之甚,令人神死魂亡,生邪失性,灾及三世,死为下鬼,常当烧香于寝床之首也。”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9282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