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庸调是与均田制相适应的赋役制度。619年3月6日(唐武德二年二月十五日)初定租庸调法。规定:每丁每年缴纳“租”栗二石。“调”随乡土所产,每年缴纳绢(或绫、拖)二丈、绵三两,或布二丈五尺,麻三斤。
此外,每丁每年必需服徭役二十日,有闰月加二日;如果不服谣役则可以纳绢或布替代,每天折合绢三尺或布三尺七寸五分,叫作“庸”。若国家有事须增加服役者,凡加役15天,免调,加役30天则租调俱免;每年的额外加役,连同正役,不准超过50天。租庸调法还规定出依照灾情轻重,减收或免收租庸调的具体办法。
租庸调是唐朝前期封建国家的一种主要税制。
(唐代罗江县租庸调银饼)
银饼上有铭文“罗江县天宝五年庸调银四十两”,是目前唯一存世的四十两重、反映租庸调制度的白银实物。天宝年间“凡金银宝货绫罗之属皆折庸调以造焉”,即把庸调所收的布帛折变成轻货,运到京城国库。该银饼就是罗江县的庸调布帛折变、铸造为银饼送入京城的实物。
617年 李渊起兵太原,进军关中,攻占长安,立代王杨侑为帝。 618年 李渊废杨侑,称帝建唐,为唐高祖,改元武德。619年 初定租庸调法。626年 玄武门之变,李渊传位于李世民,李世民即位。 628年 《大唐雅乐》修订完成。630年 西北各族酋长尊唐太宗为“天可汗”。635年 李靖大败吐谷浑。637年 颁行贞观律、令、格、式。640年 置安西都护府。 641年 文成公主入吐蕃,与松赞干布和亲。 646年 《大唐西域记》撰成。648年 平龟兹,唐始置安西四镇。651年 颁行《永徽律》。652年 孙思邈撰成《千金方》。655年 废王皇后,立武则天为皇后。659年 颁行世界上第一部官修药典《新修本草》。690年 武则天废睿宗,称帝,改国号为周。702年 置北庭都护府。705年 张柬之等发动政变,唐中宗复位,复国号唐。709年 金城公主入藏与吐蕃赞普和亲。710年 刘知几撰成《史通》。714年 广州设市舶使。724年 僧一行制成铜黄道游仪,实测子午线。 738年 册封南诏皮罗阁为云南王,赐名蒙归义。 751年 高仙芝远击大食,大败而归。753年 鉴真东渡成功,抵达日本。755年~763年 安史之乱。780年 废除租庸调法,实行“两税法”。 788年 回纥改名回鹘。796年 置左右神策军护军中尉,以宦官为主。801年 贾耽绘《海内华夷图》,杜佑撰成《通典》。805年 永贞革新。813年 李吉甫撰成《元和郡县图志》。823年 立唐蕃会盟碑。835年 甘露之变。 845年 会昌灭佛。848年 张义潮率沙洲人民起义。851年 唐以张义潮为归义军节度使。874年~875年 王仙之、黄巢起义。880年 黄巢义军入长安,黄巢称帝,国号大齐。907年 朱温称帝,建立后梁,唐亡。王建称帝建前蜀
笑看浮云自卷舒 txt全集小说附件已上传到百度网盘,点击免费下载:
内容预览:
《 笔下文学 》整理收藏Http://Www.Bxwx.Org
《笑看浮云自卷舒》
4月11日所写——抱歉
这几天工作调动,所以上传章节可能会晚一些,在这里先对一直支持我的大人们说声抱歉。预计以后新章节只能在夜里上传了,彭越会坚持每天更新的。对于给大人们造成不便的地方,真的对不起!!
5月28日——文章大动了
虽然原来写得不多,不过有些不满意,所以大大修改了一次,如果和已经收藏的亲们想像的不符,某越也只能说抱歉了。你们的支持就是我的动力!
作品背景:租庸调制与均税制
文中的租庸调制与均税制,是借用了唐朝的赋税制度。当然实际穿插在文中时,某越有所借鉴删减,也把两税法改名为均税制,和中国古代历史有所区别。为了方便各位亲们了解这两种税制的背景,某越将借鉴的文章抄录如下:
公元一六九年,即李渊称帝的第二年,唐王朝定下租庸调制。五年以后,与均田制同时颁布执行。这一制度,是以丁男授田百亩为前提,所以它的基础是均田制。但是租庸调制和均田制一样,都是前有所承,而不是唐初的什么创造。《资治通鉴》卷一八七记载:“武德二年,初定租庸调法。每丁租二石,绢二匹,绵三两。自兹以外,不得横有调敛”(“绢二匹”的匹字,当依《唐会要》作丈)。胡三省注云:“租庸调之法,以人丁为本。梁、陈、齐、各有损益。”可知在唐以前,已有一些朝代实行过这种制度。如果再推广一点,实源于北魏到隋以均田制为基础的租、调、力役制度。唐初……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9282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645年2月25日玄奘取经回到长安
下一篇: 李白妙对杨国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