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宰相系列:梅长苏的原型不是宰相的宰相

历史典故 2023-07-20 18:47:08

国家毎有吉凶征讨大事,无不前以咨询。月中常有数信,时人谓为山中宰相。——《南史·隐逸传·陶弘景传》

译文:

国家每当遇到吉凶、征讨等大事,都要派人去他那里咨询。一个月中经常有好几封信,因此当时的人们把他叫做“山中宰相”。

严格说起来,今天要说的这位并不应该放进“宰相系列”,因为,他压根也没有真正做到过宰相。

但是,他有着“山中宰相”的称呼,而且白纸黑字写在《南史》、《梁书》这样的正史上。

事实上,他的一些观点,也的确影响了当时的政策走向,属于高级智囊的角色。

更可贵的是,他在不务正业的炼丹之余还干了不少医学方面的正事,老百姓受惠良多。

他就是南北朝时期的陶弘景,《琅琊榜》里梅长苏的原型,或者说,影子更加合适。

说起《琅琊榜》里梅长苏,他没什么显赫的官职,却游走在皇室大臣之间,以包罗万象的才学,混到了大V的身份,随便说点什么就是点赞无数。

如果要从历史上找类似的人物,有以下几个选择。

其一,南朝刘宋的谢晦;

其二,唐朝布衣宰相李泌;

其三,南朝山中宰相陶弘景。

《琅琊榜》是以梁朝为背景的。

中国历史上有两个梁朝,一个是南北朝时候的南朝梁,一个是五代十国时期的后梁。加上江南的地域限定,宋齐梁陈的梁更符合情况。

陶弘景正是生活在这个时期,历经宋、齐、梁三朝,并在齐、梁两朝声名鹊起。

所以,很容易排除第一第二个选择,得出陶弘景和梅长苏契合度最高的结论。

梅长苏“聪颖慧黠,读书万卷”;

陶弘景“幼有异操,年四五岁乃好书”,“读书万余卷,一事不知,以为深耻”。(还好那时候书的总量少,要是放到现在,老陶直接就羞愧死了。)

梅长苏玉树临风,美男子一个;陶弘景颜值也很高,“身长七尺四寸,神仪明秀,朗目疏眉,细形长耳”。

梅长苏是江湖第一大帮江左盟的宗主;

陶弘景是道教大派上清派的一代宗师。

梅长苏被人称赞“麒麟之才,得之可得天下”;

陶弘景是著名的医药家、炼丹家、文学家,著作等身。

梅长苏以布衣之身,游走在朝堂之上,搅动风云;

陶弘景以一个隐士的身份,左右逢源,周旋于各方势力之间。

去隐居,也可以弄出公卿冠盖如云,造成送行队伍的大堵车。隐居后,不同朝代的前后几任皇帝也都巴巴地派人跑来做政策咨询。

梅长苏没有结婚,没有子嗣,陶弘景同样光棍一条。

梅长苏因为梅岭惨案遭人陷害,以余生昭雪冤案,加之身体有恙,所以未曾婚嫁。陶弘景因为“父为妾所害”,所以终身不娶。(这个算是心理阴影吗?)

梅长苏曾经是一代战将,武功了得,后来在武功尽失。陶弘景是一代道教高手,武功不错。

陶弘景还对兵器很有研究,在他的相关著作中,有一个颠覆性的信息:关羽关二爷用的不是青龙偃月刀,而是双刀。

请大家自行脑补关公挥舞双刀的形象。

陶弘景肯定没有做过宰相。

他的仕途并不顺畅,起先做过多个王爷的伴读,后来又做过一段时间的书记员。

到了三十六岁的时候,老陶只不过是一个“奉朝请”,六品,也就是有事找你来参谋一下,没事哪儿凉快哪待着。

老陶同志一气之下,挂朝服于神武门,辞职不干了,隐居专心做茅山道士。

这样一来,身处一个绝对超脱的地位,老陶同志本身的能力光环就显现出来了。

在加上从东晋一脉相承下来的隐士派头,神仙范儿,老陶大火也就顺理成章了。

虽说跳出三界外,但陶弘景也有自己的烦恼,完全的不食人间烟火那是不可能的。

这里讲两个故事:一首诗,一幅画。

一首诗是:“我有数行泪,不落十余年,今日为君尽,并洒秋风前。”

表面上看,这是一首哀悼好友沈约的诗,但其中有着陶弘景不得已的苦衷。

我们知道,陶弘景是道教上清派茅山宗的一代宗师,但是当时却是“南朝四百八十寺”,举国崇佛,流行的是佛教。

在陶弘景出生之前,北方道教新天师道的寇谦之就是在佛道之争中败下阵来,新天师道一世而亡。

陶弘景本身的隐居,就有一些佛道之争的因素,隐居之后,为了保存道教,陶弘景更是以道教的身份,自誓受戒,佛道兼修。

现在我们把这件事说成是佛道交融的正面例子,但又有谁敢肯定,陶弘景是心甘情愿的呢?

在大环境之下,人不得不妥协,就是这样。

一幅画,名为《二牛图》。

“画作两牛,一牛散放水草之间,一牛着金笼头,有人执绳,以杖驱之。”

当时,梁武帝萧衍当上了皇帝之后,想请陶弘景出山,辅佐自己。

萧衍不但自己亲手写诏书,还送了很多礼物,希望用诚意感动隐居的老陶。

陶弘景几次推脱之后,画了《二牛图》带给萧衍。

萧衍一看,明白了意思,说道:“这人没有什么追求荣华富贵的念头,看来是打算仿效在泥潭中拖着尾巴自由爬行的乌龟,没有招揽的办法了。”

虽然放弃了招揽,但只要有军国大事,萧衍派人去茅山咨询陶弘景,有的时候甚至是上一拨使者还没回来,新的一拨又出发了。

“山中宰相”的名声就是在这段时间形成的。

官场深似海,既然出来了,又怎会回头呢?

陶弘景几乎是一个全才。

除了在道教的本行之外,医药、炼丹、天文历算、地理、兵学、铸剑、经学、文学艺术等多个方面都有深入研究。

陶弘景修订整理了上清经法,还弄出第一部道教神仙谱系图《真灵位业图》,各路神仙3000人,分7个等级。

陶弘景整理古代的《神农本草经》,增收新药,写成《本草经集注》七卷。说《本草纲目》是站在陶弘景的肩膀上写成的,一点也不为过。,

陶弘景为寻仙访药,常漫游于名山大川中。行至山幽水静的美景之处,陶弘景便坐卧其间,吟诗作赋,作有许多优美诗文。

陶弘景最出名的一首诗《诏问山中何所有赋诗以答》:

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

只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

陶弘景在茅山隐居四十多年之后,于八十三岁高龄无疾而终。

山水之间,松风泉唱。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9264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