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王羲之被羞辱看破红尘退出官场

话历史 2023-07-20 18:27:41

王羲之在东晋算是一流的人物,但在残酷的官场,只要你站错了队,就只能在底层混混,抬头看着水平比你差的人爬得更快、飞得更高。

王羲之没想到,被一个根本看不起的二流人物踩在脚下嘲讽羞辱。对于一身傲气的他来说,退隐山林成了唯一的选择。

夹在桓温、殷浩之间

殷浩掌权时,为了对抗“政敌”桓温,极力拉拢名士。王羲之在一再请求下出山做了护军将军,不久又被任命为右军将军、会稽内史(大致相当于中将、会稽市市长)。

所以一般称王羲之为“王右军”。

位于山东临沂的王羲之塑像。

王羲之表面上和殷浩都是风流倜傥,视为知己。然而骨子里面,王羲之又敬重桓温。王羲之小时曾被王敦带大,王敦很喜欢他,说:你是我家优秀的子弟,肯定不比阮裕(当时一名士)差。

桓温和王敦都是长着“反骨”的枭雄,《晋书》里就把王敦、桓温的传放在一起。所以王羲之内心和桓温走得更近。

王羲之一再写信给殷浩,劝他和桓温冰释前嫌、握手言和,引得殷浩不爽。然而殷浩被废后,他又被当成了殷浩余党,受到冷落。

一件事成了导火索,那就是他和王述的矛盾。

王述属于大器晚成型

王述属于太原王氏,在北方,太原王氏地位一直高于琅琊王氏,但由于王导南渡的赫赫功勋,琅琊王氏后来居上。

王述的父亲叫王承,后人没几个听过他的名字,但当时是个“天王巨星”,被称为“东晋初年第一名士”。实际上天天吃饱了没事干,只是淡泊名利,谈那些云里雾里的玄言。

王述和王羲之的童年非常相似:1、年幼丧父,由母亲抚养成人;2、性格内向,不怎么会说话。

不过他更惨,王羲之13岁开始成名,他一直到了30岁,还默默无闻,被人当成是痴呆。唯一的伯乐是王导,经常称赞他。但是他不仅不感激,还不给恩师面子。王导高谈阔论时,满座宾客都拍手:讲得真好啊。

王述面无表情地说:人又不是尧舜,怎么可能每句话都对。

王导也不生气,和颜悦色地向他道歉。

共3页:123下一页

对于王羲之是被气死的,这一说法,你认同吗?

王羲之所处在的东晋,是一个讲究门第、流行拼爹的时代。当时,门阀制度盛行,门阀士族在政治和经济上享有极大特权,只要是士族子弟,不用经过察举和考察,能够直接被授予官职。王羲之有幸生于“王与马共天下”的王家,打小不用为生计和工作的事操心,使得他身上的艺术细胞无拘无束,呈裂变式发展,尤其是在书法方面。

据史料记载,王羲之家学渊源,父亲王旷和叔父辈的很多人都是书画界的达人。王羲之受家庭熏陶,自幼酷爱书法。七岁那年,王羲之拜著名书法家卫夫人为师,开始专门的书法学习。

卫夫人是曹魏时期书法名家钟繇(小楷的创始人)的学生,擅长隶书和楷书,法度完备,“如插花舞女,低昂芙蓉;又如美女登台,仙娥弄影;又如红莲映水,碧沼浮霞。”王羲之临摹卫书到十二岁,虽说已很不错,但自己却不很满意。

后来,王羲之爱慕汉魏以来各个书法名家,草书学张芝,正书学钟繇,兼善隶、草、正、行各体,博采众长,备精诸体,摆脱了汉魏笔风,终于自成一家,被誉为“书圣”。据说有一次皇帝要到北郊祭祀,让王羲之把祝词写在一块木板上,再让工匠雕刻。谁知工匠把木板削了一层又一层,发现王羲之的书法墨迹已深入木板里面去了,直削了三分深度才见底(成语“入木三分”即由此而来)。

魏晋时期,婚姻将就门第等级。当时太尉郗(xī)鉴有个女儿,年方二八,生得人有人才,貌有貌相,郗鉴视如掌上明珠。郗鉴见女儿到了婚嫁年龄,就想给她找个婆家。他把政府高层、社会名流等重量级人物在脑海里过滤了一遍后,最后锁定了宰相王导。郗鉴对王导说:“小女到了找对象的年纪了,咱们两家关系不错,要不就在你的家族中找个年貌相当的小生,来个强强联合?”王导爽快答应了,于是郗鉴就派人上门面试选女婿。王家子弟听说太尉来挑女婿,无不卯足了劲,仔细打扮一番出来相见,期盼雀屏中选。太尉府的人见王家子弟个个正襟危坐,神态矜持,唯有一个年轻人在东边床上袒腹仰卧,漠不关心,就把情况汇报给了太尉郗鉴。郗鉴听说后觉得躺在床上的这个人很有范儿,当场敲定就是他了。

王羲之成了太尉的东床快婿,加上他的才学和出身,当官自然不是难事,所以,他一出仕便为秘书郎,并先后担任宁远将军、江州刺史等职位。不过,王羲之的才气虽大,气量却不大。有个叫王述的人,与王羲之同姓不同宗,生得仪表不凡,少有名誉,与王羲之齐名。王羲之素来看不起王述,但王述后来无论是做人还是做官,都较受好评,升迁也比王羲之快。王羲之妒火中烧,一直想寻求机会教训一下王述。

王述在担任会稽内史期间,因母亲去世,就辞去官职回家守孝。巧的是,接替王述职位的就是王羲之。当时,王述正在会稽料理丧事,作为地方长官的王羲之按理说应该前去吊唁(一般应为三次)。而王羲之倒好,不仅只去了一次,而且去到后,不向前行礼,也不与王述说些“节哀顺变”之类的场面话,转身就走。

好在王述三年守孝期满,时来运转,升任为扬州刺史,成了王羲之的顶头上司(会稽郡在扬州治下)。王羲之听到这个消息后,无异于晴空霹雳。他害怕王述报复自己,又不想辞官躲起来,就异想天开,向朝廷打了个报告,说能不能将会稽郡从扬州划出来,升格为越州,以便能与王述平起平坐。

结果,王羲之获得了年度最佳笑话奖。王述本来还想与王羲之和好,但是见他一次比一次过分,且没有悔改的意思,就决定绝地反击。他以视察工作的名义,到会稽郡斥责王羲之的为政之失。王羲之哪受得了别人给他穿小鞋,于是称病辞职,离开了会稽郡。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9255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