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曹魏五子良将曹魏五子良将怎么死的?

话历史 2023-07-20 17:56:00

五子良将,为东汉末年至三国时代间,曹魏集团的五位军事统帅的合称,五人分别是前将军张辽、右将军乐进、左将军于禁、车骑将军张郃以及后将军徐晃。“五子良将”说法来源于陈寿的《三国志》。陈寿撰写魏书卷十七时,将此五人合传,叙述诸将生平事迹后评曰:“太祖建兹武功,而时之良将,五子为先”,因此后人称之为“五子良将”或“魏五子”。

曹操身边有五大谋士和五子上将,他的五大谋士是荀彧、荀攸、贾诩、程昱、郭嘉,那么他身边的五子良将是谁呢?这五子良将又是怎么死的呢?

曹操手下五大良将分别是张辽、乐进、于禁、张郃、徐晃。

前将军刚侯张辽

字文远,本姓聂。原属丁原、吕布,后投曹操麾下,自此南征北讨,智勇双全,是国家重要宿将,于后世颇负威名。主要战功有征天山攻讨陈兰、梅成;北征乌丸斩杀蹋顿单于;镇守合肥抵御孙权,并曾以寡溃众,大败孙吴大军。

曹丕登基后,仍令张辽守御孙权。黄初二年(221年),张辽屯驻雍丘,染病。张辽大病期间,孙权依旧对其非常忌惮。黄初三年(222年),张辽不负众望,抱病击破吴将吕范。同年在江都病逝,谥刚侯,享年五十四岁。

右将军威侯乐进

字文谦。曹操军中宿将。多年来南征北伐,屡立战功,勇猛果敢,常为先锋。主要战功有参与官渡之战,以及于乌巢奇袭时斩杀淳于琼;攻讨袁氏、刘备、关羽等;后与张辽、李典合作,助守合肥。乐进在曹操军中是以骁勇善战而著名的。

建安二十三年(218年)逝世,谥曰威侯。

左将军厉侯于禁

字文则。曹操军中宿将,原属鲍信,后投曹操麾下。与乐进相似,多年来南征北伐,屡立战功,勇猛果决。性格刚毅严谨,肃穆好杀,于军中有威名。主要战功有参与吕布、袁术、张绣等讨伐战,官渡之战攻讨袁氏等战绩;可惜后来因汉水暴涨导致救援樊城失败而被关羽所擒,求降免死;关羽败后又被孙权势力所执,两度作为俘虏。回到曹魏后不久,受到曹丕壁画讽刺,不堪羞辱而死。

车骑将军壮侯张郃

字儁乂。原属韩馥、袁绍势力,后投曹操麾下。为人识变数,擅于料敌,以巧变著称;被曹操比喻为韩信,为刘备、诸葛亮等人所惮。主要战功有参与西北地区的马超、韩遂征伐、汉中攻防等战事,以及于街亭之战中取得大胜利。死后曹魏重臣陈群曾感叹张郃作为“良将”,是“国之所依”。

曹丕称帝后,升左将军,封鄚侯,奉命从曹真击平安定羌胡,后与夏侯尚围攻江陵。228年,随曹真西拒诸葛亮,在街亭大败蜀军,迫其退回汉中。因功升征西车骑将军。231年,领兵追击蜀军,至木门中箭亡。

后将军壮侯徐晃

字公明。原属杨奉,后投曹操麾下。治军军纪严明,为人清廉自守。投曹以来参与许多战事,于延津率兵击杀文丑,于官渡率兵截烧粮草,平马超时率先渡河,守汉中时大败蜀将陈式,多有战功。特别是在解樊城之围的战斗中,徐晃率军长驱之入,一举击退蜀军,立下了大功,受到曹操的赞扬。魏明帝时期,徐晃病逝。

《三国演义》的五子良将乐进武艺如何?后来结局怎样?

身为曹魏阵营中“五子良将”之一,乐进的武艺还是蛮不错的,完全能够拿得出手。

乐进是跟随曹操最早的一批人。在曹操刺董失败,逃归陈留后,树起“忠义”大旗(和宋江一个德性),招兵买马,延揽天下才俊之士。乐进就前来投奔,被曹操“留为帐前吏”。乐进比夏侯兄弟和曹仁、曹洪都来得早。

曹操起事之初,缺兵少将,手下能打的人不多。夏侯惇照顾弟弟,不愿意让他太冒险,夏侯渊前期就很少在战场上单挑。曹仁智勇双全,曹操用他来领兵,而曹仁当时还是个“小将军”,李典的武艺也不是很突出,这段时期,曹操主要靠两个人突前厮杀,一个是夏侯惇,一个就是乐进。

乐进这个人比较沉默低调,话不多,但下手还是非常阴狠的,咱们来看一下乐进的战斗履历:

1.濮阳之战,乐进首次单挑,与吕布麾下猛将臧霸交锋,三十余合不分胜负;

2.吕布追击曹操,乐进与于禁联手夹击,“双战吕布不住”;

3.濮阳再战,曹军六将围殴吕布,乐进也参与其中;

4.冀州围城战,袁军溃退,郭图向城中奔逃,被乐进一箭射倒;

5.定陶之战,乐进一箭射死吕布从将成廉;

6.汝南之战,乐进率兵包围张飞,被关羽寻踪而来杀败;

7.合淝之战,在李典的怂恿下,乐进突然向孙权发动袭扰,宋谦和贾华以戟遮挡,被乐进一刀断双戟;

8.合淝之战,甘宁领兵来战,乐进迎敌,“战不数合”,乐进诈败而走;

9.濡须口之战,曹军搦战,凌统出迎,与乐进交锋,“两个斗到五十合”,不分胜负。

10.曹休暗箭射倒凌统战马,乐进挺枪来刺凌统,被甘宁一箭射中面门。

乐进总共参加过9场厮杀,有效胜绩是3次,平手2次。乐进总斩杀敌将2名,不过全都是靠弓箭射杀的。这也说明乐进的攻击力还不够锐利。

乐进遇到比较强的敌人有5人:臧霸、吕布、关羽、甘宁、凌统。乐进与其中的臧霸和凌统战平,败于其他3人(包括诈败)。

这就基本上能够给乐进的武力值做个定位,他输给了关羽,与于禁两个人都敌不住吕布,肯定进入不了超级猛将的行列;而乐进能够与臧霸、凌统打平,但未能表现出优势,武力值属于中等偏弱的一流战将,低于张郃、张辽、太史慈,与凌统、魏延、臧霸在同一个层次。

濡须口之战,乐进脸上挨了甘宁一箭后,被抢救回去,从此再没有上过战场,消失了踪迹。他最后的军衔是右将军,益昌亭侯。

乐进的儿子乐綝在魏国大将军曹真麾下做过副先锋,还在司马懿帐下效过力。渭水浮桥边,蜀军大将吴班率兵夜袭,被乱箭射死,率领魏军伏击吴班的就是乐綝和张虎。后来,诸葛诞作乱,乐綝被诸葛诞杀死在宅中。

三国五子良将,五虎上将,孙氏五将,十二虎臣,八虎骑和八健将是怎么死的?

一、五子良将:

张辽:黄初三年(222年),张辽不负众望,抱病击破吴将吕范。同年在江都病逝,谥刚侯,享年五十四岁。

乐进:字文谦,阳平卫国人。多年来随曹操南征北伐,屡立战功,勇猛果敢,常为先锋将领。后与张辽镇守合肥。218年去世,谥“威侯”。

于禁:字文则,泰山钜平人。原属鲍信,后归曹操,为将坚毅庄重,襄樊之战时被关羽击败后被俘投降,归国后被羞辱至死,谥“厉侯”。

张郃:字儁乂,河间鄚人。三国时期曹魏名将、军事家,先后历仕韩馥、袁绍,官渡之战时归降曹操,为将以巧变著称,为刘备、诸葛亮所忌惮,曾一举击破诸葛亮的北伐。后于木门道中伏而死,谥“壮侯”。

徐晃:字公明,河东杨人,三国时期曹魏名将、著名的军事家,原属杨奉,后投曹操,在汉中之战、襄樊之战都有突出表现,被曹操称赞有周亚夫之风。227年死于任上,谥“壮侯”。

二、五虎上将:

关羽:,字云长,河东解良人,早期跟随刘备辗转各地刘备称汉中王后,关羽率军围襄樊,曹操派于禁前来增援,关羽擒获于禁,斩杀庞德,威震华夏。后曹操派徐晃前来增援,东吴吕蒙又偷袭荆州,关羽腹背受敌,兵败被杀,刘禅时期追谥关羽为壮缪侯。

张飞:字益德,幽州涿郡人,早期和关羽一起追随刘备左右与诸葛亮、赵云扫荡西川时,于江州义释严颜;汉中之战时又于宕渠击败张郃,对蜀汉贡献极大,官至车骑将军、领司隶校尉,封西乡侯,后被范疆、张达刺杀,刘禅时代追谥为“桓侯”。

马超:字孟起,汉伏波将军马援的后人,马腾的儿子,马腾入京被封为卫尉,马超就统领了马腾的部队。曹操治兵关中时,被曹操用离间计击败退走,失败后依附汉中张鲁。刘备攻打刘璋时,马超投降刘备,与刘备军合围成都,蜀汉建立后,马超官至骠骑将军、斄乡侯,章武二年马超病死,终年47岁,刘禅时期被追谥为威侯。

黄忠:字汉升,南阳人,本为刘表部下中郎将,后归降刘备,随刘备入川作战。汉中之战时,黄忠于定军山一举将曹魏名将夏侯渊斩杀。建安二十五年去世。刘禅时代追谥为“刚侯”。

赵云:字子龙,常山真定人,早期跟随公孙瓒,后在邺城加入当时还依附在袁绍处的刘备。曾两次救出刘备的儿子刘禅,称“单骑救主”。汉水之战时击退曹军,刘备称其“一身是胆”,军中将士呼其为“虎威将军”。蜀汉政权,赵云是五虎将里唯一的一位两朝元老。死于建兴七年,刘禅时代追谥为“顺平侯”。

三、孙氏五将:太史慈战死;甘宁战死;周泰战死;程普病死;黄盖病死。

太史慈:字子义,东汉末年名将,官至建昌都尉,原为刘繇部下,后被孙策收降,自此太史慈为孙氏大将,助其扫荡江东。孙权统事后,因太史慈能制刘磐,便将管理南方的要务委托给他,建安十一年,太史慈逝世,死前说道:“丈夫生世,当带三尺之剑,以升天子之阶。今所志未从,奈何而死乎!”

黄盖:字公覆,零陵泉陵人。东汉末年名将,历仕孙坚、孙策、孙权三任。孙权即位,诸山越不宾,黄盖活跃在镇抚山越的一线,前后九县,所在悉平,迁丹杨都尉,生卒年不详。

甘宁:字兴霸,巴郡临江人,三国时期孙吴名将,官至西陵太守,折冲将军,建安十三年,甘宁率部投奔孙权,开始建功立业,建安二十五年,甘宁去世。

周泰:字幼平,九江下蔡人。三国时期吴国武将。孙策平定江东时与同郡蒋钦一起加入孙策军,随孙策左右,周泰多次于战乱当中保护孙权的安危,后来孙权为了表彰周泰为了东吴出生入死的功绩,而赐给他青罗伞盖。官至汉中太守、奋威将军,封陵阳侯,死于黄武中年,有子周邵,亦数有战功,死于黄龙二年,周邵的弟弟周承继承了兵权和爵位。

程普:字德谋,东汉末年名将,历仕孙坚、孙策、孙权三代。赤壁之战与周瑜分任左右都督打败曹操,之后大破曹仁于南郡。程普在东吴诸将中年岁最长,被人们尊称为“程公”,据《吴书》记载:程普曾杀背叛者数百人,投尸于火中,程普即日得病甚重,百余日后病卒。

四、江东十二虎臣:

程普:病逝

黄盖:生卒年不详。

韩当:字义公,汉末三国时期吴国将领对江东基业的逐渐稳固和吴国的建立有着重要影响。官至昭武将军、冠军太守,加都督称号,封爵石城侯。黄武五年卒。

蒋钦: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孙权讨伐关羽,蒋钦率领水军入沔水。回军途中病逝。

周泰:死于黄武年间,有子周邵,亦数有战功,死于黄龙二年,周邵的弟弟周承继承了兵权和爵位。

陈武:字子烈,东汉末年孙策、孙权部下的武将。陈武屡建战功,封为偏将军。建安二十年在合肥战役中战死,孙权对此十分哀痛。

董袭:字元代,东汉末年江东孙氏部将。213年,曹操南征至濡须口,董袭跟随孙权解救,并命董袭率五楼船前住濡须口。至夜深时,暴风狂袭,五楼船倾覆董袭浸死人。

甘宁:建安二十五年,甘宁去世,《三国演义》中虚构在吴蜀之战中在病重时被蜀国将领沙摩柯一箭射死。

凌统:字公绩,汉末三国时期吴国名将。凌操之子,官至偏将军。凌统认为山中之人大多壮悍,可以用威信、恩惠劝诱他们投降,孙权便命他东进,并命各城凡凌统要求,皆先给予后报告, 募得精兵万余人,后凌统病卒,时年四十九。

徐盛:字文向,汉末三国时期吴国将领。徐盛最初因讨伐山贼有功而被加为中郎将,后于濡须口之战中表现出色,得到孙权的赞赏。魏文帝曹丕伐吴时,徐盛以疑城之计退去魏军。吴黄武年间,徐盛病逝。

潘璋:公元234年,潘璋去世,孙权下令其部队交由吕岱接管。潘璋儿子潘平行为不端而被流放会稽。潘璋之妻居住在建业。孙权赐于田地房屋和免除赋役的佃户五十家。

丁奉:丁奉一生征战,与北方政权自曹操时交战至西晋初年,又侍奉吴国四位君主,见证了三国的盛衰兴亡,建衡三年(271年),丁奉去世。

五、八虎骑:

曹仁:曹丕代汉建魏,封曹仁为大将军,又迁大司马。后来,曹仁率兵进口濡须口,但最终惨败给朱桓。不久卒于军中,时年五十六岁,谥曰忠侯。

曹洪:魏明帝曹叡即位,拜曹洪为后将军,更封乐城侯。太和四年(230年),复拜骠骑将军。太和六年(232年),曹洪逝世,追谥恭侯

曹纯:字子和,东汉末年曹操麾下将领,曹仁之弟。曹纯是曹操部下精锐部队“虎豹骑”的统领者之一,因在平定北方的战役中颇有功绩,被加封为高陵亭侯,建安十五年(210年),曹纯去世。

夏侯惇:历任折冲校尉、济阴太守、建武将军,官至大将军,封高安乡侯,追谥忠侯。青龙元年(233年),得以配享太祖(曹操)庙庭。

夏侯渊:张鲁降曹操后,夏侯渊留守汉中,与刘备相拒逾年,在定军山被刘备部将黄忠所袭,战死,谥曰愍侯。

曹真:魏明帝曹叡即位后,拜大将军,进爵邵陵侯。太和二年(228年),曹真率军抵御蜀汉丞相诸葛亮的北伐。太和四年(230年),代曹休为大司马。次年因病去世,谥号“元侯”。

曹休:曹魏建立后,镇守曹魏东线,多次击破吴军,诱降吴将。官至大司马,封长平侯。太和二年(228年),曹休在魏吴石亭之战中大败,不久因背上毒疮发作而去世。

夏侯尚:江陵击败吴将诸葛瑾,升为荆州牧,封昌陵乡侯,黄初七年卒 ,谥号为悼。

六、八健将:

张辽:公元222年,江都病逝,谥刚侯,享年五十四岁。

臧霸:官至青州刺史、少府,后病死,谥威侯,享年六十五岁。

宋宪、魏续与侯成:因吕布处罚部下绑陈宫投降曹操,之后无记载。

郝萌:反叛吕布,被曹性击败由高顺斩杀。

曹性:结局无记载。

成廉:吕布近亲骁将,随吕布数十骑击败万余张燕军,曹操攻打下邳时被擒,结局不详。

扩展资料:

马超八健将:

梁兴:公元212年, 夏侯渊、徐晃进攻蓝田征讨梁兴,梁兴战败被杀。

侯选与程银公元215年,曹操平定汉中,程银投降,被封官赐爵,之后无记载。

成宜与李堪:公元211年,潼关之战中战死。

张横与马玩:潼关之战战败后下落不明。

杨秋:公元220年—226年,杨秋升任讨寇将军,封临泾侯。之后寿终正寝。

参考资料:

八健将-

八虎骑-

江表之虎臣-

五虎上将-

五子良将-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9241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