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上官桀生平简介上官桀是怎么死的,

历史典故 2023-07-20 17:00:42

上官桀是西汉汉武帝时期的人物,他除了担任过羽林期门郎、未央厩令、侍中、太仆、左将军、安阳侯以外,还有另外一层特别的身份,那就是汉武帝亲家公的父亲。

年轻的时候,上官桀在宫中做过羽林期门郎,正是这个机会,才让汉武帝注意到了他。怎么说呢,上官桀是个有才能,孔武有力,有谋略的人,汉武帝慧眼识英才,尤其喜欢那种身体强健,力气又大的人,刚好上官桀的所有条件都吻合,汉武帝就一点点地给他升职。

可是这用人啊,不能光看他有没有才干,要是这个人空有才干,心却不属于自己,那自己岂不是要被他玩死。所以汉武帝还要考验了上官桀的忠心程度以后,才能确定要不要重用他。

有一次汉武帝生了重病,他让人将他扶起来,他要去看一看那些活蹦乱跳的马儿。可是到了马圈一看,嘿,没把他给气晕了!他视若珍宝的马儿们,一个个瘦得皮包骨头,一看就是受到虐待了。汉武帝眉毛胡子一瞪眼,随手一指,地下就跪了一圈的人,只有他一个人站着。上官桀好像是主事的,他站了出来,哭着说:“皇上啊,微臣听说您生病了,天天都担心您的身体什么时候恢复啊,哪里能顾得上这些畜生呢?”

汉武帝见上官桀一个大男人哭成这样,也有些动容,好了,好了,寡人不怪你啊!

通过这件事儿,汉武帝就认为上官桀对他很是忠心,于是对上官桀就更加注意,提拔的速度简直翻倍了。

汉武帝在位期间,和匈奴打了很多次仗,所以也出现了很多抗击匈奴的名将,比如卫青,比如霍去病,比如李广,比如李广利,也比如上官桀。

汉武帝封上官桀为左将军,让他和李广利一起北抗匈奴。所以上官桀才能有机会立下赫赫战功,虽说可能没有卫青、霍去病这样显著,但他也算是一名极出色的将军了。

汉武帝和上官桀的缘分,就这样相安无事的一直到汉武帝去世,汉昭帝新立。临终前,汉武帝才确立让幼子刘弗陵当太子,将来这个国家的皇位就传给他。幼子刘弗陵的年纪非常小,小到还需要姐姐住进皇宫照料看护才行的地步,所以汉武帝还做了一件事,那就是找几个心腹帮他养儿子。

他看中的第一个大保姆就是霍光,霍光是霍去病的弟弟呀,霍去病家族的血脉他还是很认可的,于是大保姆的名额就这样定了下来。

可是汉武帝害怕大保姆把他儿子带歪了呀,正所谓防人之心不可无,所以他又给小儿子找了二保姆上官桀、三保姆金日磾、四保姆桑弘羊,提防着大保姆霍光。几个保姆中,霍光的权力最大,上官桀就不开心了,凭什么自己还不如霍光啊。四保姆桑弘羊也不服气,凭啥霍光的官比他大?于是乎,上官桀和桑弘羊就勾结起来陷害霍光,打算除掉霍光,瓜分霍光的大权。

他们知道树大好乘凉的道理,于是抱住了鄂邑长公主这颗大树,霍光在这些人的连番夹击下,幸运存活了下来,他对汉昭帝说,这些人都是坏蛋,他们想要对我不利,就是对你不利,这种人一定要杀掉啊!

汉昭帝觉得有道理,便下令灭了上官桀和桑弘羊的全族。而鄂邑长公主牵涉此案,汉昭帝还没想好怎么处置她呢,她自己先害怕起来,自杀了。

就这样,汉昭帝替霍光除掉了最具威胁的政敌,从此霍光的权力更大了,有时候甚至还要插手汉昭帝要宠幸谁,要和谁生娃娃的事情,简直气坏了汉昭帝,他这不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吗!

霍光和上官桀本来是亲家,为何上官桀差点被霍光灭族?

虽然霍光与上官桀两家存在联姻关系,但在朝堂之上依旧是铁铮铮的敌对存在。他们同为汉武帝在位时留下的辅政大臣,彼此都掌握着滔天的权力,眼看着霍光在朝中的地位超过了自己。所以后来上官桀就在暗中勾结桑弘羊、长公主等人企图将霍光与汉昭帝一起灭掉。只是事与愿违,计划赶不上变化,上官桀反而被将了一军,如此一来上官桀就是到了无法饶恕的谋逆之罪,自然有灭族的风险。

1.霍光与上官桀之间是敌对关系

为后世铺后路,留下托孤大臣是历代帝王弥留之际的管用手段,而桑弘羊、上官桀和霍光就是汉武帝留下给汉昭帝铺路的大臣。这三者虽说明面上统一战线,实则也是互相牵制的存在,汉武帝的目的也昭然若揭,就是让三者相互制约,进而防止权倾朝野的存在。如此一来,若说霍家与上官家存在联姻关系,也只不过是彼此之间互相利用的手段,与权力相比起来根本无足轻重,朝堂之上二人是政敌,他们争锋相对。

2.霍光愈发受汉昭帝倚重,上官桀同为辅佐大臣感觉到了危机,想要谋逆最终反而害了自己

一方面霍光在朝堂上阻碍上官家得到封官优惠,另一方面汉昭帝对霍光愈发信任,这两方面都让上官桀逐渐积累了怨气。霍光毕竟是霍去病的兄弟,汉昭帝自然而然对于霍光就多了一些信任,并且对于上官桀几位大臣对霍光的弹劾也置之不理。所以上官桀就在这种情况下野心蠢蠢欲动,竟然暗中投奔了长公主一脉。而朝中的另一位辅政大臣桑弘羊也因为功高自满不甘居于霍光之下,就顺理成章地与上官桀达成了一致对敌状态。

上官桀、桑弘羊与长公主为首的人企图推翻刘弗陵,拥立燕王刘旦为帝王,并且在暗中徐徐展开了筹谋。这伙人以?清君侧?为由,陷害霍光有不臣之心,而燕王就凭借着护驾的理由前往京都,借机挟持汉昭帝。然而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公元前80年,一场暗潮汹涌的宴会有长公主开启,然而手下一个管理赋税的小人物燕仓却将自己掌握的信息提前告知了汉昭帝。如此一来,这场谋逆必定一失败告终,而上官桀等人也因为谋逆的罪名,难逃灭族的可能。

霍光和上官桀本是亲家,为何上官桀差点被霍光灭族?

霍光和上官桀是亲家没错,可是霍光的亲家上官桀,女婿上官安自己一步一步把自己推进了深渊。其实霍光算是吧上官一家灭族了,只是念及上官皇后年龄小,再加上是自己的外孙女,所以没处死上官皇后。

其一、辅政大臣相互制约。

汉武帝临终前委托了四位大臣辅佐刘弗陵,分别是金日磾、桑弘羊、上官桀、霍光。金日磾、桑弘羊且不做详谈,我们就说上官桀和霍光。上官桀和霍光本来相安无事,可上官桀的儿子上官安人心不足,想借助霍光一点点做大势力。于是娶了霍光的女儿为妻,还生下上官皇后。这还没玩,上官安为了加快势力的形成,于是向老泰山霍光提出,让仅有五岁的女儿嫁给汉昭帝。霍光深知他玩的什么把戏,所以被一口回绝!

其二、谋反被诛。

上官安寻求霍光不成,于是找盖长公主的姘头把自己的女儿嫁给刘弗陵为皇后,当时的上官皇后才六岁!随着时间推移,上官桀、上官安、盖长公主、桑弘羊都与燕王刘旦串通一气,打算去除霍光。先是在刘弗陵面前摆霍光一道,说霍光是一个权臣,飞扬跋扈等等,若是不除日后为患之类的话。刘弗陵虽然年幼,但能分辨出话中意思,霍光自然是没有遭到处罚。

后来上官父子居然膨胀到谋反!其父子打算密谋废掉刘弗陵,让上官安当君王。最终事情败露,被霍光诛杀。只有年幼的上官皇后还存活于世。

上官皇后的人物生平

上官氏,陇西上邽(今甘肃省天水市西南)人,出身于官宦世家,祖父是左将军上官桀, 外祖父是大司马大将军霍光。
公元前87年(汉武帝后元二年)二月,武帝驾崩,皇太子刘弗陵继位为汉昭帝。昭帝年仅八岁,未谙世事,于是,群臣商量决定由鄂邑公主养护昭帝,并以昭帝的名义下诏,尊鄂邑公主为鄂邑长公主,让她入住皇宫。
上官氏的父亲上官安与上官氏的祖父上官桀讨好鄂邑长公主,并取得信任。
昭帝年十二岁拟立皇后,鄂邑长公主为其选皇后,上官安便去找岳父大人霍光,恳求岳父出面,让自己的女儿,即霍光的外孙女上官氏入主后宫。上官安的女儿当时年仅六岁,霍光没有答应。
上官安便找到盖长公主的情夫丁外人,对丁外人说:“听说公主有选立皇后的打算,我有个女儿,容貌端丽,请长公主垂爱。这事成与不成,全仰仗阁下。汉家惯例,列侯尚公主,阁下何愁不封候?”丁外人大喜,去找鄂邑长公主,长公主遂答应立上官女为皇后。
公元前83年(始元四年),六岁的上官氏被迎入皇宫,封为婕妤。婕妤是后宫中的第三等级,位次于皇后、昭仪、位视上卿,爵比例侯。过了一个月,上官氏被封为皇后,成为汉代年龄最小的一位皇后。上官皇后受封以后,上官父子感恩丁外人,为丁外人求封,霍光不答应。上官父子极为恼怒。鄂邑长公主听说霍光拒绝封她的情夫,也甚为怨恨,联合大臣桑弘羊、燕王,准备除去霍光,他们收集霍光的材料,由燕王刘旦遣人上疏,弹劾霍光道:“霍光去了长安东的广明亭检阅御林军,道上驻跸,太官供备的包含,僭用了礼仪;他任人唯亲,长吏杨敞无才无功,却封其为搜粟都尉;霍光专权自恣,擅自调动校尉。臣怀疑他图谋不轨。臣愿归王玺,宿卫京师,保卫皇上。”昭帝识破了他们的计谋,把燕王的奏疏留下,不肯下发。
上官桀一伙密谋后定计:由鄂邑长公主出面请霍光,伏兵格杀霍光,同时除掉燕王刘旦,废除昭帝,拥立上官桀为帝。他们的阴谋被稻田使者燕仓听到,奏告昭帝与霍光,霍光发兵,逮杀上官父子、丁外人,燕王刘旦、鄂邑长公主自杀身亡。
上官皇后年仅八岁,没有参与祖父的阴谋活动,加上她是霍光的外孙女,所以不但保全了性命,而且皇后的凤冠也没有被摘掉,这场政变后,朝政安定。公元前74年(汉昭帝元平元年),汉昭帝去世,因为昭帝没有儿子,霍光和诸位大臣商议,立汉武帝的孙子昌邑王刘贺(李夫人的孙子)为帝,尊上官氏为皇太后。移居长乐宫。
刘贺荒淫无道,只做了二十七天皇帝,就被霍光废去,另立戾太子刘据的孙子刘病已为汉宣帝,刘病已改名刘询,刘询是汉武帝的曾孙,上官氏论辈份是汉宣帝的祖母,这样,上官氏年仅十五岁,就尊为太皇太后,成为中国历史上最年轻的太皇太后。霍光表现尚可,但是汉宣帝觉得他如“芒刺在背”已经有了矛盾,而且霍光的家人飞扬跋扈,霍光的夫人霍显为了让自己的女儿霍成君成为皇后,竟然毒死了汉宣帝的结发之妻许皇后,后来霍光病死,汉宣帝和太皇太后上官氏亲临祭奠,用了极高的礼节,但是霍光的家族后来在汉宣帝的打击下也遭到了灭门的厄运,上官氏的母系也绝了。
从此,上官太皇太后不问政事,在长乐宫中颐养天年。建昭二年(前37年),上官太皇太后寿终正寝,时年五十二岁。与昭帝合葬平陵。

上官婉儿的生平简介 上官婉儿是怎么死的?

上官婉儿,又称“巾帼宰相”,是古代历史上十分有名的女官,她和武则天的故事,千百年来依然为人津津乐道。
上官婉儿是西汉外戚上官桀的后代,她的祖父上官仪更是在唐朝官至宰相,可惜的是,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降临在上官家族。唐高宗将武则天封为皇后以后,武则天摆弄权势,在前朝呼风唤雨,高宗忌惮武则天,便有了废后的心思。上官仪受高宗之令起草将废武则天的诏书,被武则天发现以后,上官仪被武则天划为头号仇敌。武则天耍尽心机让高宗放弃了废后的打算,最后上官仪被武则天所杀,上官仪的儿子上官廷芝也被杀害。
武则天对上官一族的仇恨,杀了上官仪和上官廷芝还不够解恨,最后她还将上官廷芝的妻女全都配没掖庭,为奴为婢!
上官家族被武则天弄得家破人亡之时,上官婉儿刚出生不久,她在懵懂无知的时候就从宰相孙女变成了宫女,从此与母亲郑氏在宫中相依为命。
郑氏见女儿自幼聪慧不凡,就精心培养上官婉儿,也许她想的是,将来的某一日,上官婉儿也能光耀门楣呢!


上官婉儿翻身的机会终于来了,那是上官婉儿十四岁那年,不知武则天是从哪里得来的消息,总之武则天听说上官婉儿有十分出众的文才,丝毫不输给男儿,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当即就召见上官婉儿,并出题考验她。上官婉儿当着武则天的面,须臾之间就作出一篇辞藻华丽,文书工整,思维清晰的文章,令武则天赞叹不已。武则天爱惜上官婉儿的才能,就免去了她的奴婢身份,让其掌管宫中诏命。
后来,武则天称帝,上官婉儿便成为了武则天的机要秘书,多次起草诏敕,时称“内舍人”。再后来,上官婉儿犯了死罪,但武则天不忍杀死有才之人,只对上官婉儿施以黥面而已。上官婉儿逢迎武则天,此后更得武则天欢心,甚至还被允许参与政务!
神龙政变后,唐中宗复辟,上官婉儿被封为昭容,深受中宗信任与宠爱。难得的是,上官婉儿不但笼络了中宗的欢心,还与中宗的皇后韦氏、女儿安乐公主交情颇深。韦皇后和安乐公主在上官婉儿的有意影响下,将武则天视作偶像,都希望效仿武则天成为女皇帝,为后来的皇室夺权埋下隐患。
上官婉儿向韦皇后推荐了武三思,她自己则与武三思私通,在上官婉儿的帮助下,武三思很快获得韦皇后的信任与重用,权倾朝野,不可一世。此时的上官婉儿推崇武氏而排斥皇室,令太子李重俊十分不满。
后来,李重俊发动宫变,武三思等人全部被杀,上官婉儿也差点被杀。
李重俊死后,中宗之女安乐公主多次请求当皇太女,上官婉儿四次劝说中宗不要答应,最后一次还以自杀相劝。中宗骨子里还是希望立皇太子的,所以依从了上官婉儿的话,拒绝了安乐公主的请求。
随着太平公主的势力越来越大,上官婉儿深知自己得罪了韦皇后和安乐公主,就转而投靠了太平公主。此时韦皇后的家族势力也不弱,与太平公主形成分庭抗礼之势。
太平公主与上官婉儿商议之后,决定立一份遗诏立李重茂为皇太子。但是,诏书被韦皇后篡改,李隆基便与太平公主发动政变,成功之后,李隆基坚决处死了上官婉儿,毕竟上官婉儿曾经和韦氏关系亲密,谁知道她是不是真心支持李唐皇室的呢?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9216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