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了解司马懿三千死士吗?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高平陵政变前5年,司马懿就被曹爽明升暗降剥夺兵权,同时任职毫无实权的太傅一职,但司马懿仍在朝中为官;高平陵政变前2年,司马懿称病不上朝,从此不问政事;高平陵政变前1年,曹爽还不放心司马懿,专门派荆州刺史李胜到司马懿的府邸打探消息,得到的消息是司马懿将不久于人世。
公元249年,司马懿趁曹爽带着皇帝曹芳及其手握重兵的两个弟弟一起出城祭拜先帝时,发动了高平陵政变,司马懿父子率领手下三千死士突然发动兵变,以太后的名义关闭所有城门,占领洛阳城中所有兵器库,同时派出自己人占据所有兵营和控制城中的兵权,再诈降曹爽,迎回皇帝曹芳,自此司马懿的高平陵政变成功了。
司马懿
司马懿在高平陵政变5年前就被曹爽剥夺了兵权,那么他手下的三千死士是从哪里冒出来的,为何在当时繁华的京城洛阳,在曹爽的眼皮底下,就没有人发现呢?
当时,不仅仅司马懿没有兵权,就连他的儿子司马师与司马昭也没有兵权,因为司马师当时的官职是中护军,是负责选拔和监督军事将领的官职,差不多就是现在组织部和监察部的职能,是没有兵权的,而司马昭的官职是个议郎,差不多就是议论政事的文官,更是没有兵权,司马懿父子三人都没有兵权,这三千死士从哪里来?
司马师与司马昭
所谓的三千死士出自《晋书》景帝纪的记载,也就是司马师的传记,是这么记载的:
起初,司马师在暗地里私养了三千死士,分散在民间,然后在一天时间全部聚集在一起,没有人知道这些死士从哪里来。
别的先不说,就单纯就高平陵政变来分析一下有没有这个可能。司马家是门阀世家,养活三千死士确实不存问题,但问题是如果是分散在民间,如何用一天时间能把这些人全部聚集起来?古代又没有手机和电话,如何能在一天时间把三千聚集在一起,难道三千人都在洛阳城吗?曹爽前脚出城,司马懿后脚就开始兵变,司马师岂不是要在曹爽眼皮底下聚集起三千人,这绝对不是个小数字,在当时能聚集三千人而不被发现,是绝对不可能的。
唯一的可能就是三千死士不是阴暗的存在,而是明面上的存在,司马师召集的应该是司马家的族人、部曲和依附于司马家的宾客、佃农、奴隶等等。
司马懿率领三千死士政变
司马家族是当时的门阀世家,他们的祖先是秦汉时期项羽分封的殷王司马卬,包括西汉时期的司马迁也是司马懿的祖先,到了司马懿的父亲司马防时,司马家已经存在几百年了,司马懿的父亲司马防是曹操时代的洛阳令和京兆尹,司马懿的祖父是东汉时期的颍川太守司马儁。
司马防有八个儿子,司马懿排行老二,这八个儿子在当时都是名士,被合称为司马八达,这是司马家的八个分支,到了司马懿这一代,司马懿又有九个儿子,九个儿子又是九个分支,不说别的,光是司马家族三代人的直系亲属就有数百人,这数百人再加上其族人,整个家族少说有五六百人,多则数千人,注意这只是司马家的族人而已。
由于司马家是大家族,又是历代在朝中做官的家族,所以称得上是世族门阀或者世族豪强,家中不仅有钱,而且有权,更是有田,有钱可以招兵买马,阴养死士,有权可以拉拢同盟,组建统一战线,有田可以对外租借田地,形成庄园经济,控制农民,同时司马家族会有一批数量庞大的部曲存在。
司马师与死士
所谓的部曲就是依附于司马家的奴隶、佃农、宾客等,这些部曲算是司马家的私人财产,任何人无权干涉,哪怕是朝廷和皇帝,这些部曲忠心的是司马家族,他们眼中没有朝廷和皇帝,如果司马师想要组建一支军队,那是很容易的,只需要把这些人聚集起来,就是一支军队,也就是晋书中所说的死士三千。
但是,这些人并不是阴暗的存在,而是光明正大的存在,因为部曲在三国时期是一种正常的社会现象,就连像刘备这样的没落皇族,势力弱小的军阀都有部曲,比如说魏延就是刘备的部曲,更不用说三国时那些大家族呢,根据《三国志》的记载:
高平陵政变
《三国志 邓艾传》:孙权已没,大臣未附,吴名宗大族,皆有部曲。
这里说的是:孙权去世后,大臣不归顺新朝,东吴著名的宗族大姓都有自己的私人武装。这里虽然说的是东吴,其实整个三国都是这样,曹魏也是如此,并且曹魏境内的宗族比东吴境内的宗族更多更强更大,司马家族就是如此。
很难想象当时的世族门阀的势力有多强大,一个有势力的大家族基本上能称得上是一方势力了,曹爽虽然罢免了司马懿和司马师的兵权,但曹爽没有能力罢免司马家的部曲,因为这是司马家的私人财产,也有曹爽没能重视司马家的原因在其中,这也是曹爽失败的原因之一。
政变成功
所以,司马师突然带出来的三千死士,其实就是司马家的部曲,因为在当时,部曲是个公开的存在,司马师也无需遮掩,只需要在用时聚集起来就行,而这些部曲要不就是附依于司马家生存的,要不就是与司马家是利益共同体,他们忠心的只是司马家,而不是朝廷和皇帝,就算司马懿让他们杀皇帝,他们也会毫不犹豫地执行,这就是部曲,也就是死士。
司马家族如此强大的实力,想要凑齐三千人并不是难事,只需要凑齐了三千人,然后控制兵营夺取兵权,兵营中的士卒也不敢贸然反抗,只要控制了兵营和兵权,司马懿再联合一大批对曹爽不满意的就能扳倒曹爽而成功政变。
司马懿丢失大权后,为什么三千将士仍然忠于他?事实上,司马懿被称为“太傅”,被称为“上公”,地位还在三公之上,制度化的权力被削弱了很多,但作为非常重要的权力“拉拢人才”,依然掌握在手中,他将沙子混入官员体系中。
另一方面,司马懿本人表示,家族同为鸡犬升天,兄弟司马孚担任尚书令,其子司马师担任中护军几年,但在高平陵政变前几年被免职。
司马懿虚构之后,如何让三千死士放弃他,不抱怨?
仇鹿鸣的专项研究中提到司马师的职务变动可能是为了交换曹爽集团介入夏侯玄司马懿长期掌握的长安重兵集团的政治筹码,当然,夏侯玄本人是司马师的“阿姨”,“肉还烂在锅里”
不仅如此,司马师还是当时曹魏“前两代”圈子里的重要人物,其老友自古以来对洛阳禁军的影响力不容小觑。
司马懿坦率地说,虽然高位“躲在早晨”,但司马氏在家族中枢的势力不弱。 他自己长期带军提拔的许多将军,在各重要外镇带兵,既然花了十几年、二十几年的时间培养,曹爽即使在有雄厚人才储备的情况下,也要慢慢更换。 更何况他手里的武勋人才极其匮乏。
司马懿看似退却,但朝中、外镇仍有重要实力,因此“高平陵之变”开始后,他亲自带军进攻,路过曹爽邸时,仅有的中级军官校尉表示,“不知天下事”的“骑墙”
权力,本质上是“期票”,能否兑现,兑现时是增值还是贬值,其实是“期待”和“自信”。
司马懿有这样的实力,如果真的退却了,围绕在他周围的这些人自然会散开,寻找真正的机会,这3000名死士也好,他的铁杆亲信也好,都知道他心里有翻曹爽的计划,隐退是用手段
很简单,因为朝廷大臣普遍支持司马懿扳倒曹爽,所以司马师的作为他们会帮忙遮掩,有朝廷大臣站台,“阴养死士三千”而不被发现就很正常了。
曹睿死后,司马懿、曹爽同为顾命大臣。司马懿是朝臣的代表,曹爽是宗室曹家人的代表。曹爽重用曹氏亲友,把持朝政,曹爽一党中,何晏是曹操的养子,丁谧是曹操同乡兼好友丁斐之子,毕轨是曹睿的亲家,夏侯玄是夏侯氏之子相当于曹家人,曹爽一党的性质是曹氏宗室把持政权,这引起朝廷大臣的普遍不满。
而曹爽对朝廷大臣也心黑手很,曹操时代的谋士蒋济身为护军将军,掌握禁军军权;高柔身为廷尉,掌握司法大权,都被调为三公,虽然地位尊贵,但是职务清闲。掌管选举的卢毓被罢官,曹睿留下来辅佐曹爽的孙礼因为跟曹爽意见不合,先被外放后被罢官。可以说曹爽一党横行无忌,引起了朝廷大臣的普遍不满。
在这种情况下,唯有司马懿还有一定实力,是扳倒曹爽的希望。司马懿是托孤大臣,有“都督中外诸军事”的职务,儿子司马师是中护军,掌握了部分禁军,加上司马师散养的三千死士,司马懿是朝廷大臣翻盘的唯一机会。
所以朝廷大臣普遍支持司马懿搞政变,不让曹爽继续把持政权。“高平陵之变”是诸多朝臣一起发动的,只是推司马懿为首而已,因为有这么多朝臣支持司马家,所以对于司马师散养死士一事,他们必然提供了很大的便利,司马师自己行事也比较缜密,这死士才养得悄无声息,最后在政变中发挥了作用。
高平陵之变,司马家只是朝廷大臣里带头的,只不过完事以后利用这个机会独揽大权,开始了化家为国的历程,让大家误以为高平陵之变是他们谋朝篡位的活动了。
阴养死士三千,靠突然发动高平陵事变咸鱼翻身,然后屠杀曹魏宗室,宠树同己,侵蚀魏国社稷,这是司马懿晚年所做的事情。
可能很多人都会有这个疑问,司马懿怎么做到在自己被曹爽压制的时候,还能够让三千死士对自己臣服,还能养的起三千死士呢?
这个问题的回答其实也很简单,那就是司马懿其实远远没有电视剧里面所描述的那样危如累卵,只是在权力上被一定程度的架空了而已,其仍然掌握着不可忽视的实力。
话说司马懿和曹爽并受托孤,两人同时『录尚书事』。这个『录尚书事』可是非常不得了的,东汉魏晋时期的实权宰相都要带这个衔,才能名正言顺的处理国家大事。开始的时候曹爽对司马懿也很尊敬,但是后来不久就听从丁谧的计策,让司马懿明升暗降。
本来司马懿是骠骑将军,从一品,曹爽就想把录尚书事去掉,然后加封司马懿为大司马,不过大司马这个职位似乎不祥,因为之前的大司马曹仁、曹休和曹真都是上任不久就去世了,于是经过人提点之后,曹真决定改尊司马懿为太傅。太傅为上公,地位尊崇,还有很多的面子活:
入殿不趋,赞拜不名,剑履上殿,如汉萧何故事。
即便如此,曹爽早期辅政的时候还是经常请教司马懿的,双方一度合作的亲密无间,非常友好。但是渐渐的,曹爽开始任用自己的班底,也就是何晏、丁谧这帮人,和司马懿疏远了。
外以名号尊之,内欲令尚书奏事,先来由己,得制其轻重也。
司马懿也知道这一点,于是自请外出去防备东吴,曹爽和司马懿两边也算是相安无事。
后来等司马懿回到朝廷,基本上政务权力就都已经被架空了。但是其实司马家依然势力不小:司马懿的弟弟司马孚是尚书令,这是当年荀彧做过的职位,名义上的尚书台的长官,虽然曹爽录尚书事,导致司马孚没有实权,但是有这个职位,还是能让司马家多预政事毕竟橡皮图章,那也是图章啊。
景初三年,魏明帝曹叡去世,年幼的曹芳即位。年仅八岁的曹芳虽有皇帝之名,但无皇帝之实。所以,朝中的大小事务都要经过曹爽和司马懿之手。但是,曹爽为了能够把持朝政,独揽大权,伙同曹羲和曹训一同排挤司马懿,软禁太后。
也就是说,当时的曹爽是把内城打造成铁牢一般,司马懿根本无法把手伸的进去。但好在,司马懿的儿子司马师是中护军,弟弟司马孚也是官至太尉,主持西北战事,其军事能力也是不错的。所以,因为有着这些人的相助,再加上豢养的三千死士。司马懿在正始十年发动高平陵政变,成功的铲除了曹爽势力,开始了掌控曹魏大权的征途。
那么,高平陵政变中出现的三千死士是如何招募的,他们为何对司马懿如此的忠心呢?
其实,这涉及到东汉后期的社会现象和世家的影响力。在东汉后期,主弱臣强,宦官和外戚相斗,再加上国库的空虚,使得朝廷根本没有多余的钱财来给军队发饷银。而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募兵制在当时很流行。而各地募上来的士兵,朝廷不会给钱,他们全靠当时的主将一个人发工资。
这么一来,就会加大士兵对将领个人的人身归附。而且在三国时期还流行一种现象,那就是部曲。部曲是属于将领个人的私人军队,这样的方式更加加剧了士兵对将领的忠心度。而当时,司马懿三父子,以及弟弟司马孚等人在军中都很有威望,他们自然也会有自己的部曲。而在这些部曲中抽调一些忠诚度较高的士兵进行培养,这无疑是一种较为直接和快速的方式。
另外,河内的司马氏家族是一个有着很深厚底蕴的家族。有钱有地又有权力,再加上当时的社会动荡不安,很多人没有地没有工作来维持得了生计。这个时候,只要司马氏从中筛选出一批人,再以司马氏的资源来训练和培养他们。再久而久之之下,这些人必然会为司马氏卖命。
除此之外,当时的游侠之风和豢养死士的风气很盛。游侠是一种特殊的职业,这些人不仅武艺水平很高,而且大多数都是忠义且能够两肋插刀的义士。只要司马氏能够对他们好,他们也必然会报恩。
况且,死士这种高危职业一直都有,而河内司马家族家大业大,根本不会忧虑钱财的问题。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司马懿这位当代的族长手上肯定会掌控着一批死士,而且这一批死士的忠诚度也很高。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921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下一篇: 袁天罡到底是什么人袁天罡最后怎么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