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曹操之父曹嵩死因之谜曹嵩是被谁所杀,

历史典故 2023-07-20 16:44:52

《三国志》称曹操是西汉开国功臣曹参之后,实际上曹操之父曹嵩只是曹参后人宦官曹腾的养子,曹操与曹参并无血缘关系。历史上,大家多关注于曹操的妻子、儿女,很少有人关注到曹操的这位被太监养大的父亲,即曹嵩。史书关于曹嵩的记载不多,最关键的是,曹嵩的死在历史上疑点重重。

现在有句话说,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曹操就是这样。东汉末年,朝廷格局四分五裂,董卓挟天子以令诸侯,曹操不愿归顺董卓,便逃至陈留起兵讨伐董卓。打仗打来打去,难免得罪几个人,曹操得罪的人多了去了,其中一个就是徐州牧陶谦。原来,曹操曾助袁绍打败了陶谦,陶谦对曹操始终怀恨在心。

曹操起兵以后,父亲曹嵩不愿跟着他冒险,他一个人带着最小的儿子曹德到琅邪避祸去了。在乱世里,你想找一个世外桃源的地方来避祸可能吗?曹嵩在琅邪郡住了一段时间之后,深刻地感觉到有一个牛逼的儿子有多么重要,刚好那时曹操在兖州,于是曹嵩就写信告诉曹操,说他要带着曹德去投奔他了,让他准备好。

为了早日见到曹操,曹嵩和曹德父子收拾好行李就赶路了,他们第一站是去泰山郡,曹操担心半路上出意外,于是派了泰山郡太守应劭前去接应。可是,曹操终究是晚了一步。

原来,曹嵩要去兖州投奔曹操的消息被陶谦知道了,陶谦记恨曹操当年多次攻打徐州,为了报复曹操,他派出了数千轻骑去杀曹嵩。曹嵩和曹德听见马蹄声,还以为是曹操派人来迎接他们了,当即就打开大门放他们进来,谁知道这些人一进门就杀人。曹德见情形不妙,立刻带着家里的侍卫挡在前面,一边杀敌一边劝曹嵩快逃。

曹嵩慌慌张张地跑向后门,一边逃一边叫上他的美妾们。到了所谓的后门,曹嵩才发现其实是一个狗洞,只不过现在形势危急,顾不了什么面子了,他先让最喜欢的一个小妾通过,谁知那小妾身材有点胖,直接就卡在了洞里,出不去又进不来,最后陶谦的追兵杀死了曹德,又追上了曹嵩,把曹嵩和一帮妾室全都杀掉了!

应劭收到消息时,曹嵩、曹德已经遇害,他害怕曹操迁怒于自己,就放弃官位投奔了袁绍。曹操知道自己的父亲和弟弟死于陶谦之手以后,非常愤怒,他发誓要杀陶谦报仇。所以,才有后来曹操以为父报仇的名义攻打陶谦的事,而他打败陶谦以后在徐州屠城也是一种泄愤。

其实,关于曹嵩的死还有另外一种说法,说的是曹操派了人去迎接曹嵩,因为曹嵩有辎重百余辆,所以陶谦就派了都尉张闿带领两百骑兵护送他们。最后不是陶谦杀了曹嵩,而是陶谦的手下张闿为求财宝而杀了曹嵩。

总之,曹操的亲生父亲曹嵩的确是被人所杀就是了,至于是何人所杀,死于何地,就有多种不同的说法了。

历史上曹嵩是怎么死的?它真的是被陶谦杀死的吗?



曹嵩真的是被陶谦杀死的吗?校易搜为您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朋友过来看看。


事实上,

曹嵩是一个经历过风风雨雨的人。当时靠卖官坐在第三工的位置上。然而,他很快透露,邱被解雇,他没有收集他的大部分财产。他只能回老家养老。好在这并没有影响曹操的前程,只是曹操因为是宦官,在朝廷不得人心,却不认识什么仇人。后来曹操发展了自己的势力,他的父亲曹嵩和弟弟曹德准备投靠曹操。结果,他们在路上被陶谦的军队截住,最后被追死。曹操也为父报仇,出兵讨伐陶谦,对徐州惨案泄愤。


但是,

比如《世说新语》,这个故事很精彩,但一看就是编的。也就是说,曹嵩是想带着他的妃子逃跑。当时他的嫔妃都胖得跑不动了。不过,曹嵩是个善良的人。他想逃跑,但一定要和她一起跑。因此,曹嵩和他的妃子躲在厕所里,最后在陶谦被士兵抓住。因为其中一个刚好赶时间,在厕所里抓到了曹松。


不过还是应该更相信《三国演义》里的描述。然而,陶谦直接杀死曹嵩并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他为什么坚持这样做?如果陶谦还活着,他也许还能和曹操谈判,或者把它作为谈判的筹码。人死了,就什么都没了。因此,陶谦在这里的动机一直是个谜。最后不仅失去了一个筹码,还引来了曹操的仇恨值,最后积劳成疾。

曹操的父亲,曹嵩怎么死的?

关于这一段历史公案的争议,还真不能怪到后人头上,因为《三国志》和《后汉书》中,对此事的记载也是自相矛盾,搞得后人莫衷一是。

一、《后汉书》中的记载

在《后汉书》中,对此事的记载有两处。一处在《陶谦》传中,另一处在《应劭》传中。

1、《陶谦》传的记载

“初,曹操父嵩避难琅琊,时谦别将守阴平,士卒利嵩财宝,遂袭杀之。”这段记载并没有说明时间,但从初平四年(公元193年)曹操发兵为父报仇来看,应该是初平三年(公元192年)或者初平四年(公元193年)春夏之交发生的事情。

2、《应劭》传中的记载

“兴平元年(194年),前大尉曹嵩及子德从琅邪入太山,劭遣兵迎之,未到,而徐州牧陶谦素怨嵩子操数击之,乃使轻骑追嵩、德,并杀之于郡界。”

二、《三国志》中的记载

在《三国志 魏书 武帝记》中,对于曹操讨伐陶谦共用两条记载:

其一、(......初平四年)秋,太祖征陶谦,下十余城,谦守城不敢出。

其二、兴平元年春,太祖自徐州还,初,太祖父嵩,去官后还谯,董卓之乱,避难琅邪,为陶谦所害,故太祖志在复雠东伐。夏,使荀彧、程昱守鄄城,复征陶谦,拔五城,遂略地至东海。

从这两条记载来看,曹操为父报仇一共发起了两次战役。第一次是在初平四年的秋天。自己的父亲被人所害,相信曹操在得知了消息之后,是不会耽搁太长时间发兵报仇的,可是没有得手。曹操第二次举兵为父报仇是在兴平元年的夏天,虽然残破了徐州,可是仍然没有得手。

由此我们可以确定,曹嵩应该是在初平四年(公元193年)夏季的时候被杀,《后汉书 应劭》传中所记有误。

三、曹嵩是否为陶谦派人所杀?

要想搞清楚这个问题,我们就要来分析一下陶谦是否有杀人的动机。

作为兖州牧的曹操和徐州牧的陶谦在政治地位上是平级的,但是兖州的经济条件却远不及徐州。兖州经过黄巾军的反复洗劫,已经是残破不堪。而徐州却成为了当时流民们的主要聚集地,百姓殷盛、谷物充盈,这已经引起了曹操的垂涎。作为乱世的诸侯,陶谦并不像《三国演义》中描述的那般忠厚有余,才能不足,而是信用非所,刑政不理,并且积极地投入到争雄的行列中。

据《三国志 魏书 武帝记》记载:袁术与绍有隙,术求援于公孙瓒,瓒使刘备屯高唐,单经屯平原,陶谦屯发干,以逼绍。太祖与绍会击,皆破之。

下邳阙宣聚觽数千人,自称天子;徐州牧陶谦与共举兵,取泰山华、费,略任城。

由此可以看出,陶谦和曹操是有着矛盾的。尤其是在初平四年的春夏之交,陶谦举兵攻取泰山(太山)。我们要注意,这次事件中的另一个主人公应劭就是泰山(太山)太守。

不过,这段经过在《魏晋世语》中却有另外一种说法:“嵩在泰山华县。太祖令泰山太守应劭送家诣兖州,劭兵未至,陶谦密遣数千骑掩捕。嵩家以为劭迎,不设备。谦兵至,杀太祖弟德于门中。嵩惧,穿后垣,先出其妾,妾肥,不时得出;嵩逃于厕,与妾俱被害,阖门皆死。劭惧,弃官赴袁绍。”

陶谦和曹操本来就有矛盾,是有着伤害曹嵩的动机的。曹操害怕陶谦伤害自己的家人,于是命令应劭护送家眷到兖州。可是,这个情报被陶谦侦知,于是派人来追杀,曹嵩被杀,应劭惧祸逃跑。陶谦顺势攻取了泰山的华、费,略任城。于是才引来了曹操出兵为父报仇。

笔者认为,《魏晋世语》中的记载才是历史真相,曹嵩确实是被陶谦派人所杀。至于这场凶案的直接凶手张闿应该是陶谦派去的领军将领。他在完成了杀死曹嵩的任务后,本来应该回去向陶谦复命,可是他贪图曹嵩的财产,又觉得自己杀死曹嵩,肯定会引来曹操疯狂的报复,陶谦是否能够保护住自己还未可知。于是,张闿就率军逃到了东吴。

张闿逃到东吴后,所说的奉陶谦之命杀死曹嵩并不是推卸责任,而是历史真相,只不过掩盖了自己贪图财物和为了保命脱离陶谦的事实。陶谦呢,在曹操讨伐自己的时候,正好把责任推给了逃跑的张闿。可是,曹操的眼睛是雪亮的!如果真的是张闿谋财害命,那你陶谦为何要趁机攻占曹操的华县、费县呢?

四、结论

据上文,我们是否可以这样认定:初平四年的夏季,曹操为了防止陶谦伤害自己的家人,命令泰山太守应劭出兵护送自己避祸在华县的家人到兖州。不料,情报被陶谦得知,于是派兵截杀。应劭惧祸投奔了袁绍。张闿见钱眼开,兼之惧怕曹操的报复,认为陶谦将来保护不了自己,于是投奔了东吴。曹操发兵攻打徐州,陶谦把罪名推到了张闿身上。

《三国演义》曹操父亲被谁杀的?

陶谦。公元193年秋曹操在匡亭之战中大败北上的袁术并一路追击,直到袁术渡过淮河逃到寿春才止步,在胜利的喜悦中收到了父亲曹嵩被陶谦杀害的消息,怒不可遏的曹操挥师徐州为父报仇。

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长篇小说四大名著之一,全称三国志通俗演义,原作者是元末明初小说家罗贯中,明朝中叶出现各种刻本,邹梧冈版三国演义系故宫博物院研究员,知名书法家张志和发现整理据介绍,该版本是其2002年在山西平遥古城发现,不见于任何书目著录,国内外各大图书馆亦无收藏。

三国演义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105年的历史风云,以描写战争为主,反映了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混战和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和最终司马炎一统三国,建立晋朝的故事,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斗争与矛盾的转化,并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批叱咤风云的三国英雄人物。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9209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