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惠帝驾崩,吕太后讣告天下,当时只是哭号而不见流泪。留侯张良的儿子张辟疆为侍中,年龄十五岁,告诉丞相陈平说:“太后只有惠帝一个亲儿子,哭起来却不悲伤。你知道原因吗?”陈平说:“什么原因?”辟疆说:“帝无年长的儿子,太后顾忌你们,而这顾忌之心超过了丧子之痛、所以如此。现在丞相不妨奏请任命吕台、吕产为将,分别带领南北两军,让吕氏诸人都在朝中任事。这样的话,太后就心安了,你们也可以解除灾难。”丞相照辟疆的计策,奏请太后,太后觉得满意,顾忌之心轻了,她的哭泣才显得哀伤了。
吕太后者,高祖微时妃也,生孝惠帝、女鲁元太后。及高祖为汉王,得定陶戚姬,爱幸,生赵隐王如意。孝惠为人仁弱,高祖以为不类我,常欲废太子,立戚姬子如意,如意类我。戚姬幸,常从上之关东,日夜啼泣,欲立其子代太子。吕后年长,常留守,希见上,益疏。如意立为赵王后,几代太子者数矣,赖大臣争之,及留侯策,太子得毋废。
吕后为人刚毅,佐高祖定天下,所诛大臣多吕后力。高祖十二年四月甲辰,崩长乐宫,太子袭号为帝。吕后最怨戚夫人及其子赵王,乃令永巷囚戚夫人,而召赵王。使者三反,赵相建平侯周昌谓使者曰:“高帝属臣赵王,赵王年少。窃闻太后怨戚夫人,欲召赵王并诛之,臣不敢遣王。王且亦病,不能奉诏。”吕后大怒,乃使人召赵相。赵相征至长安,乃使人复召赵王。王来,未到。孝惠帝慈仁,知太后怒,自迎赵王霸上,与入宫,自挟与赵王起居饮食。太后欲杀之,不得间。孝惠元年十二月,帝晨出射,赵王少,不能蚤起。太后闻其独居,使人持鸩饮之。犁明,孝惠还,赵王已死。於是乃徙淮阳王友为赵王。夏,诏赐郦侯父追谥为令武侯。太后遂断戚夫人手足,去眼,煇耳,饮瘖药,使居厕中,命曰“人彘”。居数日,乃召孝惠帝观人彘。孝惠见,问,乃知其戚夫人,乃大哭,因病,岁馀不能起。使人请太后曰:“此非人所为。臣为太后子,终不能治天下。”孝惠以此日饮为淫乐,不听政,故有病也。
七年秋八月戊寅,孝惠帝崩。发丧,太后哭,泣不下。留侯子张辟彊为侍中,年十五,谓丞相曰:“太后独有孝惠,今崩,哭不悲,君知其解乎?”丞相曰:“何解?”辟彊曰:“帝毋壮子,太后畏君等。君今请拜吕台、吕产、吕禄为将,将兵居南北军,及诸吕皆入宫,居中用事,如此则太后心安,君等幸得脱祸矣。”丞相乃如辟彊计。太后说,其哭乃哀。吕氏权由此起。乃大赦天下。九月辛丑,葬。太子即位为帝,谒高庙。元年,号令一出太后。
《史记· 吕太后本纪》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高祖微时妃也 微:指地位低微
B.高帝属臣赵王 属:托付
C.将兵居南北军 将:将级军官
D.号令一出太后 一:全、都
【答案】 C (将:统领)
5.下列句子中,全部表现吕后“残忍奸诈”的一组是(3分)()
①所诛大臣多吕后力 ②乃令永巷囚戚夫人,而召赵王 ③常留守,希见上,益疏 ④太后闻其独居,使人持鸩饮之 ⑤发丧,太后哭,泣不下 ⑥元年,号令一出太后
A.①②④B.③④⑤
C.①③④D.②④⑥
【答案】 A(③⑥不是)
6.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高祖死,吕后以惠帝年少,便派人毒死她所怨恨的戚夫人之子赵王。
B.如意立为赵王以后,好几次差点取代了太子,靠着大臣们的辩争,加上留侯张良的计谋,太子才得以没有被废黜。
C.吕后毒死赵王如意,砍断戚夫人手足,使她变哑,并置之厕中,名为“人彘”。
D.惠帝非常不满吕后掌政,于是欢饮无度,最终抑郁而死。吕后遂临朝称制,为中国帝后专政的第一人。
【答案】 D(“惠帝非常不满吕后掌政”,原文无出处。)
7.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帝晨出射,赵王少,不能蚤起。(5分)
(2)今崩,哭不悲,君知其解乎?(5分)
【答案】
(1)一天,惠帝在清晨出去射箭。赵王年幼,不能早起。
(2)(惠帝)如今去世了,太后只干哭而不悲痛,您知道这里的原因吗?
【参考译文】
吕太后是高祖贫贱时的'妻子,生了孝惠帝和鲁元太后。到高祖做汉王时,又娶了定陶人戚姬,非常宠爱她,生了赵隐王刘如意。孝惠帝为人仁惠柔弱,高祖认为不像自己,常想废掉他,改立戚姬的儿子如意为太子,因为如意像自己。戚姬得到宠爱,常跟随高祖到关东,她日夜啼哭,想要让自己的儿子取代孝惠帝做太子。吕后年纪大,经常留在家中,很少见到高祖,和高祖越来越疏远。如意被立为赵王之后,好几次险些取代了太子的地位,靠着大臣们的极力诤谏,以及留侯张良的计策,太子才没有被废掉。
吕后为人刚强坚毅,辅佐高祖平定天下,诛杀韩信、黥(qíng,情)布、彭越等大臣也多有吕后之力。前195年(高祖十二年)四月甲辰日,高祖逝于长乐宫,太子承袭帝号做了皇帝。吕后最怨恨戚夫人和她的儿子赵王,就命令永巷令把戚夫人囚禁起来,同时派人召赵王进京。使者往返多次,赵国丞相建平侯周昌对使者说:“高皇帝把赵王托付给我,赵王年纪还小。我听说太后怨恨戚夫人,想把赵王召去一起杀掉,我不能让赵王前去。况且赵王又有病,不能接受诏命。”吕后非常恼怒,就派人去召周昌。周昌被召到长安,吕后又派人去召赵王。赵王动身赴京,还在半路上。惠帝仁慈,知道太后恼恨赵王,就亲自到霸上去迎接,跟他一起回到宫中,亲自保护,跟他同吃同睡。太后想要杀赵王,却得不到机会。前194年(孝惠元年)十二月的一天清晨,惠帝出去射箭。赵王年幼,不能早起。太后得知赵王独自在家,派人拿去毒酒让他喝下。等到天亮,惠帝回到宫中,赵王已经死了。于是就调淮阳王刘友去做赵王。这年夏天,下诏追封郦侯吕台的父亲吕泽为令武侯。太后随即派人砍断戚夫人的手脚,挖去眼睛,熏聋耳朵,灌了哑药,扔到猪圈里,叫她“人猪”。过了几天,太后叫惠帝去看人猪。惠帝看了,一问,才知道这就是戚夫人,于是大哭起来,从此就病倒了,一年多不能起来。惠帝派人请见太后说:“这不是人干的事情,我作为太后的儿子,再也不能治理天下了。”惠帝从此每天饮酒作乐,放纵无度,不问朝政,所以一直患病。
前188年(七年)秋季八月戊寅日,惠帝逝世。发丧时,太后只是干哭,没有眼泪。留侯张良的儿子张辟彊任侍中,只有十五岁,对丞相陈平说:“太后只有惠帝这一个儿子,如今去世了,太后只干哭而不悲痛,您知道这里的原因吗?”陈平问:“是什么原因?”辟彊说:“皇帝没有成年的儿子,太后顾忌的是你们这班老臣。如果您请求太后拜吕台、吕产、吕禄为将军,统领两宫卫队南北二军,并请吕家的人都进入宫中,在朝廷里掌握重权,这样太后就会安心,你们这些老臣也就能够幸免于祸了。”丞相照张辟彊的办法做了。太后很满意,才哭得哀痛起来。吕氏家族掌握朝廷大权就是从这时开始的。于是大赦天下。九月辛丑日,安葬惠帝。太子即位做了皇帝,到高祖庙举行典礼,向高祖禀告。前187年(少帝元年),朝廷号令完全出自太后。
吕雉,作为草根皇帝刘邦的皇后,那手腕可不是一般的厉害。她最大的特点是什么?那就是一个字——“狠”。
吕雉早年在协助刘邦得天下时,她和子女也是历经磨难,由于政治环境恶劣,此叛彼逆,磨练了她的才能和刚毅的性格。她对于政敌的残酷无情,心狠手毒,使满朝文武震惊和恐惧。有她活着一天,谁也不敢采取行动。
我们从诛杀异姓王、巩固太子势力、“人彘”情敌、扶持吕氏外戚势力四个方面,来领略她的雷霆手段吧。
刘邦得天下的过程也是一波三折,在这当中,为了笼络为他拼命的将领,所以他封了不少异姓王,而其中最让他头痛的,是韩信和彭越。如何削弱异姓王的实力,在采取手段方面,他确实比不上他的妻子吕雉干脆利落。
刘邦的做法是把韩信的楚王降封为淮阴侯,本来封王已经满足不了韩信,现在又把他降为侯爵,留在长安加以监视,韩信更加不满,这使韩信十分颓丧,心中常怀怨愤。采取了一种消极反抗的办法,称病闭门不出。这种软禁生活使他在长安一住4年,韩信对刘邦由失望、怨恨,逐渐地走上了谋反的道路。
吕雉同相国萧何合谋,让人诈称从前线归来。报告陈豨兵败身死,令群臣皆上朝祝贺。韩信听说后恐慌,不知所措,推说身体不适不能上朝,相国萧何特来会见韩信,并用激将法把韩信骗进宫中,结果一进宫门,韩信的死亡就倒计时了,吕雉立即宣布他的罪状,下令将他斩于长乐宫悬锤之室,韩信的亲戚朋友也被杀绝斩尽。
对待梁王彭越,吕雉未雨绸缪,她可不愿意等他反叛再下手,征得刘邦同意后,将彭越交吕雉全权处理。吕雉即刻威逼彭越舍人诬告他谋反,廷尉王恬开依照吕雉的指令将彭越定成夷灭宗族的大罪,就这样为刘邦汗洒疆场战功赫赫的彭越,做了6年诸侯王,最后因刘邦,吕雉一纸诏书便含冤而死。而且骨肉被菹为醢,遍赐诸侯王。试问谁还敢挑战皇权?
吕雉最大的敌人,是刘邦的宠妃戚夫人。她不仅是情敌,刘邦对戚夫人所生儿子如意也是宠爱有加,10岁就封为赵王。这个戚夫人仗着刘邦的宠爱,也想当皇后,太后,她不断地吹枕边风,刘邦开始动摇了,打算废掉太子刘盈,立赵王如意为太子。这威胁到太子刘盈的合法地位,吕雉怎能罢休。
吕雉打听到此事之后,也有过短暂紧张恐慌。这时,有人建议她请教留侯张良。张良向她支招,如果让太子请到商山四皓,太子之位可保。
为什么这么说呢?
刘邦得天下后,有四个德高望重的高士——东园公,绮里季,夏黄公,角里先生,称为商山四皓,不肯做皇上的臣子,刘邦曾礼请他们出山,但他们鉴于皇上好谩骂侮辱儒士,逃人深山隐居不出,如果太子请他们去太子府中作太子宾客,令皇上看到。吕后依计而行,这四位高士竟然真的被太子谓到了家里。
刘邦看见太子身边这四位自己多次请不动的老者非常尊重太子,刘邦知道太子羽翼已满,再也没了废掉太子的想法。一场废太子的斗争,以吕雉的胜利而终止。
刘邦也是个好色的皇帝,后宫佳丽很多,吕雉做了皇后,容颜衰老,其实已经很不受宠。刘邦死后,吕雉对后宫开始了大清洗,首当其冲的当然是戚夫人和她儿子刘如意。
她先将戚夫人囚于永巷,剪去她的头发,带上脚镣手铐,穿上罪衣裙,罚她做苦工舂米。
戚夫人仗着有儿子,也是高调,还经常边舂米边咒骂吕雉。这倒提醒了吕雉,为了不留隐患,她决定斩草除根,于是先后四次遣使者去赵国。召赵王刘如意来长安,准备与戚夫人一起处死,以除后患。
惠帝刘盈仁慈,把这个幼弟接到了自己宫中每天朝夕相处,使吕后杀赵王企图一时难以实现。惠帝有一天晨起出外习射,刘如意独自留在宫中,吕雉钻此空当,遣人携毒酒强迫赵王饮下,这个可怜的12岁的赵王刘如意还是被害死。
吕雉的狠辣表现最突出的就在于她发明惨绝人寰的酷刑来对付戚夫人。后世武则天也跟着创新用法。她先砍断戚夫人的四肢,将她眼珠挖去,又用一种药熏耳致聋,给她饮以哑药使哑不能言,称之为“人彘”。她还得意地让儿子惠帝前往观赏。这直接刺激到了儿子,他觉得母亲太残忍了。从此在吕雉专权的淫威下,惠帝“日饮为淫乐。不听政”。
为了加快培埴吕氏集团势力,她竟然将女儿鲁元公主的女儿,也就是她的亲外孙女立为帝后,外甥女嫁舅舅完全乱了辈分。婚后张皇后未生孩子。于是,她将惠帝另一姬妾所生儿子交由张皇后抚养,然后杀掉孩子的生母。
公元前188年,惠帝病逝。这时年逾花甲的吕后呼天抢地,却干嚎而无眼泪。张良的儿子张辟强聪明绝顶,他一眼看透了吕雉的心思,低声对丞相陈平说:“太后只有一个儿子,现在死了,为什么太后哭而不哀?”
陈平疑惑不解,张辟强对陈平耳语道:“惠帝的儿子都小,太后内心畏惧老臣宿将不好统帅,内心恐慌,依太后的性格及为人处事,长此下去,大家难免有杀身之祸。”
于是陈平向太后建议,拜太后亲属吕产、吕台、吕禄为将。让他们领京城禁军,使诸吕都入宫居中用事,让吕雉心安。其余功臣也跟着附和,大的吕后的欢欣。所以安然脱祸。
这群老家伙,都很会明哲保身,见风使舵。
惠帝死后,一个以吕雉为首的外戚集团,以封王诸吕为契机,很快地组织了起来。
她任赵王吕禄为上将军,统帅北军;梁王吕产领南军。汉朝的军制,首都的近卫军分南军北军,南军掌卫戌宫城,北军掌卫戍首都。吕家控制了首都和宫廷的卫戍部队,以防兵变。而且没有忘记以吕产为相国,以吕禄女为帝后,惠帝死后,吕后又大封诸吕为王。除此之外,吕后想方没法让诸吕之女嫁给刘姓的王侯,以使吕氏家族永远延续下去。
那个被吕雉立为皇帝,连名字也没留下来的少年天子-少帝,知道了自己的身世,说了一些狠话,吕雉立即把他囚于永巷不久鸩杀,立惠帝另一假子常山王刘义为帝。
我们可以想象在这样的背景下,那些功臣宿将,何必以卵碰石呢?
尽管吕后安排得相当周密,可是他们吕家的人智商赶不上这些功臣宿将,手握兵权又如何?
公元前180年,吕雉去世,刘邦长孙齐王刘襄自山东发兵,刘姓诸侯王声讨诸吕之罪,共同发兵讨伐吕氏集团。就这样,以周勃、陈平为首的刘氏集团,几天之内,通过一场宫廷政变,便很快驱逐了吕氏集团,扶持刘邦另一儿子代王刘恒上位,是为汉文帝,汉朝江山重新回到刘氏手中。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9206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汉武帝之子广陵王刘胥被熊挠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