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刘邦为何不杀陈平,陈平为何能够成为汉初官场的不倒翁,

人生百味 2023-07-20 16:21:00

陈平有很多黑历史,为何他却能够青云直上,成为汉初官场的不倒翁?这件事,对陈平有知遇之恩的汉高祖刘邦,临终前就亲口解释了:陈平智有余,然难独任——陈平,是一位虽说独当一面不足,却绝对充满智慧的栋梁之才。

而以这句精到评价说,陈平一生的辉煌,首先就来自一桩幸运事:他遇到了刘邦这样一位能够慧眼识才的明主。换句话说,如果陈平遇到的不是刘邦,他这样的人物,恐怕职场打拼初期,就是那种哪家老板都瞧着讨厌的“庸才”。

早年的陈平看上去有多“庸”?刘邦是最有发言权的,楚汉战争打的白热化时,陈平扔下项羽来投奔他,到了刘邦麾下后,就惹得怨声载道,没几天关于他的罪状就漫天飞,不是说他手脚不干净偷东西,就是说他档案太黑,跟自家嫂子都不清不楚。闹的刘邦本人也犯嘀咕,找来陈平一顿审。当时刘邦的心情,真是恨不得一脚踹了陈平。

但就是这个命运关口上,坦荡的陈平毫不避讳,半点不为自己评功摆好,一五一十承认了自己的毛病,却也同样摆事实讲道理:我和我嫂子的事情是真心相爱,真爱有什么错?我手脚不干净?我来投奔你的路上被强盗打劫,不拿点钱我怎么给你干活?这一番坦诚态度,反而打消了刘邦的疑虑——有缺点不怕,陈平,就是一个有缺点的能人。

只以此事,就足以教育后世多少职场中人:有缺点没关系,做人做事不够坦荡,才是真正没救。陈平,就是以自己的坦荡,在这次对话里,挽救了自己一度灰暗的职场命运。

至此之后,陈平也就彻底改了命。认准陈平是人才的刘邦,更是放手叫他做事。“放手”到什么地步?楚汉战争的关键时刻,陈平献计离间项羽与范增,刘邦立刻大手一挥:事情你去办,缺钱就从我这里拿。果然传谣成功,惹得项羽范增俩人猜忌不断,也叫岌岌可危的战争形势彻底扭转。

如此小试牛刀后,陈平也就青云直上。事实也证实了刘邦对陈平的判断,陈平没有周勃萧何等人独立担当的能力,但是他精通人心的智谋,却足以让他在关键时刻,找到困局的破解办法。待到决定汉初国防命运的白登山血战上,又是陈平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说服匈奴单于的阏氏,令同样人困马乏的匈奴就坡下驴,使刘邦顺利冲出了包围圈。汉匈的和亲局面就此奠定。虽说陈平精通的,是智谋诡诈,但无法抹去的,却是他关键时刻的担当。

正是这样的品质,使刘邦临终之前,饶是知道大汉朝危机四伏,却走得相当安心。刘邦驾崩后,吕后专权多年,吕家贵族遍布朝野,眼看就要鸠占鹊巢,但危局面前,陈平却始终保持低调,叫吕后也对他相当放心。但就是在低调之间,陈平冷静布局,终于在吕后死后悍然发力,与周勃一唱一和,成功铲除诸吕势力,让休养生息的大汉王朝,免去了一场战乱危机。

如此一气呵成的危机处理能力,对照之前刘邦的评语,更不得不叫人感叹:这样一个满身缺点的陈平,刘邦竟都能发现他的潜在优点。如此精确的用人能力,开创汉朝四百年江山,着实实至名归!

多次挽救一个伟大的王朝,却为何被评为史上“最阴险的谋士”?

陈平的确为刘邦建立了不朽的功勋,甚至多次在关键时刻拯救了整个大汉王朝,可以说他的功劳并不输于张良,但是他的名声却不怎么样。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史记·陈丞相世家》记载了一段陈平的自白:“我多阴谋,是道家之所禁。吾世即废,亦已矣,终不能复起,以吾多阴祸也”,那么他为什么这么说呢?

首先,陈平刚刚出山之时名声就不太好,他最早侍奉魏王咎,后来有投奔了项羽,最终追随刘邦,正是因为这种“三姓家奴”的经历,让他最初在刘邦手底下也不受待见。周勃、灌婴等人都不喜欢他,在刘邦面前说他是反复之臣并且有“盗嫂受金”的前科。而陈平则用一系列“合理”的解释,让刘邦的属下不敢再诋毁他。同时,他也开始被刘邦重用,并立下了以下功勋:

第一、离间楚国

当年刘邦雄赳赳气昂昂地率领56万大军乘齐国作乱之际偷袭率军北上的项羽,结果被项羽率领的3万精兵击溃。刘邦一筹莫展之际,派陈平去楚国使用离间计,导致了范增离开项羽、钟离眜失去项羽的信任,楚国内部出现较大的动乱。

第二、俘虏韩信

汉朝建立不久之后就不断有人造谣说韩信谋反,当时很多大臣都建议直接发兵灭了他,而陈平却认为当今世上已无项羽,可以说没有人是韩信的对手,不如皇帝谎称巡幸云梦泽,身在楚地的韩信必然前往迎接,到时候俘虏韩信,只需要一匹夫之力。韩信最终就是这样被俘的。

第三、平城解围

汉七年(公元前200年)韩王信勾结匈奴共同反汉,刘邦亲率32万骑、步兵前往征讨,却被冒顿单于围困平城,汉军断粮七天。此时,陈平用计,贿赂匈奴阏氏(即皇后)让刘邦脱身。

第四、不杀樊哙

燕王卢绾造反后,重伤在身的刘邦派连襟樊哙出征,随后就有人告密说樊哙也等着造反呢,此时刘邦知道自己命不久矣,正在担心吕后加害戚夫人母子呢,听说樊哙要等他死了谋反之后立即让陈平与周勃追赶樊哙,并下令:“平至军中,即斩哙头!”陈平对刘邦的身体情况很了解,所以他虽然奉命追赶,却一路慢悠悠的。追上樊哙之后也没有按照刘邦的意思杀了樊哙,而是把他关押起来,带回京城。他们返回长安的路上,刘邦驾崩了。由此,陈平得以在吕后执政期间成为官场不倒翁。

另外,陈平在平定陈豨、黥布的叛乱中,曾经“凡六出奇计,辄益邑,凡六益封。奇计或颇秘,世莫能闻也”,这些,大概都是陈平所说的“阴谋”吧。不管怎么样,陈平都是大功臣,但是与受过优良的政治教育,站在国家角度替刘邦出谋划策的“帝王师”张良,不是一路人。

陈平原本是项羽手下的谋士,为何他后来选择投靠了刘邦?

因为与项羽志向不和,而刘邦能知人善任。出身草根百姓的刘邦与出身高贵的项羽不同,刘邦能夺取天下完全是靠着身边一种誓死效忠的兄弟的帮扶。这充分展现了刘邦的人格魅力,当然也与刘邦能知人善任分不开。最重要的一点是刘邦能够做到英雄不问出处。只要有大才大德,不管你出身如何我都会以礼相待。

一、陈平复杂的人生早年的陈平可谓是生活非常凄惨,经常连饭都吃不饱,只能去哥哥家蹭饭吃还被嫂嫂嫌弃。后来陈平用了招婚的计谋娶到了曾嫁过五次丈夫家身亡的张氏美女。从此仰仗让张家家大业大的特点从乡里分肉的小官做起一步一步参加革命。开始时在魏王手下服役,但是他上述的真知灼见非但不能被为王采纳而且还屡遭小人陷害,为了保命只能辞别投靠项羽。后来看不惯项羽的所作所为,转而投到了刘邦麾下才开始了自己建功立业的生涯。

二、陈平转投刘邦的原因陈平与项羽共事一段时间,之后虽然他比韩信幸运一步一步做到了官,但长此以往,陈平却看不惯项羽的所作所为,认为项羽是一个志大才疏,而且肉眼凡胎不能慧眼识珠的人。他认为项羽的刚愎自用和狂妄自大是导致好多人才离开他的原因。而且陈平也是鸿门宴的见证者之一,也正是在鸿门宴上,他才看清了谁才是真正可以给自己未来的主人。于是与萧何一同上演里应外合的计谋将韩信送到了刘邦麾下。同时自己也反水跟随刘邦闯荡。

虽然刘邦阵营里不缺足智多谋的人,但是陈平的计谋特点是变化多端无从捉摸和猜测。帮助刘邦打了许多胜仗,很快便成为刘邦的左膀右臂。受到了刘邦的信任自己也建功立业。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9198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