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782年,宣王死,幽王宫涅继位,它是一个昏暴的国君。幽王继位后,天灾人祸纷至杳来,社会上呈现出”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景象。
幽王二年,周王朝心脏地带关中地区发生了大地震。”三川竭,岐山崩。”(《史记·周本纪》)”百川沸腾,山冢?崩。高岸为谷,深谷为陵!”(《诗·小雅·十月之交》)山崩地裂,川源堵塞,人民的生命财产遭受极大损失。地震之后又遭旱灾,无草不死,无木不萎,饥荒严重,对于危机日重的周王朝无疑是雪上加霜。王室史官伯阳父惊呼:”周将亡矣!”(《国语·周语上》)
而幽王仍倒行逆施,他任用善谀好利的虢石父为卿士,”小人在位,君子在野”(《诗·小雅·隰桑》毛序),朝政昏暗,引起国人的强烈不满。周幽王嬖爱褒姒,为博得褒姒一笑,竟将军国大事视同儿戏。
更重要的是,他破坏宗法制度,”废后立妾,废嫡立庶”,废正妻申后及太子宜臼,立妾褒姒为后,其子伯服为太子。宜臼逃往其外祖父申侯家,幽王兴兵讨伐申侯,欲杀宜臼。申侯大怒,联合犬戎,吕(今河南南阳),缯(今河南方城)等国举兵攻周,犬戎攻破镐京,杀幽王于骊山之下,复立宜臼为太子,继承王位,即周平王。平王后迁都于洛邑。从此,西周灭亡了。
西周建立的时间
元前1029年-公元前771年
西周朝(公元前1029年-公元前771年),始于文王,终于幽王,共13帝。周朝的始祖名弃,帝喾的后裔,弃曾做过尧,舜的农师。周朝姬姓。
周族有着悠久的历史,长期在陕甘一带活动。至公元前11世纪初,周族的力量日益强大。它不断向东进逼的势态,加剧了与商朝的矛盾。此时,商王朝政治腐败。文王认为伐商条件已成熟,临终前嘱太子发(武王)积极准备伐商。武王即位以后,出兵车300乘、士卒4。5万人、虎贲(冲锋兵)3000人,浩浩荡荡地向东进发。许多小国也率兵会合。周武王在牧野誓师,历数商纣之罪。商纣王发兵17万与周军对阵,但军士们前徒倒戈,引导周军攻纣。商纣王仓惶逃遁,在鹿台自焚而死,从此,中国历史进入了周王朝时代。
武王克商以后,把他的同姓宗亲和功臣谋士分封各地,建立诸侯国。武王把商纣之子武庚(禄父)封于商都,借以控制商人;封其弟管叔、蔡叔、霍叔为侯,监督武庚;又将周公封于鲁、姜尚封于齐、召公封于燕。周武王死后,因成王年幼,由周公摄政。管叔、蔡叔对周公不满,说周公意在谋取王位。不久,武庚与管、蔡串通一起,发动叛乱。周公调大军东征,用了三年时间,终于平定了武庚与管、蔡之乱。东征取得全面胜利,使周王朝的统治得到巩固。
西周时期的社会经济比商代又有发展。大量使用奴隶生产,为社会提供了更多的剩余劳动产品,促使各种手工行业得到发展。青铜业生产进一步扩大。文字的使用也更广泛。农业、畜牧、纺织、冶金、建筑、天文、地理等科学技术也有不少新进展。这些成就促使人们的生产、生活都有变化。西周晚期,人们已经掌握了人工冶铁技术。
共和元年(公元前841年)是中国历史确切纪年的开始。周宣王继位后,为解除戎狄的威胁,发动了对戎狄的防御战争,取得了胜利。在对荆楚、淮夷的战事中,也取得了一些胜利,因而号称「中兴」。但是社会中各种矛盾依然存在,整个社会仍处于动荡之中。宣王之子幽王,宠爱褒姒。申侯勾结犬戎攻打周王,杀幽王于骊山之下,犬戎乘机掠走大量财宝。西周就此灭亡。宜臼靠诸侯的帮助,登上王位,是为平王。他迁居洛邑,从此,历史进入东周时期。
西周灭亡政治根因是分封制和宗法制。分封制使得天下诸侯与周王室渐行渐远,严重削弱了周王国实力;宗法制使得西周社会阶层固化,底层没有上升空间,顶层则日渐腐化堕落。这两项制度,使得周王室到西周晚期后实力大大削弱。其中详细分析,学术界已经探讨得非常多,不再详述。
西周灭亡,还有一项鲜为人知的经济根因,就是藉田制。藉田制,也被称作井田制,实际上就是公私田制度。在那个时代,货币经济尚不发达,私田是作为农民报酬分配给民众的。但农民必须先把公田侍候好以后,才能到自家私田上干活。
公田是农民共同耕种,私田则是各家各户独自耕种。整体上,藉田制模式,就是一种农村公社生产模式。公社生产模式,在困难时期能保证每个公社成员公平公正、生存发展,但是在发展时期却面临着效率太低的难题。
扩展资料:
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限制,古代封建制国家的垦田是有限度的,主要集中在一些都邑的周围。特别是王都和诸侯国都的近郊,比较好的熟田大都集中在这里。
这些良田,都是经过精心的疆理,按正南北和正东西的方向,有纵横交错的大小道路和灌溉沟渠,整治成十分方正的大小相连的方块田,这就是标准的井田。
西周实行井田制。每个男性主要劳动力授田百亩(相当于31亩多),每隔3年耕作者之间更换一次分配的田地。当时普遍采用熟荒耕作制,使得农业生产有了很大进步。
西周后期社会矛盾包括统治集团内部矛盾日趋激化,对土地以及政权的争夺,加速了西周的灭亡。国人暴动动摇了西周统治的基础,公元前771年,周幽王被犬戎杀死,西周灭亡了。
商周时期中原已进入青铜时代的繁盛时期,周边的一些地区仍相对落后一些。因此,为财富及利益所驱动,周人与其它国族的战争几乎一直不断。江汉流域是蛮族的根据地。
宣王晚年,周王朝重新出现了衰象。宣王干涉鲁国的君位继承,用武力强立鲁孝公,引起诸侯不睦。三十六年,征伐条戎、奔戎,惨遭败绩。三十九年,与西戎别支姜氏之戎战于千亩,惨败。
前781年,周幽王继位,任用好利的虢石父执政,朝政腐败激起国人怨恨;三年(前779年),伐六济之戎失败;同时天灾频仍,周朝统治内外交困。幽王,宠爱褒姒,幽王废掉正后申侯之女及太子宜臼,改立嬖宠美人褒姒为后,其子伯服(一作伯盘)为太子。
宜臼逃奔申国,宜臼的母亲是申侯的女儿。申侯联合缯国和西方的犬戎进攻幽王。杀幽王于骊山之下,犬戎乘机掠走大量财宝。西周就此灭亡。宜臼靠诸侯的帮助,登上王位,是为平王,翌年迁都洛邑,从此,历史进入东周时期。前771年,西周覆亡。
扩展资料: 西周(前1046—前771),周是关中一个古老的部族,始祖名弃,善种植,尧舜时被封为“后稷”,封于邰(今陕西武功县及杨陵区一带)。公刘时由邰迁到邠(今彬县、旬邑县之间),到古公亶父时迁到岐山之阳的“周原”(今扶风县与岐山县交界处)。
周人在这里兴建城邑、疆理田地、设置官吏、建立军队,商代晚期已为渭水中游的强盛诸侯国。
姬昌(文王)迁都丰(今西安市长安区马王村一带)。姬昌死,其子姬发(武王)即位,在沣河的东岸营建镐京(今沣东新区斗门镇一带)并修文王绪业,公元前1046年,经牧野之战,灭商建立周朝,史称西周。
幽王死后,申侯、鲁侯、许文公等共立原太子宜臼于申,虢公翰又另立王子余臣于携,形成两王并立。宜臼为避犬戎,迁都到洛邑,是为周平王。东周建立。余臣在平王十一年,既晋文侯二十一年(前760年)被晋文侯所杀。
——西周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9153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下一篇: 西周青铜器青铜器文化西周青铜器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