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洪秀全有几个儿子,他儿子结局如何,

历史典故 2023-07-20 13:46:14

清朝末年的某个平凡日子,一个25岁的穷酸书生跌跌撞撞的回到破败简陋的家中。在此之前,他才看了自己第三次童生试的考试结果——落榜。

他从七岁开始就在村中私塾读书,整日念着之乎者也,彻夜背诵四书五经。酷暑寒冬,春去秋来,不敢有一日懈怠,就指望着将来能科举高中,一举进入仕途,此后也成为别人口中的“老爷”光宗耀祖。

然而老天像是看不见他的努力似的,一次又一次的考试,次次都得不到自己想要的结果。穷酸书生躺在床上,只觉天都塌下来了,生活无望。几日几夜他都浑浑噩噩,不知所为,最终病倒在床。

躺在床上头晕脑胀,迷迷糊糊中他好似看见一个老人对他说:“你是奉上天的旨意,下凡来斩妖除魔的。”

书生病好之后想起这个古怪的梦境,并没有当回事,后来还去参加了第四次童生考试。当这次考试落榜之后,他开始想难道自己真是老天爷派来降妖除魔的?然后他就创造了拜上帝教,然后的然后就有了几乎席卷整个神州大地的太平天国起义 。

没错!这个穷酸的秀才便是拜上帝教的创建者,清末太平天国起义的领导者洪秀全。洪秀全是否真做了这个梦,是否真是奉了上天的旨意我们不知道,但他的这场起义最后是以失败而告终的。

当起义军逐渐壮大,势力发展到巅峰的时候,起义军内部却因为争权夺利而互相争斗,最终有了天京事变,也直接导致了起义军势力大减,最后败于清军手中。

天京危急之时,洪秀全不能力挽危局,最后选择了服毒自尽。他生有四子,去世之后这四个孩子又分别有何结局呢?

洪秀全长子洪天贵福,洪秀全去世之后,洪天贵福继任其位,称幼天王。1864年天京失陷后,洪天贵福在李秀成等人的保护下出城。

穷途末路的太平军在清军的追击下犹如丧家之犬,后来在追击中洪天贵福与大部队走散。他先是在荒山中躲藏了几日,因为没有食物,最后下山投靠了一唐姓人家。

他在唐家帮人做了几天农活,换了一些吃食后便再次上路。没多久他还是被清军抓住,在经过审问之后被处以凌迟之刑,死的时候年仅16岁。

洪秀全第三子洪天光,天京失陷后曾与洪天贵福一道投靠李秀成。但是李秀成表示自己只能保护洪天贵福一人,于是洪天光被抛弃,此后不知所踪。

对于他的结果,世人有两种猜测。一说他最后死在了乱军之中,也有说他与自己的母亲陈氏侥幸逃脱,后来到了南洋。

洪秀全第四子洪天明,记载不详。最小的儿子洪天佑曾过继给杨秀清,天京失陷之后,洪天佑下落不明。

这就是洪秀全的四个儿子,父亲一朝得势他们则升天,一朝失势便坠入地狱!

天王洪秀全长子洪天贵福怎么死的?洪天贵福结局

 历史上死的最惨的帝王:洪秀全之子——洪天贵福

人类历史上,被杀的帝王不算少,但唯一一位被凌迟处死(千刀万剐)的帝王只有一位,那就是差一点推翻满清300年暴政的太平天国领袖洪秀全之子,16岁的幼天王 - 洪天贵福.

洪秀全的长子洪天贵福是洪秀全的妻子赖莲英在老家花县所生,据洪仁玕称,他生下来可谓惊天动地,不同凡响,说幼主出生时,屋上发红圆光一道,远看就像发了大火一般。这神奇的一幕他在香港说,到了天京写书说,甚至被俘后还不厌其烦地说。

他出生是在道光二十九年(1839年)十月,第二年五月随母亲等人从老家来到广西,1851年阴历二月,洪秀全在武宣东乡称天王,“封立幼主”,一般通称他当上“幼主”时年仅四岁,其实倘照今天的算法,他连两周岁都不到。

他究竟叫什么名字,一度成为天大的谜团,太平天国实行避讳,幼主的名字不许提起,自然没人知道,清方自从知道有这个第二号“首逆”起,就根据玉玺上的刻字,叫他“洪福 ”。在被俘之后他和洪仁 交代,最初洪仁 用抓阄的办法,给他起了个名字叫“天贵”,但洪秀全并不喜欢,在“天贵”到达广西后,改名“贵福”,“贵福”当上幼主后,洪秀全或许觉得这样的名字也太俗,于是又把原先扔掉的那个“天”字拿回来,给幼主起了个在当年无比时尚的三个字名字 — 天贵福。至于“福 ”,是因为玉玺上刻了“真王贵福”四个字,且是自右向左横刻,被以讹传讹误会了。

这位洪仁玕眼里的天才儿童,在杨秀清看来却是个十足的顽童:喜欢玩耍、胡闹,经常弄坏东西,浪费成癖,而且不喜欢学习,洪秀全一度采取了放任不管的态度,以至于癸丑三年(1853年)十二月,杨秀清不得不带了韦昌辉、石达开郑重其事地求见洪秀全,劝他加强子女教育工作。

虽然杨秀清此举有借机贬损洪秀全权威之嫌,但就事论事,还是颇有见地的,洪天贵福作为革命接班人,素质教育是绝不能当作儿戏的。洪秀全对这番劝告大加赞赏,说明杨秀清并非捏造诬赖洪天贵福,而此后洪秀全果真加强了对洪天贵福的教育工作,说明尽管他对杨秀清越来越不满,但这番劝告他的确听进去了。

问题是,洪秀全的教育方式,似乎有严重问题。首先,他不许儿子读任何古书,管古书叫“妖书”,只需他读“天主教的书”,也就是洪秀全自己编的书。这些书内容不去说,仅就数量而言,直到1861年列入书目的也才29本,加上未列入的一些,总数也就在40本上下,洪天贵福能读到些什么,可想而知。

其次,他并没有给儿子延请老师。历代帝王都很注意继承人的教育问题,为太子延聘名师是理所当然的事。太平天国虽然轻文重武,但为不到10岁的洪天贵福找一个称职老师,应该是不难的。然而洪秀全既没有请老师,自己又不耐烦亲自教,9岁之前,是姐姐洪天姣教,9岁之后则无记载。

1857年,他得到了四个妻子:安庆人侯氏,湖北人张氏,和两个广西黄氏,分配住在宫内左殿,算是“成年”了。成年的第一个安排,就是不许和母亲、姐姐等其他女眷见面,以体现“男女有别”,不过洪秀全公务繁忙,洪天贵福经常偷偷跑去探望。

洪秀全很注意树立继承人的权威。为了教训自己的女婿钟万信,他写过一本《十救诗》,内容大多数是怎样让男女授受不亲,其中说男孩7岁就不能跟母亲同床,不能见祖母,女孩5岁就不能和哥哥拉手,弟弟7岁,姐姐就不能靠近1丈以内,等等,即使按当时的礼教,也是非常刻薄甚至变态的。这本书洪秀全署了洪天贵福的名字,把书名也改作《幼主诏旨》,算是知识产权转移。这本书写成的确切年份是1858年,一个9岁的男孩,一本正经地教导一个二十来岁血气方刚的小伙子如何远离女人,着实滑稽得很。

大约1860年前后,洪秀全开始让儿子披阅奏章,所有封官的命令也都以儿子名义签发,甚至李秀成攻下苏州,取得大捷,下旨嘉奖的也是洪天贵福,而非洪秀全。此时太平天国已经进入官职大批发时代,一天有时要封官几十、上百,有的官员一个月能升八九回官,洪天贵福的出镜率不可谓不高,但这些诏旨其实都是洪秀全写好后让他照抄盖章下发的,之所以如此,是希望大臣们感激这位升他们官爵的幼主,为“父子公孙”永远效忠.

辛酉十一年(1861年)二月十九日,洪秀全作出了一个在他看来十分神圣的决定:把儿子过继给耶稣。洪秀全一直称耶稣为“太子”,可是“太子”当不上天王,而他这个弟弟却江山万代,着实有些说不过去,为此他曾到处宣传,说耶稣在天上有3个儿子、两个女儿,但这些天上的侄子侄女虚无缥缈,意义不大,将洪天贵福过继给耶稣,让他“一半是天兄的儿子,一半是天王的儿子”,可谓两全其美,神圣之极。为纪念这个神圣决定,他把用了十多年的金印、玉玺全部换掉,改为刻满天父天兄和他们父子名字的、全新的金玺和玉玺。

他的日常生活是很枯燥单调的:每天早朝、早饭、午时和晚饭,各写一道“请安本章”给洪秀全,但本人却不能随便去见,且这些“本章”也是早就有人拟定的,他只需依样画葫芦地抄一遍;除此之外,他的时间主要用来读那几本枯燥的书,以及和四个“幼娘娘”消遣。正因为实在孤寂,他对一个来路可疑降官熊万荃的礼物印象深刻:那是一只青鹦鹉,会说“亚父山河,永永崽坐,永永阔阔扶崽坐”。这只鹦鹉可谓风光之极,不但被洪秀全郑重其事封为“瑞鸟”,而且给洪天贵福留下至为深刻印象,直到被俘后,他在留下的供词中,还几次三番提起这只鸟,并一字不差地背下全部“鸟语”。

甲子十四年(1864)四月二十日晨四更,洪秀全去世,幼主一下变成了一国之君——幼天王,可他根本没有当家作主的能力,只能把军政大事委托给自己的两个伯父洪仁发、洪仁达,忠王李秀成,以及一个奇怪的人物——安徽歙县道士沈桂,“所下诏旨都是他们做现成了叫我写的”。

但他也不是全然不做主:以前洪秀全只许他吃牛肉,不许他吃猪肉,更不许喝酒,如今他可以毫无顾忌;他的读书癖也可以得到满足——他亲笔写了一张“票”,要了四箱“古书”放到自己楼上读。

可惜好景不长:他是四月二十四日正式即位的,六月初六日,湘军攻破天京,他扔下两个弟弟、四个妻子,一口气跑到忠王家里,骑着李秀成换给他的大白马,在一批假扮成清军的将士护卫下,一口气跑到太平军大将堵王黄文金的防区安徽广德州,和洪仁玕会合。

七月,他们从广德、湖州出发进入江西,试图和当时最强大的一支太平军——侍王李世贤部会师,却被清军团团堵截,八月二十八日凌晨,他在江西石城杨家牌遭到清军夜袭,全军溃散,他一个人在山岭里乱转了6天后下山,想混在难民中脱逃,结果在九月十三日被清军搜获。

清军许多官兵对这个连骡马都分不清、籍贯也说不明白的“弱智少年”身份十分怀疑,的确,“首逆”智商如此低下,实在令他们匪夷所思。然而洪天贵福唯恐人家不信,一口气写了10份文件,包括供词、给洪秀全的请安本章,太平天国官员名单,洪秀全的宫廷八卦,等等等等,这下自然如假包换。

他的思维逻辑是混乱的,有时似乎很清醒,有时又十分糊涂,比如他梦想活命,说“我现在不要妻,等二十岁再要”;想活下去考秀才;还寄希望于看押他的清方低级官员“唐哥哥”,给这位名叫唐家桐的“哥哥”写了四首诗,其中三首“七绝”连写了两遍,第二遍是1864年11月18日,即他被凌迟处死当天写的。看来,他求生的欲望是非常强烈的,他更不会想到,等待他的将是人类历上最残酷的凌迟酷刑。

这四首诗如下:

老爷见识高,世世辅清朝;

文臣兼武将,英雄盖世豪。

跟到长毛心难开,东飞西跑多险危;

如今跟哥归家日,回去读书考秀才。

如今我不做长毛,一心一德辅清朝;

清朝皇帝万万岁,乱臣贼子总难跑。

如今跟到唐哥哥,唯有尽弟道恭和;

多感哥哥厚恩德,喜谢哥恩再三多。

不知九泉之下或者天堂之上的洪秀全见到自己继承人写下这样大骂“长毛”、恭维清朝的“诗句”,当作何感想?

可怜的幼天王在早晨刚刚写完那首打油诗后,即被清军绑上牛车,四根长钉将他的四肢与牛车上的木桩钉在了一起,惨呼之声不绝于耳。到市曹后凌迟示众,两名刽子手割十刀一吆喝,从头面开始,一直割到小腿,从早晨割到傍晚,中午用稀粥喂食洪天贵福,共计1003刀方毙命,其哀嚎之声响彻整个市曹,其开膛后的肚肠和割下的肉块均被人买走,睾丸及眼睛据说可入药,早已被人高价订购,其骨架抛尸荒野任由野狗分食...

老大死得最惨,死法太残忍想想就疼,洪秀全4个儿子下场如何?

洪秀全的大儿子洪天贵福是太平天国的接班人,这位仁兄不是个省油的灯,经常摔东西,而且十分浪费,不爱学习,洪秀全也不让他读四书五经,只准看洪秀全自己写的书(悲哀啊)以至于这孩子长大了还跟个弱智一样。洪秀全死后,洪天贵福成了太平军的皇帝,由于年纪太小,只能由2位叔叔辅政。做了不到2个月的皇帝后,南京城被攻破,洪天贵福外逃,结果被清军抓获,清军抓获洪天贵福厚,非常怀疑这个是不是洪秀全的儿子,怎么连个骡子和马都分不清,分明就是个弱智嘛。不过洪天贵福竟使出吃奶的劲,写了差不多10份文件的样子,力求证明自己就是洪秀全的接班人,最终被凌迟处死。

洪秀全的二儿子和三儿子分别是洪天光、洪天明。2人是不同的妈生的,属于同父异母的兄弟,2人分别被洪秀全封为光王和明王(难道是合起来光明的意思嘛)洪秀全还让天国里面的所有人的名字避讳,不得出现光和明。南京城被攻破的当天,这2个人一直跟着自己的哥哥洪天贵福,不过后来因为带领突围的将领说只能带一个孩子,命苦的兄弟2人就被扔下了,才10岁的年纪,估计是死于乱军之中。

洪秀全最小的儿子叫洪天佑,天京事变后,杨秀清被杀死,洪秀全想了想感觉挺对不起杨秀清的,于是决定把洪天佑过继给杨秀清,然后洪天佑被封为东王,看也算是继承了老爹杨秀清的爵位了,然后重新为其在原来东王府的基础上修建了新的东王府,而且一跃成为天国除了洪秀全外的第二人,也就是位居满朝文武百官的第一名,后来的名词又有了变动,仅次于光、明2王,所以说洪天佑过继给杨秀清不过是闹着玩的,毕竟连姓也没有改变。洪天佑在天京城破之后也不知所终。如此看来,洪天贵福是死的最惨的一个,毕竟当皇帝不好玩啊。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9130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