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慈禧第一次看见汽车:跑这么快要吃很多草吧

话历史 2023-07-20 13:43:50

看到汽车真的“隆隆”跑起来,慈禧太后马上产生联想,情不自禁地问:“这车跑得这么快,要吃许多草吧?”

本文摘自:人民网,作者:佚名,原题:《揭秘:慈禧不愿“屈尊”乘坐老爷车》

如果说南怀仁设计的那辆蒸汽车是第一辆概念车,那么袁世凯送给慈禧的就是北京历史上第一辆真正的汽车了。不论怎样,这对北京来说还是新鲜玩意儿。身为北洋大臣直隶总督,总想着怎样讨好这位“老佛爷”。事有凑巧,正赶上慈禧太后67岁生日,献上这个时髦贡品,让老太太开个洋荤,与南怀仁讨巧康熙皇帝有相似之处。

太后对这辆汽车并不像康熙皇帝那样喜欢,从心里像是有隔阂。这与闭关自守的国度有关,那不过是外国人的奇技淫巧。坐惯了轿子、马车,并不拿它当回事。检阅贡品时,听说这辆洋车不用马拉就能跑,难以置信,立即口谕:当场表演。看到汽车真的“隆隆”跑起来,慈禧太后马上产生联想,情不自禁地问:“这车跑得这么快,要吃许多草吧?”

关于慈禧乘车,传出许多故事。慈禧太后得到车后,招纳学开车的人。一位名叫孙富龄的太监头脑灵活,很快就跟外国人学会了开车,成了慈禧太后的御驾司机。一天,慈禧太后坐车去城隍庙玩得很开心,赏了一碗酒给孙富龄。酒劲上来,头脑发晕,那也得继续开车呀。本来路面戒了严,不知怎的,忽从胡同里蹿出个小太监,孙富龄心慌意乱,一时竟找不到刹车的位置,可怜小太监就这样稀里糊涂地送了命。按当时的规矩,孙富龄属于正常驾驶,没人问罪。而这一惊,吓着了慈禧太后,负责戒严路面的人和小太监的头儿一应人等,都受到了严厉惩罚。

据说慈禧太后乘车去颐和园游览。驶出紫禁城后,她突然发现,“马车夫”不仅坐着,竟然还敢坐在前面,与自己平起平坐。这还了得,有失体统,立即责令“马车夫”跪下。慈禧的话是圣旨,哪敢不从。司机只好跪着驾驶。手不能代替脚去踩油门儿和刹车,路上险些酿成大祸。这可吓坏了当时的王公大臣,纷纷下跪,乞求慈禧不要冒这个险。无奈,慈禧被人搀扶下车,中途还是换上她的十六抬大轿。

裕容龄是慈禧御前女官,在所著《清宫琐记》中记述:慈禧因为开车的司机要坐在她前面,所以未曾乘坐过。可查《北京志·汽车工业志》:“因司机无法按慈禧的‘圣谕’跪着驾驶,慈禧不愿‘屈尊’乘坐。”而《北京志·颐和园志》记载:“该汽车因长期存放,早已损坏。不只引擎早已不能发动,且前车灯、方向盘丢失,皮坐垫及车篷顶已破烂不堪。”直到“文化大革命”后,颐和园将老态龙钟的御用汽车整修,在德和园陈列,供游人参观。

对这辆花了1万两白银购进的汽车的“身份”,至今还有争议。有人认为它是第二代奔驰牌小轿车,也就是德国生产的。《北京志·汽车工业志》中记述:“北京第一辆汽车是……德国19世纪90年代的产品,式样几近欧洲18世纪的马车,功率约为4马力,时速15公里~20公里。”《北京志·颐和园志》也有类似记载:在1976年,德国奔驰汽车公司的三位工程师来到颐和园,看到这辆车,确认为是1899年该公司生产的第二代“奔驰”,并且愿意用10辆新车换走这辆汽车。另有说法,认为这辆汽车是美国生产的。交通部高级工程师王华鹏认为:应是美国图利亚牌汽车。“图利亚”是美国人图利亚兄弟,他们从1893年开始设计制造汽车。

这辆老爷车究竟由哪国生产还不好下结论。《中国交通运输史》的主编陆士井认为:早期汽车制造也是由多个厂家合作组装,是否“奔驰”厂家的产品,也难确定。

巧合的是北京汽车博物馆里也展示着一辆老爷车。相关人员介绍,这辆车是美国兄弟在1902年或1903年生产的,并且认为,颐和园那辆车经过改装,可能生产时间略早些。经过比较,两辆车在外形和结构上有很多相似之处,有可能同属一个公司制造。

慈禧第一次看到火车,对司机提了什么要求闹了个大笑话?

我们知道在古代女子的地位很低,但是到了清朝,慈禧太后似乎有点不一样了,以往武则天称帝的时候,他能够将国家治理得很好,拥有美貌和才华的女子并不多见,慈禧也想往这方面靠拢一下,但是显然慈禧的能力不足,在治理国家时更是一无是处,除此之外,当时的国情与唐朝严重不符,所以慈禧还延续着以往的治国理念是根本行不通的。

而当时科技也比较发达,大家都用上了高水准的交通工具,慈禧还总是坐着轿撵出门,在清末慈禧掌权的时候,西方列强来侵犯带来了很多的新鲜事物,当时很多人都没见过这些东西,更是闹出了不少笑话,特别是拍照技术,慈禧当年看到自己的照片时直接被吓到了,更说照片是不祥之物,简直是丢人丢大发了。而当年的袁世凯为了讨好慈禧,更是给慈禧送了一辆汽车,但慈禧见到这个汽车后却说这个车跑这么快,肯定比马吃草吃的多吧,瞧瞧这说的是什么话,是不是足以显出慈禧的落后和无能呢?


而等之后铁路修建完成,慈禧被请过去观看,因为慈禧也是第1次见到高科技,当时火车头还冒着滚滚浓烟,慈禧就告诉着旁边的人,称这个车太危险,让他把火车头丢掉,改用马车了,而旁边的大臣们看了都面面相觑,不知道如何是好,毕竟这可是老佛爷,说错话可是要杀头的,所以谁也没有反驳就只能按照慈禧说的话去做。众人便找来了一匹马挡在了火车前面用马来拉车,不少人看到后都哈哈大笑,从这点来看就足以看出慈禧是多么的无能,多么的没有治国能力,而且他还不愿意学习以自己为主,国家不灭亡才怪。

等到他上火车的时候,他又提出了三个要求把司机可气坏了,这三个要求是什么呢,那就是他要求必须自己先上车,其他的乘务人员和司机要之后上。并且在火车上的人必须都是太监。这可把众人给难坏了,要知道旁边的都是外国人,他们是不可能为了讨好慈禧把自己变成太监了,所以他们只能穿上太监的服装,而最后一个要求更奇葩,自己竟然让司机跪着开车。并且中途不准休息。而最后这辆火车才勉强上路,上路之后一直以龟速行驶,旁边的人还总是拿着小旗子摇着大呼着慈禧的名字,场景简直相当尴尬。

慈禧说过最蠢的一句话,旁人听了哭笑不得,你知道是那句话吗?

慈禧太后作为晚清执掌大清帝国权柄48年的政治人物,可以说是拥有非凡的智慧,但她却不认识灯泡为此闹出了大笑话,国人在听后笑出泪的同时,深感大清历史的悲哀。要知道在王朝体制之下,慈禧太后一个人的眼光和思维代表着整个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在当时如火如荼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下欧美各国几乎用高科技武装到了牙齿,技术升级换代日新月异,而慈禧却置若罔闻,故步自封,实在令今天的国人为之愤恨不已。

?

众所周知,美国发明大王爱迪生经过了无数次的失败,试验了上万种材料,在1880年发明出了商用灯泡,让夜晚不再漆黑一片,如同白昼,张灯结彩的时代来临。8年之后,李鸿章为了讨慈禧老佛爷的欢喜,花巨资从西方购买了一套发电设备和灯泡。李莲英按照李鸿章的指示,在慈禧太后的寝宫中把这些灯泡刮给挂了起来。慈禧看到后急忙问,你为什么在我的寝室要挂上这些五颜六色的茄子?听到这话的李鸿章差点笑出声来,但又憋了回去,不动声色地将电流开关按了一下。整个屋子瞬间被点亮,这些五颜六色的茄子发出了闪亮的光芒。慈禧接着问,为什么这些茄子还会发光啊?

?

李莲英差点笑出声,唯唯诺诺地说这个东西不是茄子,而是西方人发明的灯泡,它们可以替代蜡烛。这个笑话让人觉得很心酸,作为大清帝国的最高领导人,当时的灯泡已经问世八年之久,欧美各国不但政府部门建筑中全部安装了灯泡,灯泡也进入了寻常百姓家,成为了必不可少的日用品。而身为一国之长的慈禧太后居然不知道这是一个什么玩意儿,竟然说是茄子,还是会发光的茄子,可谓愚昧至极。

?

该笑话充分反映了当时的我大清统治者跟1840年之前的统治者没有任何区别,他们仍然孤芳自赏,闭关锁国,夜郎自大,始终不清楚到底中国为何被西方不断蹂躏,被按在地上摩擦。对于西方的高科技,仍然没有一点心思和精神去探究个明白。这也是大清王朝最终被扫入历史尘埃中的重要原因。那个时代已经充分证明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是立国之本,是强国之路,但愚昧的统治者始终没有看明白。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9128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