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牙人马丁·德·拉达与哲罗尼莫·马任修士对中国的印象是:中国人像土著人那样怯懦无能,日本人与菲律宾人比他们勇敢得多。中国人自以为是世界第一,除非上贡,外国人不能进入他们的国家。他们的傲慢,是因为无知。
1575年,葡萄牙人马丁·德·拉达与哲罗尼莫·马任修士随王望高船队出使中国,几个月的游历,他们对中国印象如下:
1、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国家,中国是个物产丰富的国家,但大多数百姓是贫穷的,因为人太多了。
2、中国是个神秘的国家,但是当你有机会揭去她的面纱,就会发现可怕的堕落与虚弱。
3、无论外国人走到哪里,都会被人围观!
4、中国人的军队人数多到难以置信的程度,炮极为低劣,兵操练时没有队形,成群地拥挤在一起。
5、中国人像土著人那样怯懦无能,日本人与菲律宾人比他们勇敢得多。
6、中国人有教养,温文尔雅,但繁琐的礼节与接连不断的宴会排场让人讨厌!
7、中国的老爷们蛮横,百姓像崇拜神一样地崇拜官!
8、中国人自以为是世界第一,除非上贡,外国人不能进入他们的国家。他们的傲慢,是因为无知,他们连自己国家的地理都搞不清楚,对于世界,更不了解了!(详情请参看英人C。R。博克舍编著的《十六世纪中国南部行记》,中华书局1990年出版。)
明朝的末年,当时的英国大举入侵中国。虽然这个时候的明朝已经是在走下坡路了,但是就算是这样,明朝的海军也是将英国的海军打得落花流水,而且还将英国的将领俘虏,这样的处理方式,自然是要比清朝更加霸气。
1637年,英国和葡萄牙关于澳门的贸易权问题也是弄得十分不好。当时的这个贸易权是明政府给了葡萄牙的,双方也是合作了两年了,两方也是一直都有贸易往来。而且相比英国,明朝也是对葡萄牙更加熟悉一点,使用,当时的这个问题,明朝也是站在了葡萄牙这一方。而这个决定也是让英国比较不爽。
当时的威德尔是英国皇室查理曼大公的外甥。权力比较大。所有也是在这个问题上走向了一个比较严重的程度,更是到达了一个国家上的层面。所有当时在查理曼大公的相助下,威德尔就带着8000余名军队去明朝去复仇。
威德尔最先前往了明朝防守相对更加薄弱的虎门下手,而且也是成功的把虎门攻占,而后也是前往了广州深处,想要进一步入侵。
? ? ? ? ? ?
这个时候的明朝已经是在走下坡路了,不过明朝的海军也是一点也不弱的的,把这些入侵的英国人打得是屁滚尿流,为首的威德尔直接被明朝活捉。不光是这样,明朝更是做出了一个无比霸气的决定:在全国范围内直接把和英国正在进行贸易直接停止,让明朝之内的英国产业更是全都给关闭了!
最后结局就是威德尔以个人的名义赔偿给明朝2800两白银才得到了一个结局。
明朝当时思想界的开放和活跃到了什么样的程度和地步,建议大家可以去看一下,明朝思想界之开放活跃,眼界之宏大,简直令人匝舌,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的壮观景象,竟然在数千年后的中国大地上在明朝统治下,重新出现,明朝思想家远远走在了同期西方思想家的前面,说是百家争鸣半点不夸张.
你会明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明末大思想家的出现,实在不是无本之木,甚至可以说,这三个人不过明朝思想界在满清杀戮之后侥幸存留下来的只鳞片爪
在数学上,明朝的中国数学家先于牛顿发明了导数的数学工具,而这个数学典籍的意义直到最近才重新被认识到
在工业上,煤矿开采技术也领先于世界,象煤矿瓦斯排除技术都是从中国流传入西方,还有锌的发现,锌铜合金的冶炼,都是当时中国独有的技术
科学上,在明末,一下子涌现出一大群领先于世界的大科学家,比如瘟疫学,地质学,生物学,物理学等等
而明朝成祖、宣宗等都亲自带兵出塞北征。明武宗甚至亲自上阵砍杀蒙古兵。
明朝和西方国家也交过战,英舰被明军大炮轰退,葡萄牙海军和明军水师交战皆败退。
正是明朝的表现,让西方几百年不敢碰中国
明成祖五次出征蒙古,每次都是五十万大军,军粮的供应源源不断,这在其他朝代根本做不到
说来有意思,蒙古当时最强盛的就是鞑靼和瓦剌,明成祖很有趣的一点就是看见哪个强盛起来,他就去攻打哪个?
一开始是鞑靼比瓦剌强大,所以明成祖第一次出征蒙古就攻打鞑靼,结果把鞑靼打屁滚尿流,实力一下子衰弱下去,结果在瓦剌和鞑靼的争斗中,瓦剌开始占优势,明成祖看见瓦剌有可能统一蒙古,
于是又进行第二次亲征蒙古,结果又把瓦剌打的屁滚尿流,这一下的瓦剌的实力又被他打的衰弱下去,结果鞑靼又开始占上风,并且不太驯服和听话.于是明成祖又第三次亲征,结果这回鞑靼是望风而逃,根本不敢和明朝的军队的交战,连老窝都不要,一直逃到北边,这样鞑靼在蒙古的实力和威信又衰弱下去.
以后明成祖第四次,第五次出征,基本都是鞑靼和瓦剌一路奔逃,根本连和明朝的军队接触都不敢接触. 中国历史上无论是汉朝还是唐朝,对匈奴也好,突厥也好,都没有占据如此大的优势,匈奴突厥基本还是可以汉唐的军队进行一些交战
而到了明朝,却出现,蒙古军队被明朝军队打的心胆皆碎,望风而逃的局面,实在是自古以来未有的情形
明朝当时国力的强大还可以从明成祖一边在北方连续不断的发动对蒙古的亲征,每次都是五十万大军,另一边在南方,对越南也进行持续不断的征服,每次都是把越南造反的那个领袖给抓住,好象是明朝的张辅特别厉害,几乎在越南百战百胜,每次越南叛乱,都是派他去平定的,但由于明朝的军队不象满清的那群没有人性的杀人魔王那样会采用屠城手段,所以越南人民的反抗一直没有中断,后来明朝为了少伤人命,还是放弃了对越南的直接统治
但明朝可以在南北两边同时开展大规模的战争,并且都是获得胜利,这也就可见当时明朝国力的强大
不仅如此,明成祖时代不仅能够同时供应大规模的战争,还能进行大规模的建筑活动(其规模比秦始皇可要厉害的多),比如为了迁都,在北京的皇城紫禁城就全是明成祖时代一手建造起来的,我们现在看到的紫禁城就全都是明成祖时期造起来的 。
此外在南京还有大报国恩寺的建筑,据说是建筑的奇观,外国的传教士看见这个报国恩寺的壮观宏伟,都惊叹不已,好象明朝的文人王世桢还作诗歌颂过这个建筑,总之这个建筑是非常宏伟的,可惜这个建筑在太平天国时期似乎被曾国藩的禽兽军队烧毁了。
另外还有武当山的建筑群,也是非常宏大的工程,在山上进行这些建筑所需要的工程量是非常庞大的,这也都是明成祖时期造的,现在武当山的建筑群似乎被列入了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名单中。
另外还有就是大运河的疏浚工程,这也是非常庞大的工程,也是明成祖时期干的。
当时明朝不仅能够同时发起大规模战争,能够进行极其庞大的建筑工程,而且还派了郑和七下西洋,下西洋的船队往往都是几百只庞大的船只组成,简直象海上移动的城市,每次下西洋这些船队上都装满了各种中国的丝绸瓷器等货物,国力的强大,汉唐根本连明朝的零头都比不上。
明成祖还组织了永乐大典的编撰,总字数达到了几亿多,而且和什么四库全书不同的是,永乐大典中的书籍都原样照收,没有任何修改删减 。
现存的几百卷永乐大典,仅仅是当初原来的3%,可象永乐大典规模的庞大 。
进行了这么多的战争,建造了这么庞大的工程,还有如此大规模官方远洋航海,明朝当时却依然保持非常强盛的势头,民间依然非常富裕。
明朝的鼎盛时期,在同时进行大规模战争,大规模航海活动,大规模建筑工程活动的情况下,依然保持国力的强盛,这就远远超过了汉唐所谓盛世。
同时进行大规模战争和大规模建筑的只有秦始皇和隋朝可以类比一下,但这两个朝代都是因为无力承担这样的压力,而迅速崩溃 。
所以从事实的角度,非常清楚,中国历史上最强盛的朝代,正是被某些别有用心的人竭力贬损的明朝 。
不要把大明和满清混为一谈,如果没有那倒霉的天气、该死的建奴,中国现在就是君主立宪国家,根本轮不到鞑鹰狄国嚣张
是真的,因为明朝的火器不如西方的先进。
1521年,也就是明朝正德十六年,时任广东海道副使的汪锐,奉朝廷之命,起兵攻打长期盘踞在澳门、屯门两岛上的葡萄牙海军。
可以想象一下,永乐帝时期大明的海军实力那是首屈一指的,到了正德皇帝时期,这种实力还是相当厉害的,在经过几天的激战之后,葡萄牙海军由于粮草军需物资无法及时供应,另加水土不服等原因,在激战数日之后,仓皇而逃。
战争虽然胜利,明朝也发现自己的弱点,虽然火器对北方蒙古有着绝对优势,但对西方人就是小巫见大巫,山寨的火炮就是大名鼎鼎的佛郎机,在万历三大征的抗倭令人印象深刻。
1523年,明葡在西草湾爆发了第二次战争,这次明军有了屯门之战的经验和明朝引进了先进火器,使开战之初,明军便占上风,葡军以失败而归。
至于第一次明军以多打少还惨胜主要是由于明朝与葡萄牙之间火器的差距,葡军的弗朗机火铳、大炮和战船都比明军先进。其次是明军对葡军不熟悉和葡萄牙所筑工事的防御力强,守卫的地势险恶。
这场战争同样是一个不容忽视的事件,明朝在东南沿海与欧洲殖民者进行的一系列小规模战斗,使大航海时代初期的欧洲人意识到征服中国只是愚蠢的想法,与中国搞好关系谋求经济利益才是正途。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9115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唐伯虎因牵涉科场舞弊案落第
下一篇: 明代唐寅《钱塘行旅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