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1627年12月13日中国明朝末期宦官魏忠贤自杀

话历史 2023-07-20 12:51:58

魏忠贤(1568年~1627年12月13日),原名李进忠。中国明朝末期宦官。北直隶肃宁(今属河北)人。出身于市井无赖,后为赌债所逼遂自阉入宫做太监,在宫中结交太子宫太监王安,得其佑庇。后又结识皇长孙朱由校奶妈客氏,与之对食。对皇长孙,则极尽谄媚事,引诱其宴游,甚得其欢心。泰昌元年(公元1620年),朱由校即位,是为熹宗。魏升为司礼秉笔太监。


(魏忠贤画像)


(魏忠贤画像)

明熹宗是个“木匠天才”,喜欢刀锯斧凿油漆的工作,“朝夕营造”,“每营造得意,即膳饮可忘,寒暑罔觉”。他曾亲自在庭院中造了一座小宫殿,形式仿乾清宫,高不过三四尺,却曲折微妙,巧夺天工。魏忠贤总是乘他做木工做得全神贯注之时,拿重要的奏章去请他批阅,熹宗随口说:“朕已悉矣!汝辈好为之”。魏忠贤逐渐专擅朝政。

时东林党人士吏部尚书赵南星,在朝廷中排斥反对派,于是非东林派愤而结交魏忠贤。1624年,魏忠贤遭到杨涟的弹劾,但幸免于难,于是开始大规模迫害镇压东林党人士,天启五年(1625年)魏忠贤借熊廷弼事件,诬陷东林党的左光斗、杨涟、周起元、周顺昌、缪昌期等人有贪赃之罪,大肆搜捕东林党人。天启六年,魏忠贤又杀害了高攀龙、周宗建、黄尊素、李应升等人,东林书院被全部拆毁,讲学亦告中止。至此,东林党被阉党势力彻底消灭,时东林“纍纍相接,骈首就诛”。

魏忠贤与皇帝乳母客氏沆瀣一气、狼狈为奸,极受宠信,被封为“九千岁”,自己也在民间养了不少“义子”,如什么“五虎”、“五狗”、“十孩儿”、“四十孙”等。在其全盛时期,各地官吏阿谀奉承,纷纷为他设立生祠。1627年崇祯帝朱由检登位以后,遭到弹劾,被流放凤阳,在途中畏罪自杀。

魏忠贤之历史评价:

杨涟:“忠贤本市井无赖,中年净身,夤入内地,初犹谬为小忠、小信以幸恩,继乃敢为大奸、大恶以乱政。”

朱由检:“魏忠贤擅窃国柄,奸盗内帑,诬陷忠良,草菅多命,狠如狼虎。”“忠贤不过一人耳,外廷诸臣附之,遂至于此,其罪何可胜诛!”

朱长祚:“形质丰伟,言辞佞利。”

刘若愚:“忠贤少孤贫,好色,赌博能饮啖嬉笑,喜鲜衣驰马,右手执弓,左手彀弦,射多奇中。不识文字,人多以傻子称之。亦担当能断,顾猜很自用,喜事尚谀,是其短也。素好僧敬佛,宣武门外苍文殊庵之僧秋月,及高桥之僧愈光法名大谦者,乃贤所礼之名衲也。如碧云诗僧,则酒肉势利不足齿矣。”

张廷玉:“明代阉宦之祸酷矣,然非诸党人附丽之,羽翼之,张其势而助之攻,虐焰不若是其烈也。中叶以前,士大夫知重名节,虽以王振、汪直之横,党与未盛。至刘瑾窃权,焦芳以阁臣首与之比,于是列卿争先献媚,而司礼之权居内阁上。迨神宗末年,讹言朋兴,群相敌仇,门户之争固结而不可解。凶竖乘其沸溃,盗弄太阿,黠桀渠憸,窜身妇寺。淫刑痡毒,快其恶正丑直之私。衣冠填于狴犴,善类殒于刀锯。迄乎恶贯满盈,亟伸宪典,刑书所丽,迹秽简编,而遗孽余烬,终以覆国。”

蔡东藩:“魏忠贤恶贯满盈,中外切齿,但伪恭不及王莽,善诈不及曹操,无拳无勇,职为乱阶,故以年少之崇祯帝,骤登大位,不假手于他人,即行诛殛,可见当日明臣,除杨、左诸人外,大都贪鄙龌龊,毫无廉耻,魏阉得势,即附魏阉,魏阉失势,即劾魏阉,杨维垣之行事可鉴也。”

评论:大奸大恶,罪有应得

轶事:

有四人夜里在密室饮酒,其中一个人喝醉了,谩骂魏忠贤,另外三个人吓得不敢出声。那个人还未骂完,东厂番子将四人押到魏忠贤的住所,立即将骂的人处于磔,而慰劳另外三个人金子,三个都被吓得魂飞魄散不敢动。

魏忠贤是明朝著名大太监,他最后是怎么死的?

魏忠贤虽然被人捧成了“九千九百岁爷爷”,但是其兴也勃,其亡也忽焉。他真正掌权,也不过是天启四年到七年的事情;天启七年时朱由校驾崩,魏忠贤也在三个月后迅速败亡。

朱由校去世后,皇帝的位子给了他的弟弟信王朱由检。朱由检一直极其厌恶魏忠贤,他上台的第一件事,自然就是清除魏忠贤这颗帝国的巨大毒瘤。但是胖子得一口口吃出来,魏忠贤也得一步步清除。崇祯开始了他的权宦清除计划。

一名嘉兴的贡生给御前递了折子,历数魏忠贤十大罪:“一并帝,二蔑后,三弄兵,四无二祖列宗,五克削籓封,六无圣,七滥爵,八掩边功,九朘民,十通关节!”

崇祯登基不久,两名想从阉党之中抽身而出的言官开始对魏忠贤的头号臂膀崔呈秀进行弹劾,不过出乎意料的是,崇祯没有表态;三名中级干部展开了对魏忠贤本人的弹劾,崇祯还是一言不发;

崇祯把魏忠贤叫来,什么话也没说,只是让人把奏折递给他听。魏忠贤立刻慌了,情急之下,他请原来信王府的太监帮他说情。结果崇祯把那个太监狠狠申斥了一顿。

十一月,魏忠贤主动提出告老还乡。崇祯没有同意,而是请他去一个更适合他的地方——中都凤阳去养老。

魏忠贤上路了,但是刚出京,就接到了皇帝要追查他的报告。当晚,魏忠贤和他的随从太监一起,在客栈里上了吊。比较有意思的是,十七年以后,崇祯自己也和魏忠贤用上了同样的死法。

崇祯杀魏忠贤的历史纪录

天启七年(1627年)思宗朱由检登位以后,嘉兴贡生钱嘉征弹劾魏忠贤十大罪状:一并帝;二蔑后;三弄兵;四无二祖列宗;五克削藩封;六无圣;七滥爵;八掩边功;九伤民财;十通关节。思宗下令清查“阉党逆案”。一共清查出首逆同谋六人,交结近侍十九人,交结近侍次等十一人,逆孽军犯三十五人,谄附拥戴军犯十五人,交结近侍又次等一百二十八人,祠颂四十四人,共计二百五十八人,再加上漏网之鱼五十七人,共计三百一十五人。十一月魏忠贤遭到弹劾,被流放凤阳,魏忠贤在凤阳途中,仍豢养一批亡命之徒,崇祯大怒,命锦衣卫前去逮捕,押回京中审判。李永贞得知消息,连忙派人密报魏忠贤。魏忠贤自知难逃一死,在阜城南关尤氏旅店与同伙李朝钦痛饮至四更,最后上吊自杀,尸体被挖出后,任人千刀万剐。而崇祯在李自成攻进北京前夕,不知何故突然想起魏忠贤之功绩,遂在太监曹化淳建议下,收葬其遗骸于魏当年选定的墓地香山碧云寺。康熙年间御史张瑗巡视北京西城时发现魏忠贤墓依然“峻宇缭墙,覆压数里,郁葱绵亘,金碧辉煌”,据此进言称帝京周围不应“留此秽恶之迹”,于是到康熙四十年终被夷平。

为何魏忠贤一死,明朝就灭亡了?

公元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府继位,建立了大明朝,他改革农制,奖励垦荒,直取云南平定河西走廊,为大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而后朱棣励精图治,开创永乐盛世,大明朝一度达到最鼎盛时期,在朱棣之后,大明似乎就开始由盛转衰。



到明熹宗时期,大肆启用东林党人,宦官开始专政,魏忠贤这个明朝最为典型的权臣就是这时候登上历史舞台的,然而在崇祯皇帝将起铲除之后,大明反倒迅速垮台了,这是为什么?

1568年,魏忠贤出生于河北沧州,年幼时家境十分贫寒,没有上过学,也不识字,常年混迹于街头,但是正因为如此,他反倒学会了骑马射箭,不过他有一个极其致命的恶习,那就是赌博,尽管手中没钱,魏忠贤都要每日前去赌上几次。



这就导致他的债务越欠越多,直到有一次他赌红了眼,欠下了巨额债款,他悔不当初,责恨自己便一下自宫,找了熟识的太监,也进宫当了太监,凭借他常年混迹街头锻炼出来的口才,没过多久他就进了甲字库。

甲字库是头等太监的聚集地,所服侍的都是得宠的妃子,见得主子也都比较大,公元1619年魏忠贤在偶然的机会下认识了朱由校的乳母客氏,两人结为对食夫妻,然而次年明光宗朱常洛猝死,朱由校继位,由于朱由校从小就是客氏养大的,因此与客氏的感情极深。



他登基不到一个月就将客氏封为奉圣夫人,而魏忠贤也随之水涨船高,开始在工种掌握了一定的权力。随后魏忠贤和客氏两人仗着明熹宗对他们的信任与喜爱,开始在后宫中为非作歹,也凭借妃子的家族笼络了不少的势力,一时间朝中有一半的臣子与魏忠贤有着密切关联。



可以说魏忠贤在逐步架空皇帝的权力,在民间对魏忠贤有一个称呼,那就是“九千岁”,他的势力层一度盖过了明熹宗,此时的明朝统治一片混乱,宦官的权力空前的大,不过在1627年崇祯皇帝上位后立马赐死了魏忠贤,原以为铲除了一个大隐患,但明朝最后却迅速的垮了,这是为什么?



魏忠贤虽然霍乱朝纲,但不得说,魏忠贤做事完全凭借自己喜好,根本不讲理,而他的势力又正好是牵制东林党人的一把好手,而且他的势力太大,将他处置掉,一定程度上也是自损实力,大明朝的元气损伤很大,在这样的情况下,能够权衡朝中势力的魏忠贤一死,那么明朝自然也就走到了灭亡了。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9107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