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揭秘:十万元军攻打日本最后仅仅生还三人

话历史 2023-07-20 12:14:58

公元1274年和1281年,日本两次从蒙古大军的攻击下死里逃生,日本人将此归功于天佑日本的“神风”。然而最新的考古发现却表明,蒙古军队使用的“豆腐渣”战船才是战争逆转的关键。

公元1274年10月,元至元十一年,九百多只舰船组成的蒙古舰队在朝鲜合浦(今韩国东南庆尚 道)整装待发。这支舰队的统帅是蒙古人呼敦,他奉忽必烈的命令去征讨不肯向蒙古人纳贡称臣的“蕞尔小邦”——日本。那时,不善理财的蒙古贵族对奢侈品的需 求极其旺盛,帝国财政时常捉襟见肘。忽必烈之前的两位可汗——贵由与蒙哥对部分拖欠债务甚至以未来的战利品抵押。在过去数百年中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白银产 地兼出口国的日本,在急需大量金银的蒙古人眼里自然是一块肥肉。

劣质战船折戟沉沙

1274年的这次远征军队是蒙古、汉、高丽三方混杂。蒙汉人有25000人,高丽人8000 人,所有船工水师也都来自高丽。蒙古军队登陆九州后,遇到日军的坚决抵抗,未能深入日本本岛。蒙古军队因弓矢给养消耗大,副帅刘复亨中箭受伤停止了进攻。 战后的军事会议上,蒙古人高估了日军数量,选择了撤退。就在蒙古军队退上舰船的那个夜晚,海面刮起了大风。900多只战船,大部分都像蛋壳一样被狂风卷 起,有的撞上岸边的崖壁碰得粉碎,高丽将军金侁坠海身亡,蒙汉联军士气一落千丈。舰队驶回合浦后,经过清点,蒙古舰队此役共计损失了13500名将士。蒙 古第一次攻日就这样失败了。

中日两国的史料,都记载了当年这场飓风。然而根据现存资料,人们并无法判断出具体强度,以及风暴与蒙古舰队的沉没究竟有多大关系。倒是那些蒙古战舰的遗骸为人们提供了研究这场战争的证据。

美国得克萨斯州农业机械大学的考古学家兰德尔·佐佐木在对1981年从高岛附近海底打捞上来的700多块蒙古战舰残骸进行了仔细研究和分析后表示,战舰设计上的缺陷,拙劣的做工以及所用的劣质材料有可能是蒙古舰队覆灭的原因。

佐佐木说:“很多蒙古战舰龙骨上的铆钉过于密集;甚至有时在同一个地方有五六个铆钉。这说明,这些肋材在造船时曾反复使用,而且很多龙骨本身质量就很低劣。”

当时造船工业发达的中国江南及沿海地区尚未被忽必烈完全征服,部分地区仍在南宋控制之下。忽必烈只能把造船的任务交给造船技术落后的高丽人。

《元史》里有对这一过程的详细描述。公元1274年正月,忽必烈命高丽王造舰900艘,其中可 载1000石或4000石的大舰300艘,由金方庆负责建造;拔都鲁轻疾舟(快速舰)300艘,汲水小船300艘,由洪茶丘负责建造。正月15日动工,6 月900艘军舰完工。如此短的时间,如此浩繁的工程量,这些舰船的质量也就可想而知了。

共2页:12下一页

揭秘:日本关东军往事

众所周知,在二战期间,日本关东军是日军战斗序列中最为出名的一支部队,号称“皇军之花”。那么为什么关东军会有如此美称呢?下面我带着大家了解一下关东军。

关东军是日本陆军战斗序列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因侵占我国辽东半岛(即日本所称的关东州)而被称为关东军。关东军是日本陆军中最精锐的一支部队,其主要活动在中国东北地区和朝鲜地区。据史料记载,关东军在全盛时期兵力约有一百二十万人之多,堪称日本帝国的黄金序列。

1904年,日本在日俄战争中取得胜利,随即占领了辽东半岛的金州,同时在金州设立关东守备司令部管辖侵占的地区,这就是关东军的雏形。在1905年至1907年期间,日本逐渐扩大占领权,将驻扎军队合法化,同时设立关东总督府推行殖民策略。在这种情况下,日本关东军逐渐发展壮大,成为日军中不可忽略的组成部分,不过此时的关东军还未展现出威力。

随着关东军在朝鲜战场上逐渐崭露头角,日本军方也将目光转移到了关东军的身上。为了平衡日本国内的众多军方派系,日军大本营决定在东北设立关东军司令部,将关东军纳入到独立的陆军序列中。在日军大本营的支持下,关东军获得了大量的武器装备,其士兵装备之优良堪称顶配。既然获得了报酬,那就要好好干活了。在关东军的几个参谋的谋划下,关东军开始了对东北的侵略。

1928年皇姑屯的一声巨响,拉开了关东军的侵略步伐。在皇姑屯事件后,日军步步紧逼,企图迫使张学良投降,但张学良并未彻底屈服。关东军一看这张家人都是软硬不吃,于是开始了进一步的谋划。关东军趁中国内战期间自顾不暇,便发起了吞并东北的决定。在柳条湖事件后,关东军迅速占领了北大营,而之后因为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东北全境迅速沦陷,此后中国十四年抗战就此开始。

在九一八事变后,关东军认为中国不值一提,因此有了三个月拿下中国全境的说法。再加上关东军的友军华北方面军也在上海和北平搞了一系列事件,于是关东军又蠢蠢欲动了起来。这次的谋划关东军并没有过多的掩饰,而是很明目张胆的。在一群疯子的谋划下,他们策划了万宝山事件,试图挑起中朝关系。而正在此时,中国忙着处理各种国际事件自顾不暇,根本无力应对关东军的挑衅。在之后的过程中,关东军步步紧逼,最后酿成了许多惨案。同时,关东军的一群生化学家也在加紧研制各种毒气弹,企图对中国战场进行毁灭式打击。在其中最著名的生化部队就例如“七三一部队”,在关东军的丧心病狂下,东北成了恶魔的试验场,大批的中国居民被害。

本来关东军准备和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上作战,但是由于华北方面军得到了日本大本营的支持,于是关东军只能在东北这块地方打转。但是这一待就出了问题,在关东军的蓄意挑衅下,其和蒙古军队在边境地区发生了武装冲突,之后又变成了和苏联红军的对抗。但让狂妄的关东军没有想到的是,苏联红军和他们持续对抗了多年,以至于关东军主力被困死在了中苏边境。

再后来太平洋战争爆发,日本兵力严重不足,不得已将念头打上了关东军。于是在前线吃紧的情况下大批关东军主力被调往太平洋群岛,关东军司令部从此处于劣势。1942年期间,关东军遭遇了灭绝性打击,大批的主力被美军歼灭,皇军之花也从此失去了往日的光彩。1942年之后,盟军开始了反攻,苏联红军也抓紧了对日作战。

在苏联红军的帮助下,留在东北的残余关东军大部分被消灭,剩下的则被俘虏。在这种情况下,仍然有一些死硬分子拒不投降,一些甚至跑到深山野林打伏击,着实给中国军队造成了不少困难,这也在侧面反映出了关东军的顽强和死硬。最后在1945年8月22日,不可一世的关东军投降,从此日本关东军成为了 历史 。

最后我想补充一下,事实上关东军的作战是很顽强的,根本不是电视上所说的那么不堪一击。在一些我军老兵的回忆中显示,关东军的强悍令人心悸,我军在作战中往往要受到同等的损失,甚至更多。

李云龙上万人攻打平安城,日军仅800人,为何苦打两天才拿下来?

李云龙打平安县城打了两天,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因为日军的火力远超八路军的火力。李云龙之所以打平安县城,主要是为了救他的新婚妻子,他明知道火力比不上日军,还要打平安县城,可见他是一个真男人。

其二是日军士兵的战斗力比八路军更强。李云龙攻打平安县城,那可是把独立团、县大队以及民兵全部都叫来了,少说了也有万把人。不过,虽然李云龙带的人多,但是除了独立团外,其他部队的战斗力都不高,而日军方面虽说只有八百多人,但是这八百多人都是精锐部队,战斗力非常强,所以李云龙一连打了两天才打下平安县城。

其三是因为攻打平安城难度系数高。一方面,李云龙的部队大多是新兵,战斗力不强,一方面,平安县城的城墙高耸而又坚固,李云龙缺少攻城武器,仅几门意大利炮,可想而知,要想打下平安县城的难度有多高。

其四是因为李云龙在攻打平安县城时有大量的部队支援,所以他才能在两天拿下平安县城。话说李云龙攻打平安县城的动静很大,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不仅周围的兄弟部队都懵了,就连日军部队也不由得咋舌,他们也没想到李云龙这个愣头青敢攻打平安县城。战斗打响后,周围的兄弟部队比如新一团、新二团、晋绥军三五八团都出动了,他们负责执行打援任务,为李云龙免除了后顾之忧。也正因为如此,李云龙才能在两天之内打下平安县城。

综上所述,李云龙之所以花了两天时间而非是一天时间才打下平安县城,主要是因为日军火力太猛、城墙坚固。不过,换一个角度看,李云龙仅用了两天便打下了平安县城,说明只要不放弃,日军一定会被赶出中国的土地。

希特勒让日本攻打印度,日军十万大军,为何打了一仗就打不动了?

? ?

日军十万大军,为何打了一仗就打不动了?

主要是被打得太痛太惨了。

日军在开始发动进攻时约有10万人,结果有53000多人在战斗中死亡或失踪,败退回原来进攻的出发地,不再具有一个战役兵团的战斗力,整个日军从此走上失败的末日。

日本军方后来总结:“缅甸战局以悲剧性的英帕尔战役为转折,走向全盘崩溃的命运。”

这之后,缅甸日军主力遭到毁灭性打击,缅甸战局的主动权完全转入盟军手中,不仅完全解除了印度被攻击的威胁,而且对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大陆战争局势都产生了积极影响。

那么,日军为什么被打得这么痛这么惨呢?

下面来简单掰扯一下。

首先,日本攻打印度时,他们的对手并不是印度人,而是英国人。

我们应该知道,当时的印度是英国的殖民地。

甚至,因1942年8月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在印度各地引起的冲突,已使英印统治者大失印度人的民心,当日本向印度进军时,英印部队中的印度士兵已超过4.2万多人跑过来帮助日本人打英国人。

日本人为什么要进攻印度呢?

因为,这是“希特勒点名”要求的。

1943年库尔斯克与瓜岛战役结束后,轴心国已丧失了战场主动权,希特勒为了扭转不利局面,在自己心有余而力不逮的情况下,要求日军在印度发动场攻势,打乱盟军部署,获得重新扭转战局机会。

而日本方面为分散南方美军的进攻,摧毁英国最重要的海外基地,实现日德会师,就想占领印度,即于1944年1月7日以“大陆指第1776号”的指令,下达了代号为“乌”号的英帕尔作战计划。

日军担任指挥的是人称“小东条”的牟田口廉也中将。

此人是个战争狂。

“七七事变”时,他担任侵华日军中国驻屯军步兵旅团第一联队联队长,于7月7日当天下达了向中国守军开火的命令,是挑起“七七事变”冲突的直接罪魁。8日凌晨,在遭到中国方面拒绝日军入宛平城搜查时,他在卢沟桥打响了第一炮,亲手点燃了战火。

就因为这个,天皇裕仁亲授其金鹰三级勋章,晋升为少将。不久,又晋升为中将,编入南方军,参加太平洋作战。

牟田口廉也虽然好战,脑子却不灵光。我们看他的少将、中将军衔得来的缘由,就知这里面的含金量是要打折扣的。

牟田口廉也的好战除了反映在打响卢沟桥第一炮的行动上之外,更多表现在他的口头上。

我们来看看他发布过的高论。

英帕尔战役发起之前,他仰天吹嘘说:“说起大东亚战争,那是我的责任。在卢沟桥下令开第一枪的是我,因此,我必须设法尽早解决这场战争。”

当时,小畑参谋长以后勤补给不足理由,反对发动此次作战。

牟田口廉也冷笑说:“没有补给,就不能打仗?真是笑话!日本军队能够忍受任何艰难困苦。粮食可以从敌人那里夺取。”

应该说,牟田口廉也对后勤补给不够重视,也是日本的国情和日军的凶残勇猛所给整成的。

日本属于岛国,国内资源远不足以支撑发动这样横跨几国的大规模作战,他们主要依靠的,就是以战养战,在“从敌人那里夺取”。

而日本士兵凶残勇猛,一直以来,也都达到了这一目标。

但这一次却是例外。

因为他们遇上的对手是英军第14集团军指挥官威廉?约瑟夫?斯利姆中将。

斯利姆作战经验丰富,胆大心细,善于捕捉敌人的弱点。

在这场战役中,他抓住了日军补给线不足的弱点,牢牢占据了战争的主动,把日军耗垮、耗死。

所以,当日军粮尽弹绝、饥饿交加之时,相内祯助大佐回想起出战前牟田口说过的话——“关于此次作战,我们已经详细地讨论过各个细节,并全部解决了。因此,成功应该是显而易见的”,不由得怨气冲天,怼天怼地怼牟田口,说:“军司令官阁下讨论的细节里,似乎没有把敌人的抵抗计算在内。”

实际上,在渡钦顿江之前,第31师团佐藤师团长看着只带三天口粮的士兵,就预感到失败,心中既恼怒又悲哀,对士兵“慷慨训示”说:“诸位,今夜我们要开始横渡钦顿江了。在此之前,我有话要对大家说明白,请好好听着!只要不发生奇迹,诸位的性命将会在即将发起的此次作战中丧失。但是,不是倒在枪弹之下,你们中的大部分人将会饿死在阿拉干山里。请做好心理准备!”

可笑的是,坐镇后方的牟田口在收到前线日军部队的要求补充粮食的电报后,他的回复竟然是:“日本人自古以来就是草食民族。你们被那么茂密的丛林包围,居然报告缺乏食物?这算怎么回事!”

当听说佐藤师团长因为补给跟不上,已经离军脱逃后,他召集了司令部全体人员进行训话:“诸位,佐藤师团长违背军令,擅自抛弃了科希马战线。因为没有食物无法战斗,就擅自撤退。这样的人还能称之为‘皇军’么?‘皇军’即便没有了食物,也必须继续战斗的。没有武器弹药和食物就不能打仗?这决不能成为正当的理由!……没有子弹的话,不是还有刺刀么?没有刺刀的话,还有拳头呢。没有拳头的话,可以用脚踢的。就算这些都没了,不是还可以用牙齿咬么?……不要忘记日本男子应该有的大和魂!日本是神州,神灵必定会保佑我们的……”

而自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在东南亚一带打美军、打英军,打得得心应手。其中的英军,丢了香港、丢了新加坡、丢了缅甸……

所以,牟田口廉也认为英军丢掉印度是理所当然的事,开战前宣称:“陆军现已达到天下无敌的地步,太阳旗将宣告我们在印度肯定胜利的日子为期不远了。”

他甚至大放厥词,不给自己留后路,称:“如果此次英帕尔作战不成功,无法晋升为陆军大将,我决不会返回日本的。”

牟田口廉也这边卖牙花卖得口爽,前线的日军却苦不堪言。

英军第33旅旅长刘易斯?皮尤回忆说:“我旅置身于那些随带着大量伤病员撤退的日军部队及其最近的目的地——乌克鲁尔之间。敌军已不存任何希望,他们得不到食物,得不到药品,什么也得不到了。他们衰弱不堪,嘴里塞满野草。”

最终,日军因为饥荒和疾病,仓皇后退,被英军撵着 *** 打,尸横遍野,溃不成军。

英军士兵这样描述自己目睹到战败者的情景:“到处是赤脚露体的尸体,士兵像骷骸一样躺在泥地上;行驶中遭到轰炸的运输车和烧毁的坦克;被精疲力竭的士兵扔得满地都是的枪支弹药和军事装备。”

牟田口为自己回国找借口,说:“我不认为英帕尔作战是一次失败的战役。正是因为攻打了英帕尔,才使得敌人没有夺取整个缅甸。如果当时没有攻打印帕尔的话,缅甸战区现在可不得了呢。”

人怎么 *** 到这种地步呢?

直到晚年,牟田口的心智才趋于成熟,认识到自己当年的幼稚,写下了谢罪书。

但不管如何,日军视之如瘟神,称其为“鬼畜牟田口”。

而作为战胜方将军的斯利姆,于1945年晋升上将,1948年接替蒙哥马利元帅成为帝国总参谋长。

英帕尔战役,应该是英军史上最伟大的战役。

只不过,在英美两巨头相爱相杀的明争暗斗下,美国人希望能打破英国的国际殖民体系,竭力这场意义重大的胜利低调处理,以至于在世界战史上名气不扬。

但是,近年来,英国国立军人博物馆曾展开过一项民众调查,根据战役产生的政治、历史和文化影响,以及双方的投入的军力和战略战术等指标,评选英国影响力最大的战役,得票最多的,就是“英帕尔-科希马战役”(Imphal-Kohima Battle)。

? ? ?

责任编辑:

二战最后一个投降的日本兵

二战最后一个投降的日本兵 ? ?

1945年8月15日,随着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二战终于拉上结束的帷幕,但却有一个日本士兵,在日本投降后,仍躲在深山老林中坚持打游击,直到1974年才向当地政府投降,这个日本兵叫做小野田宽郎。

小野田宽郎1922年出生于和歌山县海南市,二战时期征召入伍,1944年9月被选入陆军中野学校二俣分校接受游击训练,两个月后被派往菲律宾,准备对即将登陆的美军展开游击战。

到达目的地卢邦岛后,小野田宽郎的顶头上司谷田对他下令:“我们的撤退是暂时的,你们留下来进入丛林对敌人展开游击战,想方设法与他们周旋,但是你们不准自尽和投降,过一段时间我会回来,这个命令只有我才有权利取消”。

不久谷田带着部分部队撤退,将包括小野田宽郎在内的少数日本士兵留下来坚持游击战。

不久美军开始在卢邦岛登陆,留下的日本士兵大都投降或战死,少数幸存的日本士兵分布各处,小野田宽郎与岛田、小冢金七、赤津三人一起进入丛林继续顽抗,而小野田宽郎是日本少尉,所以他们几个由小野田宽郎指挥。

几个月后,日本无条件投降,但是小野田宽郎他们不知道,1945年10月他们看到美军撒下的传单,但是小野田宽郎觉得是敌人的骗术。

他们也一直记得上司谷田的命令“只有他本人才能取消命令。他们一直坚持游击战,1949年赤津受不了这种无边生活的煎熬,向当地的菲律宾政府投降,而剩下的三人互相勉励,坚持战斗下去。

菲律宾政府试图说服这三个日本兵投降,并将他们的亲人战友从日本接来,告诉他们日本已经投降,但是他们一直认为是敌人伪造在欺骗他们,1953年岛田在一次冲突中被杀死,剩下的两人仍拒不投降,他们又坚持了仅二十年。

1972年10月,当地警方接到农民报告,发现他们的踪迹,立刻派了几名警察赶去,而小野田宽郎和小冢金七发现警察后,开始向他们射击,在对射中,小冢金七被当场击毙,小野田宽郎得以逃脱,而小冢金七的死引起日本政府的重视,开始派人来寻找小野田宽郎的下落,并向他散发传单,但小野田宽郎不买账。

1974年2月,小野田宽郎与日本探险家铃木纪夫偶遇,铃木纪夫告诉他日本确实已经投降多年,但是小野田宽郎说:“必须有上司的命令才能投降”此后不久,时隔30年后,他的老上司来到卢邦岛,亲自向他下达投降的命令,小野田宽郎终于走出丛林,向当地政府投降。

小野田宽郎在日本投降后又坚持战斗29年,此间共打死打伤菲律宾的警察、士兵、平民共130人,虽然当地人们要求对他重惩,但是在日本政府的极力争取下,菲律宾政府赦免了他的罪行。

1974年3月,小野田宽郎终于回到阔别几十年的日本,而小野田宽郎又在日本生活了几十年,2014年病逝于东京,终年92岁。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9093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