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京师统帅杨存中(北宋名将杨业的玄孙,祖父杨宗闵死于长安保卫战,父亲杨震和弟弟居中,执中也都在麟州阵亡)有一位亲近的属官,平时对他常加赏赐,毫不吝惜,有一天却突然无故愤怒的赶他走,这位官吏不知道自己出了什么差错,以致触犯统帅,就挥泪拜别而去。杨存中对他说:“没事不要来见我。”
这位属官终于了解杨存中的意思,回去后,花了很多钱使儿子进入谏院当官。过没多久,御史想弹劾杨存中私吞肥料钱十几万,这位儿子得知消息,就通知父亲,父亲就赶紧通知杨存中。
杨存中即刻写了一份札子上奏皇上说:军中有肥料钱多少,暂时存放在某个地方,等待朝廷支用。没有几天,御史果然弹劾此事,高宗就取出札子给御史看,御史也因随便弹劾被免职,而杨存中却更受重用。
岳飞出生于相州汤阴,是南宋时期的抗金名将,同时他也是有名的军事家、战略家和伟大的民族英雄,他位列南宋?中兴四将?之首,一生致力于收复南宋山河,但是无奈统治者不思进取,只想苟且偷生,因此岳飞的理想在那时看起来像是一个笑话,而他本人也被陷害判处死刑。但是你知道吗?岳飞父子遭人陷害,被判处死刑押赴刑场时负责行刑的监斩官,竟然是杨家将的后人,同时也是一位百战名将。
遭人陷害,岳飞父子被逮捕
公元1141年,金国统治者在眼看无力覆灭南宋的情况下,自己本身也已经元气大伤,因此准备重新与宋议和。《宋史》上是这样记载的:?兀术遗桧书曰:?汝朝夕以和请,而岳飞方为河北图,必杀飞,始可和。?
金国请求议和,当时苟且偷生的统治者和朝廷官员都十分赞同,但是在外领兵打仗的岳飞却不认同,他认为要一鼓作气夺回失去的山河,这样的想法自然得不到统治者的支持。当时的权臣秦桧也认为如果岳飞不死,终究是要出来阻碍议和的,所以一直在极力图谋杀害岳飞。
于是秦桧就指使万俟卨弹劾岳飞,这样还不能让岳飞被判处死刑,紧接着他又指使其他官员也来弹劾弹劾岳飞,岳飞见状不妙,主动上奏章请求罢免自己枢密副使的职务,同时还交出了两镇节度使的官位,秦桧眼看自己的阴谋没有得逞,于是又心生一计,他指使张俊威逼王贵、利诱王俊诬告张宪策划把兵权还给岳飞,以此陷害忠良。
事发之后,他派遣使者逮捕岳飞父子来证实张宪的事情,使者到的时候,岳飞坦荡地笑着说:?皇天后土,可表此心?。秦桧派何铸审问岳飞,岳飞直接撕开衣服把背脊给何铸看,只见?尽忠报国?四个大字深深地纹在他身上,何铸查完以后直觉岳飞是无辜的。
眼看计划就要落空,秦桧又让万俟卨审理岳飞,万俟卨便污蔑岳飞说:?当初岳飞写信给张宪,让张宪谎报军情来震动朝廷,岳飞还指使张宪,采取措施让岳飞回到军队中?,万俟卨只是嘴上说说,但是他拿不出证据,于是他就说这些信都被烧毁了。岳飞被监禁了两个月,还是没有找到证据可以证明他有罪。
多次计划都没有成功,秦桧十分恼怒,在年底的时候,这个案子还是不能成立,于是他亲手写了一张小纸条交给监狱,监狱长官看到之后,心中了然,二人合谋之下,岳飞被判处了死刑,这个时候的岳飞年仅三十九岁,当时金国的各个首领听说了这个消息都十分高兴。
监斩官杨存中背景深厚
岳飞被判处了死刑,在闹口处斩首示众。《刑部大理寺状》上是这样记载的:?有旨:岳飞特赐死,张宪、岳飞并依军法施行,令杨沂中监斩,仍多差兵将防护。余并依断。?这位杨沂中就是杨存中,杨存中字正甫,他是北宋杨家将的后人。杨老令公的玄孙,杨震之子,在杨家氓县一支中,他是唯一的血脉。
据说杨存中此人性格警敏,形貌魁梧,善于骑射并且力能绝人。他一生从事抗金战争,是?南渡十将?之一,与岳飞、韩世忠等齐名于世,侍卫禁中数十年,最后以太师一职致仕,颐养晚年之后最终在乾道二年病故,被追封以和王,谥号武恭,背景十分深厚。
杨存中担任监斩官的原因
杨存中最早的时候是一员猛将,他也曾经和岳飞一样渴望驰骋沙场收复山河,但是无奈当时在南宋苟且偷生的大环境下,他也只能讨好秦桧和宋高宗趋炎附势,所以与岳飞的凄惨下场不同,他的官越做越大,同时他也当然知道岳飞的下场,但是为了自己的高官厚禄,他也无能为力只能在大环境里面随波逐流。
杨存中十分受宋高宗的喜爱和信任,从史料记载上来看他知道宋高宗需要什么,因此他一直深得圣心。杨存中最开始的时候应募从军击贼,后来成为了张俊的部将,后来他处心积虑一步步爬到和张俊一个级别的职位。
虽然拥有了高官厚禄,但是他也失去自己最开始击杀敌人的初心,因此在岳飞父子被害的时候,他明明知道他们是忠臣良将,但是也只能接受监斩官的职位,负责处置岳飞父子。明明是杨家将后人,也和岳飞一样都是百战名将,但是他却选择了截然不同的一条道路,也许这就是岳飞名垂千古而他湮灭在历史长河中的原因吧。
杨沂中为杨震长子,宣和末应募从军,靖康元年十二月,从信德(今河北邢台)知府梁扬祖勤王,隶属张俊部。建炎三年(1129)三月,从张俊镇压苗傅、刘正彦兵变以功升任统领。建炎四年正月,从张俊抗击金军于明州(今宁波),以功升中军统制(领)。同年六月,改御前军为神武军。绍兴二年(1132)三月,以张俊的神武右军的中部(军)统制杨沂中,升任神武中军的长官统制(后设都统制)兼提举宿卫亲军。所部虽不满5000,但杨沂中逐渐成为宋高宗的心腹。绍兴三年九月,杨沂中兼任权殿前司公事,绍兴五年,南宋进行军制改编,神武军改为行营护军,并组建新的三衙军,杨沂中改任权主管殿前司公事,正式成为殿前司长官,所统神武中军改为殿前司军,但仍属次要部队,常在前护军韩世忠、中护军张俊的节制下进行抗金战争。绍兴六年十月,在被列入“十三处战功”之一的藕塘之战中,杨沂中因功建节,授保成军节度使、殿前都虞候,后又兼领侍卫马、步军司,统管三衙亲卫军。绍兴十一年,在也被列为“十三处战功”之一的柘槔之战后,杨沂中以功升开府仪同三司为使相,兼殿前都指挥使。当年十二月,宋高宗、秦桧杀害岳飞,在杀岳云、张宪时,杨沂中任监刑官。次年赐名存中。绍兴二十年,杨存中封恭国公仍兼殿前都指挥使。三十一年二月遭陆游等抨击后,担任殿前司长官达25年之久的杨存中罢职,升太傅,领宫观闲差,进封同安郡王,宋高宗皮影中监斩官形象说:“杨存中之罢,朕不安寝者三夕。”同年十月,在金帝完颜亮南犯临江的形势下,起用杨存中任御营宿卫使,统率亲卫军。次年正月,又被任为江、淮、荆、襄路宣抚使,因朝臣反对而改为只任两淮防务。同年五月,御营宿卫司被撤销,杨存中罢职,再领宫观闲差。
隆兴元年(1163)五月,北伐宋军在符离(今安徽宿州)之战中溃败。六月,枢密使张浚罢兼都督,杨存中又被起用为御营使、措置江防事。同年八月,张浚复兼都督,杨存中再次罢职。次年八月,张浚死后,杨存中又被起用为同都督,在宋金议和进行期间,负责江淮防务。同年十二月,宋金议和。乾道元年(1165),撤销江淮都督府,杨存中升宁远、昭庆二镇节度使,领宫观闲差。乾道二年(1166)死,终年65岁,追封和王,谥武恭。
杨再兴(1104-1140年),杨再兴,江西吉水县人,祖居河南相州(今河南汤阴县),生于宋崇宁三年,死时为绍兴十年,36岁。自小习武,弓法神奇,幼年家境贫寒,跟随父亲打鱼为生。其祖先乃北宋世代忠良---杨家将---杨继业。高宗绍兴元年(1131),曹成拥众10余万,占道州、贺州,再兴为曹成部将,随曹成南下,劫掠岭南。绍兴二年,岳飞权知潭州兼权荆湖南中安抚使,进讨曹成。曹成令再兴集三万之众以相拒,再兴阵斩岳飞将部韩顺夫及飞胞弟岳翻。后兵败,再兴匹马跃入深涧,陷于绝境。追兵张弩欲发,再兴急呼:“愿执我见岳飞!”乃出山涧,由张宪领见飞。飞以抗金为重,将材难得,不计个人恩怨,慨然为之松绑,劝其“以忠义报国”。再兴大为感动,从此追随岳飞南征北战,遂成抗金名将。
所以是战友关系,没有亲戚关系
不是,见说岳
南宋初年,宋高宗面对北方金国势力的不断南侵,苟且偷安,不思进取,重用主和派的奸相秦桧,把积极主战、力图恢复河山的岳飞等将领视为眼中钉,终于在1142年,酿成了封建时代最大的冤案之一,在大理寺把一代名将岳飞处死。岳飞被冤杀,众所周知幕后元凶是秦桧与赵构。其实参与杀害岳飞的,还有一个重要人物。
/4610b912c8fcc3ceb9bdb9fa9945d688d53f20fd?x-bce-process=image/resize,m_lfit,w_450,h_600,limit_1/quality,q_85这个人就是南宋抗金名将之一,宋高宗的心腹重臣杨存中。杨存中原名杨沂中,山西代县人。他是将门之后,祖上几代人都曾担任宋朝边防武将,他的祖父、父亲、哥哥和兄弟,都战死在卫国戍边的战场上。据《华阴杨氏简编》记载,杨存中的祖上正是北宋初年赫赫有名的杨家将杨业,是杨家将的后裔分支之一。
/8718367adab44aed9154ce2db81c8701a08bfbe5?x-bce-process=image/resize,m_lfit,w_450,h_600,limit_1/quality,q_85杨存中性格沉着机敏,自幼喜读兵书,弓马娴熟。从军后隶属大将张俊麾下,因作战勇猛,屡立大功,很快获得提拔。在任城之战中,宋高宗亲自观战,杨存中只带少数亲兵,奋不顾身冲锋陷阵,浑身血染征袍,敌兵大溃。高宗皇帝对他大加赞赏,亲自给他斟酒以示奖励。从此杨存中开始获得宋高宗的注意与赏识。
/0eb30f2442a7d93351d594baa64bd11372f001fd?x-bce-process=image/resize,m_lfit,w_450,h_600,limit_1/quality,q_85在此后的征战生涯中,杨存中无论面对金兵还是伪齐军,都曾身先士卒,攻城拔寨,所向克捷。在南宋反击金国的藕塘之战和柘皋大捷中,杨存中都是主要指挥员之一。在当时的将帅中,杨存中以骁勇善战闻名,声誉仅次于岳飞、韩世忠、张俊等人。遗憾的是,他在战场上勇猛无敌,人品却卑劣不足道。
/aec379310a55b31940c2f2bc48a98226cffc173b?x-bce-process=image/resize,m_lfit,w_450,h_600,limit_1/quality,q_85宋朝的史料笔记中,记载了杨存中有个外号叫“髯阉”。因他颌下胡须浓密修长,但为人却媚上奉迎,对皇帝和权臣言听计从,百计巴结,如同没骨气的阉人太监。宋高宗因此对他非常欣赏,视为心腹,屡次破格提拔。高宗曾说:“存中唯命是从,忠心无二,是朕的郭子仪。”还说:“我优待照顾存中,胜过对待皇家子弟。”杨存中有一次因打败仗,被弹劾罢免,高宗皇帝竟然两三天吃不下睡不着。
/cefc1e178a82b901f996b3fa788da9773812efc4?x-bce-process=image/resize,m_lfit,w_450,h_600,limit_1/quality,q_85宋高宗和秦桧密谋杀害岳飞时,曾虑及岳家军兵多将广,怕激起兵变,于是想到了利用在军中素有威望的杨存中。杨存中作为与岳飞并肩作战多年的战友,深知岳飞根本不可能谋反。然而他在大是大非之际却良心泯灭,为保住个人功名富贵,充当了杀害岳飞的急先锋。他亲自出面,以老战友的身份把岳飞骗到临安投入大牢。在岳飞岳云父子被杀时,杨存中担任监斩官,带领重兵严加防卫,亲身参与了岳家父子一门忠烈被冤杀。
/d6ca7bcb0a46f21f4a2e2e9afd246b600d33aee5?x-bce-process=image/resize,m_lfit,w_450,h_600,limit_1/quality,q_85当时的另一员武将韩世忠,危急关头不顾安危,出面为岳飞鸣不平,力争保住岳飞性命。杨存中作为岳飞的战友,不但一言不发,反而积极充当帮凶和打手,作为军方的代表性人物,全程坐镇参与了岳飞冤案,成为杀害岳飞的主要凶手之一。杨存中在南宋初年武将中,因善于逢迎巴结,长期充任高级武官二十多年,并且一直宠眷不衰,为人之圆滑精明可见一斑。他虽然在抗金战场上屡立功勋,但参与杀害岳飞一事,把他牢牢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9086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下一篇: 宋朝吕文靖碎玉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