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菜开始于宋朝,油条,汤圆起源于宋朝,火腿发明于宋朝,豆芽作为蔬菜食用始于宋朝,爆米花也是发明于宋朝,用冰雪制成的冷饮在宋代非常普遍,米线的制作在宋已相当成熟,“酱油”,“包子”一词始于宋代,真正有记载的火锅出现在宋代,东坡肉创制于北宋苏东坡。
中医里面有个词儿:食疗。 会做中餐的人,基本都能说出几个跟食疗相关的菜品:吃红枣养脾胃、葱姜蒜可以杀菌防病、山楂可以降低血脂…… 再此不去细谈这些食物是否真的有那么神奇的功效,但起码我们可以看出,我们吃东西讲究药食同源,要吃得健康,顺便预防疾病。 最开始,我们的祖先的祖先的祖先们还过着茹毛饮血、吃草啃树的生活,直到「 ”至尊吃货”神农氏的出现,传授了先民吃五谷、避开有毒食物的经验。 药食同源的吃法就此出现。 (有事吗小老弟?) 中国古代有很多记载食疗方法的遗书,例如《太平圣惠方》《圣济总录》《千金方》等等。 但这些医书生涩难懂,不便于广阔传播,反而是菜谱比较通俗易懂,大家也喜闻乐见。 宋代林洪写的《山家清供》并非医书,但是其收录了如此众多的可以药食两用的食材。 这一部分的菜谱,相较于宋代饮食文化追求的雅致,则更显得质朴,是回到了追求「 ”有用”的初衷了。 吃什么,怎么吃,吃了补哪里,有何好处,有什么忌讳,林洪在《山家清供》中都有介绍。 生活榜Mook《山家清供:人间有味是清欢》 书中一共有20道菜是关于食疗养生的,分别是:地黄馎饦、椿根馄饨、百合面、栝蒌粉、黄精果饼茹、紫英菊、菊苗煎、神仙富贵饼、石菖蒲、通神饼、麦门冬煎、玉延索饼、东坡豆腐、自爱淘、炙獐、当团参、金玉羹、牛蒡脯、胡麻酒、茶供。 生活君今天就来和大家聊聊其中几道很有意思的食物,不过,我可不敢保证完全靠谱,寥做谈资罢了。 地黄馎饦 根据崔元亮《海上方》记载,这道菜可以「 ”治心痛,去虫积「 ”,也就是杀死体内寄生虫。 大文豪苏东坡也曾种植、食用地黄,还作了一首诗来赞美它:地黄饷老马,可使光鉴人。这意思是说地黄有令人、马精神焕发的效果。 地黄也分优劣,「 ”浮在水上面的是天黄,半沉的是人黄,只有沉在底部的最好。最好用清汁,放了盐,就不能吃了。或者洗净切细,和米一起煮粥,非常有益。” 椿根馄饨 立秋前后,人们容易感染痢疾和腰痛,吃这道菜,就可以预防。 诗人刘禹锡有煮樗根馄饨皮的方法:取樗根一大捧,捣碎筛面、和面,捻成皂荚子大小的馄饨。用清水煮,每天空腹服用十个。服用时并没有什么禁忌。 山野人家真有客人来的话,先让他吃上十来个,不光对身体有益,也可以将早饭时间稍微推迟一点。 栝蒌(guā lóu)粉 这道菜能补身子,可以治好肠风下血的病(就是便血),这是药王孙思邈说的。 制作栝蒌粉的方法是:深挖大根,削到露出白穰,切成一寸大小,用水浸泡,每天一换水,五天后再取出。 用力将栝蒌捣碎,放到收到绢囊里,过滤出纯白色的汁液,等到干了之后,可做粉食。和粳米一起做成糜,搅动勺子到呈现雪白色,放点奶酪,或者用酒炒至稍微发红便可食用。 黄精果饼茹 像很多药食同源的食物一样,《山家清供》只是说黄精果饼茹有补益作用,并没有具体展开。 生活君还特地问了一个医生朋友,原来黄精有增强免疫力、抗疲劳的功效。 想做黄精果饼茹的话,需要在春季第二个月,将黄精根部挖出来,经过九蒸九晒后,捣碎制成糖浆,可以用来就着水果吃。又或者是黄精切细,用水煮去苦味,然后再压出汁液,等汁液澄清之后,拿去和黑豆、黄米一起炒做成饼,也是很好吃的。 另外《山家清供》里面记载的食疗食品,还有可以提神醒脑的通神饼(姜饼)、对治疗脱发有促进作用的松黄饼、各种滋补食物金玉羹、胡麻酒等等,感兴趣的可以亲自去翻翻。 不难看出,《山家清供》的食疗观点,是食养为主,兼顾食治。 他所记录的食材并未针对某些特定的疾病,通常是作为一种日常食物,但客观上却有益人体,起到了调养身体的效果,这与一般强调用特定食材(药材)治病的医术就有很大区别。 还有生活君最喜欢的一点,就是林洪笔下的这些药食同源的食物,不仅有神奇的「 ”法力”,而且色香味俱全,还有一个充满诗意的名字。 光是看着菜名,还没真正吃到,就已经感觉神清气爽,浑身通透了。 其实现代人也很讲究养生,90后早就泡起了枸杞水红枣水。枸杞在热水里过一下,喝了权当养生,但终究没有食疗滋补。 生活君可是一个养生的讲究人,最近生活君就淘了一个养生壶,别说,还真挺方便。 扫码购买:德尔玛DEERMA不锈钢带炖盅养生壶YS802 304奥氏体不锈钢,满满的营养,看得见的放心。轻奢食补,计较每一刻的火候。还有一键智煮功能,轻松搞定一碗养生汤,妈妈再也不担心我吃的不够营养啦! -END-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今天给大家讲三个宋朝奇人。
第一个,叫张齐贤。
此人“四践两府、九居八座,晚岁以三公就第,康宁福寿,时罕其比”,曾经进谏,活人无数,又喜欢提携后进,帮助年轻人,72岁无疾而终,风评甚佳,福寿双全。
还是布衣之时,就拦马献策,10件里,赵匡胤觉得有4件还是不错的。但他却认为,自己10计都很牛,竟然跟皇上争起来了。
年轻气盛啊,老赵一怒之下,叫武士把他扔了出去。但回头就跟弟弟讲,这次我发现个人才,以后你来用他。
(剧照)
果然,在宋太宗时,张齐贤就如坐了直升机一般,蹭蹭直往上蹿。
他本是贫苦百姓,现在有了钱,能做自己想做的事了,于是——
报复性吃肉。
欧阳修在《归田录》中记载:
张仆射体质丰大,饮食过人,尤嗜肥猪肉,每食数斤。天寿院风药黑神丸,常人所服不过一弹丸,公常以五七两为一大剂,夹以胡饼而顿食之。淳化中罢相知安州,安陆山郡,未尝识达官,见公饮啖不类常人,举郡惊骇。尝与宾客会食,厨吏置一金漆大桶于厅侧,窥视公所食,如其物投桶中。至暮,酒浆浸渍,涨溢满桶,郡人嗟愕,以谓享富贵者,必有异于人也。
这吃货,把小地方的人吓得一楞一楞的,“举郡惊骇……郡人嗟愕”,简直是宋朝大胃王表演啊。
不过,这表演,可能是假的,是传说,是名人轶事。
元人编《宋史》时,并未采用此事,因为他们翻阅典籍发现:
四年六月,罢为尚书左丞。十月,命知定州,以母老不愿往,未几,丁内艰,水浆不入口者七日,自是日啖粥一器,终丧不食酒肉蔬果。
根本没去,又怎么会吓着人家呢?
第二个奇人,叫梅询。
欧阳修说:
梅学士询在真宗时已为名臣,至庆历中为翰林侍读以卒,性喜焚香,其在官所,每晨起将视事,必焚香两炉,以公服罩之,撮其袖以出,坐定撒开两袖,郁然满室浓香。
堪称宋朝最香的男人。
但也仅此而已。
(古人 图源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虽然把自己搞得好香,但这人,却并不怎么吃香。
《宋史》记载:
真宗过殿庐,奇其占对详敏,召试中书,除集贤院……询性卞急好进,而侈于奉养,至老不衰。
真宗问治道所宜先,李沆曰:“不用浮薄新进喜事之人,此最为先。”问其人,曰:“如梅询、曾致尧等是矣”。
李沆没后,或荐梅询可用,真宗曰:“李沆尝言其非君子。”
他活了78岁,在贬谪中度过很多年,也没当到太大的官。
第三个奇人,叫窦元宾。
他与梅询齐名。
这个五代汉朝宰相窦正固的孙子,虽然文章写得不错,却“不喜修饰,经时未尝沐浴”,异味满身,时人将他跟梅询做对比,笑称“梅香窦臭”。
但他虽然不爱洗澡,心却又比很多人干净得多。
《宋人轶事汇编》里有个故事:
(王禹偁画像)
王禹偁被贬,“时交亲纵深密者,不敢私近,惟窦元宾执手泣于合门,曰:‘天乎!得非命欤!’公后以诗谢云:‘惟有南宫窦员外,为余垂泪合门前’”。
此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
有的人,香着,他其实很臭;
有的人,臭着,他其实很香。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9083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北宋义士武松
下一篇: 第一位封王的太监–童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