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张说,字道济,受命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兼修国史。景云二年(公元711 年),皇帝告诉左右臣子说:“算命的人说五天之内会有急兵攻入宫廷,要我防备。”左右臣子都无法应对,只有张说进言:“这是谗人想动东宫太子的脑筋。陛下如果下令太子监理国政,那么太子名份一确定,好人自然吓破胆子,流言之祸也就杜绝了。”皇帝有所领悟,于是照张说的活颁布诏书。
开元名相张说墓志拓片
张说历代评价:
李隆基:① 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燕国公张说,道合忠孝,文成典礼,当朝师表,一代词宗。有公辅之材,怀大臣之节。储宫侍讲,早申翼赞,台座訏谟,备陈匡益。入则式是百辟,出则赋政四方,嘉绩简於朕心,茂功著於王室。赉予良弼,光辅中兴,乃眷专车,是称枢密。 ② 故开府仪同三司、尚书左丞相、集贤院学士知院事、上柱国、燕国公张说,辰象降灵,云龙合契。元和体其冲粹,妙有释其至赜。挹而莫测,仰之弥高。精义探系表之微,英辞鼓天下之动。昔侍春诵,绸缪岁华。含舂容之声,叩而尽应;蕴泉源之智,启而斯沃。授命兴国,则天衢以通;济用和民,则朝政惟允。司钧总六官之纪,端揆为万邦之式。方弘风纬俗,返本于上古之初;而迈德振仁,不臻于中寿之福。
苏颋:银青光禄大夫检校中书令上柱国燕国公张说,含和育粹,特表人师,悬解精通,见期王佐。立言布文武之用,定策励忠公之典,才冠代而不有,功至大而若虚。
刘肃:张说独排太平之党,请太子监国,平定祸乱,迄为宗臣,前后三秉大政,掌文学之任,凡三十年。为文思精,老而益壮,尤工大手笔,善用所长;引文儒之士,以佐王化。得僧一行,赞明阴阳律历,以敬授人时。封太山,祠睢上,举阙礼,谒五陵,开集贤,置学士,功业恢博,无以加矣。尚然诺,于君臣、朋友之际,大义甚笃。
刘昫:① 始玄宗在东宫,说已蒙礼遇。及太平用事,储位颇危,说独排其党,请太子监国,深谋密画,竟清内难,遂为开元宗臣。前后三秉大政,掌文学之任凡三十年。为文俊丽,用思精密,朝廷大手笔,皆特承中旨撰述,天下词人,咸讽诵之。尤长于碑文、墓志,当代无能及者。喜延纳后进,善用己长,引文儒之士,佐佑王化,当承平岁久,志在粉饰盛时。其封泰山,祠脽上,谒五陵,开集贤,修太宗之政,皆说为倡首。而又敦气义,重然诺,于君臣朋友之际,大义甚笃。② 郭代公、张燕公解逢掖而登将坛,驱貔虎之师,断獯戎之臂,暨居衡轴,克致隆平,可谓武纬文经,惟申与甫而已。惜乎均、垍务速,失节贼廷。自武德已来,称贤相者,房、杜、姚、宋四公,皆遭无赖子弟污圮先业,非独燕国之不幸也。
欧阳修:① 说于玄宗最有德,及太平用事,纳忠惓惓,又图封禅,发明典章,开元文物彬彬,说力居多。中为奸人排摈,几不免,自古功名始终亦几希,何独说哉!至子以利遽败其家。② 说敦气节,立然诺,喜推藉后进,于君臣朋友大义甚笃。帝在东宫,所与秘谋密计甚众,后卒为宗臣。朝廷大述作多出其手,帝好文辞,有所为必使视草。善用人之长,多引天下知名士,以佐佑王化,粉泽典章,成一王法。天子尊尚经术,开馆置学士,脩太宗之政,皆说倡之。为文属思精壮,长于碑志,世所不逮。既谪岳州,而诗益凄婉,人谓得江山助云。常典集贤图书之任,间虽致仕一岁,亦修史于家。
归有光:张燕公于玄宗,最为有德。及太平用事,纳忠惓惓,所与秘谋密计甚众。朝廷大述作,多出其手。善用人之长,引天下知名士,以佐佑王化,粉泽典章,成一王法。天子尊尚儒术,开置学士,修太宗之政,皆公有以倡之。开元文物彬彬,公之力居多,故天下称其文。姚元之尤长吏道,决事无淹思。三为宰相,常兼兵部,屯戍斥堠,士马储械,无不谙记。帝方躬万机,朝夕询逮,他宰相畏威谦惮,惟独元之佐裁决,以得专任。承权戚干政之后,纪纲大坏,而能先有司罢冗职,修制度,择百官各当其才,故天下称其通。虽然,元之虽善应变,以成天下之务,然天资权谲,计出张说于相州,罢魏知古为尚书,而东都坏庙之对,几于佞矣。故燕、许并称,其文章真为无媿,而姚、宋齐名,君子不容无优劣也。
枢密的诗句有: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道以中枢密。
枢密的诗句有:此后方知枢密事,修以非才入副枢密。 拼音是:shū mì。 结构是:枢(左右结构)密(上下结构)。 注音是:ㄕㄨㄇ一_。
枢密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点此查看计划详细内容】
国家机密。中枢官署的统称。枢密使的简称。专称枢密院。
二、引证解释
⒈国家机密。引唐白居易《得丁私发制书法司断依漏泄坐丁诉云非密事请当本罪判》:“如或事关枢密,则科漏_之辜,请验_於紫泥,方定刑於丹笔。”清昭_《啸亭杂录·军机御史》:“军机为枢密重地,非特有_旨,不许擅入。”⒉中枢官署的统称。引《北史·刘洁传》:“洁久在枢密,恃宠自专,帝心稍不平。”唐张说《齐黄门侍郎卢思道碑》:“太子监国于晋阳,公留综宫朝,兼典枢密。”清蒋士铨《桂林霜·议恤》:“持衡司礼专枢密,听履声同上金_。”⒊专称枢密院。引宋苏轼《策略二》:“今夫天下之财,举归之司农;天下之狱,举归之廷尉;天下之兵,举归之枢密,而宰相特持其大纲,听其治要而责成焉耳。”⒋枢密使的简称。参见“枢密使”。引《旧五代史·唐书·郭崇韬传》:“於是三上章坚辞枢密之位,优_不从。”宋王明清《挥麈前录》卷二:“身见其子肖胄为枢密,_郑亿年为资政殿大学士,仪同执政。”
三、国语词典
枢密使的简称。参见「枢密使」条。
四、网络解释
枢密(1).国家机密。唐白居易《得丁私发制书法司断依漏泄坐丁诉云非密事请当本罪判》:“如或事关枢密,则科漏_之辜,请验迹於紫泥,方定刑於丹笔。”清昭_《啸亭杂录·军机御史》:“军机为枢密重地,非特有诏旨,不许擅入。”
关于枢密的诗词
《挽陈菊坡枢密·身到西枢府》《故知院枢密相公叶公挽章》《枢密生日·庆源淮渎正滔滔》
关于枢密的成语
桑枢瓮牖穴室枢户密密麻麻桑户桊枢桑枢_牖密密匝匝桑户蓬枢绳枢瓮牖神枢鬼藏瓮牖桑枢
关于枢密的词语
瓮牖桑枢绳枢之士原宪桑枢桑枢_牖穴室枢户桑户蓬枢神枢鬼藏桑户桊枢户枢不朽绳枢瓮牖
关于枢密的造句
1、寻除右丞相兼枢密使,使如军中请和,与大元丞相伯颜抗论皋亭山。
2、皇帝服靴袍御垂拱殿,鸣鞭,内侍、阁门、管军依朔望常例起居;次引枢密、宣徽、三司使副、枢密直学士、内客省使以下至医官、待诏及修起居注官二员并大起居。
3、一八九九年十二月二十七日,英女皇会同枢密院议决撤销这项条款,由英国单方面接管九龙城。
4、晋末,隶枢密院为小史,任职端谨,侪辈不能及。
5、在欧阳修的热情荐引下,苏轼先后拜见了宰相文彦博、富弼,枢密使韩琦,还与同年曾巩、晁端彦等相识,结为终生好友。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枢密的详细信息
张说,字道济,又字说之,他的祖上从河北范阳迁到河南洛阳,成为洛阳人。在永昌年间,武后(则天)考贤良方正策论,下诏令吏部尚书李景谌将应试策论人员名字糊上来比较高下,张说所应对策论排名第一,武后(则天)将其策论批为第二等,封他为太子校书郎,做个左补阙的官。
当唐睿宗登基做皇帝后,张说被提拔为中书侍郎(国务院秘书)兼雍州长史。谯王李重福造反被杀,被牵涉的洛阳的同党有数百人,案子久拖不决,唐睿宗让张说去办理这个案子,不久张说就将有罪之人查出来了,于是杀了张灵均、郑愔,其余被冤的人都得到平复。皇帝很高兴张说在办理案子时不冤枉正直的人,不放过有罪的人,亲自慰劳他。当时唐玄宗(李隆基)是太子,张说与褚无量陪太子读书,尤其受到太子的亲近和礼遇。第二年,张说被提封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国务院副总理),负责监督修撰国史。
公元711年(景云二年),唐睿宗对身边的侍臣说:“算命的跟我说五天之内会有人入宫造反,要早做防备。”大家不知道该怎么办。张说对唐睿宗说:“这是有人想阴谋对付太子,陛下您如果让太子来监督朝政,这样名分一定,自然令那些奸人无机可乘,就避免了祸乱。”唐睿宗明白了张说所说的道理,就下令按张说所说的让太子(李隆基)监督朝政。公元712年,皇太子(李隆基)即位做了皇帝,太平公主引荐萧至忠、崔湜等人做宰相。因为张说不依附自己(太平公主),封他为尚书左丞(政协主席),不让他参与处理政事,让他做东都留守(洛阳市长)。张说心里明白太平公主等人有反叛之心,于是让人偷偷的将自己的佩刀献给玄宗(李隆基),请他早下决断,先下手为强,李隆基接受了张说的建议。等萧至忠等人被杀之后,李隆基让张说做中书令(总理),封他为燕国公,让他享受二百户老百姓的进献。
早先的时候,边镇驻军多六十万人,张说认为当时天下太平无事,就对李隆基提议让其中二十万人退役回家种地。李隆基认为有问题,张说对他说:“边镇驻军人数虽然很多,但将官们只是用来作为自己的护卫、为自己谋求私利而已。对付敌人,在于精兵不在于人数众多。以陛下您的精明能干,一转圈的家伙都害怕您的威名呢,您不用担心撤军会招来敌人侵略,我愿意以我全家上百口人的性命做担保。”皇帝(李隆基)于是就同意了他的提议。
张说注重气节,言出必行(说话算话),喜欢推举提拔年轻人,对君臣、朋友之间的大义非常在乎。李隆基做太子的时候,他参与了非常多的秘密谋划,后来终于成为唐玄宗一朝的大臣。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9063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唐太宗说褚遂良小鸟依人
下一篇: 钱谬谏阻董昌僭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