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热播剧《锦绣未央》可谓家喻户晓,本剧人物刻画十分鲜明。女主角未央是一个剧中几乎所有男主心仪的女神,但命运却对他捉弄不断,男一号拓跋浚是十足的大好人,并且与女主互相倾慕,十分惹人羡慕。
而男二号拓跋余则是十足的反派人物,剧中的拓跋余为了达到目的几乎不择手段,同时也体现出他的足智多谋与高超智商。那历史上是否真有拓跋余此人?真实的拓跋余是否如此机智呢?待笔者为你徐徐揭开历史上真实的拓跋余,看看历史上真实的拓跋余究竟如何?
历史上真实的拓跋余是石昭仪所生,被封为南安王。这似乎和剧中一模一样。不过此人并没有像剧中那样雄才大略,而是从小不学无术,娇生惯养,十足的公子哥做派。真本事和治国的大才没有,拓跋余却学会了恭迎别人,而且和大太监宗爱联系很紧密。
这拓跋余有一个十分特殊的癖好,就是打猎,但打猎的不是动物,而是人。历史中的他极其残暴,宗爱投其所好,在民间抓捕民女供南安王打猎用。南安王经常是享受宗爱为他提供的民女,追逐并奸杀她们,可以说手段非常残忍。而这只是冰川一角,最残忍的还是公元444年太武帝灭佛事件。
这件事儿起因是鲜卑贵族刘法叛乱,追查原因发现竟然有很多巫师方士参与其中,太武帝大怒,也不管佛教不是所谓的巫师,方士,一律绞杀。宗爱在灭佛期间竟然抓了三百多个僧尼被当作南安王的狩猎对象,简直是太残忍暴虐了。
那么拓跋余最后的结局是怎么样的呢?当太武帝被太监宗爱毒死后,拓跋余当上了北魏的皇帝。但这个皇帝有名无实,基本是被宗爱架空的。虽然拓跋余并没有读过几本书,但他对于宗爱的野心还是能看到的,他也在找机会除掉宗爱。不过拓跋余并没有想到宗爱有如此大的势力,不仅朝廷上被宗爱控制,就连军队宗爱也是牢牢把控。452年,宗爱利用拓跋余祭祀宗庙之机,派小黄门贾周等人在夜晚杀死拓跋余。拓跋余皇帝当了几个月就被杀死,也是可悲。
拓跋余死后,拓跋浚被朝廷重臣陆丽推举为皇帝,此时拓跋浚仅是十几岁的少年。他上位后,诛杀宗爱三族。这就是南安王拓余的历史原型,希望不要影响剧中南安王的形象哦。
可以说此剧与真实的历史还是比较符合的,不管时代背景还是剧情发展,虽然架空出现了一个女主未央,但这并不影响这段历史的发展。剧中的拓跋浚英俊潇洒,足智多谋,而真实的历史中,拓跋浚也是比较有作为的。而拓跋余则不然,剧中的拓跋余除了“英俊潇洒”而且智商超人,但是历史上的他却智慧吃喝玩乐,沉迷女色,声色犬马。
这部剧和今年年初的《芈月传》有的一拼,都是不可多得的经典古装剧。
广义国学是指中国历代的文化传承和学术记载,包括中国古代历史、哲学、地理、政治、经济乃至书画、音乐、易学、术数、医学、星相、建筑等。狭义国学则是指中国古代学说,其代表是先秦诸子的思想及学说,包括儒家思想、道家思想、兵家思想、法家思想、墨家思想等。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历史上真实的拓跋浚,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有一位帝王他跟《锦绣未央》中的拓跋浚一样都叫拓跋浚,而且父母和爷爷也跟电视剧中的一样。但是历史上的拓跋浚的家庭关系更加复杂一些。《锦绣未央》是根据小说《庶女有毒》改编的,改编后将故事背景划分在南北朝时期的北魏,主人公李未央和拓跋浚都是那个时期的人。拓跋浚的历史原型就是北魏的文成帝拓跋浚。
北魏的开拓者是道武帝拓跋珪,而拓跋浚的皇爷爷拓跋焘就是北魏的第三任皇帝。可能由于民族文化的原因,拓跋族人都英勇善战。拓跋焘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不但武艺了得,领兵打仗也是得心应手。在他的带领下,北魏统一了中国北方,成为当时强大的国家之一。
为政举措上,他通过联姻,贡赐,通使缓和了与其他国家的关系。在经济发展上,他下诏宜宽租赋,与民休息,民生得以恢复,国家经济发展迅速。在军事上,他南征北战,成功统一了中国北方。总之,拓跋浚的皇爷爷是一个罕见的军事奇才,同时也是一位优秀的政治家。拓跋浚的爷爷这么能干,那他的父亲又怎么样呢?
拓跋浚的父亲是拓跋晃。拓跋晃是北魏太武帝拓跋焘亲封的太子。拓跋晃从小就十分机敏,能够过目不忘,精通很多史书著作,能看懂其中的内涵。在他五岁的时候,太武帝拓跋焘率军攻打北燕去了,临走前留下旨意,让太子总领尚书事务。才五岁的小孩子,太武帝就已经这么放心让他处理政务了,说明了太子真的很有才干,能够挑得起天下的担子。太子和他的父亲一样,是个有能力的人。他看不惯宦官宗爱罔顾法纪,每次都对太武帝表达对宗爱的不满,希望太武帝可以惩戒宗爱。可是宗爱深得太武帝信任,太武帝没有动手。
宗爱知道太子不喜欢自己,他害怕将来太子登基后除掉自己,于是先下手为强。太子手下有一批幕僚都是朝廷的官员,宗爱就在太武帝面前说这些幕僚犯了法,太武帝相信了,把这些人全部处斩了。太子知道消息后,知道是自己得罪了宗爱,才招致宗爱的报复,内心对那些死去的幕僚十分的愧疚,最后竟然郁郁而死,当时的拓跋晃只有24岁。太武帝当初没有听从太子的劝告,错杀了那么多的贤臣。他在最后发现了自己的错误,但是已经无法挽回。
宗爱看到太武帝居然对死去的太子怀有愧疚之心,害怕太武帝责怪自己,就动手杀了太武帝。
拓跋浚的父亲和爷爷的死都和宗爱有关,所以在他一继位的时候,立马下旨杀了宗爱。
拓跋浚的爷爷有十三个孩子,没有电视上看到的那么少,但是东平王拓跋翰和南安王拓跋余公主拓跋迪都在其中。拓跋浚的父亲拓跋晃则是在12岁就有了第一个孩子,拓跋浚自己在14岁的时候有了第一个孩子拓跋宏。让人不禁感叹,这些皇室的小孩子居然这么小就当爹了。
电视剧中的拓跋浚那是太子妃和太子的独苗,可是在历史上,拓跋浚可不是一个独生子女,他的兄弟姐妹多着呢!一共有15个兄弟姐妹。虽然拓跋浚的爹拓跋晃没有活很久,但是他留下的子女还是蛮多的。拓跋浚自己一共有7个儿子,他后宫也只有几位妃嫔。
历史上几乎没有对于拓跋浚的母亲的描述,所以我们只能从电视剧中她的结局来看她最后是怎么死的。太子妃一直很喜欢和信任的李长乐其实是一个心机女,太子妃一直很讨厌的李未央其实是一个特善良的女一号,所以最后女二李长乐杀了太子妃还嫁祸给了李未央,李未央最后替自己洗脱嫌疑。拓跋浚的父母都在他年轻的`时候去世了。
拓展内容: 拓跋浚简历
拓跋浚(440年―465年),北魏太武帝拓跋焘之孙,景穆帝拓跋晃长子,母恭皇后闾氏,南北朝时期北魏第五位皇帝。
正平二年(452年)三月,宦官宗爱弑杀太武帝,立南安王拓跋余为帝。同年十月,宗爱又弑杀拓跋余,尚书陆丽等拥立拓跋浚即位,是为文成帝。文成帝即位之后,便诛杀宗爱。文成帝在位期间,北魏恢复佛教,始建云冈石窟。和平六年(465年),文成帝病逝,时年二十六岁,谥号文成皇帝,庙号高宗,葬于金陵。
拓跋浚他聪明却不张扬,智谋过人却从不咄咄逼人,深得皇帝拓跋焘的喜爱,也因此引来其他皇子的忌惮。母亲是太子妃,外祖是手握重兵的公侯。他从小在期盼中长大,接受最好的教育。
父亲的死对他是很大的打击,而母妃时时流露出来的野心,让他对皇位敬而远之,他怕因为要得到那个位置,而将母亲外祖一家拖入灾祸。所以他远离权力中心,纵情于山水。
同时他又是很有责任心的皇室成员,碧血丹心,有勇有谋,面对国家危难敢于迎面而上,面对敌人铁骑他能以命相搏。他对感情专一,一旦喜欢上一个人绝不轻言放弃。与李未央两情相悦,却因横在两人间的国仇,却步不前。
拓跋浚他用一颗真诚火热的心包容她,关爱她,尽全力帮助她,正是因为他的坚持不懈最终感动了李未央,得到李未央全部真心,坦诚相待。可打击接踵而来,母妃的死,挚爱的“背叛”,至亲的利用欺骗与伤害,让他明白到想要保护自己心爱的人,想要达成自己的理想,就不能在轻易的退却,不能再向阴谋诡计低头,只有勇敢的战胜险恶,才能维护心中的正义。最后在李未央的帮助下,拓跋浚终于战胜拓跋余登上皇位,实现自己的抱负理想。
拓跋浚(440年—465年),即北魏文成皇帝,拓跋焘之孙,拓跋晃之子。南北朝时期北魏第五位皇帝。
太平真君元年(440年)六月二十一日,拓跋浚出生于东宫。拓跋浚年少时聪明敏达,深受祖父太武帝拓跋焘的喜爱,常跟随在太武帝左右,被称为“世嫡皇孙”。
太平真君五年(444年),时年五岁的拓跋浚跟随太武帝北巡,恰逢酋帅押解一名奴隶要施以刑罚。拓跋浚对他说:“这奴隶今天碰到了我,你应该把他放掉。”酋帅奉命解除奴隶的绑缚。拓跋焘听说此事,说:“这孩子年龄虽小,却俨然把自己当作天子。”对他十分惊奇。拓跋浚成年之后,风仪异常,每当朝廷遇到大的政事,他都参议决定。
正平二年(452年)三月,中常侍宗爱弑杀太武帝,立南安王拓跋余为帝。同年十月,宗爱利用拓跋余祭祀宗庙的机会,派小黄门贾周等人在夜晚杀死拓跋余。 于是,殿中尚书长孙渴侯与尚书陆丽等人拥立拓跋浚为帝。 十月初三,拓跋浚在永安前殿即皇帝位,大赦天下,改元兴安,是为文成帝。
文成帝即位后,便诛杀了宗爱、贾周等人,都动用五刑,灭其三族。兴安元年(452年)十一月初九,文成帝追谥父亲景穆太子拓跋晃为景穆皇帝,母亲闾氏为恭皇后,尊乳母常氏为保太后。
和平六年五月十一日(465年6月21日),文成帝在太华殿去世,时年二十六岁。六月初二,上谥号为文成皇帝,庙号高宗。八月,葬于云中的金陵。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9042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