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说起雍正的熹妃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
最近无事,在网上找小说看,搜到一本叫《雍正熹妃传》的古代言情小说。在这部小说里,雍正皇帝与熹妃有一段让人“只羡鸳鸯不羡仙”的感情经历,非常精彩。
熹妃是一位真实存在的人物。
熹妃生于康熙三十一年(1693年),是满洲镶黄旗人,姓氏为满洲八大姓之一的钮祜禄氏。钮祜禄氏父亲叫凌柱,在礼部担任典仪,品级为正四品。
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在一场宫廷选秀中,钮祜禄氏被康熙皇帝指婚给皇四子、雍亲王胤禛,即后来的雍正皇帝。众所周知,皇子的正妻叫福晋,侧室叫侧福晋。钮祜禄氏进入胤禛的贝勒府(当时胤禛的封爵还仅仅是贝勒,1709年才封为雍亲王)后,身份却是格格。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钮祜禄氏虽然出身名门,曾祖父是清朝初期的五大开国功臣之一、后金第一名将巴图鲁额亦都。不过,几十年来,钮祜禄氏家日渐败落,在朝廷里的地位越来越低。钮祜禄氏父亲凌柱担任的官职不高,因此,钮祜禄氏的身份不是福晋,也不是侧福晋,仅仅是格格。
当时,胤禛已经迎娶了福晋乌喇那拉氏,乌喇那拉氏还为丈夫生育了嫡长子弘晖。遗憾的是,弘晖在1704年夭折,时年8岁。此后,乌喇那拉氏终生不再生育。正因为此,给钮祜禄氏留下了机会。
钮祜禄氏到了贝勒府后,胤禛和她的关系很不错。钮祜禄氏体贴细致地照顾着丈夫。有一年,胤禛患上了疫病,病情一度很严重,差点失去。在胤禛卧床的日子,钮祜禄氏日夜守候在病床前,煎汤熬药,精心照料。在钮祜禄氏的照料下,胤禛的病情渐渐地好转了。
康熙五十年(1711年)的秋天,19岁(虚岁)的钮祜禄氏为已经是雍亲王的胤禛生下了他们的第一个孩子弘历,即后来的乾隆皇帝。
弘历从小就聪明伶俐,惹人喜爱。有一年,康熙皇帝在圆明园牡丹台举行宴会,雍亲王胤禛带着弘历前往赴宴。康熙皇帝见了弘历后,爱不释手,将他接到皇宫里读书,亲自抚养。康熙皇帝称弘历“是福过于予”,这是说,弘历将来的福分会超过自己。一语成谶,后来,乾隆皇帝不但当皇帝比康熙皇帝久,寿命也比他长。
康熙皇帝喜欢皇孙弘历,自然就对他的母亲,即儿媳妇钮祜禄氏高看一眼,赞她是有福之人。这样一来,钮祜禄氏更是得到雍亲王胤禛的宠幸。
然而,不管是康熙皇帝的称赞,还是雍亲王胤禛的宠幸,都没有改变钮祜禄氏的身份。她从嫁给胤禛之日起,一直到雍正皇帝继位当皇帝,在长达十几年的时间里始终是格格的身份,没有因为生育弘历而提升地位。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康熙皇帝病逝于畅春园。雍亲王胤禛继承皇位,是为雍正皇帝。雍正皇帝继位后,感觉到十几年来对钮祜禄氏的亏欠,将她册立为熹妃。雍正八年(1730年),雍正皇帝将熹妃晋封为熹贵妃,但是没有举行册封典礼。
在很大程度上,雍正皇帝能够继承皇位,得益于皇子弘历受到康熙皇帝的宠爱,因此,雍正皇帝继位之初,就把弘历秘密立为皇储,并将册立弘历为皇储的密谕放在乾清宫“正大光明”匾额的后面。这是清朝第一次以秘密的方式确立皇储,这种做法保存下来,被后世皇帝效仿。
古代讲究“母以子贵”。生育了皇储的妃子,一般都会被册封为较高等级的后妃,比如皇后、皇贵妃等。可是,熹妃的最高身份仅仅是贵妃,连皇贵妃都不是,更别说当上皇后了。甚至当雍正九年(1731年),雍正皇帝的皇后乌喇那拉氏去世后,雍正皇帝也没有将熹妃“转正”。
好在熹妃的身份虽然较低,寿命却较长。雍正十三年(1735年),雍正皇帝正当盛年时,意外去世,终年58岁。雍正皇帝去世后,弘历按照雍正皇帝立下的密谕继位,是为乾隆皇帝。
熹妃的亲生儿子当了皇帝,身份就不一般了,她“母以子贵”,被尊称为皇太后(徽号为崇庆皇太后),还为她建造了一座寿康宫,作为颐养起居之所。当熹妃去世后,寿康宫被习惯性地作为历代皇太后养老的地方。
乾隆皇帝很尊重自己的母亲,对她言听计从,几乎每次去外面游玩,都会带上母亲同行。
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崇庆皇太后因病去世,享年85岁。在她死后,终于得到了一个皇后的谥号,全称是:孝圣慈宣康惠敦和诚徽仁穆敬天光圣宪皇后,简称“孝圣宪皇后”。
是因为令妃她出生其实是比较低微的,是属于古代的下等人,而且那个时候,乾隆的额娘也就是当时的孝圣宪皇太后是不喜欢令妃的,所以乾隆也不敢让令妃为皇后,但是最后其实他也宣布了令妃生的儿子永琰为太子,之后宣布了令妃为皇后了。
令妃是古代所说的下等人,也就是包衣正黄旗的人,而她进宫受到乾隆喜爱是因为她样貌出众,而且又很贤惠贤良。令妃会进入宫中,是因为宫里嘛,每年都会需要很多的人去充盈后宫,所以呢,她就以宫女的身份进了宫,而又因为她长得漂亮又贤良淑德,所以就得到了乾隆的喜欢,被封为了贵人,后来又封为了令妃,其实令妃地位的上升还是非常的快的,但是呢,又因为她是下等人,所以乾隆也不好再把她的地位抬得太高,毕竟令妃的家人也是包衣正黄旗人,在朝廷没有什么势力。
乾隆的额娘皇太后是不喜欢令妃的,所以乾隆也不太敢把令妃封为皇后。虽然说令妃确实给乾隆生了6个孩子,而在第二任皇后乌拉那拉氏被废了之后,一直是令妃在帮助皇上在整治后宫,但是她一直就是在代理皇后的位置吧,没有被封为皇后,皇太后一直因为她的身份低微很不喜欢她,所以乾隆为了皇家的颜面了,也不敢去立令妃为后,但是在之后的60年的时候,乾隆封了令妃生的儿子永琰为太子,而也是在那个时候,他让令妃当上了皇后。
虽然说令妃一直到最后才当上皇后,但是其实她已经有了皇后的权利和地位了,只是没有那个名称。她受到了乾隆的喜爱,我觉得她的一生还是算是比较完整和幸福的了。
乾隆:爱妃,朕对你的爱意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天地可鉴,日月可表!
令妃:既然如此,陛下还请您册封臣妾为皇后吧~
乾隆:……额,当我刚才那句话没说。
在乾隆的后宫当中,有一位名为令妃的女子格外受宠,她从乾隆十年入宫,到乾隆四十年去世,期间历时三十年,为乾隆生下四个儿子两个女儿,算得上“高产”之人了。
令妃能孕育这么多孩子,离不开乾隆的辛勤耕作,这从侧面反映出他对令妃的宠爱。可奇怪的是,这份宠爱似乎也有界限,乾隆三十年令妃就被册封为皇贵妃,此后十年却无半点晋升,为何乾隆不将她立为皇后呢?
笔者认为,乾隆宠爱令妃却不将她立为皇后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令妃出身卑微
通常来说,一个妃子是否能够成为皇后不仅仅取决于皇帝的宠幸程度,还与她的世家门第有关,尤其是在清朝,血统的重要性更是被进一步强调,然而在出身问题上令妃显得有些不上台面。
令妃即魏佳氏,他的父亲魏清泰是满洲正黄旗包衣管领,担任内务府总管(文职正五品),说白了其实就是旗人的奴才,帮助旗人打点上下事务。
这样卑贱的出身已经决定了令妃一辈子都不可能成为皇后。因为清朝有着非常严格的宗法制度,皇后的废立必须经过严格且繁琐的程序,皇帝一个人的旨意并不能决定一切。
而皇后选拔的第一个标准便是家世好,显然令妃魏佳氏不满足这个条件。
令妃去世后,乾隆下旨为其母家抬旗,后者从从正黄旗包衣摇身一变成为镶黄旗正式旗籍,享有贵族血统,并且得到魏佳氏姓氏,从那以后他们也是正儿八经的旗人了。
令妃用自己的死换来家族身份地位的提高,可惜这样的身份不能提前得到,否则她还有争夺竞争皇后之位的一丝可能。
事实上在清朝,皇后几乎都是从满清贵族当中挑选的,因为他们重视血统的尊贵与纯正,而汉人想要在生前被册封为皇位,难以登天,最多也就是死后追封聊表慰籍,魏佳氏就是属于死后被追封的那一类。
所以,出身是令妃成为皇后路上的一块巨大绊脚石。
二、皇后在乾隆心中有着特殊的含义
尽管令妃无比受宠,但乾隆最爱的女人不是她,而是发妻孝贤皇后富察氏,这是乾隆心中永恒的“白月光”。
早在乾隆登基以前,两人便已成婚,其恩情程度用“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来形容也不为过,哪怕后来乾隆拥有三千佳丽,这一份情感始终没有发生改变。
可惜富察氏福薄,无法尽情享受乾隆的宠爱。她先后为乾隆生下两个儿子,却全部夭折,两次丧子之痛给富察氏带来了巨大的精神打击,以至于后者年仅37岁便撒手人寰。
富察氏的死对于乾隆同样是无比沉重的打击,甚至一度心灰意冷,丝毫不关系继后的选立问题。最后在生母崇庆皇太后的推荐下,他才勉强答应立娴贵妃那拉氏为继后。
可即便如此,乾隆仍然以“孝贤皇后丧期未届满”为由,只允许那拉氏晋升为皇贵妃,“掌六宫事”,一直到乾隆十五年八月初二中宫册礼完成,那拉氏才正式成为皇后。
从这里看,其实乾隆仍然沉浸在富察氏离他而去的悲痛当中,无心挑选继后,如果没有崇庆皇太后的推荐,或许皇后之位会一直空着。
可惜即便有皇太后的帮助,那拉氏也无法守住皇后之位。乾隆三十年,那拉氏因为剪发等行为触犯国俗大忌,当时乾隆正在第四次南巡,得知此事后他连夜折返,回京后他以“迹类疯迷”、“难恪孝道”为由,收回那拉氏皇后、皇贵妃、娴贵妃、娴妃四份册宝,待遇将至嫔级,这意味着那拉氏皇后之位已经有名无实。
从那以后,那拉氏整日郁郁寡欢,第二年便离开了人世,享年49岁。而乾隆也不再册立皇后,直到乾隆六十年永琰皇储身份被公开时,其生母魏佳氏才被追封为孝仪皇后。
那拉氏被废,固然是因为自己触犯了大忌,但乾隆毫不留情地做法也能体现出他对于那拉氏的苛刻,或者说对于皇后之位的苛刻,在他心目中唯有富察氏才有资格担任这个职位,其他人或多或少都得受到一些不公平的对待。
这也是令妃一辈子无法成为皇后的原因,乾隆对于他的情感更多停留在肉体层面,而富察氏才是他精神上的白月光,她所象征着的皇后之位具有特殊含义。
三、为避免不必要的夺嫡之争
乾隆不立令妃为皇后,在某种程度上是对他的一种保护。
众所周知,康熙执政末年,皇子们为了争夺储君之位明争暗斗,彼此大打出手,由此创造出“九子夺嫡”的腥风血雨。
在这种斗争中,雍正成功脱颖而出,他为了避免日后发生类似的情况,便设立了秘密立储制度,减少皇子之间的敌对性。
而乾隆挑选继承人同样采用了秘密立储的方式,可惜嫡子与他钟意的几位继承人相继去世,乾隆差点后继无人。
好在后来令妃生下永琰,乾隆经过多方考察认为他基本符合继承人的条件,便将他的名为藏在牌匾后,使其成为不公开的皇储。
为了保守秘密,这件事乾隆没有向任何人提及,哪怕是他宠爱万分的令妃也一直被蒙在鼓里。
因为乾隆明白,后宫之中充满了争斗,年轻的时候这些妃嫔彼此争夺皇帝的宠爱,年老色衰以后又开始千方百计帮助自己的孩子上位。
如果当时乾隆将令妃册封为皇后,那就是向其她妃子释放一个信号——永琰可能会成为储君,无论这种可能性多小,那些妃嫔都会信以为真并且暗地里铲除令妃母子,到时候又会引发新一轮的夺嫡之争。
因此,乾隆不让令妃当皇后其实是在保护她们母子,让她们免受夺嫡之争带来的威胁。
执笔君言总而言之,乾隆宠爱令妃却始终没有册封她为皇后,不仅仅是因为后者出身卑微,也是因为皇后在乾隆心中有着特殊的含义,同时也是为了避免不必要的夺嫡之争。
不过好在令妃死后二十年,还是被追封为皇后,而且还是清朝唯一一位汉人皇后,他的儿子永琰也登临帝位,对她来说这也是非常圆满的结局了。
诸位读者,对此你们怎么看?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903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