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是“五胡”十六国,当然得说到胡人。粗略地说,胡人原来基本上都是套马的汉子,家在大草原或者戈壁滩上,秦朝以前,他们基本上都在长城以北活动。
汉朝,由于军事征服、民族融合、为补充劳力和兵力而采取的内迁政策原因,胡人慢慢向中原流动。
汉末,三国鼎立,曹操、刘备、孙权三巨头拎着大砍刀,你砍我,我砍你,费尽心机,机关算尽,到头来却全都是一场空,大好河山让司马懿这个老狐狸来了一个一锅端。
西晋初期,内迁的胡人已成气候,其中以匈奴、鲜卑、羌、氐、羯的势力最大,这也就是所谓的“五胡”。
五胡虽然和汉人杂居,但是由于语言、风俗习惯不同,彼此之间也存在着很大的矛盾。西晋的皇帝和大官能看见也能听见,都知道胡汉矛盾是个炸药包,但是他们都没有什么比较好的解决办法,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晋国第一任皇帝司马炎是个狠角儿,脑袋活,手腕硬,气场大,他在位的时候有的人就算想搞点儿事,也没有那个胆子。他一翘辫子,晋惠帝司马衷(就是号召老百姓吃肉粥渡过饥荒的那个神奇哥)一手拿个碗,端着肉粥,一手拿着筷子,嬉皮笑脸地坐到了龙椅上。
司马衷是个智障,哪里是做皇帝的料?司马炎知道司马衷是个傻蛋,之所以扶司马衷上位,一方面是因为个人感情,一方面是因为他做了自认为很周全的防备措施,那就是分封宗室子弟为诸侯王。
司马炎沐浴过三国的血雨腥风,篡取曹魏的过程中也经历了阴谋诡计的洗礼。在他看来,曹魏就是因为没有宗室屏藩才当了短命鬼,所以,他在位期间大肆立宗族子弟为诸侯王,给了他们很大的权力,相当于在大皇帝下面又立了一大堆小皇帝,在大朝廷下又立了一大堆小朝廷。
司马衷一坐上龙椅,他那些叔伯兄弟都笑了。司马衷傻呵呵乐了,你们都笑啥?他的叔伯兄弟也笑了,念了一首诗:
你说我们能笑啥?
笑你是个大傻叉!
奇闻怪事年年有,
傻瓜也当皇帝啦!
司马衷的老婆贾南风怒了,也念了一首诗,
老公你个大傻瓜,
他们都想造反呀!
端着肉粥滚一边,
以后的事别管啦!
随后,以贾南风为首的外戚和以诸侯王为主力的宗室子弟先互相吐痰,紧接着抹起袖子开打。贾南风本来打算在八王当中玩一下连横合纵,结果玩脱了,把自己也绕进去了,300年,贾南风玩不起,先挂了。
贾南风死后,司马懿的子孙继续接着掐。他们打的这一架,也就是遗臭万年的“八王之乱”。
一说到五胡十六国,就有很多人对五胡恨得咬牙切齿。但是,推究祸根的话,这事还真是怨不着胡人,怪谁?怪司马懿的子孙窝里横,要不是他们耗子扛枪,五胡就算想闹事也不容易。
五胡是什么,前面已经说过,十六国是啥呢?就是五胡先后建立的十六个国家,即前凉、北凉、西凉、后凉、南凉、前燕、后燕、南燕、北燕、前秦、西秦、后秦、前赵、后赵、胡夏、成汉。概括起来就是五凉四燕三秦两赵一夏成。
最早树起山头的是氐族人,带头大哥叫李特。李特原来住在陕西,吃凉皮的,后来陕西闹饥荒,听说四川一带风调雨顺,收成不错,他就带着族人加入流亡大军,去四川吃火锅,入川之后迅速组建起了武装力量。
朝廷看大事不好,赶快灭火。李特在造反的道路上没有走太远,脑袋就没了。他的儿子李雄擦干眼泪,继续在造反的道路上摸索前行,居然成了气候。
304年,李雄攻占成都,自称成都王,搞了个大新闻。同样是在这一年,匈奴人刘渊也搞了一个大新闻。
刘渊原来是司马颖(八王之一)的手下,司马颖打内战的时候,把他留在根据地看守老巢。刘渊看八王杀得血流成河,司马家的天下吃枣药丸,就跑回匈奴老家,拉了一票铁哥们儿起兵反晋,定都山西临汾,自称汉王。
共4页:1234下一页
五胡十六国(304—439), 司马氏家族在曹魏统一北方和王浚渡江灭孙吴一统天下的基础上,本可以继续秦汉统一之格局,但是司马王朝走的是门阀政体之制度。由此社会各个阶级的矛盾和对立,动摇了晋王室的基础。晋惠帝末年的八王之乱和其它的外患导致中原沦陷,边陲不保,群雄混战,生灵涂炭。司马王室南迁。而北方的黄河流域则成为各少数民族的逐鹿之地,直至东晋灭亡,五胡十六国
五胡十六国
东晋也无力收复中原,同时中原北地风雨飘摇,崔鸿著《十六国春秋》,此时期统称“十六国”。五胡十六国时期是一个习惯性统称。
五胡十六国时期,匈奴、鲜卑、羯、氐、羌等五胡和华夏的河西张氏除了建立前凉、后凉、南凉、西凉、北凉、前赵、后赵、前秦、后秦、西秦、前燕、后燕、南燕、北燕、胡夏、成汉等十六国之外,此外还有在当时具有较大影响的仇池、代国、冉魏、西燕、吐谷浑、谯蜀和内迁丁零之翟魏等,实际远不止十六国。(其中谯蜀、前凉、西凉、北燕、冉魏等国均系华夏人所建,)
五胡十六国兴替的历史相当繁乱,这里仅述其大势。以公元383年淝水之战为界,这百来年的历史大体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既人们常说的“胡亡氐乱”。永嘉(307-313)之乱后“五胡”所建立的多个政权一度为氐族前秦政权所统一,但淝水一战失败后顷刻之间便土崩瓦解。第二阶段更是祸乱不息,前秦灭亡后北方重又分裂,关中、关东、陇右政局纷乱,民族之间的斗争又出现一个高潮,社会动荡比以前更厉害。直到北魏统一北方,才结束“五胡乱华”。
作为一名历史爱好者,经常会有人问我各种各样关于历史的问题。比如推荐一些书籍,或者对某人某事的看法,有时还会有一些学习技巧、读书方法方面的问题。
中国历史上的乱世,无外乎春秋战国、魏晋南北朝、五代十国三大时期。其中,春秋战国虽然时间跨度长达五百多年,但各时期的历史脉络主次分明;五代十国一团乱麻,但即使从唐末藩镇割据算起,也未满百年;而魏晋南北朝是最为独特的一个历史时期,以西晋为界,前半段的三国时期是国人最熟悉的一段历史,后半段的东晋十六国却又是国人最陌生的一段历史。
今天就向大家讲述一个迅速记忆五胡十六国的方法。
在记忆之前,需要先澄清几个问题:
首先,十六国之名源于北魏崔鸿所撰纪传体史书《十六国春秋》。书中记录了与东晋同时期,存在于广大北方地区和西南巴蜀地区的十六个较大的割据政权。只可惜此书今已失传,仅存清人的一个辑轶本。
其次,十六国只是当时较大的十六个割据政权,并不代表当时只有十六国。事实上,当时还先后存在过冉魏、西燕、代国等小国。保守估计,当时先后存在过的政权至少二十个。
第三,西晋八王之乱引发五胡乱华,导致西晋灭亡,随后晋元帝南渡江左建立东晋。从此北方成为五胡逐鹿之地。但十六国当中也有汉人政权,比如前凉。
最后,东晋十六国之后就是南北朝。宋武帝刘裕灭亡东晋开启南朝,北魏太武帝拓跋焘荡平群雄统一北方。但需要谨记的是:北魏并不在十六国之列。
十六国中,只有一个位于西南的巴蜀地区。
所以我们不妨先将西南一国记住――成汉。这个由氐人建立的国家,最初的国号为成,后来改为汉,所以史书上一般称其为成汉。
剩下十五个,如果你对数字敏感一些,就会发现这其实是一二三四五之和。
那么这跟北方十五国有什么关系呢?
当然有关系。
因为北方十五国虽然政权林立,但国号其实只有五个――夏、赵、秦、燕、凉。
而这些国号出现的频次,恰好分别是一二三四五:
一夏:胡夏(匈奴)
二赵:前赵(匈奴)、后赵(羯族)
三秦:前秦(氐族)、后秦(羌族)、西秦(鲜卑)
四燕:前燕(鲜卑)、后燕(鲜卑)、南燕(鲜卑)、北燕(汉族)
五凉:前凉(汉族)、后凉(氐族)、西凉(汉族)、南凉(鲜卑)、北凉(匈奴)
所以按照夏、赵、秦、燕、凉的顺序进行记忆的同时,也记住了各自的出现频次。
但需要注意一点:这并不是各国兴亡的先后顺序,仅用于方便记忆!
其中,前赵最初的国号为汉,后来改为赵,因而史书有时也会称其为汉赵。
因为同一时期拥有相同国号的政权太多了,所以后世在其国号前面加上表示时间顺序和空间方位的字样,以示区分。
通过观察后世对其的这些称呼,可以发现:相同国号的政权,通常先考虑出现的顺序,如前赵、后赵;如果表示时间顺序的字样不足了,那就再加上表示空间方位的字样,如西秦、南燕、北燕。其中凉国最多,时空集体出动。
但要注意一点:十六国的空间方位里面,没有“东”字,因为给同时期的东晋了。
怎么样?是不是感觉很容易就记忆了?
原因主要有三点
第一点
八王之乱的诱因。司马炎结束了三国时代建立了大一统帝国晋朝,为了避免走上曹魏灭亡的老路,为了巩固皇权,大肆分封诸王,把司马皇族的成员分封到帝国各大军政要地。
司马炎的做法是加强了皇权,打击了豪门贵族,但是他想象的太乐观了,在他死之后由于他的儿子司马衷智力有问题不能胜任皇位。
导致外戚杨氏、贾南风等轮流专权引发各地诸王不满引发了八王之乱,从此天下大乱,可以说八王之乱是五胡十六国形成的起因。
第二点
游牧民族的兴起。自曹操执政开始,为了更好的防止边境的游牧民族入侵,中央朝廷就把很多游牧民族迁徙到内地和边境地区繁衍,等到了西晋末年这股游牧民族的力量就开始膨胀,人数越来越多。
中央朝廷政权稳定的时候他们还是老老实实的听中央朝廷的话,但由于八王之乱,各藩王为了打败其他藩王,不得不调用这些游牧民族的骑兵助阵。
等西晋王朝的火并平息后,西晋王朝已经衰弱不堪,而游牧民族的势力却开始膨胀,西晋王朝无力控制这些游牧民族,这些游牧民族就各自建立了自己的国家,甚至灭亡了西晋王朝。
第三点
不同民族的争斗。由于来到中原的游牧民族都是不同的民族,他们都有自己的文化各自为政,建立各自的国家政权。
他们为了争夺更多的资源都想一统天下,各国之间经常兵戎相见,甚至各民族内部为了争权夺势,往往为了争夺皇位手足相残。
光是慕容鲜卑就分为慕容皝建立的前燕、慕容垂建立的后燕、慕容德建立的南燕,于是就形成了五胡十六国的乱世。
280年,晋开国皇帝司马炎灭吴,统一天下,大封宗族。
290年,司马炎病死,在贾充等人的斡旋下传位给儿子惠帝。之后,由于宗族势力大,皇后干政,皇帝弱智等因素,爆发“八王之乱”,期间惠帝被废立不久又复位,总之天下大乱,西晋基本国力被摧毁。
皇族战乱,促使饱受西晋沉重赋税的少数民族(五胡)揭竿而起,从此中原进入长期战争分裂局面。
扩展资料 304年,匈奴等多个少数民族称王称帝,五胡十六国时期开始(尽管西晋还是理论上的正统)。
307年,惠帝死,其弟弟怀帝继位。
307年到312年怀帝被俘,是西晋被五胡狂攻的时期,被称为“永嘉之乱”,中原人口锐减了2000多万。
312年,洛阳被匈奴攻陷,怀帝被俘后虐待一年后被杀。313年,残留的皇族继位,称为慜帝,被狂攻4年后,西晋灭亡。
316年,长安被匈奴(赵)攻陷,慜帝被俘被虐待一年后被杀。北方继续十六国杀人吃人局面。同年316年,逃难到江南的司马睿,做足江南权贵的人事关系,称帝,东晋开始。
351年,前秦建国(苻健),其后其堂侄苻坚杀其儿子继位,并任用汉人王猛改革。
382年统一北方,383年不听王猛遗言和众大臣规劝,渡江攻晋被大败。其后,北方土崩瓦解,各族又起兵闹事。
385年,苻坚被杀,前秦名存实亡。394年,正式被灭。北方还是十六国时期,南方东晋时期。
386年,北魏建国,439年统一北方,493年迁都洛阳,534年宗族内部分裂,形成东西对峙(东魏西魏);550年,北齐取代东魏;557,北周取代西魏;577年,北周灭北齐,统一北方。
581年,隋朝取代北周。南北基本隔江而治。
南方,420年,宋取代东晋,宋齐梁陈相继更替。589年隋朝灭陈,统一全国。618年,唐朝建国。
十六国
十六国(304年-439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该时期自304年李雄和刘渊分别在汉地巴蜀建立成国(成汉)、在中原建立汉赵(后称前赵)时起,至439年北魏拓跋焘(太武帝)灭北凉为止。
十六国时期,汉地江南、荆湘地区有东晋控制,而汉地北部和西南部则先后建立了二十多个国家。
其中的成汉、前赵、后赵、前凉、北凉、西凉、后凉、南凉、前燕、后燕、南燕、北燕、夏、前秦、西秦、后秦十六个国家实力强劲,北魏史学家崔鸿取其中十六个国家来代表这段时期,称这时期为“十六国”。
范围大致上涵盖汉地中部、东部、西部,最远可达漠北及西域。
北方各族的内徙促成民族大融合。同时,各国的君主为了增强实力,也在各自的根据地上实行一些发展生产的政策,使得各地区在华北动荡的背景下,形成局部稳定的局面。
在诸国混战期间,前秦苻坚一度统一华北,但在南征东晋时,于淝水之战惨败。其后各族于关东及空虚的关中叛变,加上东晋北伐,前秦全面崩溃,北部再度混乱。
北魏立国后,经过拓跋圭、拓跋嗣及拓跋焘的经营,最后于439年统一华北,进入南北朝时期。
该时期的民族大融合持续到南北朝时期,最后于隋朝时期完全融合。此外,几乎在同一时期,欧洲的西罗马帝国也在经历被日耳曼人、匈奴等游牧民族入侵,史称“蛮族入侵”。
_五胡十六国
五胡十六国是南北朝时期,公元4世纪至公元6世纪。 五代十国是唐亡后的一个历史时期,在公元10世纪。 五胡十六是东晋时期,也就是三国之后的东晋灭亡了之后的一段诸侯割据的时期 五胡 就是五钟异族人 那个时候一共建立了16个国家 五代十国 就是唐朝灭亡宋朝前期一共五十三年的时期 一共有五个朝代和十个国家 ,不是一个朝代的。
一、五胡十六国的历史
西晋在曹魏统一北方,进而晋武帝灭孙吴统一中国之后,本可以继续秦汉统一之格局,但是司马王朝走的是门阀政体之局.这样一来,社会各个阶级的矛盾和对立,动摇了晋王室的基础.晋惠帝末年的八王之乱,和其它的外患导致中原沦陷,边陲不保,群雄混战,生灵涂炭.司马王室南迁。而北方的黄河流域则成为各少数民族的逐鹿之地,直至东晋灭亡,中原从未被东晋所收复,国家未为统一,此时期为"五胡十六国"。 「五胡十六国」是指自西晋末年到北魏统一北方期间,曾在中国北部境内建立政权的五个北方民族及其所建立的政权。五胡指匈奴、鲜卑、羯、氐、羌。十六国指前凉、后凉、南凉、西凉、北凉、前赵、后赵、前秦、后秦、西秦、前燕、后燕、南燕、北燕、夏、成汉。 此外,还有代国、冉魏、西燕、吐谷浑等都在十六国之外。共有二十国。
二、五胡十六国的阶段划分
五胡十六国兴替的历史相当繁乱,这里仅述其大势。以公元383年淝水之战为界,这百来年的历史大体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既人们常说的“胡亡氐乱”。永嘉(307-313)之乱后“五胡”所建立的多个政权一度为氐族前秦政权所统一,但淝水一战失败后顷刻之间便土崩瓦解。第二阶段更是祸乱不息,前秦灭亡后北方重又分裂,关中、关东、陇右政局纷乱,民族之间的斗争又出现一个高潮,社会动荡比以前更厉害。直到北魏统一北方,才结束“五胡乱华”。
三、五代十国
五代十国并非指一个朝代,而是指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五代指的是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次第更迭的政权。十国指五代之外相继出现的十个割据政权:前蜀、后蜀、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南平(即荆南)、北汉,统称十国。关于五代十国的年限,一说为:北宋灭亡北汉时是公元979年,所以五代十国的历史时期为公元907年到979年。另一说为,五代十国存在于公元907年-公元960年期间。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9026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十六国地图五胡十六国地图
下一篇: 刺客系列:甘卓是不是天秤座的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