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从五主到五族:揭开历史上五胡的称谓由来

华里士 2023-07-20 08:29:12

“五胡”称谓出现在东晋十六国时期,其最初的涵义一直模糊不清。一些学者认为是指匈奴、羯、鲜卑、氐、羌五族,一些学者认为是指五人,也有一些学者认为是匈奴“五部胡”的简称。

苻坚所谓“五胡次序”,又被一些学者说成是图谶名,说成是当时社会上流行的一种预言北方各主要少数族将相继建国的谶书,使“五胡”的问题变得更加复杂。有鉴于此,笔者拟对“五胡”称谓的本源再作探究,重点是“五胡”的族属及所指五人的推定。同时,也尝试为“五胡次序”寻找更合理的解释。

《晋书·苻坚载记下》:(姚)苌求传国玺于坚曰:“苌次膺符历,可以为惠。”坚瞋目叱之曰:“小羌乃敢干逼天子,岂以传国玺授汝羌也。图纬符命,何所依据?五胡次序,无汝羌名。”《通鉴》此事系于晋孝武帝太元十年(前秦苻坚建元二十一年,后秦姚苌白雀二年,385)八月。《小学绀珠》“五胡”条:“刘渊匈奴、石勒羯、慕容皝鲜卑、苻洪氐、姚苌羌。”《通鉴》胡注:“胡、羯、鲜卑、氐、羌,五胡之次序也。”“胡、羯、鲜卑、氐、羌”之“胡”,在此专指匈奴。上引王应麟、胡三省说,是迄今为止关于“五胡”称谓最流行的解释。

雷家骥说:“中、外学界对孰是‘五胡’……多采用宋元以来的广义解释,即指匈奴、羯、鲜卑、氐、羌五族。”三琦良章又说:“‘五胡’一词的意思是五种少数民族,指三至五世纪从北方、西方移住中国的匈奴、羯族、鲜卑、氐族、羌族,基本上已成为常识。”不为无据,如陈寅恪就说:“五胡,谓五外族。”《晋书·刘曜载记》:置单于台于渭城,拜大单于,置左右贤王已下,皆以胡、羯、鲜卑、氐、羌豪桀为之。《通鉴》晋明帝太宁三年(325)六月同。陈寅恪又说:“所谓胡、羯、鲜卑、氐、羌就是‘五胡’。”正是沿袭“宋元以来的广义解释”,确已成为学界的常识。

至于“五胡”何以会包括匈奴、羯、鲜卑、氐、羌五族,据王树民说:淝水战前,“五胡”之名已正式使用,指的是各少数族“据有中原地区建号称帝者”(按其思路,应包括汉赵的匈奴刘氏、后赵的匈奴别部羯族石氏、前燕的鲜卑慕容氏、前秦的氐族苻氏)。淝水战后,羌族姚氏和鲜卑慕容氏又分别建立了后秦、后燕,所以氐、羌和鲜卑也都列于“五胡”之数。但匈奴加上氐、羌、鲜卑只有四族,此前谶书的编造者并未限定必有五族建立政权。后人觉得东晋十六国时期“活动于中原地区”的少数族,“主要的只有匈奴、鲜卑、氐、羌四种”,与“五胡”名实不相符合,于是就把“胡”和“匈奴”划作“不同的概念”,从匈奴中分出羯族来,以凑足“五胡”之数。

此说最大的疑点在于:既然东晋十六国时期“活动于中原地区”的少数族,“主要的只有匈奴、鲜卑、氐、羌四种”,后人选择这些族群的总称,何以不是名实相符的“四胡”,而是令人费解的“五胡”呢?对此,王树民本人也有所察觉,他说:“如果羯可以和匈奴分开,那么,鲜卑中的段氏、慕容氏、拓跋氏、秃发氏等也都应该分出来,賨人更要从氐人中分出来,而匈奴族中还有赫连氏、沮渠氏等,这样又超过五个民族之数了。”这就不免让人猜测:东晋十六国时期的“五胡”称谓,是不是另有所指?

上引苻坚、姚苌的对话与图谶相关,以往史家对此多已留意,如《通鉴》胡注云:“无汝羌名,谓谶文耳。姚苌自谓次应历数,坚故以谶文为言。”“五胡”得以排定“次序”,前提就是“五胡”之名均见于谶语。苻坚否定姚苌称帝的资格,质问其于“图纬符命,何所依据”,又引“五胡次序”为证,都是出于这样的背景。

共3页:123下一页

解密:“五胡乱华”是哪五个民族

“五胡乱华”是我们历史上五胡乱华时期由于胡人的残暴统治,汉族避难从黄河流域大规模进入长江流域,在长江下游江南建立东晋,史称衣冠南渡,进一步增进了南方的百越、三苗族裔与中原汉族的文化和经济联系。五胡乱华同时这也是中国第一次亡国亡种危机。五胡乱华时代,更是中国人的千年恶梦。接下来我就为大家解答一下五胡乱华是哪五个民族。

五胡乱华是哪五个民族?很多人肯定不知道,但五胡乱华就是几乎人人所熟知的,那五胡乱华是哪五个民族,为什么那个时代中国会被五胡所占领。接下来就详细介绍五胡乱华是哪五个民族?

五胡乱华是哪五个民族:一百三十六年间,在中国北部和四川先后建立了习惯上称之为十六国(其实不止十六国)的各族割据政权。其中除四个汉族政权(西凉、北 燕、前凉、冉魏外,建立这些政权的统治者为匈奴(包括匈奴卢水胡和匈奴铁弗部)、羯、鲜卑、氐、羌五族,史称"五胡"。

“五胡乱华”是一个历史名词 先来看一下五胡乱华是哪五个民族:匈奴、鲜卑、羯、羌、氐五历史上的民族。现在这五个民族名字只有羌还存在。那么其他的民族哪里去了呢?可以说大部分都已经 融入到了我们的血液里,他们是现代民族——如,汉、回、蒙古等等民族的祖先。而且大部分都演变为了现代汉族的一部分。在民国以前中国民族的区划是很模糊 的,民族的概念也是较为模糊的。

而且在古代,民族区划还很模糊的时候,民族的融合基本上都的冷血的,他们之间的火并就是融合的一种方式。应该说“五胡乱华”最终导致了现代汉族的形 成。五个民族并没有消失,当一个新的强势的中原政权以“正宗华夏”的面貌出现的时候,一些以前的“胡人”就只好“隐姓埋名”也权当自己就是中原人了。

所以后来这些在中原繁盛一时的民族也就消失了,因该说这都是中原先进文化的作用,在当时中原的先进文化已经得到了我国古代各个民族的认可,并且大家都以自己 会中原的文化为荣。再就是中国封闭的自然环境导致了只能把众多的小民族汇合成一个大的民族才可以,而且必然要这样的,这就是为什么中国有“大同”是思想。

“五胡乱华”的起因汉朝以来,就有胡人不断向中原内地迁徙,逐渐盘踞中国北部地区,势力不断壮大。到西晋时期,胡人已入居关中及泾、渭二水流域,对晋都洛阳形成包围之势。在晋惠帝时期的八王之乱以后,晋室分裂,国力空虚,民生凋敝,长期以来受到压迫的胡人趁机起兵作乱,整个中原地区开始了中国历史上罕见的长达130多年的分裂 割据、互相混战的动荡时期。

五胡乱华时期处于中国被外族侵占、北方沦陷时期,对中国历史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首先,它是首次外族成功入侵中国,中国北方沦陷。五胡乱华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最黑暗的时期,野蛮的胡人对华夏文明造成了巨大的破坏,中国处于生死存亡的历史关头。

历史上的"五胡乱华"是什么意思?

五胡乱华是人类发展历史上最黑暗的一页之一,“五胡”所指匈奴、鲜卑、羯、羌、氐五个胡人的游牧部落。五胡乱华时期由于胡人的残暴统治,汉族避难从黄河流域大规模进入长江流域,在长江下游江南建立东晋,史称衣冠南渡,进一步增进了南方的百越、三苗族裔与中原汉族的文化和经济联系。五胡乱华同时这也是中国第一次亡国亡种危机。五胡乱华时代,更是中国人的千年恶梦。
五胡乱华,指在西晋时期塞外众多游牧民族趁西晋八王之乱,国力衰弱之际,陆续建立的非汉族政权,形成与汉人政权对峙的时期。
“五胡”:指匈奴、鲜卑、羯、羌、氐五个胡人的游牧部落。百余年间,北方各族及汉人在华北地区建立数十个强弱不等、大小各异的国家,其中存在时间较长和具有重大影响力的有五胡十六国。
西晋“八王之乱”,胡人趁乱反晋。西晋灭亡后,晋朝宗室在长江中下游淮南、江南建立东晋政权。由于胡人在北方的残暴统治,北方人民从黄河流域避乱一定规模的迁到长江流域,史称衣冠南渡,使经济政治中心初步向南方转移,淮河淮南流域成了南北交战的主战场,从此逐步进入了南北朝时期。人民为躲避胡人残暴统治和屠杀,纷纷南迁。这一时期一共有六次南迁高潮,累计迁入过百万,东晋因而设置了许多侨郡侨县以安置南迁人民。
五胡乱华的时间一般从西晋灭亡(316年)开始算起,一直到鲜卑北魏统一北方(439年)。有的学者也称之为“永嘉之乱”、“神州陆沉”等。这一时期,历史学家普遍认为是汉民族的一场灾难,几近亡国灭种。 隋文帝杨坚统一并建立隋朝,方使中国结束了300年的动乱和分治。

五胡乱华是哪五个民族?五胡乱华的过程及结局!

五胡乱华是哪五个民族?五胡乱华的过程及结局!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我一起看一看。

1.五胡乱华是什么?

五胡乱华,指在西晋时期塞外众多游牧民族趁西晋八王之乱,国力衰弱之际,陆续建立数个非汉族政权,形成与南方 *** 政权对峙的时期。

百余年间,北方各族及 *** 在华北地区建立的国家达数十个,强弱不等、大小各异,其中存在时间较长和具有重大影响力的有五胡十六国。后北方被前秦统一,中国呈现出前南北朝特征。

2.五胡乱华是哪五个民族

五胡乱华的时间一般从西晋灭亡(316年)开始算起,一直延续到鲜卑北魏建立(439年)。

316年,在中国北部和四川先后建立了习惯上称之为十六国(其实不止十六国)的各族割据政权。其中除四个汉族政权(西凉、北燕、前凉、冉魏外,建立这些政权的统治者为匈奴(包括匈奴卢水胡和匈奴铁弗部)、羯、鲜卑、氐、羌五族,史称"五胡"。

对五胡乱华的历史作用,以及影响,历来颇多争议。它是晋朝历史上重要的现象,有的学者也称之为“永嘉之乱”、“中原陆沉”、“中原沦陷”等。这一时期,历史学家普遍认为是汉民族的一场灾难,几近亡种灭族。581年隋文帝杨坚建立隋朝,589年灭陈朝,方使中国结束了300年的动乱和分治。

3.五胡乱华的过程

304年冬天,氐族领袖李雄占成都,自称“成都王”,史称成汉。匈奴贵族刘渊起兵于离石,史称前赵,是五胡建国的开始。

310年,晋怀帝永嘉四年,刘渊死,其子刘聪杀太子刘和即位。

311年(永嘉五年)四月,刘聪部下石勒,歼晋军十多万人于苦县宁平城,并俘杀太尉王衍等人。刘聪又遣大将呼延晏率兵攻洛阳,屡败晋军,前后歼灭三万余人。六月呼延晏到达洛阳,刘曜等人带兵前来会合,攻破洛阳,纵容部下抢掠,俘虏晋怀帝,杀太子、宗室、官员及士兵百姓三万多人,并大肆发掘陵墓、焚毁宫殿,史称“永嘉之祸”或“永嘉之乱”等。

313年,刘聪毒死了晋怀帝。怀帝侄司马业(或作司马邺),在长安登基,是为晋愍帝。

316年前赵刘曜攻长安,俘虏晋愍帝。

317年晋愍帝被杀,士族王导、王敦等,扶植晋朝远房宗室司马睿,在建康登基,是为晋元帝。历时五十一年的西晋灭亡,东晋开始。

4.五胡乱华怎么结束的

439年九月,北魏帝拓跋焘率军包围姑臧,凉王沮渠牧犍出降,北凉灭亡。

亲征北凉,以南凉的最后一代君主秃发傉檀之子秃发破羌为向导,兵不血刃降服北凉诸镇,国君沮渠牧犍在内外交困之下,带文武百官面缚出降,北凉灭亡。

北魏统一华北(柔然、吐谷浑以外的北方诸胡),五胡十六国结束,南北朝时期正式开始。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南朝宋文帝刘义隆,南北对峙。

5.五胡结局

匈奴

汉朝南北匈奴分裂时,北匈奴便迁往欧洲,建立匈奴汉国,从而导致了日耳曼民族的大迁移,间接地灭亡了西罗马帝国。隋唐以后,不再有记载。

后赵被冉魏灭亡后,羯族作为整个东亚历史上最残暴的民族被屠杀殆尽,仅剩一万余人投降东晋。但没过多久,东晋爆发一场内乱,这仅剩的一支羌族人趁乱攻下几个城池,又开始了后赵时期的食人残暴统治,最终被晋兵灭族。

鲜卑

鲜卑族建立政权后,部落大都解体,人民多转向定居农业生产,随着封建化进程的加深,同各民族的融合加快。到了隋唐时期,鲜卑作为民族实体和政权实体融入到其他民族中,逐渐消亡。但是鲜卑消失的主因是人口枯竭,当年鲜卑族的汉化政策总体而言并不是特别成功,一些鲜卑族先是汉化后来又胡化。经历后来的历史进程,到隋朝时期,鲜卑族作为一个民族最终消失。吉林大学古DNA实验室的研究,证实现代锡伯族很可能是拓跋鲜卑后裔。

羌、氐

原本生活在青藏高原的几支,在唐初年间被松赞干布统一建立了吐蕃王国,消失在历史中;另外南迁的一部分在云贵高原形成六诏,最终统一为南诏。南诏灭亡后分裂为各个民族;其余的继续南迁,与缅甸当时的各族共同书写了缅甸历史。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9023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