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西晋末年中原地区的动乱有哪些,(西晋末年为什么会出现人口大迁徙的现象)

华里士 2023-07-20 07:50:57

八王之乱:八王之乱是发生于中国西晋时期的一场皇族为争夺中央政权而引发的动乱,以杨骏被杀后卫瓘、汝南王司马亮辅政,并与贾后对抗为起始,以东海王司马越夺取大权宣告结束。从元康元年(291年)起至光熙元年(306年),共持续16年。

为中国历史上最为严重的皇族内乱之一,导致了西晋亡国以及近300年的动乱,使之后的中国进入五胡十六国时期。西晋时期诸王争夺政权的动乱。晋武帝死后,继承者晋惠帝没有执政能力,西晋中央立即爆发了争夺实际控制权力的斗争,八名王族先后开始争夺权力相互攻杀,“八王之乱”先后进行了16年,破坏了社会经济,西晋统治力量大为削弱,加剧了民族矛盾和西晋的灭亡。

太康元年(280年),西晋灭亡东吴,统一中国。不久,晋王朝内部矛盾激化,宗室诸王争权夺位,战祸连年,天灾不断,疾疫流行,赋敛如故,大量被迫沦为流民,不断爆发反晋起义。元康二年,匈奴人郝散起兵攻上党(今山西潞城东北);两年后,其弟度元联合冯翊、北地等郡的马兰羌、卢水胡起兵反晋,秦(治今甘肃甘谷东)、雍(治今西安西北)二州氐、羌数十万民众纷起响应,共推氐帅齐万年为帝。先后攻打天水、略阳、始平、武都、阳平诸郡,晋军“诸将覆败相继”。后晋廷遣积弩将军孟观率京师宿卫军前往镇压,起义失败,齐万年被俘。从此,遍及各地的流民大起义此起彼伏。

永宁元年(301年)十月,略阳?(巴氐)人李特、李雄领导秦、雍六郡流民在益州(治今成都)起义。时关中干旱,连年饥荒,六郡汉、氐、羌、密等各族民众10余万人经汉川流入巴蜀地区就食。当地官府逼迫其返乡,激起流民起义,屡败晋军,攻占广汉,进围成都(今属四川)。李特与蜀人约法三章,赈贷贫人,得到益州民众的支持。后李特战死,其弟李流和其子李雄继续领统义军,于晋太安二年(303年)闰十二月,逐走晋益州刺史罗尚,攻下成都。翌年,李雄称成都王,后称帝,建成国。至成玉恒四年(338年)四月,李骧(李特弟)之子李寿即位,改国号为汉。秦、雍六郡流民起义,是西晋末年流民起义中规模最大的一次。李雄建立的成汉政权,共存在44年之久,直至成汉嘉宁二年(347年),为东晋都督荆、司等六州诸军事桓温率军消灭。

西晋末年为什么会出现人口大迁徙的现象

西晋末年,战乱连连,先是八王之乱后,又是民族乱战,所以中原地区很多人都南迁到江南避乱。这是主要的原因。 永嘉南渡最大的原因就是北方持续了十几年的八王之乱,继而导致的北方少数民族南下迁徙,使得中原的大批的汉族地主举家南迁,形成了大规模的迁徙。

从衣冠南渡说起。

衣冠南渡,指西晋末年中原地区战乱,周边部族内徙建立割据政权,酿成永嘉之乱,中央朝廷受到威胁,晋建武年间,晋元帝率中原汉族臣民南渡,史称“永嘉之乱,衣冠南渡”,这是中原汉人第一次大规模南迁。“衣冠”,代表文明的意思,衣冠南渡即是中原文明南迁,晋朝首都迁至江东建康(今南京),自此史称东晋,这是中国首都迁至江南的开始。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9006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