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女人系列:苦命的才女蔡文姬到底嫁了几次,

话历史 2023-07-20 07:23:38

陈留董祀妻者,同郡蔡邕之女也,名琰,字文姬。博学有才辩,又妙于音律。适河东卫仲道。夫亡无子,归宁于家。兴平中,天下丧乱,文姬为胡骑所获,没于南匈奴左贤王,在胡中十二年,生二子。曹操素与邕善,痛其无嗣,乃遣使者以金璧赎之,而重嫁于祀。——《后汉书·列女传·董祀妻传》

译文:

陈留董祀的妻子,是同郡蔡邕的女儿,名琰,字文姬。学问广博,有才华,能言善辩,又懂得音律。先嫁给河东卫仲道,丈夫死了,没有儿子,回到娘家。兴平年间,天下大乱。文姬被胡骑掳去,嫁给南匈奴左贤王。在匈奴十二年,生了两个儿子。曹操以前与蔡邕是好朋友,同情蔡邕后嗣无人,于是派使者拿着金璧把文姬赎回来,再嫁给了董祀。

《三字经》中有一句“蔡文姬,能辨琴。”说的就是中国历史上的四大才女之一的蔡文姬。蔡文姬,本名琰,字文姬,是东汉大文学家蔡邕的女儿。

蔡琰小时候,父亲蔡邕夜间弹琴,不小心断了一根弦,蔡琰说:“是第二根弦断了。”蔡邕说:“你瞎蒙的吧。”于是又故意弄断一根问她,蔡琰说是第四根,老爸傻了。

才女命薄,蔡文姬的婚姻经历很是挫折。要是那会看她的手相,估计婚姻线是支离破碎的。

蔡文姬第一次出嫁,远嫁河东卫家,她的丈夫卫仲道是个学霸,在读书入仕的过去,前景很被看好,可惜好景不长,不到一年,卫仲道就得肺结核死了。成了寡妇的蔡文姬遭到卫家嫌弃,认为她“克夫”,心高气傲的蔡文姬,愤而回到长安,和父亲相依为命。

公元195年,纷纷乱世的战火烧到了长安,西凉铁骑攻占长安,军阀混战之中,羌胡番兵乘机掳掠。老爹三年前就已经撒手人寰,独自居住的蔡文姬不幸被不解风情的野蛮人抢走。

“马边悬男头,马后载妇女,长驱入朔漠,回路险且阻”,蔡文姬与许多被掳来的妇女,饱受番兵的凌辱和鞭打,被带到南匈奴。在那里,蔡文姬被匈奴左贤王看中,成了左贤王的女人,还生了两个儿子。

十二年过去了,公元207年,曹操平定了北方。当他得知名士蔡邕的女儿被掠到了南匈奴时,他立即派出使者,携带黄金千两、白璧一双,把她赎了回来。回来后,在曹操的安排下,蔡文姬嫁给屯田校尉董祀。蔡文姬拥有了自己的第三段婚姻。

蔡文姬嫁给董祀,起初的夫妻生活并不十分和谐。蔡文姬青春不再,又是二手货,而董祀正值鼎盛年华,还生得一表人才,很是自恋,迫于丞相的授意,只好凑合着过。

在婚后第二年,董祀犯罪,眼瞅着就要砍头了,蔡文姬披散着头发光着脚,来到曹操的丞相府求情。曹操念及昔日与蔡邕的交情,又想到蔡文姬悲惨的身世,最终还是饶了董祀。

董祀感念妻子的恩德,对蔡文姬重新评估,夫妻双双看透世事,住在风景秀丽、林木繁茂的山麓。

此后史书上再无蔡琰的相关记载。

蔡琰同时擅长文学、音乐、书法,是个全能型的才女。《隋书·经籍志》著录有《蔡文姬集》一卷,但到现在已经失传。

蔡邕是一位大书法家,创造了八分字体。蔡琰本人对书法也很擅长,韩愈曾说:“中郎有女能传业。”

《后汉书》上记载,蔡文姬的父亲蔡邕家里曾经收藏了什么多古书,有一次,曹操问蔡琰:“听说你家原来有很多古籍,现在还能想起来吗?”蔡琰说:“当初父亲留给我的书籍有四千余卷,但因为战乱流离失所,保存下来的很少,现在我能记下的,只有四百多篇。”曹操说:“我派10个人陪夫人写下来,可以吗?”蔡琰说:“男女授受不亲,给我纸笔,我一个人写给你就是了。”于是蔡琰将自己所记下的古籍内容写下来送给曹操,字迹娟秀,而且没有一点错误,连校对程序也省掉了。

蔡文姬在胡地日夜思念故土,回来之后参考胡人声调,结合自己的悲惨经历,创作了哀怨惆怅、令人断肠的琴曲《胡笳十八拍》;嫁给董祀后,感伤乱离,又作了《悲愤诗》二首,这也是现在我们能看到的仅有的蔡文姬作品。

《胡笳十八拍》是一篇长达1299字的叙事诗,它最早见于北宋郭茂倩《乐府诗集》。从诗中许多语句暗合唐朝以后律诗的句式结构及格律规则来看,有史家怀疑《胡笳十八拍》是唐朝以后的人假借蔡文姬之名所作。

《悲愤诗》是我国诗史上文人创作的第一首自传体的五言长篇叙事诗。“真情穷切,自然成文”,真实而生动地描绘了诗人在汉末大动乱中的悲惨遭遇,具有史诗的规模和悲剧的色彩。

由于郭沫若话剧《蔡文姬》的缘故,人们对蔡文姬的研究很多,也有很多说法。但其中最有意思的说法是:蔡文姬是不是有第四次婚姻?

三国后期,西晋初期,有一个著名的战略家叫羊祜,就是和东吴陆抗在边境对峙、日久生情的那个大将。根据《晋书》的记载,羊祜的母亲蔡氏是汉代名儒、左中郎将蔡邕的女儿。而很多典籍都说蔡文姬是蔡邕唯一的女儿。难道说蔡文姬又嫁给了羊祜的爸爸羊衜?

细细考究下来,蔡邕和羊家也的确有交集。蔡邕曾经避难吴会,在羊家混吃混喝十二年之久。

根据时间来推算,羊祜出生于公元221年,如果羊祜的妈妈真的是蔡文姬的话,那么生羊祜的时候,蔡文姬大概已经四十多岁、快五十岁了,绝对高龄产妇啊!

羊祜还有一个同母姐姐羊徽瑜,后来嫁给了司马懿的长子司马师,后来被尊为景献皇后。

巧合的是,另有史书记载,蔡文姬和董祀也生了一儿一女,其中女儿嫁给了司马师。

蔡文姬是不是还有个妹妹嫁给了羊家,又或者姐妹俩生的女儿都嫁给了司马师,还是这根本就是蔡文姬的第四段婚姻,这些都已经难以考证了。

1979年,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正式颁布了310座水星环形山的专有名称。它们的命名借用了世界历代著名文学艺术家的名字。中国有15位杰出文学艺术家名字登上了水星环形山,蔡琰环形山就是其中之一。

在水星上,那颗颠沛流离的心应该可以很安宁吧。

蔡文姬曾嫁三任丈夫,为何还能跻身《列女传》?

中国古人的思想与现代人的思想十分的不一样,古代人尤其强调道德的教育,比如说《论语》中的所说的“吾日三省吾身”就是对自身道德修养的自我鞭策,而且被古代文人所推崇和追求的“三不朽”当中就有“立德”这一项,可见古人对道德的要求十分的严苛。当然,这些道德的要求肯定不只局限与君子和文人,女人其实也被道德所要求,这就是所谓的妇德了。而且在古代,妇德的要求比普通的道德要求更加的严格。

在古代对于妇德的要求主要体现在贞洁方面,当然“三从四德”也是一方面,但是从一而终却是妇德之中最基础、最严苛的要求,因此自古以来就有好女不嫁二夫的说法。甚至为了宣扬这种妇德,古人还为历史上一些公认的拥有妇德的人作书立传,比如说南朝刘宋时的范晔就曾做过《后汉书·列女传》,将前人西汉刘向所著的《列女传》包含其中,记载了包括乐羊子妻、班昭等人的事迹。但令人不解的是,范晔竟然还将一个拥有三任丈夫的女子写入了列女传,这个女人就是蔡文姬。

蔡文姬本名蔡琰,是东汉大文学家蔡邕之女,是一位大才女,其创作有《悲愤诗》、《胡笳十八拍》等流传于世的作品,并首次创造五言体长篇自传叙事诗。但是,与她的才情相比,她的婚姻生活或者说是命运却十分的不堪。蔡文姬初嫁卫仲道,丈夫没过半年便死去,因此被婆家人赶回家中;后来蔡文姬也被匈奴所掳走,并且嫁给匈奴人,生育了两个儿子,在匈奴生活了十余年之久。之后又因为曹操得知她的消息,用金璧将其赎回,并将其嫁给董祀,所以从严格意义上来说蔡文姬应该是个三嫁女,按理应该上不了列女传的,那她为何又上了了?

首先便是时代背景不同,古代最强调妇德的是程朱理学之后的封建时期,而在之前的汉唐乃至魏晋南北朝时期,对妇德和贞洁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看重,尤其是在魏晋时期,那时的风流名士甚至能够直接闯入朋友的家中观赏和品评对方家中的女子,可见当时世风之开放。而作者范晔正是生活在力这一时期不远的南朝。所以他认为蔡文姬虽然三次嫁人,但依当时人们的观点都没有什么背德,因此将其写入列女传就没有什么不可的了。

其次便是作者作《列女传》的立意并不是像后世人们所讲的《列女传》那样,甄取“贞洁烈妇”作传以晓谕后人,而是为了褒美女子中“才行尤高秀者”。既是书法家又是文学家的蔡文姬正好就符合范晔作传的要求,因此被纳入《列女传是一件十分正常的事。

出身名门遭遇乱世,才女蔡文姬一生三嫁,国民女神最终怎么了?

蔡文姬是汉朝著名的才女,当初她所做的《胡笳十八拍》是古乐府琴曲歌辞,蔡文姬在九岁的情况下就能精确的辨弦音,蔡文姬出世在一个中国文学史家,爸爸是汉朝著名的大文学家蔡邕,蔡文姬在那样的自然环境下也发展为善于文学类、歌曲、书法艺术的一代才女。但是那样一个奇女,一生的遭受也很坎坷。

初嫁遇良人但命运弄人蔡文姬生在雄霸九州,在她16岁那一年董卓造反攻占了京都,那时候蔡邕早已隐居但是董卓硬将蔡邕招来当官,由于蔡文姬文采出众早已无利不起早,并且弱冠之年的蔡文姬也引来董卓拥有念头,蔡邕为了女儿不被董卓占据,无可奈何下让闺女与卫仲道结婚。

在完婚以前蔡文姬对卫仲道掌握很少,仅仅爸爸蔡邕觉得这人家境与蔡家配对,并且两个人年龄差不多,蔡邕对卫仲道还令人满意,那时候状况也独特因此迅速分配结婚。尽管初期蔡文姬不太甘愿,可是结婚后两个人掌握的多了,蔡文姬和卫仲道情感愈发的好,仅仅只是一年的时间,卫仲道病重过世。


在那时候那一个时期,蔡文姬年青守活寡并且没有生孕,在卫家来看她更好像一个克夫命的灾星,对蔡文姬也是万般的为难,蔡文姬一代才女不会受到这气,决心离去卫家走娘家,这那个时候蔡文姬那样的作法也是非常少见的。

遭遇匈奴人被掠走那时候蔡文姬回家不久,爸爸蔡邕就因罪下狱没多久离逝,蔡文姬要去寻自身的亲姊妹,道上碰到了匈奴人进犯,就是这样才女被匈奴人掳走。才女早就无利不起早,那时候蔡文姬一直随身携带焦尾琴,有些人知晓她是才女蔡文姬,也是由于才气和容貌蔡文姬碰到了左贤王。

蔡文姬自23岁起便在匈奴人生活,左贤王对蔡文姬还算非常好,为了更好地能生存下去蔡文姬也变成这名左贤王的侍妾,两人还育有2子,尽管匈奴人生活与中华不一样,好在蔡文姬有焦尾琴相随,也有两个孩子,能那样过万一生蔡文姬也算有福气。

归汉三嫁选择归隐运势就这样的一波三折,蔡文姬在匈奴人生活了十二年,由于三国曹操与蔡邕关联非常好,直到三国曹操当权以后一心要为蔡邕寻后,获知蔡文姬元在匈奴人而且早已变成左贤王的侍妾,三国曹操这里也是花了大价格将蔡文姬赎出。

蔡文姬那时候的情绪是分歧繁杂的,可是蔡文姬并没办法做决定,因此她踏入了归汉的牛车,由于心里心态承担,蔡文姬也将这类情感付诸于写作才拥有经典的《胡笳十八拍》。以后三国曹操商谈了蔡文姬与董祀。

董祀比蔡文姬小10多少岁,在那个时候可以说两个人都能够称作是母女,夫妻关系多么好算不上可是终究是举案齐眉,那样的情况在董祀犯了死刑蔡文姬为他像三国曹操道歉后更改。由于蔡文姬真切道歉,董祀最后获得了免除以后和蔡文姬一起归隐,两个人育有一女平平淡淡的过完后一生。

生在雄霸九州可以苟且偷生早已十分不容易,蔡文姬那样的才女也不可以把握自身的运势,在被运势拉着走的另外,蔡文姬最后让自身把握了决定权。求三国曹操饶恕董祀也是蔡文姬对自身的赎罪,她没有做好自己运势的监视者,而这一次她也给自己获得了以后平平淡淡的生活。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8996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