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记载,关羽一共有四位子女,三个儿子一个女儿,按照出生的先后顺序分别为关平、关兴、关银屏、关索。其中的关银屏是关羽唯一的女儿,不过各种史书中并没有她的名字,“关银屏”是民间传说中取的名字,另外还有名字为关凤。
因为关银屏在关羽的子女中排行老三,所以她也被称为“关三小姐”、“关氏三姐”或“关羽三小姐”。传说,关银屏是赵云的徒弟,武功超群,诸葛亮平定南蛮的时候,关银屏就被任命为先锋,可见其武艺出众名不虚传。
《三国演义》中有这么一段故事,讲的便是关羽在刘备的帮助下得到一妻子,之后生下了一男一女,女儿稍微长大一些便出落得非常美丽,还有一身好本领。孙权见关羽女儿关银屏出众未许人家,就派诸葛瑾替世子孙登向关银屏提亲。诸葛瑾提了一个要求,那就是如果这桩婚事成了,孙权就要答应与蜀国联合攻打曹操;如果没成,那就与曹操合作攻打蜀国。结果咧,关羽二话没说就拒绝了提亲,还说“虎女安能配犬子乎”,把孙权气得半死。
民间传说中也有孙权向关家求亲的故事,只不过不是关羽不答应,而是关银屏自己不肯答应。关银屏长得极美,十八岁便武艺超群,毕竟是赵云的弟子,岂能只会一些花拳绣腿。荆州失守以后,关羽也被杀害,关银屏对东吴有着深深的仇恨。她一路逃到成都,从此便跟随在刘备左右。
关羽之女关银屏生平简介过了几年,南方有动乱,诸葛亮决定南征,启用了俞元李恢。关银屏也在南征之列,并且诸葛亮还替关银屏与李恢的儿子李遗做媒,关银屏想着自己嫁给了李遗,就能更好的联合起来御敌,保家卫国,报仇雪恨,就答应了这门亲事,和李恢父子共赴战场。
南征之战中,诸葛亮把李遗与关索、关银屏命为先锋,他们从建宁打到盘江,并且成功攻下俞元,几个人全部立下大功。
战争结束以后,关银屏与丈夫李遗留在了俞元,还曾亲自教授俞元百姓纺织耕种的方法,教导俞元百姓们认字读书呢!可是久居俞元的关银屏偶尔还是会深深思念故乡,但她不忍离开俞元人民,据传她每天早上起床以后便会登上金莲山,在金莲山上梳妆,然后遥望故乡。俞元百姓们非常爱戴关银屏夫妇二人,在关银屏死后,当地人民就把地名改为了“梳妆台”,一直流传到了现在。
关银屏后来与李遗合葬于今云南澄江县旧城东山金莲山坡上的关三小姐墓,也就是上面提到的“梳妆台”附近,每每清明时节,都会有百姓来为关银屏夫妇二人烧纸、烧香祭拜他们呢!
历史上虽然没有关银屏的真实名字,但是她这个人物却是真实存在过的,(人家的坟墓都找到了)她是汉寿亭侯关羽之女,和她的父亲一样,都是英雄!
从现在都有人去墓前祭拜她来看,就可以看出当年的她的风姿,如果她不善良不正直,不勇敢不孝顺,那她又怎会被大家铭记上千年呢?
对于关银屏的长兄关平,在《三国演义》里,关平是关羽收的养子,而在真实的历史中,关平是关羽的亲生儿子。关于关银屏的弟弟关索,他则是传说中的人物,关羽失守荆州,他受了重伤,逃到鲍家庄养病。等到伤势痊愈,他才知道杀父仇人已死的消息,于是就回到朝廷,后来跟随诸葛亮南征。《全像通俗三国志传》中提到过关索这个人物。
希望对你有帮助: 群英7 关羽之女,关平、关兴之妹。三国时期孙权欲以己子娶关羽之女以结为亲家,不料被关羽“虎女安能配犬子乎”所拒。这个关羽的女儿就叫关凤。 《三国演义》在第七十三回,刘皇叔进位汉中王后,封关羽为五虎大将之首。这时孙权派人来荆州提亲,但遭关羽严词拒绝。关羽说:“吾虎女安肯嫁犬子乎!”这也只能证明是关羽有一女,但名字不可考,民间传说多为关凤,也有传说叫关银屏,嫁与李恢之子。推测历史上并无关凤这个人。 关凤 - 简明历史传记 关羽之女,孙权曾欲为子娶之,但被关公以“虎女安嫁犬子”拒绝。 关凤 - 简明演义传记 关羽之女,孙权曾欲为子娶之,但被关公以“虎女安嫁犬子”拒绝。 此为演义中人物.史料并无记载.
关平,关羽长子,字坦之(地方志以及民间传说),跟随关羽征战,与关羽一同被斩于临沮。(演义里面是关羽的义子,关定的次子,关宁的弟弟)
关兴,关羽次子,字安国。少已有名,文武双全,深得诸葛亮器重,弱冠后担任侍中、中监军,数年后死去。
关氏(民间传说其名为关银屏,在三国群英传系列等游戏中取名关凤),关羽之女,孙权曾为子求婚,遭关羽所拒,并辱骂来使(史载关羽确有一女,然其名系后人所加,不见于史载)。
关索(此为戏曲演义中人物,史中无载),关羽三子,字维之(民间传说)。关羽失荆州后在鲍家庄养伤,诸葛亮南伐孟获时才归军,作先锋。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8992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