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蜀汉谋臣廖立因批评刘备被废为平民

历史典故 2023-07-20 07:10:12

有一蜀汉谋臣,诸葛亮认为他和庞统一样均是“楚之良才,当赞兴世业者也。”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人,却遭到诸葛亮两次弹劾,最后被废为民,郁郁而终。此人就是廖立。

廖立,字公渊,武陵临沅人。刘备兼任荆州牧时,征召廖立为州从事,当时他不到三十岁,就被提拔为长沙太守。刘备进入蜀地,诸葛亮镇守荆州,孙权派遣使者与诸葛亮进行友好访问,曾问诸葛亮目前士人中谁在帮助治理国家,诸葛亮答:“庞统、廖立,楚之良才,当赞兴世业者也。”

建安二十年(215年),孙权派吕蒙袭取荆州南部三郡时,廖立脱身投奔刘备。先后任巴郡太守、侍中等职位。刘备去世后,刘禅调任廖立为长水校尉。对于这一安排,廖立颇为不满,认为自己的才能比肩诸葛亮,但实际地位比李严等人都差。

后来李邵、蒋琬到廖立的办公地闲聊,廖立向二人献计:“军队应当远出,你们仔细想想,以前先帝(刘备)不取汉中,非要与东吴争南部三郡,结果三郡被吴人夺去,劳累军士白走了一趟,无益而还。之后丢失汉中,使夏侯渊、张郃深入巴地,一州几乎丧失。后进军汉中,又使关羽全军覆没。随后上庸又败,又白白的丧失一方。这是关羽仗着自己的勇名,带兵无方,仅凭着主观臆断作战所致,故此先后几次兵败人亡。像向朗、文恭,都是平庸之辈。文恭行事毫无纲纪法度;向朗过去侍奉马良兄弟,号称圣人,现任职长史,只知遵守法规。中郎郭演长,只会附和别人,不足与之共谋大事,却当上了侍中。如今处在衰微之世,用这三个人,显然是不合适的。王连乃流俗之人,一旦聚敛贪狠,定使百姓困苦不堪,以致闹到今天这种地步。”

第二天,李邵、蒋琬向诸葛亮告状,诸葛亮听后很是生气,随即写了一份弹劾廖立的奏章,说:“长水校尉廖立,坐自贵大,臧否(评论)群士,公言国家不任贤达而任俗吏,又言万人率(统率)者皆小子也;诽谤先帝,疵毁(诋毁)众臣。人有言国家兵众简练(精明干练),部伍分明(军纪严明)者,(廖)立举头视屋,愤咤(怒吼)作色曰:‘何足言!(有什么值得称道的)’凡如是者不可胜数。羊之乱群,犹能为害,况(廖)立托(委任)在大位,中人以下识真伪邪?”于是下诏废廖立为平民,流放汶山郡。

建兴十二年(234年),廖立听闻诸葛亮去世,廖立含泪叹息道:“吾终为左衽(衣襟左掩,代指少数民族、异族)矣!”后来监军姜维路过汶山,看望廖立,称其意气不衰,言论自若。后来,廖立老死于流放之地,妻小返回蜀地。

廖立与庞统齐名,深得诸葛亮欣赏,为何以悲剧告终?

廖立虽然是与庞统,诸葛亮齐名,但是能力还是比庞统和诸葛亮差了一些,而且差的是最致命的地方。

廖立,从自己仕途的最开始就跟随着刘备,但是他跟刘备的其他臣子不一样,其他大部分都是益州人,而廖立是荆州人。凭着自己的智慧得到很大的名气,就连诸葛亮都非常欣赏他廖立刚刚进入官场就大放异彩,在刘备做荆州牧的时候,任命他为长沙太守,而此时他还没到三十岁。

都说想廖立这样的人以后会成为大臣,然而廖立缺在名望和自尊中迷失了自己,以至于自己掉丢了大好的前程。

在孙权攻打益州的时候,本来是廖立展现自己的时刻,但是廖立又害怕孙权,直接逃跑了。廖立回到刘备身边之后,因为他为刘备立下了很多功劳,所以对他只做了简单的教训,也没有严厉的惩治他,可没想要他不但不做自我检讨,反而莫名其妙狂妄自大大,目空一切了起来。

在刘备去世后,刘禅继承大业,封了诸葛亮辅政大臣的职位,并且封给廖立的官职仅次于诸葛亮,但是着并不能让廖立感到满足,从着之后廖立就开始不做事,比以往更自大了起来。

后来在与蒋琬的会面之中,廖立对蜀汉的国策横加指责。并且还贬低已经逝去的老将军关羽,甚至还在刘备的棺材旁边杀人,这是对刘备的不敬。最后诸葛亮得知了这些事情之后就废掉了廖立将他削职为民,流放到汶山郡。

廖立就这样因为自己的自大,口无遮拦才失去自己的大好前程。刚好这些缺点表示出了廖立并不是个有很大能力的人,与庞统和诸葛亮齐名也只是将士于百姓们的传言而已。

《三国志·蜀志》阅读题及译文

廖 立 传

廖立,字公渊,武陵临沅人。先主领荆州牧,辟为从事,年未三十,擢为长沙太守。先主入蜀,诸葛亮镇荆土,孙权遣使通好于亮,因问士人皆谁相经纬者。亮答曰:“庞统、廖立,楚之良才,当赞兴世业者也。”

建安二十年,权遣吕蒙奄袭南三郡,立脱身走,自归先主。先主素识待之,不深责也,以为巴郡太守。

二十四年,先主为汉中王,徵立为侍中。后主袭位,徙长水校尉。立本意,自谓才名宜为诸葛亮之贰,而更游散在李严等下,常怀怏怏。后丞相掾李邵(李郃)、蒋琬至,立计曰:“军当远出,卿诸人好谛其事。昔先帝不取汉中,走与吴人争南三郡,卒以三郡与吴人,徒劳役吏士,无益而还。既亡汉中,使夏侯渊、张郃深入于巴,几丧一州。后至汉中,使关侯身死无孑遗,上庸覆败,徒失一方。是羽怙恃勇名,作军无法,直以意突耳。故前后数丧师众也。如向朗、文恭,凡俗之人耳。恭作治中无纲纪;朗昔奉马良兄弟,谓为圣人,今作长史,素能合道。中郎郭演长,从人者耳,不足与经大事,而作侍中。今弱世也,欲任此三人,为不然也。王连流俗,苟作掊克,使百姓疲弊,以致今日。”

邵(郃)、琬具白其言于诸葛亮。亮表立曰:“长水校尉廖立,坐自贵大,臧否群士,公言国家不任贤达而任俗吏,又言万人率者皆小子也;诬告先帝,疵毁众臣。人有言国家兵众简练,部伍分明者,立举头视屋,愤咤作色曰:‘何足言!’凡如是者不可胜数。羊之乱群,犹能为害,况立托在大位,中人以下识真伪邪?”于是废立为民,徙汶山郡,立躬率妻子耕殖自守。

建兴十二年,闻诸葛亮卒,垂泣叹曰:“吾终为左衽矣!”后监军姜维率偏军经汶山,诣立。称立意气不衰,言论自若。立遂终徙所。妻子还蜀。

——《三国志·蜀志》

4.下列语句中加点的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当赞兴世业者也 赞:称赞

B.徵立为侍中 徵:征召

C.卿诸人好谛其事 谛:细察

D.后监军姜维率偏军经汶山,诣立 诣:拜访

5.下列各句中,全部表现廖立“坐自贵大”的一项是( )(3分)

①立本意,自谓才名宜为诸葛亮之贰

②如向朗、文恭,凡俗之人耳

③今弱世也,欲任此三人,为不然也

④权遣吕蒙奄袭南三郡,立脱身走,自归先主

⑤诸葛亮卒,垂泣叹曰:吾终为左衽矣

⑥人有言国家兵众简练,部伍分明者,立举头视屋,愤咤作色曰:‘何足言!’

A.①③⑤ B.②④⑥C.①②⑥ D.③④⑤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廖立是一个很有才华的人,曾得到诸葛亮的高度评价,也得到过刘备的赏识和器重,并委以重任。

B.廖立对自己位居李严等人之下,心中常怏怏不乐,于是在李邵、蒋琬面前列数先主、关羽等人的过失,造成了不好的.影响。

C.诸葛亮听了邵、琬的陈述,觉得长水校尉廖立,言行妄自尊大,褒贬评论广大朝士,公然指责国家的行为,如一羊乱群一般危害甚大,于是就罢免了廖立。

D.廖立因才而被选拨,又因恃才而被毁,览其举措,迹其规矩,招祸取咎,无不自己。

7.将文中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孙权遣使通好于亮,因问士人皆谁相经纬者。

(2)是羽怙恃勇名,作军无法,直以意突耳。

参考答案

4.A 赞:辅助,辅佐。

5.C ③句旨在表明其对这一任命的观点态度;④句体现其临阵脱逃的行为;⑤句是感叹自己的遭遇。

6.C 理解错误,应该是上表陈于皇上下诏被罢黜为民。

7.①孙权派遣使者向诸葛亮表示往来友好,顺便询问读书士人中都有谁在帮助规划治理国家(得分点:于亮(状语后置句)、因、相、经纬各1分,句意1分)

是羽怙恃勇名,作军无法,直以意突耳。

②这是由于关羽仗恃自己的勇威声名,带兵作战无方,仅凭着自己的主观臆断进攻作战而所致(得分点:判断句、怙恃、直、以各1分,句意1分)

附文言文参考译文:

廖立,字公渊,是武陵郡临沅人。刘备兼任荆州牧时,征召廖立为州从事,当时他不到三十岁,就被提拔为长沙太守。刘备进入蜀地,诸葛亮镇守荆州地区,孙权派遣使者向诸葛亮表示往来友好,顺便询问读书士人中都有谁在帮助规划治理国家,诸葛亮回答说:“庞统、廖立,都是楚地优秀人才,应是辅助振兴帝王世代大业的人。”

建安二十年(215年),孙权派吕蒙暗地(偷)袭荆州南方三郡,廖立脱身逃跑,径自逃归刘备身边。刘备一向赏识和厚待他,就没有过于责备他,让他做了巴郡太守。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刘备为汉中王,征召廖立为侍中。后主刘禅继位为帝,廖立被调任长水校尉。

廖立内心中,自认为才能名气应该是做诸葛亮的副手,但实际上却沦落到位在李严等人的之下,所以心中常怏怏不得志。后来丞相掾吏李邵、蒋琬到他治所来,廖立为他们献计说:“军队就要出发远征,你们几位应该好好细察这些事。过去先主不占取汉中,而前去与东吴争夺南方三郡,结果还是把三郡给了吴人,白白地劳累军士,无功而归。失掉汉中以后,使夏侯渊、张郃深入巴地一带,几乎丢失整个州。后来进军汉中,又使关羽战死,部队没有留下一人。上庸又遭惨败灭亡,白白丢失一方土地。这是由于关羽仗恃自己的勇威声名,带兵作战无方,仅凭着自己的主观臆断进攻作战而所致,故此先后几次丧失军队人马,像向朗、文恭,都是平庸之辈。文恭任职治中,行事毫无纲纪法度;向朗过去侍奉马良兄弟,号称是圣人,现在任职长史,一向只是能遵守法规。中郎郭演长,是个一味附和别人的人罢了,不足以和他共谋大事,却让他当上了侍中。如今处在衰微之世,要任用这三个人,是不合适的。王连是流于世俗的人,一旦成了聚敛财物的宦官,使百姓困苦不堪,以致闹到今天这种地步。”

李邵、蒋琬把这些话全告诉了诸葛亮。诸葛亮写了一份弹劾廖立的奏章,说:“长水校尉廖立,言行妄自尊大,褒贬评论广大朝士,公然指责国家不任贤达之士而用平庸的官吏,又说万军统率者都是些不中用的混小子;诬告先帝,诋毁诬告各位大臣。当有人说到国家军队士兵精悍训练有素、队伍整肃军纪严明时,廖立傲慢地仰着脸望着屋顶,勃然变色叱责那人说:‘有什么值得称道的!’诸如此类情况不可胜举。一羊乱群,都能造成危害,何况廖立官任高职,中等才能以下的人能分辨他的真伪吗?”于是下诏把廖立废黜为平民,流放汶山郡。

廖立便老老实实亲自带着妻子儿女在那里耕种养活自己。

建兴十二年(234年),廖立听说诸葛亮去世,他双泪长流叹息说:“我们要一直穿这种衣襟左掩的异族服装了!成为异族的奴役呵!”后来监军姜维率领偏师经过汶山,前去看望廖立,称赞他意气不减当年,言谈自若。廖立于是老死流放之地,妻小返回蜀地。

在蜀汉和诸葛亮同为托孤,却被刘禅贬为庶民的重臣是谁?

三国时期,蜀汉刘备在与东吴一战后卧病不起,最后将诸葛亮召过来将刘禅和蜀汉托付给他。然而还有一个人,他和诸葛亮同是刘备托孤的对象,然而后来却被废为平民,最后心怀激愤而病死。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我们今天就来谈一谈李严这个人。



李严,后来把名字改成了“李平”,字正方,南阳人。他是三国时期蜀汉的重臣,和诸葛亮一样也是刘备托孤的重臣。年轻的时候就是郡中的专职吏员,因为才干所以有些名气。后来几经辗转到了刘备手下。因为李严确实有才干,所以刘备临终前让他和诸葛亮一起受遗诏辅佐少主刘禅。

公元226年,也就是建兴四年,诸葛亮在汉中准备出兵讨伐魏国。原本是想要调李严率领军队镇守汉中,但是李严想尽办法推脱,而且还要求划分五个郡作为巴州,然后让他担任巴州刺史,诸葛亮没有答应。



但是李严不死心,继续全诸葛亮应该受九锡,并且怂恿诸葛亮进爵称王。诸葛亮向来谨慎,听说这个建议立刻严厉地斥责他,于是两人逐渐变得不和睦。李严的同乡陈震出使东吴之前,就提醒诸葛亮李严可能心术不正。

但是诸葛亮认为“大事未定,汉室倾危,伐平之短,莫若褒之”,也就是说还是可以跟李严相互忍耐,并肩为国合作的。诸葛亮没想到的是,李严果真做得越来越过分。



根据《三国志·李严传》的记载,蜀汉建兴九年,也就是公元231年,诸葛亮四出祁山北伐曹魏。李严就被安排为督运军粮的人,但是恰逢夏秋之际,天降大雨,军粮没有办法如期运送到前方。

于是李严就派人到诸葛亮那里说明情况让他撤兵,诸葛亮答应了撤兵。但是当诸葛亮退兵的消息传来的时候,李严却故作惊讶地说:“军粮充足,为什么要退军啊!”他说这话的目的就是为了解脱自己运送粮草不力的罪名。



但是不仅如此,李严甚至上书刘禅,说诸葛亮的军队撤军是伪装的,目的是用来引诱敌人,好与敌人决战的。诸葛亮只好把李严前前后后所写的书信拿出来给大家看,结果李严的说法立刻暴露无遗。他理屈词穷,只能磕头认罪。

这次诸葛亮索性就上奏弹劾李严,众大臣对于李严的做法都很不赞同,于是刘禅将李严废为庶民,流放到梓潼郡。即便如此,李严还是期盼诸葛亮会再次起用他。没想到到了公元234年,李严听到了诸葛亮去世的消息,心情激愤,于是就发病而死。



纵观李严的一生,刘备去世之前他虽然为人高傲与同僚间相处得不太好,但是因为却是有治政才能所以才能被刘备信任。但是为什么刘备去世后,他就开始屡屡制造事端,直到最后被废为庶民呢?

对于李严的被废,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是认为李严被废就是他自己为了争权夺利,咎由自取的。另外一种是诸葛亮排除异己,从而将李严铲除的。



从第一种观点来说,李严的确是一个喜欢争权夺利的人。刘备临终前,他和诸葛亮同样是被托孤的人。但是后来却是诸葛亮总揽朝政,而李严看似步步高升,实则还是远在外地,对于朝政上的事情是插不上嘴的。

李严想要划分出五个郡作为巴州,然后自己任巴州刺史,就是因为诸葛亮除了作为丞相外,还兼任益州牧。李严心中不平,于是就提出这个想法,不料被诸葛亮否决了。而且他后来还怂恿诸葛亮加九锡。



当初曹操加九锡就背负了那么多骂名,李严怂恿诸葛亮这样做,就是将他陷于不义之地。诸葛亮头脑清醒,就斥责了他。但是李严还不死心,还想要阻挠和陷害诸葛亮,最后自食恶果。

但是还有一种观点是诸葛亮排除异己,玩弄权术铲除李严。可以看出的是,从托孤之后,两人手上实际握有的权力实在相差太大了。所以李严才会感觉不平,一再争权夺利,而诸葛亮看似忍让,却丝毫不肯放权,直到李严一步一步走向自我灭亡。



这两种猜测都是后人的想法,但是李严最终被贬为庶民,大部分原因还是在于自己对于权力的贪欲。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8990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