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凌,字彦云,太原(并州)祁人,是主持杀董卓的汉司徒王允的侄子。正始十年(249年),发生高平陵事变,大将军曹爽被罢免后被诛杀,太傅司马懿于是掌握魏国大权,升任镇守寿春的王淩为太尉。王淩与外甥令狐愚见魏帝曹芳年幼无力掌政,致令君权旁落在司马懿之手,于是意图废曹芳而改立楚王曹彪,令狐愚更派部将张式联络曹彪。
嘉平三年(251年),王淩见东吴在涂水有军事行动,于是上书请朝廷准许讨伐东吴,打算乘此而起兵反抗司马懿,此为王淩之叛。但是请求并没有得到回应,王淩于是派部将杨弘将废立计划告诉兖州刺史黄华,希望得到支持,但杨弘和黄华却向司马懿揭发王淩的图谋,司马懿于是率军讨伐。王淩自知不敌,司马懿又在发军时先赦免他的罪,于是投降,司马懿纳降。但后来王淩自知他不久一定会被诛杀,于是在被押解到洛阳的途中自杀。王淩、令狐愚等人被诛灭三族,曹彪亦被赐死。
同年六月,司马懿病重,梦见贾逵、王凌作祟,不久去世,其长子司马师继之掌权。
【叛变大概】
249年发生高平陵事变,曹爽被罢免後被诛杀,司马懿於是掌握魏国大权,升任镇守寿春的王淩为太尉。王淩与外甥令狐愚见魏帝曹芳年幼无力掌政,致令君权旁落在司马懿之手,於是意图废曹芳而改立楚王曹彪,令狐愚更派部将张式联络曹彪。
251年,王淩见东吴在涂水有军事行动,於是上书请朝廷准许讨伐东吴,打算乘此而起兵反抗司马懿,此为王淩之叛。但是请求并没有得到回应,王淩於是派部将杨弘将废立计划告诉兖州刺史黄华,希望得到支持,但杨弘和黄华却向司马懿揭发王淩的图谋,司马懿於是率军讨伐。王淩自知不敌,司马懿又在发军时先赦免他的罪,於是投降,司马懿纳降。但後来王淩自知他不久一定会被诛杀,於是在被押解到洛阳的途中自杀。王淩、令狐愚等人被诛灭三族,曹彪亦被赐死。
【王凌短评】
应该说这个人很有能力的。忠与不忠先不说,就说他和外甥令狐愚私下里拥立楚王曹彪为帝这件事,在那个年代我认为是很敏感而且得不到舆论支持的。废一帝立一帝不是儿戏,没那个绝对实力千万不要动废立的歪脑筋——比如董卓的失败就是很好的例子,司马懿是曹睿临终的托孤之臣,拥立曹芳名正言顺,至少在目前还没露出狐狸尾巴,至于司马懿清洗曹爽一族,你可以看作是司马懿开始吃曹家的开始,也可以看作是自保之举,因为曹爽一伙同样希望彻底搬倒司马懿自己大权独揽。所以当司马懿夺曹爽权之时,满朝的元老大臣并没有站在曹爽一边,可见司马懿在道义上并未失分太多。
在局势还不明朗的时候就密谋废立之事,很难让人相信王凌没有野心,最起码在当时他难以得到朝野上下的有力支持。司马懿逼死王凌,是因为司马懿从不留给自己的政治对手任何可能东山再起的机会。王凌的冒失或曰野心,不但连累了楚王曹彪一条性命,也使司马懿放开手脚大大加强了其对其他曹姓诸侯王的控制力度。
更多>>(接下文评论)
司马家族替代曹魏政权其实是历史的趋势,其实当时的士族贵族阶级并不关心谁到底是皇帝,他们关心的是,九品中正制的推行和执行,而司马家族是九品中正制的典型代表,他们很多的士族贵族阶级开心还来不及,怎么会反抗。反抗者只是一部分极其忠于曹魏家族的人,大部分应该是曹姓族人。
1. 诸葛亮三兄弟分别叫什么名 诸葛谨,诸葛亮之兄,经鲁肃推荐,为东吴效力。
胸怀宽广,温厚诚信,得到孙权的深深信赖,努力缓和蜀汉与东吴的关系。吕蒙去世后,诸葛谨代吕蒙领南郡太守,驻守公安。
孙权称帝后,诸葛谨官至大将军,领豫州牧。[200年] 诸葛瑾汉末避乱江东。
孙权的姊婿在曲阿向诸葛瑾请教问题,大惊其才,向孙权推荐,与鲁肃等一起为宾待,后为孙权长史,转中司马。[215年] 孙权遣诸葛瑾使蜀通好刘备,与其弟诸葛亮在公馆见面,没谈私事。
[219年] 跟从吕蒙讨关羽,封宣城侯,以绥南将军代吕蒙领南郡太守,驻守公安。[222年] 刘备东伐吴,吴王求和,诸葛瑾给刘备做书曰:“陛下老远来至白帝,就是因为吴王侵取荆州,危害关羽,怨深祸大。
不肯讲和,此小人之心。试为陛下论其轻重,及其大小。
陛下若抑威损忿,计可立决,不复咨之于诸将也。陛下以关羽之亲何如先帝?荆州大小孰与海内?俱应仇疾,谁当先后?若审此数,易於反掌。”
时或言瑾别遣亲人与备相闻,权曰:“孤与子瑜有死生不易之誓,子瑜之不负孤,犹孤之不负子瑜也。” 同年 升左将军,督公安,假节,封宛陵侯。
曹真、夏侯尚等围朱然于江陵,诸葛瑾以大兵为之救援。瑾性缓,推道理,无破敌之术,兵久不解。
转年春天,河水化开,潘璋等作水城于上流,瑾进攻浮桥,真等退走。虽无大功,也用保全师顺利入境为功。
同年 孙权称帝,封诸葛瑾为大将军、左都护,领豫州牧。[241年] 诸葛瑾去世 死前嘱咐买棺服,办丧事要简约。
----------------------------- 诸葛均 - 个人档案 东汉末年(公元181——192年) 个人资料 性别 男 籍贯 [徐州]琅邪阳都 [今山东临沂] 容貌 暂无相关记载 官至 长水校尉 家族资料 诸葛谨、诸葛亮的弟弟 母亲 未知 配偶 未知 兄弟姐妹 兄弟三 排第三 诸葛谨、诸葛亮的弟弟 子女 暂无相关记载 相关人物 诸葛谨 诸葛亮 曾效力过的势力 蜀 诸葛均传记 ▓诸葛均出生,并在徐州成长。[汉初平四年]公元193年 曹操攻打陶谦,徐州陷入战乱,诸葛均跟随叔父诸葛玄、兄长诸葛亮背井离乡躲避战乱到达扬州。
▓[汉兴平二年]公元195年 袁术委任诸葛玄为豫章太守(今江西南县),诸葛亮于是带同诸葛亮、诸葛均前往上任。适逢李傕控制的东汉朝廷改派朱皓代替诸葛玄,诸葛亮等人于是投奔曾有交情的荆州牧刘表,在荆州安顿下来。
▓[汉建安二年]公元197年 诸葛玄去世,诸葛亮、诸葛均等人在襄阳城西二十里的隆中隐居。▓[汉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 刘备三顾隆中请出诸葛亮,而诸葛均仍留守隆中。
▓[蜀汉年间]公元216——263年诸葛均为官,官至长水校尉。诸葛均,诸葛亮的弟弟.自幼和诸葛亮随叔父诸葛玄来到荆州,叔父死后,与诸葛亮隐居隆中。
公元207年,诸葛亮出山后,诸葛均仍在隆中。后为蜀国长水校尉。
(《三国志·诸葛亮传)) ----------------------- 诸葛诞 - 个人档案 个人资料 性别 男 籍贯 [豫州]琅邪阳都 [今山东临沂] 容貌 暂无相关记载 官至 大司徒 骠骑将军 青州牧 寿春侯 家族资料 父亲 诸葛丰 母亲 未知 配偶 未知 兄弟姐妹 暂无相关资料 子女 诸葛靓 相关人物 司马昭 文鸯 文钦 毋丘俭 王凌 夏侯玄 唐咨 曾效力过的势力 魏 吴 诸葛诞 - 简明历史传记 诸葛诞字公休,琅邪阳都人(今山东临沂),诸葛丰之后。初以尚书郎为荥阳令,累迁御史中丞尚书,魏明帝恶其沽名钓誉,免其官。
诞以与夏侯玄、邓飏等相善,举而复职,任扬州刺史,加昭武将军。王凌叛,诞为镇东、都督扬州诸军事,封山阳亭侯。
讨之。诞军讨诸葛恪于东关,不利。
毋丘俭、文钦反,遣使诱之。诞斩使,率军讨之。
进封高平侯,转征东大将军。甘露二年,徵司空。
诞被诏书,愈恐,举兵反。攻扬州刺史乐綝,杀之。
谴子为质降吴,结以外援。吴以诞为左都护、大司徒、骠骑将军、青州牧、寿春侯。
司马昭分兵围讨,诞兵败被杀,并夷三族。诞麾下数百人,坐不降见斩。
诸葛诞 - 简明演义传记 司马昭阴谋代魏,谴贾充试探诸葛诞态度。诸葛诞厉绝反对。
贾充回京告变。司马昭暗通扬州刺史乐綝准备讨伐。
诸葛诞夺扬州、杀乐綝,谴子为质降吴,结外援。发檄文举兵讨伐司马昭。
司马昭分重兵围困寿春城。诸葛诞城内粮绝,军心散变。
突围逃走时,被胡奋所杀。诸葛诞麾下数百人,决意不降赴死。
诸葛诞的历史评价 ▓世语:是时,当世俊士散骑常侍夏侯玄、尚书诸葛诞、邓飏之徒,共相题表,以玄、畴四人为四聪,诞、备八人为八达,中书监刘放子熙、孙资子密、吏部尚书卫臻子烈三人,咸不及比,以父居势位,容之为三豫,凡十五人。帝以构长浮华,皆免官废锢。
《世语》▓魏书:诞赏赐过度。有犯死者,亏制以活之。
《魏书》▓干宝:数百人拱手为列,每斩一人,辄降之,竟不变,至尽,时人比之田横。吴将于诠曰:“大丈夫受命其主,以兵救人,既不能克,又束手於敌,吾弗取也。”
乃免胄冒陈而死。 《晋纪》▓习凿齿:自是天下畏威怀德矣。
君子谓司马大将军於是役也,可谓能以德攻矣。夫建业者异矣,各有所尚,而不能兼并也。
故穷武之雄毙于不仁,存义之国丧于懦退,今一征而禽三叛,大虏吴众,席卷淮浦,俘馘十万,可谓壮矣。
2. 诸葛亮三兄弟谁最聪明 诸葛亮。三兄弟:蜀得其龙,吴得其虎,魏得其狗。
三国时期,诸葛氏中有三兄弟被史家称为“龙虎狗”。《太平御览·人事部·品藻中》记载:“诸葛瑾弟亮及从弟诞,并有盛名,各在一国。于时以为蜀得其龙,吴得其虎,魏得其狗。诞在魏,与夏侯玄齐名。瑾在吴,吴朝服其弘雅。”
这三兄弟分别是弟弟诸葛亮、哥哥诸葛瑾以及从弟诸葛诞。三人虽同出一氏,却分投三国:其中诸葛亮被刘备重用,为蜀汉丞相,是龙;诸葛瑾报效东吴,做了孙权谋士,是虎;诸葛诞投奔了曹丕,拜曹魏大将军,是狗。其中称诸葛诞为狗并非讽刺,狗意指“功狗”,为有功的战将。
3. 诸葛亮三兄弟的后人都有谁 诸葛亮
字 孔明
号 卧龙
生卒年 181----234(活了54岁)
籍贯 山东琅琊
容貌 陈寿〈三国志〉:身长八尺,容貌甚伟,时人异焉
官至 丞相 领司隶校尉益州牧 录尚书事
爵位 武乡侯
谥号 忠武侯
民族 汉族
祖上 诸葛丰(汉朝司隶校尉)
父亲 诸葛珪(东汉末年泰山郡丞)
母亲 章氏
叔父 诸葛玄
配偶 黄氏(黄月英)
兄弟 诸葛瑾(兄) 诸葛均(弟)
子女 诸葛瞻(亲子) 诸葛乔(养子,实乃长兄诸葛瑾之子)
孙子 诸葛尚(瞻长子) 诸葛京(瞻次子) 诸葛攀(乔子,后因诸葛恪获罪,满门抄斩,故重归诸葛瑾门下)
重孙 诸葛显(攀子)
诸葛瑾
子:诸葛恪、诸葛融
三国时人韦昭就在其《吴书》一书中指出:瑾为大将军,而弟亮为蜀丞相,二子恪、融皆典戎马,督领将帅,族弟诞又显名于魏,一门三方为冠盖,天下荣之
诸葛均
子女不清楚
4. 三国中的诸葛三兄弟的生平介绍 诸葛瑾
[200年] 诸葛瑾汉末避乱江东。孙权的姊婿在曲阿向诸葛瑾请教问题,大惊其才,向孙权推荐,与鲁肃等一起为宾待,后为孙权长史,转中司马。 [215年] 孙权遣诸葛瑾使蜀通好刘备,与其弟诸葛亮在公馆见面,没谈私事。 [219年] 跟从吕蒙讨关羽,封宣城侯,以绥南将军代吕蒙领南郡太守,驻守公安。 [222年] 刘备东伐吴,吴王求和,诸葛瑾给刘备做书曰:“陛下老远来至白帝,就是因为吴王侵取荆州,危害关羽,怨深祸大。不肯讲和,此小人之心。试为陛下论其轻重,及其大小。陛下若抑威损忿,计可立决,不复咨之于诸将也。陛下以关羽之亲何如先帝?荆州大小孰与海内?俱应仇疾,谁当先后?若审此数,易於反掌。”时或言瑾别遣亲人与备相闻,权曰:“孤与子瑜有死生不易之誓,子瑜之不负孤,犹孤之不负子瑜也。” 同年 升左将军,督公安,假节,封宛陵侯。曹真、夏侯尚等围朱然于江陵,诸葛瑾以大兵为之救援。瑾性缓,推道理,无破敌之术,兵久不解。转年春天,河水化开,潘璋等作水城于上流,瑾进攻浮桥,真等退走。虽无大功,也用保全师顺利入境为功。 同年 孙权称帝,封诸葛瑾为大将军、左都护,领豫州牧。 [241年] 诸葛瑾去世,享年68岁,死前嘱咐买棺服,办丧事要简约。
诸葛亮:(181年7月23日—234年8月28日),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汉族,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蜀汉丞相,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发明家、军事家。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谥曰忠武侯;后来的东晋政权为了推崇诸葛亮的军事才能,特追封他为武兴王。代表作有《前出师表》、《后出师表》、《诫子书》等。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等。成都有武侯祠。另,大诗人杜甫有《蜀相》名篇传世。
诸葛均
诸葛均出生,并在徐州成长。
[汉初平四年]公元193年 曹操攻打陶谦,徐州陷入战乱,诸葛均跟随叔父诸葛玄、兄长诸葛亮背井离乡躲避战乱到达扬州。
[汉兴平二年]公元195年 袁术委任诸葛玄为豫章太守(今江西南县),诸葛玄于是带诸葛亮、诸葛均前往上任。适逢李傕控制的东汉朝廷改派朱皓代替诸葛玄,诸葛亮等人于是投奔曾有交情的荆州牧刘表,在荆州安顿下来。
[汉建安二年]公元197年 诸葛玄去世,诸葛亮、诸葛均等人在襄阳城西二十里的隆中隐居。
[汉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 刘备三顾隆中请出诸葛亮,而诸葛均仍留守隆中。 [蜀汉年间]公元216——263年诸葛均为官,官至长水校尉。
5. 诸葛亮几个兄弟 诸葛亮 出生:公元181年农历4月14日 官职:丞相、领司隶校尉、益州牧、录尚书事、假节 爵位:武乡侯、武兴王(东晋追封)谥曰忠武侯 先祖:诸葛丰(西汉司隶校尉) 老版《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
父亲:诸葛珪 字君贡(东汉末年泰山 郡丞) 母亲:章氏 叔父:诸葛玄 (豫章太守) 配偶:黄月英(黄硕) 同族:诸葛诞 兄弟:诸葛瑾(兄)、诸葛均(弟) 子女:诸葛瞻(长子),诸葛怀(幼子)、诸葛果(长女)、诸葛乔(养子,原诸葛瑾之子) 孙子:诸葛尚(瞻长子)、诸葛京(瞻次子)、诸葛质(瞻三子)、诸葛攀(养子之后,后因诸葛恪获罪,满门抄斩,故重归诸葛瑾门下)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8980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夏侯玄是怎么死的,怎么评价夏侯玄,
下一篇: 钟会:闻所闻而来见所见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