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燕云十八骑的原型​刘秀​麾下的精锐北击匈奴五千里

话历史 2023-07-20 06:22:36

提到“燕云十八骑”,很多朋友都认为这是活跃在隋唐交际,由罗成的父亲罗艺统领的一支精锐的骑兵,他们骁勇善战,即能作为冲击骑兵贴身近战,又能作为弓骑兵远程输出,而且还堂而皇之的拿出了所谓战绩:燕云十八骑为首的先锋,奇袭突厥辽部营地,将几万人全部赶尽杀绝。

先不说这些在现实中,是否有可行性。“燕云十八骑”在正史《旧唐书》《新唐书》《资治通鉴》和演义小说《隋唐演义》《说唐前传》《兴唐传》《混唐传》,加上袍带书无论是单田芳版本还是田连元版本,这支部队均为出现过。“燕云十八骑”这个名字首创于金庸的小说《天龙八部》,是大辽南院大王萧峰麾下的骑兵,在1982年梁家仁饰演萧峰的《天龙八部》中,当时还在跑龙套的星爷周星驰,便饰演其中一位。

在古代,尤其是汉匈百年战争时期,幽州燕云之地,便是双方交锋最为频繁的古战场之一。加之幽燕地区的蓟北之野自古以来便是产马地,受到匈奴骑兵战法的影响。此地在两汉交替之时,便培养出当时非常有特点的精锐骑兵,这支部队便是活跃在上谷郡、渔阳郡的突骑。

更始帝刘玄,命令刘秀前往河北,跟割据在那边的王朗交锋。当时上谷郡、渔阳郡的地方割据势力,权衡利弊后得出结论:支持刘秀,抗击王朗。派出上谷郡的耿况,派出以景丹为首的三千突骑,渔阳太守彭宠也派出三千突骑,驰援刘秀。刘秀也是凭借这支机动力量,袭破敌军,斩杀赵汉皇帝王朗,又扫荡了铜马军等不听命刘秀的义军,刘秀看到上谷渔阳骑兵的首秀后,不仅发出“吾闻突骑天下精兵,今日一见,名不虚传”的感慨。

上谷、渔阳二郡因为地处幽州,所以这支部队也被称为幽州突骑。而这支听命于刘秀的精锐骑兵首领则是骠骑大将军、栎阳侯景丹和建威大将军、好畤侯耿弇。刘秀在平定河北不听其命令的“尤来、大枪、五幡”的起义军时,轻敌冒进,在右北平郡顺河北岸遭遇敌军伏击,刘秀的坐骑重伤而死,一名叫做王丰的幽州突骑骑兵,将自己的战马让给刘秀,掩护其逃走。刘秀在耿弇逃出生天。幽州突骑也跟随刘秀,东征西讨,南征北战,一统中原,名扬天下,成为军中劲旅。

公元89年,东汉汉和帝永元元年,外戚窦宪被拜为车骑将军,带领执金吾耿秉,联合称臣的南匈奴部,组成精锐的北伐大军,准备讨伐实力逐渐壮大的北匈奴。而突骑因为机动性特别强,能打硬仗,在此次出征时更是被给予很大期望。

是役,窦宪和耿秉登上燕然山,刻石勒功,击败北匈奴大军,斩获首级一万三千颗,俘获其20万部众和各种牲畜斤百万头。远在漠北的王庭也被汉军袭破。假司马耿夔率800突骑,从居延边塞出发,西行五千里,追击北匈奴溃兵,斩获五千多首级。北匈奴被汉军追杀的望风而逃,迁移到顿河和多瑙河流域,汉军出塞的蝴蝶效应,改变了欧洲历史的进程,成为鞭挞西罗马帝国的上帝之鞭,当然现在也有学者认为,欧洲史上的匈人和北匈奴没有关系。

东汉末年,朝纲不振,以幽州突骑为代表的东汉军队也逐渐衰败,蔡文姬的父亲,学者蔡邕也上书汉灵帝,在《幽冀二州刺史久缺疏》也提到了“幽州突骑,冀州强弩,皆天下精兵。”虽然幽州突骑湮没于历史潮河之中,但在公孙瓒的白马义从上,还是能看到他们往日的风采。

隋唐时期罗艺的“燕云十八骑”,在历史上真的存在吗?

在电视剧《隋唐英雄传》中,罗成的父亲有一只神秘的王牌骑兵部队叫烟云十八骑。总共由十八个人组成,他们身着寒衣,腰佩弯刀,脸带面罩,头蒙黑巾,只露双眼,外身还披着黑色长披风,脚踏胡人马靴,马靴配有匕首,众人背负大弓,每人负箭十八只,同时都配有清一色的圆月弯刀。一般都是在大漠活动,很少进入中原。神出鬼没,并且个个都带着面罩,从来没有人看到过他们的真面目。每次出现时,都将给蛮族带来一次惨绝人寰的大杀戮。

快如风,烈如火,所到之处,寸草不留。强弓弯刀,善骑善射,以一敌百,未尝一败。-杨林的评价。

突厥大举入侵罗艺统治的北部边疆杀掠,罗艺率“燕云十八骑”偷袭,将突厥打得大败(史书没记录干掉多少人,小说中写的数千人)。在突厥退兵途中,罗艺以燕云十八骑为先锋,数千骑兵跟进,再次大败突厥,罗艺一直深入草原追到突厥辽部的驻地,将突厥辽部几万男女老少全部杀死,一个不留,从此以后突厥视“燕云十八骑”为魔鬼,再不敢入侵罗艺的地盘,罗艺因此身名大震。(参见《新唐书》)

五代时期怀远地方史料记录“燕云十八骑”身着寒衣,腰佩弯刀,脸带面罩,头蒙黑巾,只露双眼,全身披着黑色长披风,脚踏胡人马靴,马靴配有匕首,众人背负大弓,另外他们每个人肩榜上都有一只凶悍的猎膺,这只骑兵部队常被罗艺派到蒙古大漠草原和东北各蛮族活动。

唐高祖李渊武德元年底(619)罗艺归唐后,赐其姓李,初封燕公,后晋封燕郡王,罗艺与唐朝军队一起镇压刘黑闼义军,多次与刘黑闼部将高雅贤(苏定方养父)、苏定方(后来唐朝的开边名将)交战,互有胜负,在唐军统帅李神通被打得大败的那次,罗艺也被打得大败,全军覆没,他的左膀右臂薛万彻,薛万均都被擒。地方传说中燕云十八旗在与苏定方交战时被消灭,罗艺单骑逃回,从此以后多年,史上再无燕云十八骑的记录。

《新唐书》中对罗艺的记载是这样的:

文宇文化及至山东,遣使招艺,艺曰:“我隋旧臣,今大行颠覆,义不辱于贼。”斩使者,为炀帝发丧三日。时窦建德、高开道亦遣使于艺,艺谓官属曰:“建德等皆剧贼,不足共功名,唐公起兵据关中,民望所系,王业必成,吾决归之。敢异议者戮!”会张道源抚辑山东,亦谕艺降,武德二年,乃奉表以地归。诏封燕王,赐姓,豫属籍。数与建德战,多所禽馘。秦王击刘黑闼,高祖诏艺弟监门将军寿以兵从,艺自率众数万破刘什善、张君立于徐河。黑闼引突厥入寇,艺复以兵与皇太子建成会洺州,遂请入朝。帝厚礼之,拜左翊卫大将军。

文中并没有提及燕云十八骑。

史上出现燕云十八骑出自,《晋书·卷一百四·载记第四·石勒上》。

欢家邻于马牧,与牧率魏郡汲桑往来,勒以能相马自托于桑。尝佣于武安临水,为游军所囚。会有群鹿旁过,军人竞逐之,勒乃获免。俄而又见一父老,谓勒曰:“向群鹿者我也,君应为中州主,故相救尔。”勒拜而受命。遂招集王阳、夔安、支雄、冀保、吴豫、刘膺、桃豹、逯明等八骑为群盗。后郭敖、刘征、刘宝、张曀仆、呼延莫、郭黑略、张越、孔豚、赵鹿、支屈六等又赴之,号为十八骑。

燕云十八骑真的存在吗?历史上和罗艺没有关系

“燕云十八骑”是《隋唐英雄传》当中,罗艺领导下的一支王牌骑兵,但是电视剧毕竟不一定是真实的历史,隋唐时期真的有这样一个燕云十八骑吗?燕云十八骑在历史上是否真的存在,它们的领导人真的是罗艺吗?其实历史上真实的“燕云十八骑”,和罗艺还真的是没有什么关系,所以电视剧里面有虚构的情节。

在我们古代有一只队伍,堪称历史上最神秘的军事队伍。队伍只有18人,而且他们个个身手了得。这支部队就是靖边候罗艺组建的一个神秘骑兵组织,一共有十八个人组成,一人一马,相当于现在的一支精锐特种部队。

根据描述:他们身着寒衣,脸带面罩,头蒙黑巾,只露双眼,外身还披着黑色长披风,脚踏胡人马靴,靴上配有匕首,背负大弓,每人负箭十八只,同时都配有清一色的圆月弯刀。

他们一般都是在大漠活动,很少进入中原,神出鬼没,从来没有人看到过他们的真面目,每次出现时,都会带来一次惨绝人寰的大杀戮。但凡有异族入侵时,燕云十八骑便会随之出现。一夜之间就能杀掉侵略者几千人,最高的一次记录杀死20000人,让异族人心惊胆战,视他们为魔鬼,因此长年不敢再犯一步。

对于以上内容,你们信吗?反正我是不信,描述写的相当精彩,但18人杀20000人?就算站在那里不动让你砍,也会把你手砍软,刀也要换多少把?另外从古代骑兵装备上来说,均是以矛和朔等长兵器为主,加上坐骑的冲击力伤敌。

而燕云十八骑的武器均为短兵相接时候使用的,根本没有长距离伤敌的本领,这是不合符道理的。还有每人配备十八支箭,看似是很酷,但是在古代羽箭都是以壶为单位,一壶30支羽箭,18支,纵使是神射手箭不落空也不够用吧。

这样看来,这个隋唐燕云十八骑,确实是后来的小说家虚构的。但如果查下历史资料,发现在五胡十六国的过程中,竟意外地发现了“燕云十八骑”的真实存在!

在两晋时期,后赵政权的建立者石勒,曾经确实建立过一支18个人的骑兵小队,而且他们也都是有名有姓,这些人确实可以说得上是精锐中的精锐,在当时的许多战斗中还有过不少亮相。

虽然历史资料中并没有记载“燕云”二字,详细资料也无从查证了,但是从石勒的出生地及主要活动范围来看,这支骑兵就应该来自于燕赵一带。而且石勒其人本性也凶狠残酷,恣意杀伐,人人畏之如虎,“燕云十八骑”的原型应该是石勒领导下的这支凶悍小队。

虽然罗艺的燕云十八骑是不真实的,但是不能否认的是靖边侯罗艺在防守外族入侵时所做的功绩,《隋唐英雄传》只是想向大家阐述他的巨大丰功伟绩,所以才有了这战无不胜的燕云十八骑。

看过《隋唐演义》的,都知道这部电视剧里面有一只特殊部队,那就是罗艺的“燕云十八骑”。可以说“燕云十八骑”是靖边侯罗艺手中的一个王牌部队,此部队由18位军中高手组成,一直驻守边疆,从未踏足中原,但威名远扬,直到罗艺去世后,“燕云十八骑”才第一次踏进中原。

罗艺之子罗成投奔了瓦岗寨,起兵反隋,这事被靠山王杨林告诉了罗艺,一心忠于大隋的罗艺带着“燕云十八骑”来瓦岗寨前来劝降罗艺,这也是“燕云十八骑”才第一次踏进中原。在劝降未果后,罗艺返回驻地途中遭遇了杨林派来的大将魏文通的伏击,最后罗艺身受重伤而死,这子承父业,“燕云十八骑”自然就投奔到罗成手下,在《隋唐演义》这部电视剧里面,罗成最后解散了“燕云十八骑”,从此没了这支部队的传说了。

我上面所说的搜索《隋唐演义》里面的内容,那么在历史上到底有没有“燕云十八骑”?,不管在两唐书还是在《说唐全传》,《隋唐演义》这几部演义小说里面,都没有出现“燕云十八骑”,而罗艺也不是被魏文通所杀。在《说唐全传》中,罗艺是被苏定方的毒箭射中眼睛而死,而正史中罗艺是在反叛唐朝失败后在逃亡突厥路上被部下所杀死。

我们来说说罗艺,当初身为隋朝将领,镇压了当时不少农民起义军,但因战绩卓越,遭人诬陷,罗艺立马割据成王,后来投靠了李渊。隋唐后期,罗艺为平定天下立下了汗马功劳,被李渊赐为燕王。

在李世民和李建成的挣储的过程中,罗艺却站在了李建成这边,时不时打击李世民手下。后来李世民登基后,罗艺担心自己遭到李世民报复,便起兵谋反,可此时他的部队可不不是在幽州那会战斗力强的部队,谋反不顺利,最后抛妻弃子,带着手下逃亡突厥,在半路上被手下杀掉了。

综合以上所述,历史上并没有“燕云十八骑” ,但有罗艺此人,虽然罗艺因反唐被灭,但他和“燕云十八骑”的传说影响了世人。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8969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