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之大无奇不有,在中国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中,有胆子调戏皇后的淳于长堪称奇葩!淳于长是西汉时期的历史人物,被他调戏的皇后是汉成帝刘骜的第一任皇后许氏。这件事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先来说说淳于长这个人吧,当时皇帝的母亲王太后是淳于长的姨娘,而大司马、大将军王凤则是淳于长的大舅。另外,淳于长的二舅王谭、三舅王商、四舅王立、五舅王根和六舅王逢时也分别为平阿侯、成都侯、红阳侯、曲阳侯和商平侯。
那个时候谁人不知,谁人不晓,汉朝最得势的家族就是王太后的母族王家!淳于长的母亲就是王家女儿。
凭借着强大的家族背景,淳于长二十岁出头就当上了黄门郎。别看这黄门郎只是一个皇宫内的“九品芝麻官”,但它毕竟是皇宫内的职位,所接触的人都是朝廷显贵,可以这样说,黄门郎一职是别人挤破了脑袋也难以得到的。
从小就来往于政治名流圈的淳于长明白“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的道理,适逢他的舅舅王凤病倒了,他便主动请求照顾王凤,以此来博得王凤的欢心。王凤被淳于长的孝顺所感动,当王太后和汉成帝前来看望他的时候,他就把淳于长大大的夸奖了一番,希望淳于长能受到朝廷的重用。
王凤死后,汉成帝思念不已,对王凤从前提起过的淳于长也开始重视起来,他先是将淳于长拜为列校尉诸曹,后不断给淳于长升职,最后还将皇宫的禁卫部队南军交给淳于长掌管,足见对淳于长的信任。
有了皇帝的信任,淳于长还不做点什么,那哪对得起他贪婪的本性呢?许多人希望受到皇帝的重用,了解皇帝的喜好,这就需要打点好皇帝身边的宠臣,这打点说白了就是巴结送礼。淳于长是少数几个深受成帝宠信的臣子之一,不少人找到淳于长,赠送无数钱财珍宝,只求淳于长能在成帝面前多多美言几句。
钱多了,权也有了,接下来淳于长就把眼光放到了成帝的废后许氏身上。要说这废后许氏,那又是另一段故事了。许氏与成帝是表兄妹,成帝还是太子的时候,许氏为太子妃。后来,许氏宠冠后宫十多年,生下一子一女。
许氏当年如此受宠,可见其容貌不俗。最后,赵飞燕、赵合德姐妹进宫,成为了成帝的新宠,许氏备受冷落。赵飞燕为夺取皇后之位,诬告许氏诅咒有孕后妃和皇帝,结果许氏遭废,迁居长定宫。
淳于长早闻许废后之美,他先是勾引许废后寡居的姐姐,接着又通过许废后之姐与许皇后通信来往。淳于长骗许废后说自己有办法让成帝回心转意,许废后信以为真,不但拿出了自己多年以来的积蓄给淳于长,还容忍淳于长在信中戏侮于她。
最后,王莽揭发了此事,成帝大怒,不但杀了淳于长,还赐死了许废后。
你说淳于长到底吃了什么熊心豹子胆,竟然敢调戏皇帝的女人,是不是作?是不是活的不耐烦了?所以有句话说得好,不作不死。
赤潮导语:王莽最后彻底失败,死的很惨,连舌头都被割掉吃了。但在他走投无路的时候,还是有成千上万的人愿意和他同归于尽。我想知道这是否会给他一些安慰。
汉高祖刘邦是一位高洁的君主,但我不敢苟同。我不同意王莽说他是一个野心勃勃的篡位者。还原真实的历史,也许你会得出不一样的结论。
说王莽是小人,历史上批评的多,赞扬的少。一些历史学家认为他也有积极作用,肯定了他的改革意图。但是阴谋和虚伪一直是他头上的帽子,篡汉之野心家已经成为无可辩驳的结论。
王莽的姑姑是汉元帝的皇后,汉成帝的生母。在他叔叔汪峰当政的时候,他的大部分叔叔和兄弟都过着奢侈的生活。只有王莽始终保持着谦虚、谦逊、节俭的生活态度,二十四岁就被提拔为射音校尉,深得宫中大臣的赏识。他们曾在太后和汉成帝面前推荐过他,许多名人也赞赏王莽的品德和才能,并联名上书称赞他。公元前16年,年仅三十岁的王莽被汉成帝封为新都侯,晋升为骑校尉、光禄大夫,专门侍奉皇帝,参与国家大事。此时王莽的势力在朝野,却完全看不到傲慢。他反而更加谦和恭敬,结交了很多名人,把家里的钱分给穷人。
曲侯的王根是王莽的叔叔,多年担任傅府。他几次抱怨说他想退休。王莽的堂弟,王太后的侄子淳于长,是九卿之首。按照惯例,他应该继承傅傅的位置。淳于长帮助成帝立赵为帝后,成帝一直很感激,封他为定陵侯。淳于长的势力开始膨胀。此时的淳于长得意忘形,不断收受各方贿赂,过着奢靡的生活。被成帝废了的皇后许也给了淳于长财物,希望他能帮忙为成帝说情,让她做左皇后。王莽知道这些事情后,打着探病的幌子对王艮说:“春雨长看到你躺在病榻上很久很开心,觉得应该辅佐你从政。他已经许下了许多誓言,要帮助他们获得晋升和封爵。”王艮很生气,马上告诉王太后,叫成帝,她就成了太师。不久,王莽的另一个叔叔王力接受了余纯的儿子王戎送的财宝,为他说情。成帝开始调查此事,王力担心王戎被烧死会自杀。成帝更加怀疑有诈,就把淳于长放在洛阳审讯,终于查出他的罪行,把他处死在狱中。
通过此事,王莽因大义灭亲,揭发表哥罪行,被提升为大司马。
王莽升官后,更加勤于政务,克己奉公,选拔人才,生活节俭,但对士子仁慈。他的母亲生病时,所有的大臣都派他的妻子去探望,却看到一个衣衫褴褛的女人出来迎接客人。众夫人都以为是仆人,得知此人是王莽的妻子,都很惊讶。
在王莽名声最盛的时候,成帝驾崩,哀帝即位。成本帝没有儿子,太子是他的侄子刘欣。刘欣即位时,他的母亲成了外戚。王家遭受沉重打击,相关官员全部免职。王莽回到新都后郭,也就是现在河南省唐河县西南。他闭门不出,不与外界联系,对地方官员极其恭敬,没有任何架子。他的二儿子王被奴婢杀死,受到他的训斥,并被命令自杀以偿命。王莽罢官为司马的三年间,数百大臣向王莽诉苦。终于,元寿元年,哀若帝
再次掌权后,王莽迅速建立了自己的心腹团队。元朝元年,也就是公元元年正月,大臣们建议表彰王莽在“定策祠堂”的功绩。王莽说,他和孔光、王顺、冯真、韩震一起做了决定,应该表扬他们。这四人被封的时候,王莽还是不肯接受表彰。于是王太后下旨:封王莽为太傅,名为公,又建立了二万八千多封地。萧故居作为公的官邸,制定了法令,一直遵守。
王莽感到害怕。他虽然接受了爵位,但无论如何也不想增加土地和户数。几经拒绝,朝廷终于改天下,全国人民都得到了王莽的宠爱。这使得全国上下都对王莽赞不绝口。
这一年年底,平帝驾崩,而此时的武功县令_梦在井里挖了一块石头,用红字写道:“告诉韩安公莽称帝。”大臣们认为这是天书,要求王莽做“挟天子以令诸侯”,也就是“挟天子以令诸侯”,并冠瑛为“听话”。
这个时候,王莽想当皇帝已经很明显了,他逐渐开始铲除各种阻碍他当皇帝的障碍。这时,各种因素都在帮助王莽。在他登基前的几十年里,夏天霜冻,冬天打雷,地震频繁,天上掉下陨石,月食和日蚀,上帝的鬼把戏让人们人心惶惶。石头的遭遇让人觉得是上天的眷顾。偏偏王莽上台后,灾难大大减少,让人相信王莽是上天的天才。
王莽当了皇帝摄影师后,淄博县长兴阁的阁长——这位小官到朝廷上说:“我梦见上帝对自己说:‘皇帝摄影师应该是真的,还说如果是真的,早上醒来就会看到阁中长出一口新井。"结果,第二天,亭长在平地上发现了一口深井。与此同时,全国各地都在争相供奉带有“天命”信息的物件,都在说王莽应该顺应天意,做皇帝。面对这些,王莽只是拒绝,越是拒绝,臣民越是热切希望他能登基。他越无私,他的臣民就越热情地推荐他登上王位。
终于在公元8年11月,王莽被任命为“皇帝摄影师”三年时,有人向朝廷献上神迹,敦促王莽登基,王莽终于即位,成为真正的皇帝。
从此改国号为“新”。与此同时,王莽废除了冠刘玉鑫的称号,封他为定安公,封定安公方圆百里之地,并将汉室宗祠置于此。从此,西汉214年的历史结束了。
现在看来,说王莽是那个时代的民选皇帝,还是有一定道理的。王莽称帝时,当时的著名学者杨雄写了一篇剧秦美新的文章,说王莽“无愧五帝,加冕三王”,“受天命”,歌颂王莽功德无量。
当然,也有研究者认为,那些“奇迹”不过是想登基的王莽导演和上演的丑剧,只能暴露王莽篡汉的野心。但结合各种实际情况,在当时那个环境下,臣民自愿行动的可能性更大,因为王莽之前已经给了百姓很多恩惠。或许可以说,这些行为其实隐藏着民众的真诚期待,而王莽登基前三十年的所作所为,赢得了臣民的支持和爱戴。
王莽废除了皇家胡痴花园,并把所有的穷人都搬到这里居住。乔迁之喜所需的食物、设备、牲畜和建造田地所需的作物都由当地政府提供。他还下令在首都修建廉租房,为穷人提供住房。他还扩大了商学院的招生规模,建设学校,让更多的人接受教育。表示t
种种史实表明,王莽实际上掌握了政权,并按照历史要求制定了改革方案。纵观世界,大多数宗教的创始人都有着宽广的胸怀和伟大的人格。相信他们的人,往往只看到他们偶像的光环,而忽略了他们的缺点。但在西汉外戚专政的混乱局面下,需要有这样一个顺应民意,安抚民心的人。王莽最后彻底失败,死得很惨,连舌头都被割掉吃了。但在他走投无路的时候,还是有成千上万的人愿意和他同归于尽。我想知道这是否会给他一些安慰。
“荧惑守心”是中国星占学上最凶的天象,是帝王驾崩的恶兆。西汉成帝时期,一次虚假的“荧惑守心”却让当朝丞相引咎自杀,来代替天子接受天谴。虚假的“荧惑守心”天象的背后则是一次朝廷上层的政治斗争,一次利用星象来谋取政治利益的阴谋。
一、何为“荧惑守心”“荧惑守心”是中国古代星占学上最凶的天象,指的是荧惑在心宿发生运行方向的改变,其运行方向或由顺行转为逆行,或由顺行转为逆行,并且停留在心宿一段时间的现象。
荧惑守心
荧惑本意有“眩惑”的意思,《逸周书》记载:“昔者绩阳强力四征,重丘遗之美女,绩阳之君悦之,荧惑不治,大臣争权,远近不相听,国分为二”。而荧惑在中国古代的星相学中,被用作火星的代称。荧惑的出现,多与悖乱,残贼、疾、丧、饥、兵等凶相联系,《史记》记载:“荧惑为勃乱,残贼、疾、丧、饥、兵。反道二舍以上,居之,三月有殃,五月受兵,七月半亡地,九月太半亡地。因与俱出入,国绝祀。”在汉代星占学中,术家认为荧惑还与帝王的天命密切相关,《史记》记载:“荧惑为孛,外则理兵,内则理政。故曰:‘虽有明天子,必视荧惑所在。’”
二十八星宿
心宿是二十八星宿之一,属于东方苍龙七宿,共有三颗星。按现在的星座来说,心宿主要是在天蝎座天区,也有少部分在豺狼座。星占家称其中的中央大星为大火星,代表天王,即为天子;前后两颗星分别代表太子与庶子,《史记》记载:“心为明堂,大星天王,前後星子属。”心宿在星占学中不仅代表天子的明堂所在,并且和荧惑关系密切,被称为“荧惑庙”,《史记》记载:“心为明堂,荧惑庙也。”
“荧惑守心”这一现象被星占家称为可以直接影响天子命运和统治的大凶之兆,长沙马王堆汉墓中出土的帛书《五星占》中记载:“(火)与心星遇,则缟素麻衣,在其南、在其北,皆为死亡。”“荧惑守心”还有预示“大人易政,主去其功”、“天子走失位”、“王、将军为乱”、“大臣为变,谋其主,诸侯接起”等事件将发生。但是史书上所记载的“荧惑守心”现象,有的仅仅是满足政治需求的虚构。汉成帝绥和二年发生的“荧惑守心”天象便是虚构的。
二、天人感应思想的发展汉武帝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所谓儒术,其实是两部分内容,其中“儒”指的是儒学,而“术”指的是术数学。同时汉武帝也认可天人感应的思想,经历几代不断强化天人感应思想,对整个汉代的政治社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星占学作为术数学的分支,因其可以与天人感应相互佐证,故在两汉时期极为盛行。
董仲舒
汉武帝时期,董仲舒著《春秋繁露》,以《春秋》中的实例来证明天人感应思想,阐述了灾异与政治之间的关联,试图用灾异来限制皇权。后来各代的经学家相继推崇,更是加强了天人感应的思想。汉代帝王十分重视灾异,而大臣也会上疏,将政治上的失德与灾异相联系。面对灾异帝王往往会下诏罪己,任用贤良,赈灾救济。同时汉代的丞相还承担着燮和阴阳的职责,在发生灾异后帝王往往会怪罪丞相,认为其未尽职责,并将其罢免。灾异被认为是帝王不符合天意的表现,因此帝王必须承担政治上的责任。丞相作为辅佐帝王的一把手,也需要分担责任,但实际上都是丞相一人承担。汉代翟方进便是一个为汉成帝承担灾异的宰相。
三、汉成帝与翟方进西汉国力在武帝、宣帝时期达到鼎盛,元帝时期开始衰落,到成帝时期外戚掌权,国力愈加衰落,外戚王氏得势,为王莽篡汉埋下祸根。汉成帝好色,后宫众多,先前宠幸许皇后、班婕妤,后又专宠赵合德、赵飞燕姐妹十年,但赵氏姐妹无子。赵氏姐妹为了保持后宫中的地位,多次掩杀皇子,所以导致汉成帝没有皇子,《汉书》记载:“箧中有死儿,埋屏处,勿令人知。”
影视剧中的赵飞燕
翟方进家室低微,但他热爱学习,后来在给事太守府当了一个小吏,因“号迟顿不及事”,经常被缘史责骂。后来蔡父说:‘小史有封侯骨,当以经术进,努力为诸生学问。’”?翟方进于是开始读经,学习春秋,十多年后,“经学明习,徒众日广,诸儒称之。以射策甲科为郎。二三岁,举明经,迁议郎。”后经历一系列的迁升,永始二年,“丞相薛宣坐广汉盗贼群起,及太皇太后丧时三辅吏并征发为奸,免为庶人,方进亦坐为京兆尹时奉丧事烦扰百姓,左迁执金吾。” 二十多天后,因群臣推举,翟方进担任丞相。翟方进任丞相后,“知能有余,兼通文法吏事,以儒雅缘饬法律,号为‘通明相’。”汉成帝也十分器重他。
四、突如其来的“荧惑守心”汉成帝绥和二年,翟方进的部下星占家李寻,向皇帝上奏发生“荧惑守心”的异相,李寻列举多项星象异变,说翟方进不可能保全,并逼迫他“尽节转凶。”另一位擅长星历的贲丽也上书“言大臣宜当之”。
汉成帝对“荧惑守心”的异相十分恐惧,因为“荧惑守心”的星占意义可能是代表皇帝驾崩凶兆,所以他害怕其在自己身上灵验,同时想借鉴宋景公时期的“荧惑守心”事件,即司星子韦说:“可移于相”,《史记》中记载:“三十七年,楚惠王灭陈。荧惑守心。心,宋之分野也。景公忧之。司星子韦曰:‘可移於相。’”也就是让丞相替国君承担罪责。
影视剧中的汉成帝刘骜
汉成帝于是召见翟方进,未及引决,上遂赐册。下诏书要与丞相共同承担灾异的责任,实际上将过错归于丞相翟方进,翟方进即日自杀,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因天变而死的丞相。但巧合的是次月,成帝暴崩,死因不明,民间哗然,归罪于赵昭仪,后来赵昭仪自杀以平息舆论。
五、虚构的“荧惑守心”与真实的政治斗争现代人经过现代科学的推算,发现汉成帝绥和二年春并未发生“荧惑守心”的现象,这显然是有人虚构的,并利用天象来达到政治目的。
汉成帝时期存在三股势力:外戚王氏势力庞大,丞相翟方进深受皇帝重视,定陵侯淳于长对立赵皇后有功。但在绥和元年出现了淳于长事件,曲阳侯王根上书乞骸骨,淳于长按次序应当取代王根担任辅国,但王莽妒忌其得宠,于是揭发淳于长娶许皇后的姐姐,然后密谋立许皇后为左皇后的事情,成帝于是罢免淳于长的官职,遣返封国。后来淳于长赠送财宝给王立,使其在成帝面前说好话,被成帝怀疑,成帝于是派有司案查,逮捕淳于长入狱,最后淳于长死于狱中。
王莽以外戚的身份顺利的取代王根,担任大司马辅政,掌握大权。同时翟方进在担任丞相时也与各世家结怨,《汉书》记载:“为相公洁,请托不行郡国。持法刻深,举奏牧守九卿,峻文深诋,中伤者尤多。如陈咸、朱博、萧育、逢信、孙闳之属,皆京师世家,以材能少历牧守列卿,知名当世,而方进特立后起,十余年间至宰相,据法以弹咸等,皆罢退之。”虽然受皇帝的喜爱,但多方树敌,容易招人怨念。
影视剧中王莽
当时朝堂之上,王莽与翟方进都掌握大权,但是因为翟方进受皇帝喜爱并委以重任,双方之间政治斗争也激烈。在这样一个背景下,虽然我们在文献里没有“实锤”的证据,但既然现代天文学推定当时“荧惑守心”的天象是假的,那么更大的可能就是,王莽为独揽大权而故意打压翟方进,进而收买翟方进的部下李寻,虚构出“荧惑守心”的天象,加之阴阳星占术数思想的盛行,进而逼死作为宰相的翟方进。总之,这应当是一次假天象之名,而进行的政治迫害。
文史君说:古人观象主要是希望能预占人事,事先谋求应变之道以趋吉避凶。星占、术数应运而生,星占和术数对中国古代社会起到重要的作用,在政治上,成为帝王是否顺天命的重要标志,以星占学成为制衡皇权的一种有效力量,或者成为权力争斗的工具,例如翟方进;在军事上,《淮南子》云:“故上将之用兵也,上得天道,下得地利,中得人心。”战场上需要数术家来掌天时,知天意;在社会生活中,民间择吉日的风俗便是星占数术与民众生活的密切关联的表现。
当然,以今天科学的眼光来看,古代的占星或许包含了太多迷信的东西,但既然古人相信这些,那么这些东西也就成了古人精神世界的组成部分,同时也就成了我们了解历史的一把钥匙。
西汉与东汉之间,隔了一个短短的朝代,这就是历时十八年的王莽新朝。一般的历史着作不大提这一朝代,认为是西汉和东汉两个朝代的衔接过渡阶段,是汉朝的暂时中断。其实,这还是应当算作是一个独立的朝代,这不仅因为王莽正式称帝建年号,还因为他掌握了实际政权、颁布实行了许多重要的政策法令。 当了十五年新朝皇帝的王莽,是一位中国历史上独一无二的由书生通过干仕的和平方式而走上帝位的书生皇帝。也是近两千年来中国历史上争议最多的人物之一有人称他是改革家,有人斥他为复古狂。有人把他比作“周公再世”,是忠臣孝子的楷模;有人把他看成“曹瞒前身”,是奸雄贼子的榜首。有人赞他救世主,有人骂他野心家。有人说他虚伪奸诈,有人说他坦荡无私。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曾说他“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 依附家族入仕途 公元前45年王莽出生在一个煌赫的家庭,他的祖先原来是被秦国所灭的齐国王氏子弟,到了汉武帝时,家族中有个叫王贺的进宫做了绣衣御史,这本是一个小官吏,但这使王氏有了难得的历史机遇。王贺的儿子是王禁,王禁的妻妾共给他生了八个儿子四个女儿,其中一个女儿王政君后来成了汉元帝的皇后,而王禁的八个儿子中就有一个是王莽的父亲王曼,也就是说王莽是王皇后的侄子。 公元前33年,汉元帝病死,王政君的儿子刘骜即位,这就是汉成帝。汉成帝尊生母王皇后为皇太后。于是,王家先后有九人封侯,五人担任大司马,是西汉一代中最显贵的家族。但王莽父亲早死,没有轮到封侯;哥哥也年纪轻轻就死了,留下了孤儿寡母。王莽自幼丧父,母亲虽然被太后怜悯得以住进太后的宫里,但自己由于失去父荫,一直默默无闻,而他的堂兄弟们则因为父亲或者是大将军大司马,或者是这侯那侯的,都过着王孙贵族的生活,一味声色犬马。但王莽并没有因此而怨天尤人,反而使他从小养成了与富贵的堂兄弟们不同的习惯,他谦恭好学,节俭勤奋,拜名士为师,虚心学习,苦读经书。平时恭敬地侍奉母亲和寡居的嫂子,负责教育已亡兄长的孩子。他还广交朋友,对待掌握朝政大权的叔叔伯伯们更是恭敬有加。 公元前22年,王莽的伯父、独掌朝政的王凤生病在家休养时,王莽对其侍奉得无微不至,一连几个月衣不解带地陪夜陪聊,为了避免烫着伯父,他每次都亲尝汤药,其孝道超过了伯父的亲生儿女,这使王凤极其感动,王莽的辛苦没有白白付出,王凤的临死时请求皇太后和成帝委任王莽官职,太后和成帝都答应了。不久,王莽就做上了黄门郎,虽然官品很低,但这是皇帝身边的官职,升迁的机会很多也很快。果然,没多少时间成帝便升王莽做了射声校尉,品秩二千石,相当于地方的郡守,官职已经很高了。这时的王莽仅仅24岁,可谓前途无量。 公元前16年,王莽的另一个叔父、继王凤而主持朝政的大司马王商又请求成帝将自己的户邑分封给王莽,实际上也就是为王莽向皇帝讨封,同时,戴崇、金涉等当世很多名士也都 *** ,赞誉王莽的人品和才德,再加上太后的一再推荐,汉成帝便顺水推舟,封王莽为新都侯,食邑1500户,晋升为骑都尉光禄大夫侍中。其中的骑都尉表示武官,而加上光禄大夫便可以参与朝政大事了,至于侍中更加重了他的权势,因为侍中可以侍奉皇帝身边。 巧用心机踏青云 三十来岁的王莽已是掌握大权的重臣了,但王莽并没有显露出一点骄横之气,相反,他为人更加谦恭了。不仅广交名士,和众大臣友好往来,还经常将家财分发救济贫寒的宾客。一时之间,王莽不但得到在朝者的推荐,还得到在野者的褒扬,名声超过了他的几位位高权重的叔伯。 王莽当时之所以不敢太放肆,是因为他还有一个强大的对手,这就是淳于长。淳于长是王太后的外甥,也就是王莽的表兄。当初淳于长为了能巴结汉成帝,以便日后高升,就极力说服了太后,将成帝宠爱的妃子赵飞燕立为皇后,这使汉称帝对淳于长感激不尽。很快便封他做了关内侯,然后又封定陵侯,使之名列九卿之首,按惯例应继任大司马。应该说当时他的官位和声势在王莽之上。 这个淳于长虽然有计谋,但没有长久的大谋略,在得志之后便忘乎所以,不知道螳螂捕蝉黄雀在后,那个王莽正在盯着找他的短处。大权在握的淳于长骄横过度,大肆收受地方官的贿赂,妻妾成群,生活侈靡。还和被废的许皇后的寡居姐姐许嬷私通,后来又纳其为妾。 被废的许皇后想求淳于长在皇帝面前替自己求情,请汉成帝给她复位,因此送给淳于长大批宫中的用品和财物。淳于长则一边通过许嬷不断给皇后写调情的信,一边为了讨被废许后的欢心,向成帝说情,使成帝又将许后升为婕妤。 此事让王莽知道后,他马上报告自己的又一叔父曲阳侯王根,王根担任大司马己多年,因一直有病,几次要求退休。因此王莽在前去探病时,不仅揭发了淳于长但淳于长胆大包天,对许后也敢调戏这件事,而且还添油加醋地说:“淳于长见您久病,好不高兴,自以为应该代您辅政了,已经给不少人封官许愿。”王根大怒,要他赶快向太后汇报,太后气得让成帝免了淳于长的官,淳于长丧失了所有的要职,回到了自己的封地。 不久,王莽的另一位叔父红阳侯王立接受了淳于长通过儿子王融送来的大批珍宝后为他在成帝前说情。成帝让有关部门调查,王立让王融自杀灭口。成帝更怀疑他们间有阴谋,将淳于长关押在洛阳的诏狱中反复审讯,查清了他的罪行,将他定为大逆之罪,这是封建社会“十恶不赦”的大罪之一,最后淳于长死于狱中。 王莽主动揭发表兄,大义灭亲,赢得了群臣的一致赞赏,为他在仕途上昂首挺进增加了一枚重重的砝码。不久,任大司马大将军的叔叔王根推荐王莽代替自己摄政。在公元前8年,成帝升王莽为大司马,当时他三十八岁。 坎坷之时韬光养晦 王莽做了大司马,决心要在名声上超出他的上辈,于是,就礼贤下士,延揽名士作为幕僚;每当从朝廷上得了赏赐,他都全部分给宾客僚属,自己分文不取;在生活上,他也格外节俭,穿的是破旧的衣服,吃的是素淡的饭菜,几乎和一般的百姓没有什么两样。一次,王莽的母亲有病,朝廷上的公卿侯爵多派夫人前来探视,这些人都穿着绫罗缎匹,头上戴着珠宝首饰,王莽的妻子急忙出门迎接,穿的是粗布衣服,衣不拖地,裙子才刚刚盖过膝盖。客人们以为她是王家的仆妇,等悄悄问过别人之后,才知道她就是王莽的妻子。王莽家招待客人礼数十分周到,但仅是清茶一杯而已。自这以后,王莽开始有了清廉俭约的名声。
皇帝和平王莽
因为许皇后逐渐失去了君王的宠爱,为了保住自己的位子,不得已贿赂君王身边的重臣,想让他帮助自己说点好话。许皇后从小便长得非常漂亮,长大之后更是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被君王指婚赐给了当时的太子做太子妃,太子登基之后理所当然的成为了一国之母。
做了皇后的徐氏温柔贤惠,将后宫之中打理的井井有条,深的君王的宠爱。唯一令人遗憾的是,许皇后虽然诞下了皇子,但是都因为生病早夭了,这是许皇后内心最大的伤痛。可紧接着君王汉成帝的变化也让许皇后忧心忡忡,汉成帝在登基初期也是勤政爱民,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汉成帝越来越不务正业,许皇后几次劝解不但没有作用,反而引起了汉成帝的厌恶。
而不久汉成帝在出宫游玩的时候遇见了一位女子,并将她带回了宫中百般宠爱,这位女子就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赵飞燕。赵飞燕的入宫立刻让许皇后感觉到了威胁,揽镜自照的时候发现,自己的青春时光已经过去了,又因为常年的操劳,使得自己比同龄人还要老上几分,这让许皇后非常的惶恐不安。
按照汉成帝对赵飞燕的宠爱,这皇后的位子迟早会保不住,自己不仅年老色衰,还没有孩子做靠山,为了能让自己重新得到汉成帝的宠爱,不得已想到了贿赂汉成帝身边忠臣的办法。当时汉成帝的身边最受重用的淳于长,此人非常的擅长阿谀奉承,他在收到许皇后送来的金银之后,嘴上答应的非常好,其实背地里却告诉了赵飞燕,最后许皇后还是被废除了皇后的位子,晚景凄凉。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8962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