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楚汉相争时期之潍水之战

历史典故 2023-07-20 05:48:31

潍水之战是楚汉时期重要的一场转折性战役,此战汉大将军韩信不但消灭了齐楚仅余的一只有生力量,斩段西楚之右臂,并且占领三齐之地,实现迂回到西楚后方并对其战略包围的有利局势。可以说此战扭转了楚汉之间的根本局势,使楚汉之争逐渐明朗化,形成一面倒的局势。项羽再无能力灭汉,已经到了完全被动的防御状态;而刘邦则进入全面战略大反攻的时刻。

对于楚汉之争中最重要的一场转折性战役,却由于史料的稀少,而后世在感叹韩信的军事艺术完美的同时却忽略对此战的更深一步的探讨。以致于历代战争研究者对此战要么介绍极其简单,要么存在很多错误之处。而此战涉及到楚汉之间以及齐之间的政治,外交,牵连甚广,期间楚汉两方的君臣谋将,出谋划策,机心百出,上演了一部纵横捭阖,尔虞我诈的历史大剧!

楚汉之争的楚汉时期大事件

公元纪年干支纪年中国纪年(农历)大事前207年乙未年十月汉元年十月刘邦进至灞上,子婴投降,秦朝灭亡前207年乙未年十一月汉元年十一月刘邦灞上约法三章前207年乙未年十二月汉元年十二月鸿门宴;
项羽火烧阿房宫,屠咸阳。前206年乙未年二月汉元年正月项羽尊楚怀王熊心为义帝,徙义帝于江南,都郴前206年乙未年四月汉元年四月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封十八诸侯王,封刘邦为汉王;
诸侯就国;
韩信离楚归汉。前206年乙未年七月汉元年七月项羽杀韩王成;
汉王拜韩信为大将;
田荣使彭越攻杀济北王田安。前206年乙未年八月汉元年八月九江王英布杀害义帝熊心;
汉军暗渡陈仓进攻三秦,楚汉战争开始;
雍王章邯与汉军战,不利,退保废丘;
翟王董翳、塞王司马欣降汉;
燕王臧荼击杀辽东王韩广;
项羽立郑昌为韩王;
赵佗自立为南越王,称南越武王。前206年丙申年十一月汉二年十一月汉立韩王信为韩王前205年丙申年一月汉二年一月项羽攻齐王田荣,荣兵败走平原县,为平原人所杀;
项羽立田假为齐王。前205年丙申年三月汉二年三月汉王自临晋渡河,西魏王豹降汉;
魏豹将兵从,下河内地,掳殷王司马卬;
田假为田荣弟田横所败,奔楚,为项羽所杀;
田横立荣子田广为齐王。前205年丙申年四月汉二年四月彭城之战,汉军大败;
翟王董翳、塞王司马欣背汉归楚,殷王司马卬战死;
彭越率兵附汉。前205年丙申年五月汉二年五月京索之战
刘邦进至荥阳,筑甬道以取敖仓之粟。前205年丙申年六月汉二年六月刘邦立刘盈为太子;
汉军淹废丘,雍王章邯自杀。前205年丙申年八月汉二年八月魏王豹复归附楚国。前205年丙申年九月汉二年九月安邑之战,韩信破魏兵,曹参擒魏王豹;
陈豨、韩信破代兵,擒代丞相夏说于阏与。前205年丁酉年十月汉三年十月刘邦出荥阳,北上攻破邯郸;
井陉之战,韩信破赵兵;前205年丁酉年十一月汉三年十一月刘邦与韩信会襄国,灭赵王歇;
燕国降汉。前205年丁酉年十二月汉三年十二月刘邦返回荥阳,九江王英布归汉。刘邦南至宛县、叶县迎接英布,俱至成皋;
楚军侵夺汉军运粮甬道;
郦食其献计汉王立六国之后,为张良所阻;
陈平说汉王行反间,亚父范增辞归,病死于道。前204年丁酉年五月汉三年六月汉将灌婴、靳歙、傅宽离开荥阳,攻打鲁县;前204年丁酉年六月汉三年七月刘邦与滕公出荥阳,至修武,夺韩信、张耳军,驻守河内。前204年丁酉年八月汉三年八月汉周苛、枞公杀魏王豹,项羽拔荥阳,杀周苛、枞公,韩王信被俘;
项羽再破成皋;
灌婴、靳歙破项冠于鲁下,靳歙攻楚后方;灌婴回河内,送刘邦回洛阳,大破项羽于巩县;
临江王共敖薨,子共尉继位。前204年丁酉年九月汉三年九月汉王使郦食其入齐都临淄说齐王田广归汉。
韩信攻打齐国,齐王杀郦食其,刘邦派曹参、灌婴助韩信;前204年戊戌年十月汉四年十月汉军破历城、临淄,齐王田广走高密,项羽派龙且援齐;
燕军助汉,汜水之战楚军大败,曹咎、翟王董翳、塞王司马欣自杀;
汉军夺取成皋,成皋之战结束;前204年戊戌年十一月汉四年十一月潍水之战,汉军大败楚军,龙且被杀;
齐王田广逃亡途中不久亦被杀,后田横自立为齐王;
汉立张耳为赵王,是为赵景王。前203年戊戌年二月汉四年二月汉立韩信为齐王。前203年戊戌年七月汉四年七月汉立英布为淮南王前203年戊戌年九月汉四年九月项羽率兵东归前203年己亥年十月汉五年十月固陵之战,汉军战败前203年己亥年十一月汉五年十一月陈下之战,汉军大败楚军;楚大司马周殷、陈县县令利几降汉前203年己亥年十二月汉五年十二月垓下之战,楚军被消灭,楚汉战争结束;
楚地陆续平定,项羽原封地鲁最后一个降汉;
汉军破临江王共尉,擒杀之。前202年己亥年一月汉五年一月诸侯及将相共请尊汉王为皇帝;
徙齐王韩信为楚王,都下邳;
立建成侯、魏相国彭越为梁王,都定陶;
故韩王信为韩王,都阳翟;
徙衡山王吴芮为长沙王,都临湘;
淮南王布、燕王臧荼、赵王张耳如故。前202年己亥年二月汉五年二月汉王即皇帝位;
封无诸为闽越王。前202年己亥年五月汉五年五月兵皆罢归家前202年己亥年六月汉五年六月大赦天下前202年己亥年七月汉五年七月燕王臧荼反;
故齐王田横至洛阳自杀;
赵王张耳薨,子张敖嗣位。前202年己亥年九月汉五年九月燕王臧荼为高帝所虏

楚汉之争的重要战役

1、楚汉之争的主要战役有:巨鹿之战、还定三秦之战、濉水之战、京索之战、井陉之战、荥阳之战、彭城之战、汜水之战、历下之战、临淄之战、固陵之战、垓下之战;其中最重要的四场战役是:巨鹿之战、濉水之战、彭城之战、垓下之战。

2、楚汉四场重要战役简介:
1)巨鹿之战
巨鹿之战,是秦末大起义中,项羽率领数万楚军(后期各诸侯义军也参战),同秦名将章邯、王离所率四十万秦军主力在巨鹿(今河北平乡)进行的一场重大决战性战役,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之一。项羽破釜沉舟,以大无畏精神在各诸侯军畏缩不进时率先猛攻秦军,带动诸侯义军一起最终全歼王离军,并于数月后迫使另二十万章邯秦军投降。从此项羽确立了在各路义军中的领导地位。经此一战,秦朝主力尽丧,名存实亡。
与项羽北上救赵、俘虏王离、迫降章邯的同时,刘邦趁秦军主力被牵制在河北,也乘虚自率一军向西进发,首先进入关中。于秦二世三年(前207年)八月突破武关,十月进入咸阳,秦王子婴出降,秦朝灭亡。
巨鹿之战是秦末农民战争所取得的一场巨大胜利。它基本上摧毁了秦军的主力,扭转了整个战局,奠定了反秦斗争胜利的基础,经此一战,秦朝已名存实亡。而项羽破釜沉舟,在各诸侯军龟缩于壁垒中时带头以楚军猛攻秦军,带动诸侯联军歼灭秦将主力,如此的战果令无数后世人对其充满了好奇与景仰。

2)濉水之战
高祖二年四月,刘邦联合了五路诸侯,乘项羽攻齐之机。从洛阳出师东征。刘邦率联军56万,在路上又收附了彭越的3万余人,一举攻入彭城,占领楚都。
得胜的刘邦陶醉于一时的胜利,放松戒备,天天摆酒庆贺,恣意享乐,“收其货宝美人,日置酒高会”(《史记·项羽本记》)。项羽听到彭城失陷的消息,一面分兵继续攻齐,一面自率精兵3万回救彭城。项羽由鲁(今山东曲阜)出胡陵(今山东鱼台东南),进至萧县(今萧县西北),出其不意,由西而东袭击联军的侧背。从早晨战至中午,大破联军,歼灭联军10万余人。联军向西南败逃,楚军乘胜追击,在今县城北渠沟一带将汉军团团包围。
刘邦所率联军由五个诸侯国军队临时组成,军令不能统一,既不能相互配合,又矛盾重重,抵挡不住楚军凌厉的攻势。联军濉水被围后,刘邦惊魂未定,还未来得及组织反攻,各路诸侯军便争相逃命,慌不择路,互相践踏,死者无数。楚军乘联军混乱之机发起猛攻。3万精兵一阵猛杀,联军又死伤数万人,尸首弃入濉水,“濉水为之不流”(《史记·项羽本记》)。恰巧此刻刮起西北大风,一时间,天昏地暗,飞沙走石,刘邦忙率残兵且战且退。及至突出重围逃到下邑(今砀山),身边仅有数十骑。
濉水一战,项羽以精兵3万大败刘邦几十万军队,为后世留下了“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

3)彭城之战
彭城之战在汉高帝二年(西元前205年)四月发生,是楚汉战争其中一场大战。彭城一战,刘邦遭到了自起兵以来的最大的惨败,楚军依靠项羽坚毅果敢的指挥,在半日之内以3万之师击溃汉军56万之众,歼灭刘邦主力,使刘邦陷入“发关中老弱未傅悉诣荥阳”的危机局面,创造了古代战争中速决战的典范,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
刘邦军逃入睢水,溺死者不计其数,“睢水为之不流”。项羽军将刘邦及其残部包围了三层,正待聚歼之际,忽然西北大风猛袭而来,飞沙走石,树木连根拔起,一时间天昏地暗,吹打得项羽军阵营混乱。刘邦趁此机会,仅带10余名骑兵突围而逃。其父、其妻被楚军俘获,汉军几乎全军覆灭。
彭城一战,刘邦遭到了自起兵以来的最大的惨败,他的父亲及妻子都被楚军俘获,众诸侯也纷纷背汉向楚。项羽则充分表现出他特有的英勇果敢、雄才大略的军事指挥才能,此战可以说是完胜的结局,项羽不但歼灭刘邦主力,使刘邦陷入“发关中老弱未傅悉诣荥阳”的危机局面;更扭转了项羽四面楚歌,孤立无援的政治局面,重新占据楚汉战争的主动权。

4)垓下之战
汉高帝五年(公元前202年)十二月,在楚汉战争中,楚汉两军在垓下(今安徽省灵璧县东南沱河北岸)进行的一场战略决战。
项羽指挥这二十八骑,来回冲阵,再次杀开一条血路,向南疾走,至乌江(今安徽和县东北长江边的乌江浦)边,自觉无颜见江东父老,乃令从骑皆下马,以短兵器与汉兵搏杀,项羽一人 杀汉军数百人,自己身亦被十余创,最后自刎而死,年31岁。项羽死后,汉军全歼八万楚军,楚地皆降汉,独项羽原封地的鲁人不肯投降(楚怀王曾封项羽为鲁公),后刘邦将项羽首级示鲁,鲁人乃降。至此,历时4年半之久的楚汉战争终以刘邦的胜利而告终。
垓下之战,汉军适时发起战略追击,积极调集援兵,多路围攻,以绝对优势兵力全歼楚军,创造了中国古代大规模追击战的成功战例。垓下之战,是楚汉相争中决定性的战役,它既是楚汉相争的终结点,又是汉王朝繁荣强盛的起点,更是中国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转折点,它结束了秦末混战的局面,统一了中国,奠定了汉王朝四百年基业。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8954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