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秦昭王愚楚王(楚国第四十一任君王---楚顷襄王芈横)

历史典故 2023-07-20 03:33:40

秦昭王(公元前 306~前 251 年)派人送信给楚怀王说:“很早以前,寡人与大王在黄棘立约结为弟兄之邦,以太子为人质,极为欢愉。不料太子杀了寡人的大臣,不曾谢罪即逃走,寡人实在非常忿怒,就出兵大王的边界。现在听说大王把太子质押于齐,以求平息与寡人不睦之情。岂不知寡人与楚地疆界相接最近,而且有婚姻关系,彼此互相亲爱已很久了,现在秦、楚不和乐,就没有办法命令诸侯结盟,寡人愿意在武关与大王会商,当面相约结盟后,各回本国,这是寡人的意愿,不知道您意下如何?敢烦告知心意。”楚怀王看过秦王书信后,心中有些忧虑,想要往武关约会,又恐怕被秦王欺骗;但如果不前往会盟,又怕秦发怒来攻。这时昭睢建议说:“大王不要去,应该立即发兵防守边关。秦心如虎狼,不可相信,而且秦早有并吞诸侯的野心。”怀王的小儿子兰,则劝大王要去,说:“为何拒绝秦的友好?”楚怀王于是往会秦昭王。秦昭王派一将领到武关去埋伏,假称秦王已到,等楚怀王到时,立刻封闭武关,楚怀环得已,西至咸阳,朝见帮王于章台,像藩臣一样,秦不待以平等礼仪。

楚国第四十一任君王---楚顷襄王芈横

楚国第四十一任君王---楚顷襄王芈横
在位起讫:公元前298年-公元前263年。
生卒年:公元前?-公元前263年。
出生地:上郢(今湖北宜城东南)。
立都:上郢(今湖北宜城东南)。
年号:(癸亥,公元前298年)。
芈横,姓芈名横,谥号楚顷襄王。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第四十一任君王,他的祖父是楚国第三十九任王芈商,他的父亲是楚国第四十任王芈熊槐。

楚顷襄王(芈横)
楚怀王三十年(壬戌,公元前299年),秦国攻占楚国八座城池,秦昭襄王约楚怀王在武关会面。楚怀王不听昭睢、屈原等大臣的劝告,决定前往武关,结果被秦国扣留,秦王胁迫怀王割地,怀王不肯。于是被秦王扣留。楚怀王被扣后,楚人只好楚怀王的儿子太子横为楚顷襄王。太子横做太子时期,在秦国当人质,公元前302年才逃回楚国。楚顷襄王继位后,淫乐无度,“群臣相女石以功,谄谀用事”。以其弟子兰为令尹。楚人(包括屈原)对顷襄王和子兰当初鼓动楚怀王赴秦之约而导致怀王死于秦,楚国蒙受奇耻大辱,十分愤慨,对顷襄王和子兰颇有怨愤之辞。于是“子兰闻之大怒,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顷襄王怒而迁之”。屈原被逐出郢都,放逐在江南长江及沅湘流域荒野之地,过着长期的飘泊愁苦的生活。他沿江而下到过鄂渚(今湖北武汉市)、陵阳(大概在今安徽境内),再折返溯江而上过洞庭,到辰阳、溆浦(均属今湖南省),再过洞庭到达汨罗江畔,历时二十年。
楚顷襄王二十年(壬午,公元前279年),秦国分兵两路攻楚,一路由白起率军攻陷楚之邓城后,向鄢(今湖北宜城东南)进逼;另一路由秦蜀郡守张若率水陆之军东下,向楚国的巫郡及江南地进军。鄢之战,数十万人被溺死,当时白起引西山长谷水,水溃城东北角,“百姓随水流,死于城东者数十万,城东皆臭,因名其陂为臭池。”当时,秦王诈以公主许配给楚顷襄王,屈原长跪城外力谏不果。秦军趁顷襄王开城迎亲,长驱直进,攻入楚京郢都。屈原投河自尽。
楚顷襄王和春申君
楚顷襄王三十六年(戊戌,公元前263年),楚顷襄王病重。黄歇对应侯说:“现在楚王生病恐怕起不来身了,秦国不如让楚国太子回去。太子能当上国君,他侍奉秦国一定很敬重又感激相国您不尽,这就亲近了所结交的国家又能确定了大国君位的继承人。不让太子回去,那么他就是咸阳的一个平民罢了。楚国会立别人当国君,一定不侍奉秦国,这就失去了所结交的国家又断绝了大国国君的和好关系,这不是好办法。”应侯把此事奏告了秦王。秦王说:“让太子的老师先去问候楚王的病,回来后再谋划此事。”黄歇跟太子商议说:“秦国留住太子您,是想要用这种方式求得利益。现在太子的力量不能对秦国有什么好处,可是阳文君的两个儿子在朝廷中。楚王如果去世,太子您不在,阳文君的儿子一定被立为君主,太子您不能承守宗庙了。不如从秦国逃走,跟使者一起出秦国。我请求留下,拼死挡住他们!”太子于是变换服装替楚国使者驾车而出关,黄歇守候馆舍,常常替太子托病谢绝来访者。估计太子已走远,黄歇就自己对秦王说:“楚国太子已回楚国,出秦国很远了。我愿意被您杀死!”秦王大怒,想要听从他这样做。应侯说:“黄歇作为人臣,献出自身为他的主人而死,太子当上国君,一定重用黄歇。不如免除他的罪而让他回楚国,来亲近楚国。”秦王听从了他的建议。
同年秋天,黄歇回到楚国三个月,楚顷襄王病死,其太子完即位,为楚考烈王,他为了报答黄歇之功,封他为相国,并把淮北地封给他,号称春申君。>

楚怀王明明是一代枭雄,为何被世人唾弃为又蠢又色的大昏君?

战国时期,群雄并立,战争频发。秦国谋士张仪出使楚国,对楚怀王说,只要楚与齐国绝交,秦国甘愿以六百里肥沃土地相送。然而,楚与齐绝交后,秦国仅以六里土地回馈,实为戏弄楚怀王。楚怀王这才知道自己被张仪诓骗了,他怒而兴兵伐秦,结果惨败。我们熟知的这段历史故事彰显了张仪的聪慧与楚怀王的愚钝。可这件事仅仅是秦楚两国交战的一段序曲而已。

公元前312年,秦楚两国爆发丹阳之战。此战的结果是楚军大败,八万余精兵被杀。丹阳之战后,秦惠文王和大臣们欢欣鼓舞,认为楚国经此大败,在短时期内定不会对秦国构成威胁,于是放松了警惕。可令秦国君臣没想到的是,楚怀王在短时间内,又迅速征调了江汉地区的楚国精兵,袭击秦国。楚军不但一举收复失地,而且攻破秦国门户武关,并沿着丹江走廊直扑峣关。楚兵怀着报仇雪恨的心情一路狂奔,等到秦国君臣反应过来的时候,峣关已经失守,楚兵攻进关中。

关中地区,古称四塞之险。楚兵攻入蓝田地区之后,面前就是一马平川的关中平原了,大秦再也无险可守,只能背靠渭水决一死战。根据《诅楚文》竹简记载,当时战局对秦国相当不利,以至于秦王不得不祭天祈求神灵保佑蓝田之战能够“克剂楚师”。之后,秦惠文王集结关中地区的全部兵力,与楚兵在蓝田激战,最终两败俱伤,秦不能胜楚,楚不能灭秦。此时,秦国的外交攻势取得了成功,韩、魏两国偷袭楚国的宛城,迫使楚国回兵救宛。从这一战看,楚怀王是有胆略、有眼光、有勇气的。

公元前307年,秦武王举鼎绝膑而死,秦国陷入内乱。一年后,楚国瞅准时机,利用秦、魏、韩三国无暇南顾之机,完成了战略上的逆袭,一举攻灭了越国,一统长江中下游以及淮河两岸。楚怀王灭越,时机把握之准、攻击速度之快,体现了大国君主的风范。在战国中后期激烈的生死争夺中,是没有弱者的生存空间的。所以,无论是蓝田之战的果决,还是灭越之役的敏锐,楚怀王的表现,都称得上可圈可点。然而,如此有战略眼光的楚怀王,为何会被张仪用六百里土地的说辞轻易蛊惑呢?其实,与其说楚怀王愚蠢,倒不如说他太急功近利。

张仪允诺给楚怀王的六百里土地,可不是一般的地方,而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商于之地”——秦昭襄王约楚怀王见面的地点武关,正是商于之地的南大门。这块土地之所以重要,是因为这里是秦国的死穴所在。丹江通道是沟通关中平原与南襄盆地的战略通道,武关将这个通道一分为二,楚有其南,秦占其北。秦国控制着丹江通道北半部的入口——武关。后来,刘邦就是穿越了丹江通道最终一举灭亡秦国的。因此,丹江通道实乃秦国的命门所在。这就不难理解,当初张仪用商于之地游说楚怀王的时候,楚怀王为何会动心了。

因为他已经准确地判断出了商于之地的战略价值。假使秦国是个守约的国家,楚国拥有商于之地后就会打破战略平衡,灭秦的概率就会极大增加。一旦能灭秦或者重创秦国,强国格局就要被重写。而且楚国自成大国,也无须忧虑如何与周边小国结盟了,齐国和三晋的态度,更是不会被楚怀王放在眼里。

所以说,楚怀王并不愚蠢,他是急功近利,以至于忘了兵不厌诈这个简单的常识。在那个群雄逐鹿的时代,“失信”二字本就是兵家毫无介怀的。也可惜了一代军事枭雄楚怀王因此留下了昏庸、愚钝的骂名。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8892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