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陵之战是公元前484年鲁国联合吴国在艾陵地区打败齐国军队的一次著名战役。周敬王三十六年,吴、鲁联军在艾陵(今山东莱芜东北)重创齐军的重要作战。吴国为称霸中原,于三十五年联合鲁、邾、郯国军队攻打齐国,并派舟师自海上攻齐,被齐军击败。次年春,齐为报复诸侯攻齐之役,派兵攻鲁,被鲁军击败。五月,吴王夫差闻齐军攻鲁,率吴军会同鲁军以击之,攻克博(今山东泰安东南),进驻赢(今山东莱芜西北),旋与齐军主力在艾陵展开决战。
《左传》哀公十一年载:“为郊战故,公会吴伐齐。”即公元前484年春,齐将国书、高无丕率师至鲁都城郊伐鲁失败。鲁国想联吴军伐齐,报一箭之仇,就说服吴国伐齐。此时,齐军为挽回伐鲁失败的面子,想再伐鲁。吴欲称霸,欲趁鲁联吴之机打击强齐。于是,爆发了一场恶战——艾陵之战。《左传》哀公十一年载:吴国为“中军从王,胥门巢将上军,王子姑曹将下军,展如将右军。”
齐国为“齐将国书将中军,高无丕将上军,宗楼将下军。”双方各用车千乘,各号称十万人马。又载:“五月克博,壬申至于嬴。”“甲戎,战于艾陵。展如败高子、国子败胥门巢。王卒助之,大败齐师。获国书、公孙夏、闾丘明、首三千,以献于公。”
《东周列国志》记载与此相同。吴军在5月攻下了博城,5月27日攻克嬴城,至29日进至艾陵地西5-里(约在今苗山镇)。嬴城至苗山20余公里,约1天的路程,吴军在两天多的时同内完全能到达。
孔子
孔子门下有七十二贤人,独有子贡颇懂兵法长于谋略,孔子对其甚为器重。爱才的孔子曾把子贡比喻为瑚琏。瑚琏者,宗庙之贵器也。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国家的栋梁之材。
春秋乱世,战事频繁。其时,齐国权臣田常欲作乱,但又畏惮高、国、鲍、晏等大臣,于是劝齐国国君兴兵伐鲁,企图削弱诸臣。孔子得知消息以后,很 是为自己的国家鲁国的前途担忧,便对弟子们说:“鲁国乃父母之国,国危如此,你们为何不出?”子路、子张、子石等请行,孔子皆不准,知道他们不是那块料。 子贡请行,孔子不仅非常痛快地答应了,还为子贡饯了行,嘱咐他一定要不辱使命。
使命在肩的子贡马不停蹄地来到齐国,摇动三寸不烂之舌,对齐国权臣田常说:“君兴兵伐鲁不是步好棋。鲁是难伐之国,其城墙薄而低矮,其土地狭而 浅薄,其君主愚蠢而不仁,其大臣虚伪而无用,其人民厌恶战争。这样的国家不可与之交战。君不如伐吴。吴国城高而厚,地广而深,兵甲坚而新,将士精悍,武器 装备精良。这是最适宜讨伐的国家。”
田常一听,气得脸色都变了,说:“先生之所难,乃人之所易;先生之所易,乃人之所难。先生如此教我,却是为何?”子贡回答道:“我听说,忧在内 者攻强敌,忧在外者攻弱敌。现今君之忧乃在国内。我听说君曾三次欲加封而不获成功,就是因为有大臣不赞同。齐国若伐鲁获胜,则齐国疆域扩大,国君威望大 增,大臣地位更加巩固,而君却无功可言,国君就会日渐疏远你,君若欲成就大事,就难上加难了。更有甚者,君在齐国的地位和处境也危险了。所以我认为不如伐 吴。吴国强大,伐吴不胜,损兵折将,大臣内空,如此一来,孤主在上,只有依赖君了。”田常一听,不觉击掌称善,便问道:“我们已出兵伐鲁,若转而伐吴,大 臣怀疑我,该怎么办?”子贡说:“君暂时按兵不动,我请出使吴国,说动吴国救鲁而伐齐,君就可以移兵迎吴了。”
于是田常就派遣子贡出使吴国。子贡到了吴国对吴王说:“当今之诸侯国,惟齐与吴最为强盛。现在齐以万乘之国而伐千乘之鲁,与吴国争强,我为大王 深感忧虑,特请大王救鲁伐齐。救鲁可以显名,伐齐则有大利。大王挥师北上,诛暴齐,服强晋,存亡鲁,镇抚泗上诸侯,一举而称霸,利莫大焉。”吴王说:“您 所言极是。但是我忧虑的是,越国有报仇之心,待我灭越以后再北上救鲁如何?”子贡说:“越国之弱胜于鲁国,吴国之强不如齐国。王若置齐而伐越,齐国早已灭 掉鲁国了。大王既然追求存亡继绝的名声,又畏惧强齐而攻灭弱越,岂能显示大王之勇!保存越国,可以向诸侯显示大王之仁;救鲁伐齐,威加晋国,诸侯必相率而 朝吴,大王不就成就霸业了吗?如果大王还担心越国,臣请东见越王,令其出兵随大王北上。”吴王大喜,就让子贡出使越国。
越王听说子贡到来,亲至郊外迎接。越王说:“此乃蛮夷之国,大夫何以辱而临之?”子贡说:“我此次前往吴国,劝说吴王救鲁伐齐,吴王非常愿意, 但又担心越国,想伐越后再北上。这样,越国就危在旦夕了。”勾践请求子贡出谋救越。子贡说:“吴王为人凶狠而残暴,群臣不堪;国家连年战争,士卒疲弊,不 堪忍受;百姓怨声载道,大臣人心混乱;忠臣伍子胥强谏而死,佞臣太宰伯专权。所有这些都显示出吴国的败亡之象。王若能出兵助吴伐齐,以骄其志,送以重宝以 悦其心,卑辞以尊其威,吴王必定挥师北上伐齐。吴王被打败,此乃大王之福;吴王若胜,必然兵临晋国。臣请北见晋君,使其共同攻打吴国。其精锐被齐国削弱, 大军又困于晋,吴军实力必然削弱,然后大王乘其弊,必然灭亡吴国。”越王勾践非常高兴。
子贡辞别越王,回到吴国,将越国愿意出兵助吴攻齐之事告诉吴王。果然没过几天,越国大夫文种就带着重礼来到吴国,向吴王表达越王愿亲自率兵助吴 攻齐的诚意。吴王大喜,对子贡说:“越王愿亲自随从寡人伐齐,先生以为如何?”子贡说:“这不妥。诸侯会认为大王不义。大王只要接受礼物,同意越国出兵, 谢绝越王亲临就行了。”吴王采纳了子贡的建议,于是举倾国之师北上伐齐。
子贡又到晋国,对晋君说:“齐国与吴国即将开战,若吴国战败,越国必然乘势攻吴。若吴国打败齐国,吴国必然兵临晋国,晋国不可不预先防备。”晋君一听,感到非常恐慌,就问子贡该如何应对。子贡说:“惟有厉兵秣马,才有备无患。”
后来事态的发展果然如子贡所预料的那样。吴国与齐国在艾陵大战,大破齐师,然后兵临晋国。吴晋两军大战于黄池,晋国打败了吴国。越王得知消息以 后,即出兵偷袭吴国。吴王得知越国攻吴,便急忙撤兵而回,与越国交战,最后被越国打败,吴王夫差自杀,吴国灭亡,越王勾践夺得了霸权。
子贡不愧为春秋时期一位卓越的政治家、军事谋略家、外交家,他之所以游说成功,关键在于他能准确掌握当时的国际形势和各国之间的关系,又能把握 田常与夫差的心理和性格,因势利导,设下连环计,使各国按其部署行事。故司马迁在《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中赞叹道:“故子贡一出,存鲁,乱齐,破吴,强 晋,而霸越。子贡一使,使势相破,十年之中,五国各有变。”
连环计
东周的春秋后期,孔子的高徒子贡,亲自操作了一场奇异的 “存鲁乱齐”的游说活动 ,动机其实非常简单,就是不想让齐国攻打鲁国。但是他一出发,就停不下来了,结果是在齐,吴,越,晋等国连续游走,最后成功的把一次小小的军事行动演变成了一次大大的 春秋势力洗牌活动 ,直接 影响了春秋后期的 历史 走向 。推动着 历史 的进程由春秋步入了战国时代。实可谓导演了一场旷世空前的历史 蝴蝶效应 啊。
话说吴王夫差,在继位后,成功的大败越国,差一点把越国灭掉,最后勾践用范蠡和文种的建议,重金贿赂吴王及大臣,才得以活命。吴国一举成为强大的新一代春秋霸主,至少可以说是东南霸主。
就在这一年(公元前485年),齐国的田常承袭父位,任齐国相,这个田常心术不正,上任之后,就唆使人杀了齐悼公,立了齐简公。一心想要成为新一任霸主的吴国,对于这种乱像自然是不能容忍,于是,联合鲁、邾、郯国军队攻打齐国,并派舟师自海上攻齐,即想着帮齐国正正国风,也想着趁机把齐国曾经的霸主威风打一打。可是没想的是,这几国出师不利,被齐军打败了。
第二年,怀恨在心的齐国开始发兵,准备攻打鲁国,消息传到鲁国,孔子有点担心了,毕竟这是自己的祖国啊,他就和弟子们商量,看谁去游说游说,让齐国停止攻打鲁国,一众弟子如子路,子张,子石都想去,但孔子都没有答应,直到子贡请求去,孔子答应了。因为子贡是孔子的学生里最善辨的。
第一站:鲁国,田常在子贡的忽悠下,休兵等待
巧合的是,齐国攻打鲁国,不仅仅是报前一年的仇,还因为当时的左相田常,想要进一步控制齐国,但是国内又有一些不服自己的人。象所有聪明的政客一样,他马上想到了把国内矛盾转移到国外。于是,他准备干鲁国一把,先把内部矛盾稳一稳。
子贡到齐国,去见了田常,和田常说:“您啊,攻打鲁国,是不对的,鲁国可是非常的难攻啊,城小墙还薄,护城河又浅,再加上国君还不行,大臣们也没啥大用,士兵厌恶打仗。”
田常这就纳闷了,这么一说,那我不就可以轻易灭鲁了吗,为啥还说不能打呢?
田常一听:“对啊,好象是这个么理哦。可是我们的兵已经出发了,怎么办?”
子贡说:“你尽量压着兵,让他们先不打鲁国就行,我去找吴国,来和你们打。
就这样,田常同意了子贡的建议。子贡开始去吴国游说了。
第二站:吴国,夫差在子贡的忽悠下,准备发兵和齐国干一仗
子贡到了吴国,他以吴王夫差的霸业虚荣心为切入点,和吴王深入分析了一通。
子贡说:“齐国现在太过强大,对您想搞的霸业有影响啊,现在齐国还要打鲁国,一旦打赢,那齐国就更强大了。那时候,您想称霸的愿望可就更难了。如果你要想称霸,那就样,这样,这样。。。具体是什么措施呢?”
子贡接着说:“第一,救鲁打齐,这不就是霸主做的事情吗,惩强扶弱。第二安抚各国诸侯,第三镇服晋国。这样,你就称霸有望了。”
夫差在子贡的一通说下,觉得挺对,于是就准备出发,但又担心越国会从后面偷袭。想要先打越国。
子贡一想,等你打越国以后回来,我鲁国早就没了,这事可等 不得啊。
于是子贡接着对吴王说:“越国这种小国家,值得你打吗?你就放心去打齐国,越国我去说,让他派兵支持你,这样,他不就没有力量打你了吗?”
就这样,吴王错过了完全覆灭越国的机会,发兵去打齐国,争那个虚名霸业。
子贡又去了越国,开始帮越国策划向吴复仇的计划。
第三站:越国,子贡帮越王策划了一场灭吴的复仇计划
到了越国,子贡和越王说,夫差想要来打你。
于是子贡微笑着给勾践一策划了一个精美的复仇计划。
那就是,第一步,继续向吴国送礼,表示你臣服于吴国。第二步,你也派兵跟着吴国去打仗,继续表示你跟随吴国的决心,你的兵呢,还能顺便侦察吴国的情况。第三,吴国一旦打齐国胜利,一定会北向和晋国争霸,你只需要乘虚而入,就可以了。
勾践一听,唉啊,这个主意,真的是太太太,太好了!
就这么定了。于是子贡开始回去向吴王复命。
第四站:吴国,把吴国成功的忽悠着举国之力去攻打齐国了
子贡回到吴国,告诉吴王,勾践已经害怕了。勾践决没有想要复仇吴国之心。现在,听说吴国想打齐国,越王愿意带着越国仅有的三千人马,亲自做吴王的先锋。
吴王一听,很是激动。彻底的对越国放下了心。
问子贡:“越王想要亲自跟着我打齐国,可以吗”
子贡说:“不行啊,你都把人家的全国兵都调了,你再把他的国君调走,不仁义啊,你收了他的礼,让他派军队跟着就行了。”
吴王最后发动了自己九郡的精锐兵力。开向了齐国。
就这样,吴国被子贡彻底的坑了!说好的不是坑齐国吗?吴国可谓躺枪啊。
第五站:晋国,在子贡的劝说下,晋国做好了和吴国争霸的准备
一切安排妥当,在子贡的一通说服下,终于,齐国不再打鲁国了,专心等着和吴国决战。而吴国也不惦记越国了,发兵去打齐国。
子贡开始了自己继续忽悠的道路。
子贡来到晋国,对晋国国君说:“齐国和吴国即将开战,如果那场战争吴国不能取得胜利,越国必定会趁机扰乱它;那时候,您还继续做你的霸主。但如果吴国和齐国一战取得了胜利,我想吴王一定会带他的军队逼近晋国。”
晋国国君非常恐慌,说:“那该怎么办呢?”
子贡说:“很简单,我就是和你说一说,让你做好准备,别到时候手忙脚乱”
晋君依照他的话做了。
蝴蝶效应是如何一步步演化的?
这年的春天,齐国准备伐鲁,紧接着,在子贡的一通游说下,吴国发兵来攻齐。五月,吴(包括越),鲁联军和齐国在艾陵(山东莱芜东南)展开了决战。艾陵之战,吴,鲁联军全歼十万齐军。
乘着这个气势。夫差先是第二年(前483年),召集鲁,卫搞了个小的会盟。再一年(前482年),晋国邀请吴国到黄池会盟。夫差异常兴奋,于是夫差带兵北上,来到了黄池(河南封丘县西南),这次的会盟,鲁国和晋国都是老牌的诸侯国,在中原诸侯国中有很深影响,尤其是晋国,霸业百年之久,如今对方邀请自己会盟,对于吴国在诸侯中争霸是大有益处的。
当勾践得知消息后,知道子贡给自己筹划的复仇机会来了,在吴越边境迅速集结了三万精兵,乘吴国军队离开,姑苏空虚之际,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迅速推进,攻进了吴国国都,干掉了吴国的太子。
吴国方面来人向夫差报告失败的消息,吴王正在会盟的关键时刻,害怕有人泄露消息,让会盟的诸侯听到这个消息,对自己的地位有影响,怒斩七个信使。七月,会盟的最后决定性一次讨论来到了,就是吴王与晋定公最终争夺盟主之位。
吴王说:“在周室宗族中我的祖先排行最大。”
晋定公不示弱的说:“在姬姓诸国中只有我晋国当过霸主。”
双方争执不下,晋国大夫赵鞅发怒了,站了出来,声称要攻吴王,吴王有些胆怯,这才让晋定公当了盟主。
会后,夫差与鲁哀公、晋定公,并排站在封禅台上,检阅军队。吴军精锐尽出,声势壮大,夫差所到之处,三军将士必齐声鼓噪。鲁、晋二公深畏服之。夫差志得意满。又与二公围猎,颇多斩获。二公赞曰:“真上马可治军,下马可治国之君也。”夫差听到他一生中对于自己最高的评价,顿时有飞升的感觉一般,腾云驾雾。
两个月后,当夫差率大军回到吴国,姑苏城早已空无一人,只好向越国请和。
又过三年,勾践再发精兵,一举灭掉了吴国。夫差自杀。
蝴蝶效应对春秋格局的影响
子贡这一出行,保全了鲁国,扰乱了齐国,灭掉了吴国,使晋国强大而使越国称霸。子贡一次出使,使各国形势发生了相应变化,十年当中,齐、鲁、吴、晋、越五国的形势各自有了变化。
被扰乱的齐国,因为艾陵之战,损失惨重,田常渐渐的把握了最大的权利。前481 年,田常弑简公。齐国田氏由此专政。百年之后,田氏代齐。
晋国方面,因为再夺盟主,依靠四卿力量,四卿的权力进一步加强,最终在几十年后,三家分晋。晋国灭亡。
本来成长为新一代霸主的吴国,因为这一次会盟,被越国偷袭,走向了灭亡。
可以说,正在子贡的这一次游说,产生的蝴蝶效应。让春秋的 历史 ,走向了战国时代!
兵器制造吴国的兵器制造技术享誉一时,屈原的《国殇》中即有“操吴戈兮披犀甲”之语。吴国拥有高超的铸剑技术,干将、莫邪是当时吴国著名的冶金专家,制作的剑代表着当时兵器冶金的最高水平。现留世的吴王诸樊剑、吴王光剑、吴王夫差剑,锋锷犀利,千年不朽。检测证明兵器的表面有一层十微米的铬盐氧化物 。军队建制春秋时期,晋楚争霸,晋国为了牵制楚国,采纳了楚国叛臣屈巫的建议,与楚国东南的吴国结盟。巫臣为报楚国令尹子反与重臣子重,出使吴国,使吴、晋结盟。巫臣回晋国,而留下自己的儿子作为行人帮助吴国训练军队。这样在晋国的帮助下,吴国的军事力量迅速提升,成为东南一支重要力量。
吴国不仅有陆军,而且建立了一支编组的强大水军,其主要战舰长达十丈,每舰战车达百人之多。在公元前486吴国联合鲁国对齐国讨伐,吴鲁联军兵分两路,一路从泗水进攻,另一路从淮河入海向北进攻齐国。吴国从海上进攻齐国,这次吴国水军从海上对齐国进攻,是中国发生最早的海战,后世把这件海战看作是中国海军的起源。
都城是由伍子胥督造的水陆双棋盘格局的姑苏城,2500多年来原貌仍存。 军事理论吴国的军事家孙武及其著作《孙子兵法》,对中国的影响持续了几千年。 战绩于柏举之战西破楚;于夫椒之战南服越;于艾陵之战北败齐;于黄池之会会盟晋。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8886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公元前841年为共和元年
下一篇: 邹忌鼓琴谏齐威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