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曾国藩在京城做了13年的京官,为何最后连回家的路费都筹措不了

众妙之门 2023-06-13 14:17:06

曾国藩在京城做了13年的京官,为何最后连回家的路费都筹措不了

对曾国藩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从1839年到1852年,曾国藩在京城当了13年京官。

13年京官经历,是曾国藩一生事业的起点。13年间,曾国藩从一名从七品的翰林院检讨,逐渐升迁到从二品的六部侍郎,积累了丰富的从政经验和大量的人脉关系。然而,这13年对于曾国藩来说,也备受煎熬。

一个字:穷。

1841年12月21日,眼看就要过年了,曾国藩给父母写了一封家书:“男今年过年,除用去会馆房租六十千外,又借银五十两,前日冀望外间或有炭资之赠,今冬乃绝无此项,闻今年家中可尽完旧债,是男在外有负累,而家无负累,此最可喜之事。”

简而言之一句话:曾国藩不得不借了50两银子过年。

1842年,曾国藩家里发生了一件事。他的仆人陈升,嫌弃主人家太穷,跟主人吵了一架就卷铺盖另寻高枝去了。

事情是小事,却给了曾国藩很大的刺激。曾国藩为此还专门写了一首《傲奴》诗:“今我何为独不然?胸中无学手无钱。平生意气自许颇,谁知傲奴乃过我。”当京官又怎么样?如果手里没钱,仆人都会瞧不起,表现得比主人还要傲慢、无礼。

1848年,曾国藩在一封家书中说:“余自去岁以来,日日想归省亲。所以不能者,一则京账将近一千,归家途费又须数百,甚难措办。”

这是说,曾国藩天天都想着回家探望父母亲,可是,他已经欠了近1000两银子的外债,回家一趟又必须花费几百两银子,很难办啊,只好不回家了。

那时候,曾国藩已经是堂堂从二品大员,居然连回家的路费都筹措不了,可见其经济状况确实堪忧。

曾国藩为什么这么穷呢?他的俸禄不高吗?

曾国藩第一份官职是翰林院检讨,俸禄标准为年俸45两银子、禄米45斛。后来,曾国藩的官职升迁后,当上了从二品的六部侍郎。侍郎的俸禄标准为年俸155两银子、禄米155斛。

如果是普通百姓家庭,每年有几十两银子的收入,基本上就够用了。可是,曾国藩作为堂堂京官,既要养活一家子人,又要养着家仆,开销很大。此外,官场上的迎来送往、“三节两寿”时给老师、亲友送礼,都需要很多银两开支。

曾国藩给自己算了一笔账:“计京官用度,即十分刻苦,日须一金,岁有三百余金,始能勉强自给。”京官省吃俭用,每天都要用1两银子,1年下来最低也需要300多两银子。曾国藩那点俸禄远远不够开销。

如果是权高位重的京官,还能依靠地方官员孝敬的各种“炭敬”“冰敬”“别敬”等弥补收入和支出之间的巨大差距。1847年,即将赴任四川按察使的张集馨,在离开京城前给各位京官送了一通“别敬”,共计15000两银子:“别敬军机大臣,每处四百金,赛鹤汀(赛尚阿)不收;上下两班章京,每位十六金,如有交情,或通信办折者,一百、八十金不等;六部尚书、总宪百金,侍郎、大九卿五十金,以次递减;同乡、同年以及年家世好,概行应酬,共用别敬一万五千余两。”

可是,这种银两毕竟不常有,曾国藩作为官场新秀,收到的机会更少,不能作为固定收入。

正因为囊中羞涩,曾国藩连做梦都想着发一笔横财。

1842年,曾国藩在一则日记中写道:“坐间,闻人得别敬,心为之动。昨夜梦人得利,甚觉艳羡醒后痛自惩责。谓好利之心形诸梦寐,何以卑鄙若此。”

这是说,曾国藩听到别人收到“别敬”后,颇为心动。当晚,他就做梦别人发了横财,感到非常羡慕。醒后,曾国藩又深感自责,觉得自己的人性是多么卑鄙。

当然,曾国藩将这件事写进日记,是为了“三省吾身”,修炼自己的道德水准。事实上,曾国藩对自己当“穷京官”,是有思想准备的。

当年,曾国藩在刚进京当官时,就认为做官发财是可耻的,将财产留给子孙是可羞可恨的。所以,悄悄地发誓,决不能靠当官发财:“予自三十岁以来,即以做官发财为可耻,以宦囊积金遗子孙为可羞可恨,故私心立誓,总不靠做官发财以遗后人。神明鉴临,予不食言。”

曾国藩进一步说:“将来若作外官,禄入较丰,自誓除廉俸之外不取一钱。故立定此志,决不肯以做官发财,决不肯留银钱与后人;若禄入较丰,除堂上甘旨之外,尽以周济亲戚族党之穷者,此我之素志也。”

曾国藩心里清楚,将来如果外放为地方官员,收入将更加丰厚,除了俸禄外,还有养廉银、陋规等收入。他表示,除了俸禄和养廉银外,绝不多取一钱。如果有多余的钱,则在奉养父母之外,周济较为贫穷的亲戚族人。

曾国藩说到做到。1852年,曾国藩结束13年京官生涯,离开京城时还欠了1000多两银子。这笔债务,直到他后来做了两江总督,有了养廉银才还清。

《曾国藩》:年少不屑文正,读懂涉世已深

唐浩明的小说版《曾国藩》底蕴深厚,堪称晚清太平天国运动期间的史诗画卷,相比评价曾国藩的两个极端,一类人狭隘地骂他是刽子手,走狗,卖国贼,还有一类肤浅地把他当做中国式成功学的典范,极力吹捧奉为神明,作者笔下的曾国藩是比较真实立体的。

把人物放在当时的历史环境和时代背景下,曾国藩的辛酸历程,坚守的信念,捍卫的传统,残暴的杀戮,以及虚伪和诸多瑕疵都是可以理解的了。

不过有一点需要明白的是,唐浩明版曾国藩是小说,可以容许艺术加工,带有作者的感情色彩和立场,不能完全当做历史看,也无须过分苛责。

从曾国藩为母亲奔丧讲到为父亲奔丧,在湖南办团练,组建湘军,然后带湘军出湖南,收复武昌,顺长江而下征战江西。

唐浩明没有遵循一般人物传记的时间顺序,而是直接把曾国藩放在太平天国运动的时代舞台上,把早年科举之路和在京城做官的经历穿插叙述,在情节上更有吸引力。

这段经历是曾国藩人生中最坎坷最艰难的一段:

一,官场排挤。

因为性格耿直,嫉恶如仇,成为湖南官场众矢之的,辛辛苦苦拉起来的湘勇受到长沙绿营军的排挤,多次爆发正面冲突,自己本人的大本营还被绿营士卒给毁掉了。不得已把部队拉到衡阳,远离官场是非。

二,书生带兵,赶鸭子上架。

曾国藩是科举出身,在京城做了十年京官,顶多也就读过几本兵法,连骑马都费劲,本来立志成为治世能臣,圣贤君子,一代理学大师,谁想遇上乱世,回家奔丧期间临危受命。

而且他也没有历史上儒将们的天分,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风采,后来战场实践证明他是逢战必输,凡是亲自带兵打仗战况都很惨,首次出征就把辛辛苦苦组建起来的水师折损了一半,还两次被逼的跳河。

但是他有三样人所不及之处:

(一)意志坚定或者说是认死理。

凡是认定的事情,谁都改变不了。

写日记坚持了一生,每日一言一行甚至每一个念头,反省是否符合圣人之道,有违背之处都要记录下来。

在衡阳练兵期间,太平军已经一路横扫湖北,进军到安徽和江西,威胁到朝廷的安全,八旗和绿营一战即溃,咸丰帝几道诏书急令他增援,他都以军备未齐全为由拖延,一直等到预订的大炮全部装上战船才开拔北上。

(二)会识人用人。

这一点很像三国时的孙权,很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不擅长打仗,独具慧眼选拔了很多有军事天分的将领,诸如塔齐布,罗泽南,李续宾,鲍超,弟弟曾国荃和曾国华等人,大多数都是跟他一样的读书人,日后都成为叱咤风云的猛将和地方督抚。

(三)善于治军,稳扎稳打。

步步为营,不出奇不取巧,打硬仗打苦战,每到一处必定深沟高垒扎好营寨,反客为主,可攻可守。

尤其在打安庆和围南京体现得淋漓尽致,军队开到城下就长住不走了,不急于攻城,先在城外挖战壕建起一座坚固的堡垒。兵法云,十则围之,湘军就敢以弱势兵力围城,打持久战,逐步切断太平军外援,活活把对方耗死。

三,师出无名。

朝廷下旨办团练,为何说师出无名呢?

湘军的地位很长一段时间是很尴尬的,本身是团练的民兵性质,为保卫湖南而建,却要开出湖南主动出击,军费粮草还要湖南供给。更要命的是,还可能给人拥兵自重心存不轨的口实,朝廷又一直没有给到一个名分,还一直只能以湘勇自称。

如果只是响应朝廷号召,拉起一支团练保卫湖南,那就没有那些事儿了。

曾国藩的过人之处就在于有战略格局,他要么不出师,既然投笔从戎就要打造出一支平定天下的王者之师,同时又不能引起朝廷的猜忌,还要让自己的部队得人心顺民意。

太平军深受贫民拥戴,但是宣扬基督教,全盘否定儒家传统纲常伦理,曾国藩就以消灭异端邪说为旗帜,争取得到士大夫和读书人的支持。

四,军费没有来源。

湘勇属于地方团练,没有正规军的编制,得不到朝廷一分钱的援助。

曾国藩为了确保兵源的质量,学习明朝戚继光的招兵理念,要求只招乡下农民,老实听话,不会投机取巧。

但是农民兄弟都比较实在,很难用忠君爱国的那一套来说服他们舍生忘死,赴汤蹈火,曾国藩只得利用自己的声望,挨家挨户发动地方乡绅捐钱捐物。

五,朝廷猜忌。

满清历来提防汉人官员,自吴三桂叛乱后,基本上没有汉人手握重兵。

在八旗兵和绿营一战击溃,太平军所向披靡的形势下,曾国藩带领湘军攻下武昌后,本来是奇功一件,朝廷却几乎没有任何实质性的嘉奖,反而加紧提防,使得湘军处处掣肘,军费要自己筹集,孤军奋战无人援助,打了败仗官场同僚冷嘲热讽。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湘军攻下安庆,清军江南江北大营全军覆没,朝廷除了倚仗湘军别无选择。

所以,《血祭》基本上就是讲曾国藩投笔从戎后的艰难二次创业史,以为母亲奔丧期间筹建湘军开篇,以为父亲奔丧离开江西战场告一段落。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战火所及之处,生灵涂炭,寸草难生,历史兴亡的剧本反复的上演,受苦受难的是那些被焚毁的野草。

这一部讲的是湘军跟太平军的艰难相持,生死角逐,天京内讧后,湘军开始占上风,在左宗棠和李鸿章的协助下步步紧逼,最终打破金陵,平定天下。

但是作者为何以曾国藩回老家为父亲守孝为界限划分,原因是在家这段时间曾国藩的思想发生巨大变化。

再次回到湘乡荷叶塘老家,曾国藩静下来反省了过去数十年的经历,苦思不得解,最终在老子的思想中找到答案,寻求了出路,世间万物,本是阴阳两面,相生相克,太刚则折,太柔则靡,刚柔相济才能游刃有余,逢凶化吉。

《野焚》的时间线,太平天国内讧,实力大大受损,曾国藩和湘军长长的喘了一口气,历史的天平开始向清朝倾斜了。尽管如此,洪秀全大胆提拔任用的李秀成和陈玉成也是草莽英雄,天下奇才,用兵奇诡,曾国藩和湘军的日子还是不太好过,每向前一步都要付出惨重的代价。

三河之变,湘军一只骄横的劲旅,由悍将李续宾和曾国藩六弟曾国华六弟率领的六千人,孤军深入,陷入李秀成精心布置的包围圈,全军覆没,李续宾自刎,曾国华失踪,小说中按照野史中编造了曾国华死里逃生削发为僧的情节。

安庆是天京的门户,拿下安庆天京危矣!湘军和太平军深知此城系这场战争的成败和生死存亡,在这里展开拉锯战,先是湘军饿肚子,安庆外围通道被切断后,城内太平军开始饿肚子,吃光了野草树皮就吃老鼠,吃光了老鼠开始吃人肉,人间地狱莫过于此,围城,城内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进来。

陈玉成派来的援军也陷入弹尽粮绝的绝境,六千人放下武器投降,被曾国荃全部杀死,一百人一批带进营帐砍头,整整砍了一天,仅仅留下一个高级将领,在城下当众肢解,曾国藩写信安慰怀着愧疚心理的弟弟,“用霹雳手段,显菩萨心肠”。安庆城破后,成年男子全部杀死,女人成为湘军的私人财产。

对天京也是如法炮制,围城,打援,封锁各个出口,随着左宗棠收复了杭州,李鸿章收复了苏州,天京就成为孤城一座了,被攻破只是时间的问题了。这段时间,曾国荃军中瘟疫扩散,每天都有很多人倒下,曾国藩的幼弟曾国褒病死。

天京城破后,依然是烧杀淫掠,尸堆成山,战争中,所谓的道德仁义荡然无存,人性最极端一面充分展现。

这一部分主要是讲曾国藩平定太平天国运动后的一系列经历,从如日中天到黄昏落日,裁撤湘军,任两江总督,兴办洋务,出山平捻,处理天津教案,也是曾国藩中兴之梦破灭的经历。

打破金陵,平定太平天国运动后,曾国藩的名声如日中天,手握十几万骁勇的湘军,俨然天下第一武装,同时面临一个人生中最大的危机,兔死狗烹鸟尽弓藏的历史血案成为挥之不去的噩梦,身边很多人劝他效法宋太祖黄袍加身,推翻腐朽的满清朝廷,恢复汉人的江山,不然很可能遭受灭族之祸。

从小浸泡在儒家忠君爱国思想中,以治国平天下为己任的曾国藩万万不能接受自己走上造反的道路,于是决定自剪羽翼,裁撤了大部分湘军,让朝廷放心。对于曾国藩的忠心和旷世功勋,朝廷也给予了空前的信任和嘉奖,封侯,官拜两江总督,这是清朝有史以来汉人之最。

终于拥有地方督抚实权,而且是中国最富庶的地方,曾国藩可以放开手脚实现自己的中兴抱负了,恢复科举考试,整治贪腐,并且主持建造现代轮船,新式武器,派遣中国第一批留学生前往欧美学习,其中包括詹天佑等一批后来传播西方科学文化的火种。

如果说魏源是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那么曾国藩就是中国走向世界的第一人。

但是捻军叛乱打乱了他的计划,僧格林沁战死,朝廷无人可用只得重新启用曾国藩,裁军后的曾国藩无良将,无重兵可用,只得硬着头皮前去,结果无功而返,还是学生李鸿章收拾了残局。

征讨捻军的失利已经看见他的颓势,天津教案的处理则让他晚节不保,名声毁于一旦,替朝廷背上卖国贼的骂名。

他就是一个活生生,有血有肉,有七情六欲的人,从一个农家子弟成长起来,资质平平,靠着一半努力,一半运气登山一个又一个更大的平台,同时一生都在同人性的弱点作斗争,不断自拔更新,最终有所成就。

为什么我们一直这么热衷研究曾国藩,很接地气,他的家书和日记以及书信中,没有讲太多的大道理,很多都是絮絮叨叨的细节,无论是为人子,为兄长,为朋友,为臣子,都是简单的道理不厌其烦的说,比如勤奋,坚持,真诚,读书,早起等,普通人可以学得来,但是大多数人不能像他那样做到极致。

看曾国藩杀伐决断,如何解决人生三大问题

清代诗人龚自珍曾仰天长叹:“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在当时的晚清,已经是颓败之象。而曾国藩的出现,为这个气数已尽的王朝,奉献了自己的一生,用他长远的眼光,为当时的中国,推开了封闭已久的大门。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即使是这样的一代英雄,命运也从未给他宽容,反而提升了他生命的困难系数。在人生这条路上,曾国藩三次杀伐决断,用异于常人的能力与毅力,为自己和晚清脱胎换骨。

1

科举失败,探究根源

在清朝,要想有所作为,就要通过科举,走上仕途。曾国藩跟随父亲曾麟书前后参加了六次,依旧没有中榜,就在四十多岁的父亲高中的那日,曾国藩却在悬牌批责上找到了自己的名字。自己的文章被批为最差的一类,这是何等耻辱。

经此一事,曾国藩开始反思了。首先原因,是自己太笨了。曾经有一个传说,有一天黄昏,曾国藩在家背诵《岳阳楼记》,一个小偷潜入他家,在房梁上,准备等他睡着,去偷东西。怎奈何,曾国藩怎么也背不下来,小偷气的跳下来,背诵了一遍,扬长而去。虽然只是传说,但反过来足以证明,曾国藩的努力。通过多次科举,曾国藩意识到,虽然他有一个极强的进取心,却没有相应匹配的大脑。

虽然曾国藩有些拙,但他一直记得祖父对他的教导,“吾家祖父教人,亦以懦弱无刚四字为大耻,故男儿自立,必须有倔强之气。”因此他和祖父一样,一生倔强,这也为他以后的事业,起到了助力的作用。大脑和雄心有差距,那么就需要用超人的努力才能缩短差距。

既然是科举考试,就会有一些答题套路。曾国藩将自己的历年试卷和那些模范试卷,放在一起,反复对比,看看这些差距到底在哪里。经过几番比对, 曾国藩发现,自己的文章过于拘谨,比较注意对局部打磨,却缺少大局的贯通和整体的气质。对症下药,以后写文章,要在大局风气和整体性上下功夫。

应对考试,除了熟悉科考的套路,还要在平时,对自己进行严格的学习。读书也要讲求方法,曾国藩以前都是由父亲曾麟书辅导,父亲的方法很笨,死记硬背。导致曾国藩的文章四平八稳,缺乏灵性,很难与读者产生共鸣。

找到了原因,就开始改正。多方练习后,曾国藩精通了科考的套路。后来的科考就一路顺利,官入翰林院。艰难的科举经历对曾国藩是一次极好的自我教育,强化了他“愈挫愈奋”的性格特点。

有的时候,人生就像打boss。如果这一关你总是打不过去,每次都把自己弄得鼻青脸肿。 你就需要总结一下,总结自己失败的问题,从中探讨出解决办法,是自己的装备不够强硬?还是自己的进攻策略不合适?找到根源,才能够对症下药,将敌军一举拿下。

科举考试延至今日,变成了万众瞩目的中考和高考。在这条相对公平的道路上,不少莘莘学子都洒下了自己的汗水。解题需有套路,上阵挺直腰板。临 时抱佛脚只能成就一二,剩下的还要看平时的积累,万不可懈怠。

2

投笔从戎,拯救苍生

咸丰二年,曾母去世,按照惯例,曾国藩在家丁忧。十三年的京官,他做的太累了,做到官至二品,也算是光中耀祖了。本想借此机会,转变人生方向,去做一个学者,没想到朝廷又想起他来了。

原来,在道光三十年底,就在咸丰即位不久,太平天国起义在广西金田爆发了。天平天国,已经拿下了清朝大片的土地,这一次咸丰皇帝,命各地在籍官员协助地方官员兴办“团练”。刚开始曾国藩并不打算出山,后来在好友郭嵩焘的劝说下,曾国藩决定要施展自己的才能,才能对得起这次上天给他的机会。

曾国藩在“团练”的日子里,早就想好了,当今的军队,没有很好的制度保障,也没有过硬的作战能力。要想 打败天平天国,就要重建一支军队,曾国藩给这支新军,起名为“湘军” 。兵源来自于农民阶层,官兵和将军大多都是亲信,这样便于整体的团结,也便于指挥。

曾国藩原本一介书生,投笔从戎,没有任何军事经验的他,不得不采取“结硬寨,打呆仗”的战术。用一条条渠沟,来困住一座城,用很长时间来消耗城里的战斗力和粮食,从而取得胜利。攻打天平天国主要是水军,所以曾国藩为了提高武力,特意建造了军舰,从无到有,湘军的任何一点都有曾国藩的心血。

行军,军费问题,尤其关键。湘军不同于当时的南北大营。湘军的兵官都有很高的军费,能够让官兵们养家糊口。最开始招募,湘军就达到了一万六千人。外加设备,粮食,打仗等多项开销,军费问题没有得到咸丰皇帝的支援,曾国藩只能去找人募捐。曾国藩创建湘军这一做法,已经触碰到了很多官员的利益,他们联起手来,排挤曾国藩,为了不再与长沙官场争辩,曾国藩带领湘军前往僻静的衡阳。

所有充足的准备,都是为了最后的一举击破。但太平天国当时已经有所规模。在清军始终都没有胜利的情况下,湘潭大捷,迎来了湘军的第一次胜利。持续多年的战争后,直到弟弟曾国荃拿下南京城,太平天国才算彻底地土崩瓦解。

一个人在背负天下使命之时,是最英勇的时刻。历史赋予了曾国藩,拯救苍生的任务,曾国藩也改变了中国的历史轨迹。在百姓和大义面前,多少困难都会克服。 要敢想,敢思考,再去敢做,敢行动。乱世成英雄,曾国藩就是最好的例子。

放眼天下,不少血汗男儿,为国家的命运做以斗争。鲁迅,用笔杆做枪,来解放当时人们愚昧的思想,为新中国的命运彷徨,为建设新中国而呐喊。 而今的我们,也要胸怀天下,以天下为己任,成就一番事业。

3

自我反省,认知明朗

一个人最大的成就,在外是丰功伟业,在内就是完善自我。 细数历史,没有几个人能做到曾国藩这个地步,他不仅能够认知自我,直面自我,更能够改正自我,不愧是历史的伟人。

孔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曾国藩是一个特别喜欢自我反省的人。以前的科举考试,就是根据反省的结果,才打通科举之路的关节。后来在入翰林院期间,曾国藩开始记日记,让朋友弟兄传看,帮他指出问题。

在创建湘军初期,曾国藩看不惯官场的不良制度,疯狂抵制,变成万人嫌。在他人的弹劾下,在家守制三年,也就是变相地卸下兵权。在家习作的日子里,他阅读老庄的著作。几千年前的圣人之言给了他意想不到的启示,让他恍然见到了另一片天地。

他反思自己在官多年,为何如此碰壁不堪。不光是皇帝小心眼,大臣多私心,自己的个性、脾气、气质、风格上的诸多缺陷,也是重要原因。 当他认识到自己刚硬正直,锋芒毕露,不懂得圆滑后,在家置信给多位好友,让他们帮助自己提意见,来纠正自己的个性。

曾经给他做过幕友的罗汝怀寄来了一封长信。信中讲述他对于曾国藩的建议,期望曾国藩能够认清形势,切不要鲁猛行事,不要用悲愤的情绪来对待朋友和下属。李鼎芳说:“罗汝怀之书,将国藩苛求及垄断权力之病,一泄无遗。”

曾国藩的书信,体现出了他的谦卑,慢慢地朋友都开始接纳他。回归官场后,行事风格有所改变,不再一根筋到头。这为他后来处成洋务运动等事宜,提供了有利的先决条件。通过这次的自我反省,使曾国藩破茧成蝶,实现了自我的一次飞跃。

一个人是很容易发现自己的问题的,但需要直面问题的勇气,和改正问题的毅力。 这一点,古往今来,没有几人能够真正做到。曾国藩凭借自己的反省精神,突破了自我的局限性,可被成为圣人伟人。

《旧唐书·魏徵传》中写道,“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我们不仅要在自己的事情中,进行反思,和你要在他人历史的事件中,汲取教训。完善自我这条路,任重而道远,让我们携手并肩,共创美好佳绩。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887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