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康之治指西周初姬诵、姬钊的统治。史家称“成康之际,天下安宁,刑措四十余年不用”。中国西周时周成王、周康王相继在位年间继承文王、武王的业绩,对内推行周公“以德慎罚”的主张,务从节俭,用以缓和阶级矛盾;对外不断攻伐淮夷,用武力控制东方少数民族地区,取得了很大胜利。成康时期,是周最为强盛的阶段,史称天下安宁,刑具40余年不曾动用,故有成康之治的赞誉。康王在位期间,国力强盛,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社会安定。后世将这段时期和成王末年的统治誉称为“成康之治”。——常识历史篇。
史家称“成康之际,天下安堁,刑错四十余年不用”。
中国西周时周成王、周康王相继在位的40余年间所形成的安定强盛的政治局面。为慑服商顽民而建的东都成周城落成后,辅政大臣周公还政于成王,周朝进入巩固的时期。成王及其子康王继承文王和武王的功业,务从节俭,克制多欲,以缓和阶级矛盾。又令周公制礼作乐,即王朝各种典章制度的创立和推行,大规模进行自周武王时开始的分封制。西周分封,是以宗法血缘关系为纽带,建立起周天子统辖下的地方行政系统,从而在一定时期内起到了加强周王朝统治的作用。分封制还为维护天子、诸侯、卿、大夫、士这一等级序列的礼制的产生,提供了重要前提。成康时代的诸侯,均由中央直接控制。康王之世,周还曾命诸侯征讨淮夷、东夷,加强对异邦的控制。成康时期,是周最为强盛的阶段,史称天下安宁,刑具40余年不曾动用,故有成康之治的赞誉。康王在位期间,国力强盛,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社会安定。后世将这段时期和成王末年的统治誉称为“成康之治”。
周武王灭商居功至伟,他死后,太子诵继立,是为成王。成王年幼,曾经辅佐克商的武王之弟周公旦摄政,代行国政。周公是一个大政治家,依据周国原有制度,参酌殷礼,有所损益,定出一套巩固封建统治的制度来,这就是后世儒家极力称颂和推崇的“周公之礼”或“周典”。
武王的两个弟弟管叔、蔡叔怀疑周公将篡夺王位,诋毁周公,并与殷民联络,一时朝野流言四起。纣王的儿子武庚认为有机可乘,也积极图谋复国。于是,他们勾结在一起,并纠集了徐、奄、薄姑和熊、盈等方国部落起兵反周。周公处在内外交困的地位,非常困难。他首先向召公解释,寻求帮助,随后毅然地率领军队,进行东征。经过三年的艰苦作战,周公杀武庚,黜管蔡,攻灭奄徐等十七国,俘商贵族及遗民为俘虏,因为他们顽固地反抗周的统治,被周王称为顽民或殷玩。
为了消弭殷商的残余势力,也为了巩固西周的统治,周公首先命令诸侯在伊洛地区合力营建新城,即东都洛邑。洛邑建成之后,把曾经反对周朝的“殷顽民”迁徙到这个地方,严加控制。同时,封投降西周的纣王兄微子启于商朝故都,成立宋国,管理殷商之后;封武王的弟弟康叔于纣都,成立卫国,赐以殷民七族;封周公的儿子伯禽以奄国旧地,成立鲁国,赐以殷民六族。这样,殷商余民遂被分而治之,天下局势大体太平。
西周的疆域空前广阔,为了进行有效的统治,实行了分封制。即周天子实行“封土建国”政策,按疆土距京城的远近,把土地及土地上的人民赐予分封者(大部分都是诸侯)。一方面,受封者在所封的土地上握有政治、经济、军事等大权,实行全面的统治;另一方面,受封者要对周天子承担镇守疆土、出兵勤王、缴纳贡赋、随王祭祀等义务。西周的分封,在武王时即已开始,但大规模分封是在成王及康王时期。西周的分封,在一定时期内加强了周王朝统治的作用,维护了天子、诸侯、卿、大夫、士这一等级序列的礼制。
周公功成身退,还政于成王,周朝进入巩固时期。成王姬诵在位后期,政治清明,人民安居乐业。后来,姬诵病倒,担心儿子姬钊不能胜任国事,于是下令召公、毕公用心辅佐。不久,姬诵病死,康王姬钊继位。召公、毕公率领诸侯,陪姬钊来到祖庙,把文王、武王创业的艰辛告诉康王,告诫他要节俭寡欲,勤于政事,守住祖先的基业。姬钊在位时,不断攻伐东南各地的少数民族,掠夺奴隶和土地,分赏给诸侯、大夫。一次大战中,周军俘虏了犬戎兵13000多人。为了庆祝胜利,康王赏给参战的贵族盂以1700多名俘虏,作为奴隶使用,并将此事用长达291个文字铸在鼎上。这只鼎在清朝中期被发掘出来,至今还陈列在“中国历史博物馆”里。
经常阅读笔者文章的朋友们,一定比较熟悉在下的写作习惯。在写历代君王,特别是有功绩或者有劣迹的天子时,笔者往往会把他一生所经历的事迹归纳成一篇文章,让大家从整体上了解一下这位天子。这一次讲康王时代,他又是「 ”成康之治”中最兴盛时期的君王,自然也会为他撰写这样一篇文章。不过,这一次咱们不仅仅要说一说康王如何延续了周初的这一盛世,还要分析一下这光明时刻背后的一些隐忧。 周朝第三位天子周康王 首先,咱们还是先来看看康王姬钊在位期间都做出了哪些成就,毕竟这样一位守成守得这么棒的君王,说他的功绩才是「 ”主旋律”。而康王统治的这20余年中,他在政工、礼乐、军事、任贤等各个方面都有着不俗的表现,下面笔者就给各位逐一去说一说他所做的那些事儿。 1、坚持施行仁政,与民休养生息 在之前的文章中咱们曾讲过,继位大典后的朝会时,康王向众人提出了自己今后的施政举措就是要学习先王推行仁政。只有施行仁政,才能让百姓顺从朝廷的管理与教化,才能让周朝江山稳固、长久。 而实行仁政的具体手段则是要与民休养生息,毕竟此时周朝建立不过三代,其间还发生过「 ”三监之乱”,使得百姓的生产、生活一直没能彻底恢复。到了成王中后期,社会终于稳定下来,人民获得了难得的休息、发展的机会,康王自然要将这个政策延续下去,这也便有了《史记》中「 ”成康之际,天下安宁,刑错四十余年不用”的记载。 成康之治 另外还要提到的是,康王与民休息的方法还有一点就是注重农业生产。他不仅鼓励民众安心、大力发展农事,还逐步形成了「 ”籍田(又作藉田)”这样一种古代典礼的雏形。康王会在大典时进行祈谷,还会申诫农官要教导百姓如何耕作。而被认为是康王时代的乐歌《周颂·噫嘻》和《周颂·臣工》,描绘的正是此场景,喜欢的朋友可以找来诵读诵读。 2、「 ”定乐歌”,对周初祭祀、颂祖所用的乐歌进行系统整理 据《竹书纪年》记载:「 ”康王三年,定乐歌”。那「 ”定乐歌”是什么呢?笔者在翻阅资料时看到了一种比较有说服力的说法:这就是在周公、成王制礼作乐之后,康王命人对周朝早期这些祭祀典礼上用的乐歌进行整理,以文本的形式保存了下来,并定其名为《颂》。 笔者认为,康王一朝虽然没能创作出更多新的乐歌,但通过他安排的这次系统整理,为后世大量新的祭祀、颂祖乐歌出现奠定了基础。并且,在此之后出现的《诗经》会以文本的方式来记录我国古代诗歌,而其内容中特意设有《颂》这一部分,恐怕也是受到了「 ”康王定乐歌”的影响。 周代以礼乐治国 3、军事实力强悍,对戎狄的作战取得大胜 在《史记》中记录康王的篇幅很短,《尚书》中也多为康王的文治,没有什么武功。莫非康王一朝没发生过战争么?答案当然不是,史书中没有记载,考古上还是有发现的。其中,记载有康王时期两次兵伐鬼方的事迹,正是出自「 ”小盂鼎”这一出土文物。遗憾的是小盂鼎由于战乱已不知所踪,但幸运的是这段铭文拓片留存了下来。 铭文记载,康王曾派「 ”盂”这位大将两次领兵征讨鬼方,均取得了大胜。其间,周朝王师不仅杀敌无数,还俘获了对方的首领数人,俘虏敌兵万余人,获得钱粮、马匹、牛羊更是十分丰富。咱们也可以通过小盂鼎上的这段记载,不难看出康王时代的军事实力的确十分强悍。 4、重视人才,任用、封赏贤能来巩固王朝统治 康王重视人才,也是在第一次朝会时就显现了出来,他当着百官的面提出了人才的重要,在他执政期间也确实如此施行的。例如咱们上篇文章讲过的,任命毕公成为东都的「 ”行政长官”,发挥了毕公德高望重、处事严格的品质。还有上一段提到的大将「 ”盂”,正是康王发现了他的能力,命其统兵,才取得了辉煌的胜利。而与「 ”小盂鼎”同时出土的「 ”大盂鼎”现今还保存在国家博物馆内,其上铭文便记录了康王对盂进行训诫、任命、封赏的场景。 得以保存至今的大盂鼎 除了对百官能够任人唯贤,康王对诸侯也能及时给予一定的封赏,让他们成为捍卫王朝的中坚力量。例如齐丁公吕伋早就成为齐国实际上的第二任君主,但在太公离世后,康王特意对吕伋进行了正式的锡命敕封,肯定了丁公的权位。还有,唐国的第二任君主夑父将国都迁往了晋水,并在此修建了一座华美的新城。当夑父将此事汇报给朝廷,并期待将国名改为晋时,康王对此予以认可,确立了晋国的合法地位。 这就是康王时代,这位一上任就表现不俗的守成天子所做出的功绩。但在他离世后,周初的这个盛世便戛然而止,不禁让人猜想其中到底发生了什么。很多学者都认为是继位的昭王「 ”王道微缺”,导致了盛世的终结,但笔者却以为早在康王这最兴盛的时期,便已经潜伏着盛世终结的隐忧: 1、康王没有像武王和成王那样为继任者选任辅政的大臣。也许是昭王继位时已经比较成熟了,康王认为无需再为他任命辅政之臣;也许是康王的离世比较突然,没有来得及为后世做好安排;也或许是康王临终前已经无人可以被托付国事。 2、康王执政的时间并不算长,才20余年而已。但据《竹书》记载,就这二十多年的时间里,先后有太公望(即姜子牙)、毛懿公(即毛叔郑之子)、鲁伯禽(即周公长子)、召公姬奭先后离世,导致了上面提到的康王临终前无人可用的局面。 康王时离世的众位贤臣 3、周康王时期,由于姬钊格外在乎先祖为王朝建立和稳定时做出的贡献,所以朝会时希望离他们更近一些,便经常选在丰宫举行大典。这种形式曾在《史记·楚世家》中被视为是「 ”丰宫之朝”的圣举,但笔者以为天子以丰镐作为朝会场所,是削弱了洛邑的功能,在某些程度上也是违背了武王、周公等先人建立东都的初衷,因此也算是一种隐忧。毕竟东都是周天子在天下之中设立的管理中原及东夷地区的桥头堡,它的功能性被减弱,会导致周王室对中、东部疆域的管控也会削弱。 这就是笔者为各位介绍的康王时代,他在统治期间所做出的功绩,以及其中潜伏的危机和隐忧。随着这次故事的结束,咱们的康王时代也到了尾声。据史料记载,康王姬钊在位二十六年,在丰镐离世,葬在毕郢王陵之中,被后人追谥为康,象征着他临朝期间能安民立政,使百姓生活安乐。 【关键词云图简史】 为了方便广大史学爱好者能快速回忆起相关的历史内容,笔者「 ”闲叙春秋”将在每篇文章结尾奉上「 ”关键词云图简史”,通过8-12个关键词,帮助大家回忆文章内容,希望各位读者喜欢。 本文关键词:康王时代、功绩、施仁政、定乐歌、战鬼方、重人才、隐忧、不设辅臣、群才亡故、丰宫之朝、追谥为康。 关键词云图简史
周武王灭商居功至伟,他去世后,太子姬诵继立,是为周成王?周成王年幼,就由曾经辅佐周武王的周公旦代行国政?
周公旦是一个大政治家,依据西周原有的制度,参酌殷礼,有所损益,便制定出一套巩固封建统治的制度来,这就是后世儒家所极力称颂和推崇的“周公旦之礼”或“周典”?
周武王的两个弟弟管叔?蔡叔怀疑周公旦将篡夺王位,诋毁周公旦,并和以武庚为首的殷遗民联络,一时朝野流言四起?武庚本人也认为有机可乘,便积极图谋复国?于是,他们勾结在一起,并纠集了徐?奄?薄姑和熊?盈等方国部落起兵反周?周公旦处在内外交困的地位,非常困难?他向周成王解释清楚后,毅然率领军队,进行东征?经过3年的艰苦作战,周公旦杀武庚,黜管蔡,攻灭奄?徐等17国,俘商贵族及遗民为俘虏?
为了消弭殷商的残余势力,也为了巩固西周的统治,周公旦首先命令诸侯在伊洛地区合力营建新城,即东都洛邑?洛邑建成之后,把曾经反对周朝的殷遗民迁徙到这个地方,严加控制?同时,周公旦建议周成王实行分封制?
周成王听从周公旦的建议,把奄国封给周公的大儿子伯禽,让他做鲁侯,故都在今山东省曲阜;又封他的外祖父太公吕尚做齐侯,故都在今山东省临淄?这样一来,齐?鲁两大国代替了奄和蒲姑,商朝不能再反叛了?周召公的儿子封在燕,故都在今河北省易县,后迁都今北京?周成王的弟弟叔虞封在唐,故都在今山西省太原县,后称晋国?当年周武王攻灭商朝时,纣王的庶兄微子启曾抬着棺材到周武王的军队前投降?
武庚死后,周成王把商朝旧都商丘封给微子启,爵位为“公”,国号为宋?宋国附近,实际上还有陈?杞和焦3个国家,这样分封是为了监视宋国?
周成王实行“封土建国”政策,按疆土距京城的远近,把土地及土地上的人民赐予分封者?一方面,受封者在所封的土地上握有政治?经济?军事等大权,实行全面的统治;另一方面,受封者要对周天子承担镇守疆土?出兵勤王?缴纳贡赋?随王祭祀等义务?
通过分封,周天子从长远处着眼,利用一级一级的分封制,形成一个统治网;同时,建立了自己的据点,用以抵御北方的少数民族,保护卫国和周国?而这些受封者又都是周朝最重要的贵族,足见周朝初年的大分封,确实有政治远见?周公旦见西周政权得以巩固,便功成身退,还政于周成王,周朝进入巩固时期?到周成王姬诵在位后期,政治清明,人民安居乐业?
周成王病故后,他的儿子姬钊继位,是为周康王?周康王在老臣召公?毕公陪同下,率领诸侯来到祖庙?两位把周文王?周武王创业的艰辛告诉周康王,告诫他要节俭寡欲,勤于政事,守住祖先的基业?周康王一一记下,决心不负众望,把国家治理好?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8875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史上第一个剖腹的人–卫国大夫弘演